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艺术硕士论文

关于影视形态的修辞研究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11 共6581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措辞修饰研究
【第2部分】 关于影视形态的修辞研究综述
【第3部分】《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环境的生发
【第4部分】视听语言修辞的元素
【第5部分】视听语言修辞的方法
【第6部分】视听语言修辞的艺术拓展
【第7部分】《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绪论

  —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

  自2012年中央电视台(下文简称“央视”)倾情打造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一经上映,就广泛得到观众的追捧,好评如潮。其精致绝伦的画面,目不暇接的剪辑,耐人寻味的讲述,如诗歌般淡然,徐徐道出中华儿女对待美食、故土、回忆的复杂情感,另外,它还贯穿以中国独有的传统东方文化进行全面解读,牵动了无数敏感的神经。美食欲望和亲情回忆,使《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效应迅速植入社会的各行业、各领域,并引发联动效应,抓住时机的不少商家与时做出纪录片中的菜品,看准商机的旅行社推出有关这部纪录片中的美食地方之旅,甚至在高校的学生们也打出了 "舌尖上的母校”的口号,“舌尖”迅速掀起了一场关于文化和经济的潮流。

  2013年《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凭借着一流的制作标准,收获国内外纪录片的多个奖项,成为近两年来国产纪录片的领军作品,也被由此被业界誉为“纪录片从高端走向大众”的标志性的事件” ,既赢得了国内不同层次的大众人士的美誉,又获得了国外权威媒体机构的认可,迅速席卷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观众。“舌尖上的中国”也由此入选中国十大知识传播事件。

  同时,关于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一系列的学术研究也纷繁涌起,在笔者前期的资料收集过程中,对与其相关的文章,做出了有序的梳理。其中,对该片的视听本体进行研究的文章主要落脚在其叙事模式、创作手法、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论述;对该片引发的现象的进行研究文章,多以传播学、美学、社会学等角度分析其成功因素;对该片的创作技巧方面进行研究的文章,也选择各种角度分析镜头语言,研究其先进特色的制作水准。

  该纪录片所蕴含的浓厚文化底蕴和对情感的巧妙处理,视听语言将抽象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地具象表达的手法均十分精巧。如果说视听语言是传达影像的便捷工具,那么修辞方式就是工具的润滑油,影像语言在创造和使用的同时,都离不开适宜的思维方式的指导和修正。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受众在观看影像画面时,既体验到强烈而又刺激的视觉效果,又感知到内在的情感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修辞方法的使用,可以促使平铺直叙的表达变得饱满多情,这一具有强大说服力的语言技巧,同样被我们运用在当今的视听语言中。在这里笔者尝试对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进行本体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从该片的视听语言意义层面入手,从各种视听语言元素出发,结合影像层面的修辞理论,分析其如何实现将各种内在情感由内及外地展露和如何完成由表及里的深入主旨的含蓄、复杂的过程。影像的修辞作为视听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表达手段,它的主要目地是,实现在宏观上追求谊染逼真、宏大的视听氛围与微观上注重延伸作品情感内涵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笔者加强影像修辞的动态研究,紧随日新月异的文化潮流,尝试学习把针对文字语言的修辞研究转化到视听语言中来。当今影视形态愈发多样化,所以对各种类型的代表性影视作品做出深入细致研究必不可少,加强对该片的研究。可以使以后的纪录片能切实学习到该片的出色之处。

  (二)研究理论

  在多媒体时代的号召下,语言修辞可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其最终目地是实现情感的最大程度传递、升华以及共鸣,这是与受众的感官密切相关的。基于视听语言修辞的认识不尽一致,如果单纯照搬文字语言的修辞方法对当代的影视作品进行理论化的梳理,却没有结合具体影像形态中做出具体阐释,是不能真正深入分析其影像语言内在修辞的。同时,因为语言修辞采用的策略是反映人类思维过程与其对外事物的分析过程,所以《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元素,可以结合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分类研究,不能单纯将某个画面或某段解说词当作一个孤立的模型进行分析,还要将画面中呈现的人物、景物连同片子的主题一并纳入分析,解说词的演绎方式、使用场合等社会因素亦是进行研究关心的焦点。

