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山东省地级市体校生源的数鼍和质量下降明显,学生就业面路子偏窄
升入专业队和高校人数比例较低,这说明了山东省地级市体育运动学校培育的运动员出路单一化严重。学生的出路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对运动方面的人才的培育和来源和后备的人才培养和发展产生恶性循环。
4.1.2 “体教结合”有名无实,文化课教育环节薄弱,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消极
表面上的“学训矛盾”,实则反映了学生乃至学校各级领导对文化课学习和训练的重视程度的差异。在普遍重运动成绩轻文化成绩的环境下,学校缺乏观念引导和严格的考核管理,以致学生对于文化课出工不出力,上课效果不佳,文化教师、管理者意识淡化,调研结果下来就错误地归结为学训矛盾。
4.1.3教练员队伍缺乏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教练员积极性不高
体校教练员队伍大致分为两型,一型为专业运动员退役直接进入体校任教,其二是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或者体育教育学毕业来体校执教。前者具备较高体育技能和比赛经验,但缺乏较高文化素质,与现代化训练手段比较脱节,后者有较高的理论知识,但是缺乏专业技能和大赛经验。
4.1.4科学化训练水平低
运动员选材,教练员几乎全部凭经验或通过推荐,加之目前体校招生的困境,使得很多优秀的苗子埋没在普通学生中。训练大纲和计划,有近7成的教练员没有参照相应的训练大纲进行训练,或者说没有可参照的训练大纲。超过85%的教练员都会制定训练计划,但执行效果差,同样训练成果也没有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标准,训练成果只有依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评定。对于训练过程的控制也都完全凭借经验,没有可以采用的科学测评器械设备。
4.1.5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体育运动学校的管理主要有文化课教学管理,运动训练管理,行政后勤管理三大部分,当前,三者管理尚没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能有效运用计划,组织控制等手段,充分发挥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整体作用。
4.1.6筹资机制尚未建立
山东省地级市业余体校的训经费来源的多元机制尚未建立,体校属于体育局系统内事业单位,不能完全走向市场,因此接受上级体育部门拨款自然漆为体校收入的主渠道。
4.2建议
4.2.1内部挖掘、外部引进扩大体校生源规模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生源是基础,山东省地级市体校的生源扩大重点应放在自身内部生源的挖掘上,做好本身后备人才苗子的选拔,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是做好竞技体育的舆论和宣传工作,山东省是全国体育强省,体育设施普及程度高,体育运动幵展广泛,体育人口众多,有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山东省市体校应通过网络、电视媒体、海报等多种形式,加大竞技体育的舆论和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调动教师和家长鼓励青少年学生参加竞技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通过舆论氛围拓宽生源范围,把山东省是体育人口的潜在优势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人才资源优势。
二是打破区县条块分割的限制,扩大体校的选材范围,能够针对全省范围挑选适合学校项目特点的体育人才,做到人尽其用。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能够让体育人才不断获得提升的空间,打破狭隙的人才观,树立整体利益的人才大局观。这是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内部扩大生源的另一途径。
三是以学校为基础扩大后备人才队伍规模。体校体制受多种因素制约已经很难扩大规模,而以中小学为中心扩大二、三线后备队伍是我国必须尝试也是前景广阔的选择。
4.2.2深化和落实体教结合工作培养全面人才
体教结合指的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学校为载体,充分发挥体育与教育部门的积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强调,不断加强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全面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术水准、培养高水平的体育运动后备人才,是体育、教育部门必须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体教结合工作是体育、教育部门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山东省地市体校幵展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幵:
第一、加强弓教育部门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体育运动学校、少年儿童业余体校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网络中最重要的基础和输送环节,也是体教结合十分重要的层次。在这个层次上,山东省应当进一步落实双重管理制,加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共同管理和指导。体育运动学校采取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共同办学的形式,运动训练、教练员配备和培训、运动成绩和参赛任务指标的完成等以体育部门为主,教育部门积极指导;教学管理、教师配备和培训、教学质量、扩大招生专业、学生就业指导等以教育部门为主,体育部门积极配合指导。第二、不断争取体教结合的优惠政策。体教结合工作应当充分利用好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的优势资源,广泛加强合作,共同制定针对体教结合的优惠政策。
4.2.3加强教练员间交流,完善竞争和激励机制
解决部分项目专职教练员不足问题和打造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应以自身为主,因此加强教练员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首先是有重点的加强专职教练员缺乏项目的培养,针对山东省部分项目专职教练员队伍缺乏,尤其是基础大项田径、游泳(含跳水)和重点项目举重、柔道、摔政、手球等项目有队伍无专职教练员的问题,应加大现有聘用教练员向专职教练员的转化力度,同时重视这些项目的基层教练员培养。另外,增加教练员编制,为扩大教练员队伍做准备“其次是创造机会提供更多教练员交流和现场学习机会,不断邀请国内外优秀教练员进行讲座,创造本省教练员之间、本省教练与外省优秀教练员之间的交流机会,让教练员能够近距离学习知名教练的方法,开拓眼界,提高认识;不断组织教练员参观高水平体育赛事,为教练员学习提供生动的课堂,加强临场指挥培训。
最后不断完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竞争机制是增强教练员队伍活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对市级高水平运动队教练职位引入竞聘机制,面向全市、全国公开竞聘、选拔优秀教练员;另一方面创建责任机制,明确教练员任期内责任和目标,建立优胜劣汰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增强教练员。
4.2.4完善学校的经费保障机制
山东省体育局作为山东省地市业余体校的主管部门,应发挥其政府职能,向山东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国家体育总局)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建议山东省政府和山东省体育总局出台有利于开展业余训练的财政政策,发挥政策优势,依靠政策争取稳定的业余经费支持。同时,制定合理的奖励制度,对业训开展好的学校给予资金倾斜,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鼓励基层业训部门抓好业训工作。
对缺少市场运作经验的体校,可采取政府给予部分资金支持,体&利用资源优势实施市场化运作的半市场化模式。这种模式一方面可以降低体校经—风险,实现风险共担,另一方面政府投资的有益探索政府不仅仅充当资金投入的角色,而且可以参与体校资源评估,同时可以节省部分财政支出。
