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全民健身活动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9-23 共7789字

  2 文献综述

  1995 年 6 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积极响应全国人民参与到身体素质的锻炼中来,增强体魄、提高国民体质和居民幸福指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各地根据《刚要》颁布的内容,结合地方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全民健身活动[2].《纲要》作为国家纲领性文件,指导居民积极地投入和参与健身活动中来,活动场所的不断建设和扩大,为热爱健身的人群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得体育健身活动,全民参与和享有成为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因此,通过查阅有关全民健身、社区健身、居民活动等理念、现状、对策的文献、书籍、着作、网络数据库等,作出以下综述。

  2.1 全民健身活动的相关研究

  2.1.1 全民健身的概念

  全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的全体公民,不分地域、性别、年幼、种族。健身是一种途径,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身体机能的需求。具有中国国籍的全体人民是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实施对象。人民为了达到健身的目的而采取的一些列手段和方法[3].

  2.1.2 从宏观方面对全民健身的研究

  (1)全民健身的相关理论研究

  全民健身作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的基本途径之一,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追求和精神享受。而全民健身现状与对策分析这项研究一直备受关注,通过严密谨慎的探索,得出相应的研究成果,并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考验,发现问题,进行改进,最后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理论研究,是今后全民健身活动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

  从理论角度上看,目前有关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现状、某一区域、某一人群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较多,并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在《论全民健身计划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一文中,刘耀烈等作者认为:全民健身能够从根本上改善人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提高人身体各个功能的能力和协调性,促进人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4];在《论“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理论建设》一文中,李力研提出了普通居民是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象,覆盖面广,是全民健身计划得以实施和发展的群众基础,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可持续发展[5];董新兴发表《关于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构架》中从全民健身体系的三方面入手特征、框架、功能,了解它的对象、内容和意义,进一步为全民健身活动做出理论依据和参考。

  施秋桂的《试论全民健身的有效推动》中,阐述了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国民素质、体质,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充分的人力资源,以及提出全面、具体和多方位的影响因素和对策[7];邵伟得等人在《更新观念是全民健身进一步深入的关键》一文中提出:全民健身的 7 大传统观念急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才能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得以深入开展,实现其真正的作用和价值[8];《全民健身运动十大问题》一文中解毅飞从社会学的高度上,对居民参与健身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例如:体质、力量、柔韧、心理、工作、生活等,为了更好地实施第二期全民健身工程提供依据[9].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一文中,谭延敏认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与质量直接影响了社会体育活动的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要想蓬勃发展必须在搞好社会体育的基础上[10];韩佐生,熊振强在《中国国情及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应采取的对策》一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协调发展与增强体质、发展居民健康相一致,并提出了相关对策针对中国国情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相应对策[11];在《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一文中,张大林,曹伟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比如: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对我国个省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自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得到加深,体育人口逐年增加,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全民健身发展最快,已经深入居民生活之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与城市发展程度息息相关[12].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淮海经济区腹心,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在搜集淮北市居民健身活动相关文献资料中发现,理论性的文献相对缺乏,更多的是某一领域、群体、项目的活动现状和对策分析。

  (2)全民健身活动的相关政策和法律研究

  《体育法》具有循序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统治阶级的体现是由物质条件决定的,并具有调整体育活动中的社会关系,使得全民健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更加规范化。杨占明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现状分析及对策的思考中指出纲要的宣传目标与最终宣传的结果相差甚远,不积极、不重视、轻视宣传过程,宣传的力度不够,根据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进行调整,利用媒体、学校等各种社会力量,因地制宜,加大宣传[13];在《全民健身法规及其监控的研究》一文中,作者陈琦针对全民健身的法规、监控进行详尽的阐述,提出我国全民健身法规数量小、进展快,应提高重视,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立法,扩大执法监控[14];傅砚农在《决策、政策、宣传全民健身导向的现状分析》一文中认为:保证全民健身计划继续发展的更好更快,应从政策、决策和宣传导向三方面进行统一,形成协调的导向机制[15];在《全民健身法规研究》一文中,黄元汛,王忠信对全民健身法规、全国各个地方已经出台的具有地方性质的法规,进行了内容和形式上的整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以便全民健身有法可依,实现可持续发展[16];在《地方全民健身法规建设研究》一文中,黎晋添针对目前全国各地出台的地方性全面健身的法规政策进行了分析,对其内容、现状、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完善全面健身法律法规[17];在《试论体育法对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意义》中,作者郑晔指出: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全国的体育事业工作者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和成果。共同目标是实现《体育法》与《刚要》的有效实施,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执行,提高我国全民素质[18].