  西方早期的修辞学最初是从演说的艺术生发而来,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其早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并曾撰写有《修辞学》。我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孟子、庄子也都有过相关的论述。南北朝时期文学评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最先提出了与现代意义相同的“修辞” 二字,而我国近代第一部修辞学着作则是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1932年出版)。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属于语言学的范畴。修辞是增强语言效果的一种有效的艺术手法。伴随着语言的产生,修辞也逐渐被人们使用。运用修辞手法写作的文学作品,可以增添文采,引人入胜,同样,运用修辞技巧的影像作品,可以增强叙事的艺术效果,吸引受众的关注。选择从修辞策略的使用来分析影片的影像元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试图通过分析该片影视语言及其构造,深化人们对其修饰目的理解;第二,逐渐熟悉了解其修饰的过程,提高人们对影音语言手段乃至言语作品的鉴赏力;第三,掌握该片的视听语言修辞的精华,提炼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经验,帮助制作者恰当地使用视听语言,更好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当语言学家将注意力从语音、语法的客观描述,转而注意向语言在表现人类思维过程的客观层面上之后,语言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同样的主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彰显,同样的内涵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选择用不同的语言样式来表达,这实际上就是同样手段的选择问题。该纪录片采用分集分观点讲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具有的饮食习惯和美食态度,从“食材、主食、转化、储藏、烹饪、调和、生态”的七个主题,在层层讲解传统中国的饮食特点的背后,渐渐渗透中国人民的饮食态度,影片最巧妙的是没有以饮食态度体现出的饮食情感为探索而终止,反而继续深入,最终升华到对美食背后所体现主流价值观的思考。整个播出内容看似如行云流水一般,但是笔者关注的是在各种技巧的视听语言运用的背后,情感内容是如何逐渐地自如地转化并层层深化的。从而使该片拍摄的整个过程没有做作摆拍的嫌疑,不仅将内容完整性地传达出,而且达到了预期的观后效果,这一过程运用的修辞技巧,在丰富影像的烘托下,摆脱故有的纪录影像作品的桂梧,做到了既生动又真实,既巧妙又合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搜集资料得知,修辞学与语言学是有重叠的部分。一般而言,修辞不仅只是单独考察一个句子或一个语言结构,还必须考虑到其所在的语言语境的逻辑、语音、语体、风格、文风等,对比而言,作为视听语言更为丰富的影音作品,其思想内容、语言特征、感情色彩、艺术特色、叙事风格、表达技巧等,也与修辞学有关,《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电视纪录片中的佼佼者,其出色的视听语言的拍摄手法及制作方式都成为其他纪录片学习、借鉴的对象,该文就其视听语言的各种元素运用的手法,结合修辞学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1.从上述对影像修辞研究的整体,可以发现中国侧重对影像修辞理论上的整合与相关梳理,较少有视听语言修辞在纪录片中的实践分析。在已有关于影像修辞范畴的研究成果中,影像修辞只是集中于单一辞格的理论论证,结合具体影像的部分篇幅较少,有得甚至一提而过,不能使人们系统清晰地掌握这种角度的分析方法。象征、夸张、对比等纪录片天然语言,需结合色彩、构图、声音、画面等非天然语言来深入挖掘纪录片修辞的内涵。

  2.影像修辞策略的研究对象——《舌尖上的中国》,作为电视纪录片中的出色代表作品,也是这几年的一种文化现象,在这里对它进行个案式的视觉语言修辞层面上的解读,是具有突出代表性的。

  3.尝试一种结合本体进行梳理分析方法,对纪录片本体进行深入研究,建设新的思路,层次清晰,明朗易懂,通过指出其创作长处,用以指导以后的纪录片作品或给后继者启发借鉴。

  (二)研究意义

  纪录片与观众分享某种事物、事件、现象或是思想的时候,把能否唤起观众的情感放在首要位置。普遍意义上,纪录片的视听语言,作为有力的讲述工具,一方面将叙述主题与影片结构相统一,共同营造和扦发主体情感;另一方面,揭示和书写不同的心理情怀和艺术理想,进一步深化主题。笔者试图以视听语言修辞为出发点,从视听语言的修辞元素、方法及其运用方面将影片的思想寄托、寓意指向、审美风格进行剖析。从而得出,通过多样的修辞组合的碰撞,多种修辞格的创新性运用,才使得整部纪录该片的在视听语言方面具有了多层面的表达诉求,因此说《舌尖上的中国》中受众的层面广泛,它之所以能最大极限的吸引不同文化水平的受众群体,与影像修辞技巧的频繁使用密切相关。

