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体育硕士论文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概念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27 共5835字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概念解析

  3.1.1高校课外体育活动

  本文对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内涵、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以及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3.1.1.1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内涵

  《学校体育大辞典》中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解释是:“学校在课余时间幵展的体育活动的总称气李样在《学校体育学》一书中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内,利用多种锻炼方法和各种身体练习,以发展身心、增进健康、提高运动技能和活跃课余文化生活为目的,所进行的多种活动内容的体育教育活动?.总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是高校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高校体育课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的整体,与体育课相互配合共同实现高校体育的目标,随着现代高等教育和现代高校体育的发展,现代高校课外体育己经远远越出了高等学校的”围墙“,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3.1.1.2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

  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丰富多彩,这种多样的组织形式,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提供良好保障。本研究把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分为三个方面:(1)作息制度中规定的体育活动,这是指编排在课表中的体育课以外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是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组成部分,是科学作息制度的体现,是学生必须参加的体育活动。从现代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体育活动也是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早操(早锻炼或晨操)、课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班级体育锻炼。(2)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全校性课外体育活动主要包括:体育节、体育周,各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社团活动以及素质拓展活动。(3)校外体育活动,校外体育活动是指大学生在学校以外所参加的各种体育活动,是大学生课外体育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生活方式意义重大,主要包括:本校组织的校外体育活动、校外有关部门组织的体育活动、俱乐部、家庭体育活动和个人体育活动等形式。

  3.1.1.3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特点

  作为体育课程的一部分,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不受活动场所、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时间和项目等诸多因素旳限制,因此,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也有自己的特点。如:1、规定参与和自愿参与相结合;2、活动内容的多样性;3、组织形式的灵活性、活动弹性大;4、空间领域的广泛性;5、自主选择性;6、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特长。

  3.1.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1.2.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内涵

  个体的社会适应是个体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既是其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应对社会环境变化、遵循社会规范的过程,又是其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牛津心理学辞典》从心理学角度进行表述:”社会适应是个人和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国内学者杨光平在《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及培养研究》一文中认为社会角色转换、学习、观念意识、社会交往、社会生活、身心修养等方面都是社会适应能力应涉及的范围,并且可以从意识观念、环境因素、知识结构、素质水平(从业务因素、品德因素、身体因素考虑)等方面来分析气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的理论来研究适应问题,认为大学生适应的重要构成因素包括:1、学习适应;2、人际适应;3、生活自理适应;4、环境的总体认同;5、身心症状表现等五个方面,并由此理论构想提出了有关大学生入学适应结构的五因素相关模型?.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涉及人际关系适应和心理适应两方面的内容,其中心理层面包括:意识(合作、竞争、规范意识)、认知水平、情感(遭遇挫折的态度)。结合本人的探讨和研究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大学生的一种社会实践能力,既是大学生适应校园生活的能力,也包括毕业之后进入社会,个体角色的变化,与社会和谐共处的能力。

  3.1.2.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

  对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众多学者看法不同,如宣学军认为在校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由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应对挫折能力、实践能力几方面构成气宋春宏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由学习适应能力、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社会生活生活能力、社会工作适应能力几方面构成。方从慧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由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心理适应、未来适应几方面构成。许多研究者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构成进行了研究,肖丽琴在《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文章里将社会适应能力归为8个维度:独立生活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承受挫折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行为约束能力、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Gresham等人(1997)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将社会适应技能归纳为由五个维度组成,它们是:(1)处理同伴关系的技能(如向同伴表示问候,提供帮助,邀同伴一起玩等);(2)自我管理技能(如不发脾气,听从指令,发生冲突时能妥协);(3)学业技能(如独立完成功课,听从老师的指令,做功课符合质量要求);(4)服从技能(如服从指令,遵守规则,妥善利用闲暇时间);(5)表达意愿的技能(如表示想交谈,对问候表示感谢,想和同伴一起玩等)?.崔秋月在《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的研究》中把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构成分为:社会认知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竞争与合作能力、耐挫抗压能力总之,根据以上几位学者对社会适应能力构成的认识,我们可以理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由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几个方面。

  3.1.3高校课外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课外体育活动以其自身的魅力吸引了许多大学生的积极参与,许多学生认为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中会淡忘心中的烦恼,减少孤独感,逐步形成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习惯,并且在长时间的体育活动后也会对一些不良的个性进行调整,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个性。这无疑体现了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具有约束作用,可以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个性,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丰富情感的个性,从而能更好的适应这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部分,课外体育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体育活动更加不受活动场所、活动的组织形式、活动的时间和项目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具有自身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校课外体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规则灵活,决定了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优势。其次,课外体育活动是规定参与和自愿参与结合,活动范围很广泛,人员变动相对较大,对大学生来说,课外体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发挥体育活动的多元功能,对于学生的各种生活体验有着很好的影响,这也决定了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培养心理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优势。再次课外体育作为高校体育的第二课堂、体育课的延伸和发展,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反射到第一课堂,扩散到第三课堂,与社会保持一致,形成向两头放射的态势,提供了更多形式的社会实践,决定了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优势,多样体育科学知识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使学生更早与社会接轨,更快适应社会。