4.2.5创新办学模式,发展多元化
学校的领导要改变认识,注重对就业工作的管理,拓宽信息的来源渠道,增加学校影响力的和宣传力。在此基础上争取高校扩大对口招生和专升本招生规模,为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体校学生升学提供更宽空间,提高体校学生的升学率。将体校训练学生的主体纳入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学生除升入上级队伍外即可通过对口招生也可通过普通招生渠道实现升学愿望,争取政策以扩大出口渠道,提升体校的吸引力。另外,在基础训练阶段,要根据项目和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逐步挖掘青少年运动员在体育某项目上的天赋,并强化专项训练,提高专项素质和技术能力,确保他们健康发展。
4.2.6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在培养学生在赛场上争夺冠军的进取心的同时,要对学生多加引导,让其明白拿奖牌不是唯一的胜利和出路。更大的舞台在赛场以外的社会,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意味着不仅在赛场上可以叱唾风云,最要紧的是做生活中的胜者。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就业、择业观,树立把自己溶于社会并服务社会的观念和就业市场化的观念,树立自我创业和做普通事从基层做起的观念,有着一颗平常心,全面了解自己,掌握就业、择业的技巧和规律。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必须牢固树立大人才的观念,要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尤其是要注重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教会他们“学会做人”,“怎样做人”,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因此,作为各级体校的主管部门必须更新观念,顺应人才市场需求,体校不仅仅是培养运动员的场所,也是培养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地。
5 参考文献
[1]黄仙福等.我国体育运动学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J]体育科学.2010(3) :19-20
[2]高松山.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 (6) :11-12
[3]江俊世.杨敬暖等.浅析体育学校目前的生存因境与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9(2):9-11
[4]刘伯雄.关于进一步办好我省各级体育运动学校有关问题的思考.湖北体育科技.2009(3) :17-19
[5]武守江.山东业余体校现行运动员培养体制及发展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3-4
[6]陈显友、黄立建.清远业余体校现状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1(12) :10-11
[8]樊智军.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省区市级)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趋势.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 (6) :6-9
[9]张建廷.竞技体育的发展看体育运动学校生源的特殊性.[J]少年体育训练.2008(6) :12-13
[10]静铁.陕西省体育运动学校(地、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 (5)
[11]戴健、马志和等.浙江省体育运动学校人才培养现状调查与改革思路.[J]体育科技.2009 (3)
[13]戴健、刘讳等江浙沪地区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 (5)
[14]黄桥贤、陈为群.福建省业余体校田径教练员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2 (3)
[15]李登光,吴宏江等.陕西省少儿体校教练员队伍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技.2012 (4)
[17]马振东.对沈阳、大连市基层足球教练员队伍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1 (1)
[18]虞重干、吴瑛等.中等体育学校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学改革.体育学刊.2011(1)
[19]陈绮文.广西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初探.体育科技.2007(9)
[20]郑建雄.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是促进体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J].少年体育训练.2012 (3)
[21]张发球.体育运动学校文化教学初探.社会科学版.韶关大学学报.2007(3)
[22]王晓春.提高体育运动学校学员的文化素质是体育运动发展的必然趋势.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 (3)
[23]陈来彬、唐敏.体育中专学校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3)
[24]武燕.论体育运动学校的素质教育.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25]郑婕、杨桦.“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新体系构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2)
[31]卢金峰.河南省地级市体育运动学校教练员队伍现状及建设构想[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 (5)
[32]余友儒、陈蔚等.江西少儿业余体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井闪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8 (4)
[33]夏文、凌平.浙江省青少年业余体校办学现状的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4(4)
[34]卢伟.高级体育运动学校办学的几点探索[J].体育与科学,2013(1)
[35]吴正耀.对我国运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体育学刊,2010(4)
[36]郑佩蓉.羽毛球业余体校“体教结合”模式初探[J].体育科学研究,2004(4)
[37]云颖,赵少雄.关于构建海南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 (3)
[38]黄荡生.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模式的探讨[J].宜春学院学报,2011(7)
[39]钟晓明、谭端清.将业余体校纳人教育系统的理论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 (2)
[40]胡葳、周存生、邢淑彦.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校运动员的量化管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 (4)
[41]邵建份.对体育运动学校数学教学的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09(6)
[42]石云龙.“目标功能激励法”在业余体校训练工作中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2 (2)
[43]马永红.我国竞技体育重心向学校转移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8(9)
[44]朱小芳、王厉丽,李华军.关于业余体校教练员队伍的构成与训练成效间的关系调查[J].浙江体育科学,2010 (2)
[45]翁家银、韩新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