  三文献综述

  在这里笔者一方面对有关《舌尖上的中国》的研究资料进行分类总结,另一方面针对影视作品的修辞理论旳研究理论进行梳理,两方面都对以下论文的写作起到了指导和借鉴作用。

  (一)关于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研究

  从2012年播出至今,学术界对于该纪录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成功原因、叙事特点、美学特征等方面。其中对其成功原因的分析占据较大比例,例如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它成功的原因,主流的观点是:将主题选择的讨巧作为促使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展开论证;还有部分文章侧重研究《舌尖上的中国》引发的晕轮效应;也有学者认为,《舌尖上的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其东方特质的传统文化内涵。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对其的研究内容也进一步扩展,从侧重其成功原因,向带有批判意识的分析过度,引发纪录片领域的一番新的思考。

  (二)关于其他影视形态的修辞研究综述

  1文献类

  (1)比尔 尼克尔斯的《纪录片导论》中对修辞学与纪录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的阐释。他将展示(“吸引力电影”的传统)、讲述(叙述电影的传统)和诗意形式(先锋派艺术的传统)视作纪录片形成的三大支柱。而促进纪录片发展的第四个原因视作修辞艺术,他认为虽然在其他类型的电影中也有所表现,但它在纪录片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他认为修辞艺术的典型表现,是通过展现某种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来谈论历史世界。它试图说服受众接受某种观念,鼓励采取行动,或者接受一种或某种与我们实际生活着的世界有关的情感和价值观。这样的“嗓音”,我们在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中听得清楚。本书指出不同主题的纪录片可以运用相对应的修辞学技巧来增强表达效果。并将经典修辞学思想分为五个方面,为笔者在影片中运用修辞策略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2)张同道、胡智锋主编的《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09-2010)》、《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3)》,何苏六主编的《纪录片蓝皮书(2011)》、《纪录片蓝皮书(2012)》已以年度性国家纪录片发展报告的形式将纪录片的总体发展趋势做以全面的解读。其中在第二本书籍(《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3)》)对2012年年度代表作品《舌尖上的中国》进行了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系统阐释。

  (3)胡智锋编着的《论电视纪录美学》、《影视文化三论》、《电视传播艺术学》依次对电视影像蕴含的深刻意义,以电视审美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循序渐进的讲解、分析和探索。三本着作中,贯穿始终的突出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的快速互动,书中观点的提出有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比如入世后中国影视的变局、转型期中国影视生态变动等等。

  (4)贾嘉磊的《电影语言学导论》中指出影像与电影艺术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影像作为本体,是现代电影语言学的逻辑起点,并强调影像分析是电影艺术理论的第一要素。他还对法国电影理论家让 米特里的着作《电影美学与心理学》的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他对让 米特里的影像理论做了以下地归纳(笔者摘选部分):

  ①“因为镜头是由一系列运动的照片组成,是对一个动作,一个场景的完整展现,所以由运动的镜头组成的影像,不具备这种“全面的”表述功能。”

  ②"任何影像都是形似于被录制的现实某物、某人。影像既具有再现客体的功能,它虽然不能决定电影影像的“真实”特征,但却构成了电影影像“真实性的基础”,同时也构成了电影影像的第一层意义。”

  (5)《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指出句法、语义、音位这三种组成部分共同形成一套完整的语法结构,其中组成句法的内部和外部的句子,又可以分为“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作者着重指出,这三个组成部分的研究相辅相成,对句法和音位的分析要依靠语义的理论支撑。

  (6)苏珊 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出艺术流露的情感是具有普遍性的,这种情感是人在客观世界中,面对现实状况做出的一种反映,致力于解释欣赏主体与艺术对象之间的复杂关系,突出对于艺术的主观态度的重要地位。

  (7)陶涛的《电视纪录片创作》,是高校学习纪录片创作的指定参考书籍,他是一位集纪录片创作的实践与理论于一身的学者,吸收学术领域既有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优秀理论知识,结合多年从事纪录片创作的心得和收获,从电视栏目纪录片本体特性与创作两个层面对电视栏目纪录片进行梳理。

