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培养与激发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
4.4.1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充分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动机是学习的先导,所以学习动机对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调查问卷中,问及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非常重要时,男生认为同意的占 40.9%,还不到一半,选择一般的占 43.6%,不同意的占 15.5%;而女生认为同意的占 42.5%,也是不足一半,认为一般的占 43.7%,不同意的占到 13.8%,由此可以发现,山西省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普遍都不高。经调查了解到,学生们一到上课的时候,便显得无精打采,甚至有一些学生专门请病假来逃避上体育课。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阶段,所以他们更应该通过体育课来全面、正确的锻炼自己,但是这些学生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经研究分析,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们缺乏体育学习动机。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所以说教师在选择授课内容及授课方式的时候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只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样学习效率才会显着提高。而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选择授课内容的时候只考虑到了自己的兴趣,没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所以学生们才会出现不喜欢上体育课或者逃避上体育课的现象,因此,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重复做那些已经掌握了的、简单的技术动作,或者是学生们经过努力也完成不了的技术动作时,久而久之,学生们便会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教师应该依据大纲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现有的水平,来创设那些学生即会又不会的问题情境,来充分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学习那种似懂非懂的技术动作时,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学生们才会积极、认真的学习并掌握这一技术动作。
在访谈中,张老师说:“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大纲还不完善以及缺乏完整性,因此就造成了一些项目从小学到大学的重复学习,所以,学生们对这些内容早已失去了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们只能被动的重复着某一项枯燥的练习,这样显然不能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完全的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因此,体育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充分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等。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第三,熟悉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熟悉教材,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第四,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提出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使学生能够更加认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在课堂上要勇于创新,运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造出愉快的学习氛围,来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篮球运球技术教学的时候,可以在篮球场上画出不同图形的运动路线图,让学生看了能立马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运用独特的语言和教学方法,力求做到让学生在愉快之中把知识学会。在学习三级跳远这一项技术动作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弹跳力以及腿部力量,教师要想尽办法采用有吸引力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引发起学习的兴趣,这是非常重要的。当临近下课时,学生们的身体机能状态出现下降的情况时,这时教师就应运用一些游戏法或者音乐放松等方法,让学生在愉快中下课,这时学生们就会迫不及待的期盼下次课的到来。
4.4.2 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
动机是学生进行某一项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充分的利用动机的作用,可以对一件事情的完成产生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的动机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的动机,直接动机是指学生被特定事物的本质所吸引,进而产生想要学习或者参加某项活动的需求,间接动机是指学生已经完全认识到了这项活动的意义,对这项活动的目的、要求感到满意,它是学生体育学习的内部驱动力。要想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动机,就必须使学生了解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得知,教师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自身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这是一项相当艰难的任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从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发展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要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目的性教育,首先就是让学生了解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把学生的现实生活与体育锻炼紧密的联系起来。继而产生长远的需求以及正确的学习态度,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随之增强,从而为学生们的体育学习动机产生有利的条件。例如,学生们经过体育锻炼,不但能够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能力和生理机能水平,还能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以及意志品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访谈中,问及如何制定适宜的教学目标时,王老师说:“应当把集体目标与自身目标相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个人能力都有所差别,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的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制定集体教学目标时,应使该目标具有一定的上下浮动范围,因为他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共同要求,既要确保体育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经过努力后体育成绩得到提高,增强这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又要保证体育学习能力强且有余力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提高。”在访谈中,张老师说:“应当把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互结合起来,当学生看到体育教学目标的长期目标时,可能有的学生会觉得这个目标对于他们来说具有相当的困难,一时间可能对体育课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但是当把计划中的长期目标分解为很多相衔接的短期目标时,当学生们经过努力后实现了短期目标,他们都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感,他们便会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强。例如,让学生学习体操技巧动作肩肘倒立的时候,他们一时可能觉得这个动作比较复杂,但是当把这一技术动作分解成几个部分进行教学时,他们突然间会感觉到这一技术动作也没有看到的那么难。”
在调查问卷中,问及体育教学中适当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体育学习动机时,男生中同意这一说法的占到 63.5%,超过了一半,认为一般的占 29.3%,不同意的占 7.2%,而女生中同意这一说法的占 58.9%,也超过了一半,感觉一般的占 32.1%,不同意的仅占 8.9%.说明了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设置适当的教学目标,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强烈的体育学习动机,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的任务及特点,努力做到使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争取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而教学目标太低,学生几乎不用学习就都能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这样一来学生可能体验不到学会新知识的满足感,相反,如果教师制定的体育教学目标过高,学生一看到这样的目标,可能他们就会产生害怕或者畏惧的心理,更谈不上拥有较高的学习动机了,所以说教学目标制定的要适宜,这样才能真正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4.4.3 适当的增加外部压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
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如果想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要想办法从事物的外部给予其一定的压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增强其外部压力。
4.4.3.1 及时反馈,进步快在体育课堂中,当教师讲解完这节课要学的技术动作方法后,学生就应当马上开始这些内容的练习,教师这个时候应当观察学生的动作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出学生们在练习当中的优缺点,这可以促进学生在下一次练习中很快得到改进。另外,在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的提高,是需要教师通过学习成绩的及时反馈表现出来的。当学生知道了这次考试成绩的进步,那么学生就会体验到体育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感,继而学生们就会对体育的学习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如果体育教师不能及时、恰当的反馈学生的成绩,久而久之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4.4.3.2 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是受学校、社会以及家庭这三个因素影响,而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鼓励,常常是给予孩子学习动机的重要力量。因此,体育教师要与学生的父母多进行沟通,让他们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孩子的重要作用,让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及时监督、反馈学生的体育锻炼效果,争取通过体育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
4.4.3.3 适当开展体育竞赛活动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可知,体育竞赛确实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可以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它是促使学生们获得优秀体育成绩的有效手段。有关心理学家证明,在体育竞赛中学生们表现出来的意志力和运动兴趣明显比没有竞赛活动时表现出来的要好,但是如果被刺激过度,可能会使学生们失去对比赛的兴趣,因此,学校在制定竞赛活动时应与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例如,个人之间的竞赛活动,应在小组与小组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以及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也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来提高学生们之间参与的积极性。为了保证体育竞赛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教师开展竞赛活动时,必须遵守以下几点方法:首先,根据竞赛规则的要求,采取团队竞赛与个人竞赛相结合,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体育教师要使学生端正比赛态度,在比赛中,不能因为自己的体育成绩比别的同学好就嘲笑其他同学或者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应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集体责任感以及体育竞赛道德,不能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而不择手段。在确定比赛的奖励办法时,应设置多方面的奖项,使那些没有取得名次而又很努力的同学得到应有的奖励,使他们对体育锻炼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最后,努力克服竞赛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总之,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道德精神,通过适当的体育竞赛,激发出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