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小学学困生的教育对策探析绪论(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0-21 共471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小学学困生教育转化策略研究
【第2部分】 小学学困生的教育对策探析绪论
【第3部分】学困生研究的价值和理论基础
【第4部分】学困生类型和心理特点
【第5部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分析
【第6部分】学困生教育转化的方法与策略
【第7部分】学困生的教学转化方法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学困生的成因

  国内外学者对学困生成因进行了系统化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日本学者北尾伦彦提出三层级说,三层级说给人最大的启示是:学困生的形成不是单一的因素。强调学业不良与其说是个别的单纯的现象,不如说是关系到教学的结构性的复合现象。

  日本儿科医生佐野良五郎根据其 8 年对 593 名学业不良小学生研究的案例从身心两方面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提出了双因素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导致学困生的主要原因。

  俄罗斯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同心圆论,认为学困生的成因不外乎是内因与外因。内因是儿童身心发展上的障碍,知识、技能、熟练的不足。外因第一是教学上的缺陷,第二包括家庭在内的校外影响的缺陷。

  任何事物都有内因和外因的作用。同样,在关于学困生的研究中,教育工作者们普遍认为学困生产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学生的智力、认知、心理、个性属于内因;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属于外因。俞国良认为差生形成的外因有学校、社会、家庭、同伴群体和大众媒介等因素,提出了对差生的“综合治理观”,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景式差生教育综合模式。李洪元等认为学困生的形成主要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外部三因素和学困生生长、适应、发展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三大内部心理矛盾,提出了转变学困生的“八原则”.

  钟启泉在《差生心理与教育》中指出差生是由于素质、人格、环境、身体四因素造成的,他特别创造性地提出了成就目标要素和学业不良的关系。

  综上所述,各种因素都会导致学困生的形成,但作为教育者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也不管是生理和心理。这些因素的存在都可能会使学困生产生。单单某一方面的因素或多种因素也可能出现在优秀学生的身上,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单纯的。我们常听到,越是贫穷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反而不差,他们的品德、行为有相当不错。我们也常看到尽管有些学生在某些能力的发展上有不足,但他们克服这些不足,在学习上也能取得好成绩。

  (四)学困生的转化

  1.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主要是从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主观意识上来研究学困生的。他曾说过:“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彻底的、充足的、透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加以勤恳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关爱护和教育所必须的其他一切知识以后,才能使真正的教育开花结果,欣欣向荣。”学困生也是人,是正在发展的人,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或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找准问题的根结,主动地找到解决方法,用心去感动、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每个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2.而美国的瓦恩布雷纳所着的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的论着中,主要从教学策略和方法上阐述了许多的提高学困生认知技能的具体可操作性的探究。从备课、上课到评价,从语言教学到各科教学,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到情感、个性的发展,从教师的日常教学到与家长的联系等等,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关心“学困生”的教师都能从中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找到适宜的工作方法。

  3.浙江理工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徐芬曾系统的阐述了国内外学业不良的研究状况,内容涉及比较广泛全面。系统的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环境等角度,对学困生在身体、生理、心里、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及特征进行了阐述与探讨。

  4.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微对学困生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与分析,其中主要囊括了学习困难发展与教育基础、学习困难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三部分,不仅从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学困生,而且还进一步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值得我们去深思和借鉴。比较详细的从阅读障碍和数学学习困难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诊断与评定标准,对其进行教育干预措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从文献检索看,目前教育界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注意到学困生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意义,以及重视对学习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文关怀。纵观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及改革可以看出,已经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均衡性,其中就包括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平等。

  从学生入学机会平等到学生享受优秀师资的平等,从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平等到自身各方面发展的平等。教育的目标在发生巨大的转变,新的教育发展时期,人性化的特点充分的体现在教育中,学困生的研究任重而道远,是目前中小学一线教师、教学机构需要紧迫解决的难题之一。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在教育领域,既有科学的学困生的研究理论、文献;又有详实丰富的转化教育案例。在研究中要充分利用和研究这些理论、文献资料,借鉴成功的转化教育案例。通过文献中关于学困生的各种介绍,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与自己所研究对象的练习,形成完整的主题。

  (二)问卷法、访谈法。问卷、访谈的对象为青岛顺兴路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学困生、学困生的班主任、科任教师。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该校历年所教过的学困生形成的原因,通过访谈,明确他们在班级上课中的表现;通过对学困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判断学困生自身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他们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看法,了解教师的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为学困生的成因、转化提供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