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视听语言修辞的艺术拓展
《舌尖上的中国》从第一季到第二季的热播,离不开人们的持续关注,其中视听语言具有的纪实性、娱乐性、国际性,都成为了纪录片大军中研究的对象。在全片的整体叙事中,既不乏电视美学的味道,将风土人情、自然景观、民俗文化上升到情感的表达与人性的挖掘中,又具有丰富的视听语言元素的修辞效果,在淋漓尽致的情感表达中,贯穿对纪录片影像媒体语言修饰性策略运用的一种肯定态度。学者时统宇对媒体语言给予这样的定义:“后现代性的语言是通用的、套话式的,具有非个人化的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称为媒体语言。” ?针对媒体语言注重装饰性的实践,考虑到这部作品在中国纪录片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正反面验证其视听语言修辞策略的运用,具有合理之处和不足之处,进而检释其视听语言的修辞策略研究的意义。
第一节视野开拓的本土化修辞影像
本土化,原意是一种战略化的词组,先进也被使用到电视节目中。学者胡智锋提出:“中国电视节目生产的‘本土化’,就是依据中国的特殊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电视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电视观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要,组织、制作与传播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气派、风格、口味的电视节目。需要指出和说明的是,‘本土化’观念并非是一个封闭的、停滞不动的观念,而是一个流动着的、跟随中国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概念。中国电视节目生产‘本土化’的战略目标体现在电视的节目内容、文化构成、审美品格与表述方式等多个方面”②。《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中国独立制作的优秀纪录片之一,在国际上也摘获奖项,其得以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现代化的制作模式与本土特色的言说方式,以下从两个方面分析其特色本土化影像的修辞。
一 国际化的制作模式
与普通电视节目常用的“短时间、平叙事、快节奏”的制作模式不同,纪录片基于对品质的要求较高,制作周期较长,而且纪录片效果的产生需要潜移默化的内在感染力,所以其具有“长时间、复杂叙事、慢节奏”的特点。但是《舌尖上的中国》突破了中国以往纪录片的制作模式,其“长时间、复杂叙事、快节奏”的新颖结构,受到了国人的追捧,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
首先,本片的制作周期从前期调研开始,由几十位工作人员组成的拍摄团队,辗转中国六十多个地区,涵盖港澳台在内的中国整个领域。其次,大量的拍摄素材,在后期的剪辑这染中,分为多条叙事线索,呈现给大家多种观赏视角。最后,其单镜头的时长剪接,是按照国际化的制作标准,避免了以往纪录片中长镜头单信息量的情况,采用多机化多角度拍摄,在片中单纯介绍一道菜肴的制作过程,就会使用8台摄像机进行多角度拍摄,这种“单镜头、多机位、多视角”的拍摄模式让人耳目一新。总体而言,这部纪录片的制作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精湛的视听语言,作为本部作品制作精良的重要因素,在人力、物力、财力的共同协作中全面呈现。同时,基于本片涉及的领域之广,拍摄大量的素材,无形中激发了视听语言的表现张力,丰富了影像叙述的角度,也为影像语言修辞手法的多样化使用打下了铺垫。
二 匠心独运的修辞模式
学者胡智锋指出:“中国电视传播艺术的实施,是以中国电视的生产与传播过程为对象的,而中国电视的生产与传播,离不开‘本土化’的现实性资源、民族性资源、文化性资源作为基础和支撑。” ?《舌尖上的中国》这个纪录片名字的背后,折射出怎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美学意境,“舌尖”两字生动形象的表达中国人对待食物的喜爱程度之深,以美食为主不失时机地打动所有中国人的五欲六尘。
整部纪录片以介绍美食为主线,但是以情感作为辅线,美食虽能吸引热情的食客,但是感动人们的却不是美食本身,而是由美食牵引出的背后人物和故事,因而本片中大篇幅使用隐喻修辞手法的模式,迎合受众观赏心理,形成独特的修辞模式。
在国外纪录片《我的希腊厨房》中,采用主持人解说式,介绍希腊本土美食的做法工艺,以主持人的美食游记为线索穿插,平衡人文与美食的相互渗透,但是重点在与科普相关美食常识,在关注人物上的力度没有《舌尖上的中国》发人深省。
第二节 视听语言修辞的自身局限性
