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了解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制定相应政策的必然之路,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按照性质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比如以往研究中认为我国农村体育政策缺乏地理性质的政策法规。顾名思义,地理性政策是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因地制宜的体育政策。换一个角度看,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在我们国家是个教学型政策,鼓励政策。一般来说,政策具有权威性,这些政策透明度和有效性,特别是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控制指令,具有短期效应更加明显突出,但由于缺乏激励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导致缺乏持久性,最后使得政策绩效难以把握。所以只要将这种缺乏动力的指令性政策做一些改变,再加以政府主导性投入,就一定会见到改观效果。民生问题、“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民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之路在于努力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特别需要发挥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作用。而要想制定符合实际的服务政策,就必须进行现状研究。
1.1 选题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部分中提出:要“加快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党的十七大从缩减城乡体育事业发展差距,进一步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在完善建设公共财政体系的作用。从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公共服务“明确界定为政府职能之一起,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再到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都表明:在我国社会发展问题上,”推动公共服务改革与快速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渐渐成为中心内容的重点。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中,公共体育服务是重要部分。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与提高农村群众健康水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城乡体育要素的不均衡流动使农村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体育”长短手“问题十分突出,村民获得的福利性体育服务远远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体育之间的差异,加快农村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最重要的要求,这反映出我们的”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三农“问题一向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体育文化的发展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民身心健康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农村体育文化发展的根本道路在于努力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特别需要发挥公共体育服务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政府体制,表现在政策决策系统,是阶梯式的政策实行方式,每一级别的地方政府在中央政策的统一指导下,根据自己所在级别的地方实际情况完成中央政府的决策决断。就是在这样的有形的宏观体育政策大手的牵引与指导下,出现了国家以农民为基础,将体育运动的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教育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等积极因素全力整合从而推动农村体育等社会实践的进程。体现了体育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将农村体育的积极正面的价值和重要地位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得到具体的体现。重视建设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和建立完善的体育服务系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农村,乃至更好的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绩效是体现我们是否能以政策结合实际并更有效的实施与应用。本文是以山东省为研究目标,对社会公共服务政策与体系进行的研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主要是在充分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我省农村实际的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给相关政府行政部门。并通过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导向作用,全面提高我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发展农村体育文化,以促进农村群众的身心健康,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文明发展。以山东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中国的公共服务政策下显示在公共体育服务的政策绩效的实证研究,探索我省农村体育现实,积极的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公共服务政策的建议与意见。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研究涉及到其他相关范围的研究,而且农村体育的许多学科的探讨也跟很多其他科学的领域挂钩和交杂在一起,彼此相溶牵连,难以分割。必须结合起来研究利用。研究结果将反馈给相关政府行政部门加以研究利用。
1.2.2 研究意义
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现阶段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农村人口的价值观念也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越来越被人们所追求,现在正是当下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机遇时期。因此,加快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发展,通过研究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是促进我国农村体育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将我国建设成体育强国的前提条件,通过发挥政策的支持作用和导向作用,全面提高我省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继而发展和弘扬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农村体育的基础设施,以提高政策的实际实施效果。
促进农村群众的身心健康,达到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和谐文明发展,达到全社会主义的安定和谐,一起奔向 21 世纪健康的小康生活目标,促进我国繁荣发展。对于完善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理论与指导政府体育部门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登陆知网的期刊数据库,输入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关键词,检索到相关文献7814 篇,经筛选保留有参考价值的文献 300 篇;输入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现状关键词,检索到和本研究密切相关文献 45 篇。到图书馆查阅参考书籍 30 本。先对上述检索到的有关文献中的学术观点进行综述:公共体育服务是政府职能目标向公共服务转变后出现的新词汇,是继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教育服务等之后的词语。
山东省农民体育需要结构、需要内容、需要项目、现状满足程度及体育需求程度的调查研究。不同年龄段的农民对体育需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不同性别的农民群众对体育需要内容有所差别;参加农业劳作的农民与参加社会建设的农民工两大农民群体对体育活动项目需要存在差异。山东省农民群众对体育需求满足程度总体状况评价为”较差“.由此可见不同社会分工的人群对体育的需求各不相同。不同年龄、性别、社会分工的人群对体育的需求与评价又各不相同。在比较中,不同地区的农民工体育需求比同地区农民具有更强大的需求欲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对体育需求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愿望。
2.1 关于国内体育政策的发展现状
2.1.1 关于国内体育需求的资源配置问题
陈斌的《关于城市社区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思考》表明了经过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而带动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也随之向前发展,在物质发展的前提下更加重视起自身与家人的健康,更加对健康长寿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怎样科学的引导人民群众的这一愿望与诉求成为了开展科学健身的前提。这一社会需求应该得到全面开发并将已有的社会体育资源充分加以利用。最大化的将经济投入充分得到发挥,从而使人民利益、社会健康利益得到巨大回报。实现全民健身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指日可待。将达到满足了竞技体育迅速地大力发展,还能普遍发展农村体育群众的数量,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在广度上、深度上不断地开发、发展新的体育需求。通过不断地实现现有需求并再继而寻求新的体育需求的循环模式,使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充分的利用起来,例如体育场地的翻新、并使得其能够得到所有人的参与。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坚持大胆创新,积极开发新的社区体育资源也成为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
2.1.2 关于农村体育的资源配置问题
董宏伟的《农村体育资源短缺问题研究》,从能够在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建设中得到实实在在利益的角度解析了农村体育资源短缺主要缘由。明确提议农村体育事业想要积极健康的发展,通过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是必经之路。才能让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走向光明的道路。透明、公开的将农村体育的基础建设、场地建设、以及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加大。一方面使农民群众切切实实的看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入,才能让农民群众积极的热情的参与健身运动。另一方面国家政策的开放使更多的体育集团加入到其中,通过合法的竞标等方式方法产生企业集团的竞争力,并允许这样的合法竞争,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将企业之间形成能够将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政策带来的效益最大化。最终实现全民健身的伟大目标。
魏丽艳在《农村体育资源短缺问题的理性思考》一文中表明观点: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体育矛盾的焦点是体育资源短缺,造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下面的观点:一方面是农村人口的体育需求不曾受到重视,人们的认识与主观需求不足或没有得到重视,长期以往我国农村体育的投资太少,所以难以得到发展。二是农村体育投资体制不合理,没有正确的政策引导和约束,投入缺乏政策制度的有力保障。解决这类问题,应该积极调动农村人口的运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