  (8)罗兰 巴特在《影像的修辞》中指出,介于文字语言和影像语言构成的阅读环境中,阅读者可以得到理性文化层面和感性精神层面的双重信息,他对于得到的信息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比较分析。对其书中的内涵进行延伸,笔者借鉴其对语言信息结合外延影像与内涵影像的关系分析,来对《舌尖上的中国》的视听语言进行修辞层面使用策略的分析。

  (9)李显杰的《电影修辞学一一镜像与话语》,这部着作既有宏观的电影修辞理论架构,也有微观的电影文本解析,并具体阐释了长镜、特写、叠印、重复、闪现、插入等13种电影修辞格。重点是对影像的特殊表意方式——修辞模式及其手法的表意特征和表达效果的探讨。就电影修辞规律讲,他提出影像修辞格是电影修辞的集中和典型的代表。电影研究所总结的修辞规律是阐释影像的重要工具,对研究该纪录片的视听语言修辞策略,可以从中得以借鉴。

  (10)英国文化理论家斯图亚特 霍尔在《编码,解码》一书中指出,单纯的事物本身没有意义,而人们通过特定符号编制的符码(对其)进行再次解读,整个过程是由人操作完成的,最终意义的解读也由人来接受和分析。斯图亚特 霍尔认为,“有意义的话语”涵盖了一切影视作品。它们的制作是由特定的符码配制组成的,不同的纪录片是由不同的编码系统制作而成。

  2期刊类

  (1)包鹏程,孔正毅《纪录片中的修辞》 主要立足于对画面、声音的修辞性,以及使画面、声音如何最大限度产生美感效果的结构形式进行修辞性讨论。文中指出对纪录片的界定涉及三方面:对象世界的“真实”;记录世界的方法;纪录片中所表现的“真实”。表现的“真实”是通过画面、图像和声音等具体的记录手法来实现的,并且画面、图像和声音是以统一的文本形式来表现这种真实的。而画面、图像和声音一旦构成统一的文本,它就会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语法和修辞。”并指出讨论纪录片的修辞也不能忽视对声画结构和由声画结构而形成的意义系统的修辞功能的讨论。

  (2)田学军《隐喻功能性研究:空白和补阙》@从隐喻的内涵、研究现状、运作机制等方面在语言学背景下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使我们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人们交际的语言资源还是社会交际不可忽视的语用策略。

  (3)张燕菊《影像修辞及其表现效果》 主要讲述了影像修辞的基本特点,影像修辞的模式等内容,她认为影像修辞与文学修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有着自己的符码和特点。

  (4)刘晓燕《中国视觉修辞研究的进路》 通过对自陈望道发端至今的中国修辞学研究的历史,着重回顾了 20世纪视觉修辞的研究道路,指出只有通过使用西方和中国古代的理论要素,抓住中国视觉修辞研究存在的问题,才能真正建立中国的视觉修辞研究体系。

  (5)郑荣馨《大力倡导修辞学研究的辩证法——兼论中国修辞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 是从方法论角度讨论修辞学研究的现状,文中指出只有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科与学科、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的关系才能抓住修辞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主要矛盾。

  3学术论文类

  (1)庞立军《电影修辞的形态和功能》①是一篇主要釆用电影本体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电影修辞形态与功能的学位论文。文章主要讲述了电影修辞的特征、功能、修辞手法等内容,对电影修辞的发展演变做出了梳理并力图总结出电影修辞的理论。

  (2)马志强《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叙事分析》 与本文的研究对象一致,但是他侧重于对其进行叙事分析,文章主要分析了该片的叙事主题、内容、风格、语言、结构、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本文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总之,目前学界从修辞学角度对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进行研究的文章较少,研究角度较为单一,也未形成完整的方法论体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四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笔者釆用例证、类比结合的论证方法在本体上展开运用。查找学术期刊上已发表的对《舌尖上的中国》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从中汲取与本文论证有关的信息,另一方面,对比自己研究的不同之处。同时还增添了纪录片的观摩数量,按地域不同的饮食纪录片,以其中较为优秀的韩国电视纪录片《面条之路》和希腊的《我的希腊厨房》为例,在第四章中对三部作品影像语言的处理上,分别指出各自影像的特色,突出《舌尖上的中国》匠心独运的影像修辞策略,以及总结需要进一步学习、完善的经验教训。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