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1 国际贸易规则重塑近年来,经历了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以美国、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大力推进一系列贸易协定以期在对外贸易方面有所突破。其积极促进贸易区域化,维持本国(地区)在国际贸易市场的地位,开展新一轮的全球贸易规则重塑,取得战略上的主导权。
与此同时,金砖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全球贸易的大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新兴经济体地位的不断上升,打破了原有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格局。
在两方力量的较量之下,中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中的关键点则在于从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取得优势,获取全球经济治理的话语权。
中国的对外进出口总量一直位于世界前列,如图 1.1 所示,在 2005-2014 年的十年间,中国的年进出口总额已从 14219.06 亿美元增长至 43026.41 亿美元,但进出口差额不断扩大,2014 年贸易顺差达到 3825.971 亿美元。【1】
然而,近年来,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如图 1.2 所示,进出口增速在 2010年达到最高值,现已经由 34.7%降至 3.4%,出口增速由 31.3%降至 5.1%,进《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本文目录、标题及正文中涉及台湾的“国家”
均应为“国家(地区)”,“被诉国”均应为“被诉国(地区)”,“国外”均应为“境外”.口增速由 38.8%降至 0.4%.其中,部分源自于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而主要原因是中国的经济发展遭遇到了瓶颈,出口商品结构不平衡即是典型的问题。【2】
中国出口商品中占主导型地位的一直是工业制成品,其份额一直高居不下,根据 2014 年 1-9 月的数据,截至 9 月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到出口总值的95.20%,而其余 11 类产品的总和仅为出口总值的 4.80%.显而易见,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会导致产业发展极易受到国际贸易市场的影响,微小的价格或者其他因素的变化,都将引起“蝴蝶效应”,产生巨大的波动。以工业品市场为例,在工业产品得到大力发展的同时,其严重依赖出口贸易的特性也埋下了隐患,即国际市场的萧条会迅速地传导至国内的工业品市场,行业发展会随之受阻,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巨大。【3】
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出口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总额一直占据着出口贸易总值的半壁江山,如图 1.3 所示,2005 年加工贸易额为 4164.81 亿美元,占比为 54.65%,直至 2010 年起加工贸易份额有所回落,但依旧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 2014 年还保持着 37.33%的份额,因此,近几年最为明显的是随着国际贸易需求的减少,不少以接受国外订单生产工业制成品的企业停滞不前,库存积压,惨淡收场。
1.1.1.2 反倾销问题严峻如前所述,在国际贸易市场的争夺战中,各国会积极运用各种措施保护其国内产业。世贸组织成立后,作为WTO允许的保护手段,反倾销措施常见于各个产业的对外贸易竞争中,近年来,该措施已趋近于滥用。【4】
图 1.4 为 1995-2013 年全球反倾销年度走势。从 1995 年开始,截止至 2013年,全球共发生 4519 起反倾销案件。1995 年发生 157 起之后,各国不断发起反倾销申诉,在 2001 年达到峰值 372 起,其后虽有回落,但依然保持着每年约 200起的反倾销申诉案件。
如表 1.1 所示,在 1995 年至 2013 年期间,全球的 4519 起反倾销案件中,发起反倾销案件数排前 15 的国家(地区)一共发起 3818 起,占总案件数比例的84.49%.其中,以印度、美国和欧盟为首的前 3 个国家(地区),其发起反倾销案件数占总案件数比例均超过 10%,印度以 15.53%的高值位居第一,在 19 年间共发起反倾销案件 702 起。【5】
印度作为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产业发展处于幼稚期,为保护其国内产业免遭国际贸易流动性的冲击,印度在国际贸易中与他国的贸易摩擦不断,屡屡以发起反倾销调查为由,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滥用 WTO 赋予的权利,实为建立贸易保护壁垒。美国和欧盟作为西方发达经济体,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言而喻,虽然其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屈居第 2、3 位,但是,由于其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美国和欧盟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往往具有案件金额高,案件倾销性质肯定性大的特点,其娴熟地运用 WTO 规则和法律条文,保护国内产业免受进口冲击。