学者陶涛指出:“针对纪录片国际市场的多元化,文化的因素还不是影响市场交易唯一的决定因素,试想,即使是面对文化传统与思维方式相近的地区,例如同时欧洲的英国和德国,人们收看纪录片所需要的信息也是不同的。”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经过了数十年的锤炼,并且目前随着纪录片频道的开播,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也在制作、交流、市场、消费等环节有序地发展着。
纪录片作为一个表现国家形象的重要媒体载体,在对外交流中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本片选取饮食类纪录片为载体;但同时,鉴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饮食习惯也各有不同,所以其尝试以其影片中曰常生活化的气质和艺术氛围浓郁的场景,并借助诗意化的语言中将故事娓娓道来时,想要得到跨地域、跨背景的受众的一致认可,是具有一定难度的。“西方阐释学的主将海德格尔认为:‘‘人的理解受制于存在于理解之前的诸种因素,它是以预先有的文化习惯、概念系统为前提的。”@尽管这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得奖项取得佳绩,但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纪录片走出国门,这就不得不引发思考,我们应该尝试更多的影像话语的创新性语言模式的塑造。
第三节 视听语言修辞的可塑性探寻
《舌尖上的中国》在其视听语言中贯穿中国的传统文化,淡淡的乡愁和对文化遗失的焦虑情绪,都透露出对建立完善的文化自觉机制的迫切心理。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人物形象上,通过塑造勤劳质朴的普通中国人的个体形象,延伸到背后的温馨有爱的普通中国家庭形象,继而塑造出容纳这些普通家庭的中国农村背景,人们在这些影像中既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观察到真实的中国的存在现状;另一方面,在影像技术方面的处理上,该片更加注重细节的展示,在统一主题下,采用多线索、片断性叙事,这样既实现了视听语言的故事性和完整性,又细致地将故事内容放大化呈现,从而实现了叙事、结构与细节体现的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自然地结合背后细腻的情感样合在一起。
— 细节表达的艺术性
万小谈指出:“以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触碰,试图检释、营酝短小时间、集中命题内展示时代、生活、人物观念思想与心灵的裙皱,呈现相对丰沛的意义建构,表露现象、作用心绪、传递观念,渐形悠长连贯的脉络类型,以影像语言绘制满足着时代寻唤与平淡大众的心理诉求”。细节的表达可以体现在主题的定义、镜头的选择与叙事的逻辑等方面。一方面,不同影像风格的作品,选用朴实但鲜明的平民视角来进行叙事时,因为聚焦的主题立意的大小、叙事程度的深浅的不同,所以达到的情感维度也有所不同。本片的选题来源基层生活,涉及各行各业的民众,覆盖地域也很辽阔,这就肯定了其选题必须贴近生活,立意长远,从美食入手,但不是从成品美食为直接对象,而是选择在美食的取材上,细节的处理,使得叙事逻辑较为通顺。另一方面,拍摄美食使多面积使用的特写与近景镜头,直接凸显主题,这一拍摄细节的运用,完成了用视觉的享受冲击内心的情感,这样的典型模式带来影像会意识到细节塑造的重要性,形成视听语言在细节叙述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 情感意义的结构化
在价值建构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对关于食物的文化语境进行了重新建构,不单纯介绍食物的来源和制作,还注重解释食物的外延和深层具有的文化。结合其视听语言进行分析,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影片聚焦在烹任上的时间并不多,更多的画面是在展现如何釆摘、捕携、加工、制作自然馈赠的食材,整个过程看上去充满神秘气息,吸引人们跟随画面一探究竟,当心情跟随寻觅食材的途中发生的故事和人波动时,为夹杂着为生活、为生存而流下的汗与泪的场景与镜头感动时,在《舌尖上的中国》里的情感因素也因此凸显出来,自上而下的,从对食物的喜爱情感,到对劳动者的感恩,到最后对国家的崇敬,最终都落脚在对中华文化的集体自觉和保护中。
另一方面,可以锁定影片中对云集的各种地方特色食材,如松莺、黄慎慎、声、藕、稻米、鱼、腊肉等的描述追求细腻,追溯至与之有关的大山的母女、捕鱼的汉子、卖黄馍馍的老伯、云南的火腿匠人、兰州的拉面师傅、城市里的空巢老人……影像语言实现了对美食的全方位纪实写真,但也没有仅仅停留在对美食的流连忘返和对传统饮食文化的追根溯源,反而更追求对当下现状的进行客观讲述,批判性地论证文化自觉和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