  总之,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学生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认真的做事态度、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样学生才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多变的社会,广泛开展并使课外体育活动落实到实处,就可以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促使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培养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以及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也让课外体育活动具有了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优势。

  3.1.3.1课外体育活动能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大学生在不同于其他学习时期时,不仅要这一时期不仅要在校园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来习得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向他人学习规则、经验来适应环境的能力。

  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在课外体育活动中通过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来不断复习、巩固在课堂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技能、提高及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这样可以使学生积累学习方法,学习其他知识。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不同项目有不同规则,同一项目也有不同运动规则,一系列的规则学习和运用,这就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习了行为规范准则,懂得了行为规范的一般特征,有助于对其他社会规范的理解和学习。课外体育活动形式多样,有户外的、室内的,有校内的、校外的,有户外暴晒的、刺骨寒风等等,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场所因运动项目的不同而改变,因参与人员的不同而改变,这样,学生就经常去面对陌生的环境,不断地提高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总之,高校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大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1.3.2课外体育活动能促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发展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人在课外体育活动时,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相互竞争,就是在这人际互动的过程中人们提高了交往与合作能力。实践也证明:经常性地参与体育运动,特别是参与集体性的体育运动,有助于个体加强合作意识,有助于个体培养团队精神而课外体育活动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较好形式,更加自由和自主,能增进人与社会的联系,丰富发展个体生活方式,有利于消除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诸多烦恼、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尤其当今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多数,平常学习压力大,能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Brawley(1979年)等人的研究也证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更易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人际交往能力也更强?.通过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并逐渐形成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习惯。尤其在课外体育活动中,活动形式多样,人员流动大,变化频繁,而在活动中处处要与他人建立关系,所以,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其它一些活动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因此,课外体育活动能有效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步入社会适应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节奏奠定了良好基础。

  3.1.3.3课外体育活动能培养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适应能力以及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由于课外体育活动不拘一格,灵活生动,丰富多彩,形式活拨,不像体育课那样具有规定的任务和强制性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其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自觉积极地投身于课外体育活动之中,满足其愉悦身心的情感体验;也可以在课外体育活动中不断复习、巩固在课堂体育教学中所学的体育技能、提高及发展自己的体育特长,获得成功与满足的情感体验,它是使体育活动的心理健康效应达到最大值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体验各种角色的变化,体验各种角色的职责。有观众、裁判、替补、主力等等多种角色的体验。通过课外体育活动角色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经过个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种角色的,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是改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大多数课外体育活动是在群体中展开的,人际间的互动十分频繁,而且群体是属于自愿参与,关系和谐,满足人的归属感、安全感、自尊、自信等多种心理需要,达到培养心理适应能力的作用。课外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心理学家把需要不能实现时的心理冲突称为挫折。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的竞赛中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会经历失败,这种失败所引发的挫折体验,对学生是一种心理调适过程,也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总之,课外体育活动不仅仅能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同时在课外体育运动进行过程中,学生能从中锻炼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效果。

  3.1.3.4课外体育活动能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在校各项活动的能力和毕业之后适应新工作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和业余训练中会采取”自主学习“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探索性,课外组织开展的各种体育竞赛,为学生提供了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使运动场成为人生各种实践场,大学生积极参与了一些其他课外体育实践活动,如担任运动竞赛裁判工作、指导社区健身活动、课余锻炼辅导、体育社团负责人、俱乐部项目宣传者等工作,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在大学体育课中,由于传统课堂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面对群体学生体育知识的普及和身心素质目标的实现,从而忽视个体的发展价值;而大学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弥补这一缺陷,具有培养大学生新工作实践能力的独特优势。课外体育活动过程中由于场所大、活动多、人员流动大,人际交往频繁,要求参与者能够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控制,可以获得一些应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遭遇问题的办法,为日后进入社会,成功走向自己工作岗位、角色转变,实现自己工作义务而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和各种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大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接受社会、适应社会。

  综上所述,课外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2长沙市高校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数水平

  根据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填写的统计,对不同样本构成的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总体的分析,从被访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表3-1)可以很明显看出,被调查的学生都处于一般的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其中男生的平均得分要高于女生的得分,分别为:25.57和23.25,表明男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稍好于女生;大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得分比大一学生适应能力平均得分要高;在不同专业中,艺体类的学生得分要略高于理工课的学生得分为25.28,文科的学生略低一点为24.35.它们之间有差异,但是都处于17-28分这个范围内,处于一般水平,说明被访者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

  从表(3-1)中可知,在大学生男女性别上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为25.57和23.25,无显著性差异(Sig.〉0.05);不同年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分别为大一 24.68、大四26.26,存在显著性差异(Sig.<0.05);而不同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上也无显著性差异(Sig.〉0.05)。因此,大学生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大一与大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