  2.1.3 从微观方面对全民健身的研究

  不同人群、项目、职业、学历等活动现状和对策分析是当今全民健身活动的热点。对全民活动的现状研究是当今社会被研究频率较高的领域,通过实际考验,改进理论,研究成果,是今后全民健身活动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1)不同群体的全民健身现状研究

  全民健身的现状研究可以分为不同领域、动机、年龄、性别、人群、职业、学历等等,具有普及性和广泛性,关注全民健身现状的同时针对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更应该予以重视。田振生在《河北农业大学教职工全民健身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针对河北农业大学的教职工人员参与健身状况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从动机、数量、时间、消费水平、项目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大部分教职工进行健身锻炼是为了增进健康和更好地从事工作;从体育人口数量上看,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在 50 岁以上的体育人口较多;消费水平较低,一半以上的人选择 50 元以下的消费金额;项目上男性多为跑步、大球类(篮球、足球、排球等),女性对为小球类(乒乓球、羽毛球等)、健美操、散步等[19];沈国平在《浙江省中高级知识分子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调查研究》中,经过整理和分析得出:浙江省 10 所高校的知识分子、在职老师的健身状况不乐观,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是其主要病源,健身意识淡薄,没有形成科学的良好健身氛围[20].

  在《浙江省城市女性居民参加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特征的调查》一文中,金尧,胡烈刚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从锻炼频率、时间、地点、目的、以及消费上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得出:浙江省城市女性锻炼地点多以广场和公园为主,时间多为 45 分钟左右,在对自身体育消费上多是购买服饰和装备,锻炼目的较单一[21];在《对弱势群体体育健身需要、意愿和态度的研究》一文中,鲁长芬从 7 个人口学角度对弱势群体进行了分析,包括区域和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婚姻、学历、职业等),结合参与意识、参与态度、自身需求和在健身中自身面对的困难,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调动弱势群体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提出相应对策和方法[22];在《内陆城镇中老年妇女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一文中,郑文玲采用实地观察法、调查问卷法等对南阳市城镇中老年妇女的健身现状进行研究,并针对南阳市老年人的特点,结合参加体育锻炼意识、锻炼目的、锻炼项目以及参与程度进行分析。比如:从练习内容、锻炼频度、锻炼时间、活动场所、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应加强中老年妇女体育社团的建设,培训中老年体育指导员[23];王智平在《我国老、中、青年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采取了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 20 多个省(市) 17 岁以上的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进行了实际调研,从全局观角度研究了我国老、中、青年居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规律和现状[24].

  在《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一文中,作者牛辉和李淑芳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性别、不通群体的农民进行了全民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结合调查结果显现出的特点,对河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健康出现的问题、发展障碍及其影响提出相对应对策[25];在《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健身现状调查研究》一文中,高昌英针对健身次数、时间、内容和形式对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参与健身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的结果出现的问题,作者给予以下建议:1、充分利用公园、空地、社区等地建设配套的体育设施,将体育设施建设纳入社区规划,方便老年人进行体育健身活动。2、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检查维护,减少体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3、长期组织和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项目,增加社会体育指导人员,引导老年人正确的健身方式。4、利用媒体、广播、杂志、宣传栏等扩大宣传,深入持久地展开体育健身活动的宣传[26];于福慧在《哈尔滨市社区妇女体育健身现状调查与分析》中指出:没有空闲时间、工作压力过大、缺乏体育兴趣、健身场地不足和经济条件不足等是影响主要因素[27].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