中国作为国际贸易市场中的进出口大国,在 1995 年至 2013 年间一共发起 211起反倾销调查,占全球总案件的 4.67%,相对其跃居世界第一的进出口量并不算频繁,成功通过反倾销调查抵制国外企业恶意倾销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同步地,外贸出口额也呈几何倍数增长,中国的产品不断打入世界市场,中国不断遭受到来自世界各国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6】
表 1.2 列出了 1995-2013 年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前十五名国家,该 15 个被诉国的反倾销案件占总案件数的 71.23%.其中,中国共遭遇来自世界各国(地区)的反倾销调查案件 989 件,占全球反倾销调查案件总数的 21.88%,排名第一。同期排在第二位的是澳大利亚,遭受反倾销调查 267 起,占全球反倾销调查总数的 5.91%,韩国、美国和台湾地区排在第三、四、五位,占全球调查案件总数的 5.64%、5.60%和 5.55%,其他国家的占比也都不超过 5%.印度作为发起反倾销案件数最多的国家,其遭受反倾销案件数为 177 起,仅占总案件数的 3.91%.
由此可见,中国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数量远远大于其他国家,其作为申诉国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和其作为被诉国遭遇反倾销调查的案件数极度的不平衡,中国在国际贸易的反倾销争端中的地位明显处于劣势。
1.1.1.3 磷化工产业屡遭反倾销磷化工业产品涉及到化工、医药、食品等多个行业,在我国产品出口量急剧增长的今天,在对外贸易中遭遇摩擦和争端不可避免。然而,我国磷化工产品多依赖其资源丰富、生产工艺简单以及人力成本低等优势活跃在贸易市场,一旦遭遇反倾销,被反倾销发起国实施反倾销措施,则显性优势消失,对整个行业的打击不可想象。因此,避免反倾销和如何积极应对国外对华磷化工业产品发起的反倾销成为行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综上,在磷化工业产品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背景之下,其行业产品结构不平衡,国内外供需严重不协调等问题,面对环保低碳对磷化工业的发展要求,磷化工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产品中,三分之二是属于高碳产业产品的化工业产品。磷化工业作为化工业的分支,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特征,同时,其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从而,磷化工业的特殊性使得其发展备受关注。本文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研究国外对华磷化工业反倾销的特点以及反倾销税的贸易效应,提出我国反倾销应对的措施,为该产业的对外贸易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中国遭遇反倾销的产品中,三分之二是属于高碳产业产品的化工业产品。磷化工业作为化工业的分支,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特征,同时,其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从而,磷化工业的特殊性使得其发展备受关注。本文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研究国外对华磷化工业反倾销的特点以及反倾销税的贸易效应,提出我国反倾销应对的措施,为该产业的对外贸易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2.1 研究框架图【7】
1.2.2 研究思路
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第二章是文献综述。首先是反倾销税相关概念和政策,其次对反倾销税的贸易效应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第三章是理论分析。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倾销和反倾销的含义,及其经济效应。其次根据以前文献归纳出的反倾销税的四种贸易效应,具体介绍这四种贸易效应内涵,然后建立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贸易效应的效果。
第四章是国外对华磷化工业反倾销现状概述。首先是国外对华反倾销的现状,通过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其次是国外对华磷化工业反倾销的现状,根据磷化工业的行业特点进行分析,为下一章数据分析提供基础。
第五章是实证分析。利用国外对华磷化工业征收反倾销税的案件数据对反倾销税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第六章从根据上文的一系列分析结果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并且根据结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1.3 研究内容
针对国外对华磷化工业反倾销税所引发的贸易效应进行分析,并且从国别的角度对反倾销税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根据该行业的特殊性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等层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为磷化工行业应对反倾销措施,磷化工业积极发展转型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