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经过文献调查和教学实践的分析,吟诵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进行补充教学是可行的。吟诵在当今社会要传承和推广,让其回到课堂中是最好的途径。笔者认为综观吟诵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现状,以及吟诵与音乐水乳交融的关系,让我们意识到吟诵的音乐性是其存在的本质。就这一点而言,音乐课堂对吟诵的教学不容忽视。音乐课堂应当担负起传承吟诵、分析吟诵曲调与节奏、探讨吟诵风格、教授吟诵发声发音方法的重任。
而作为一门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应当越早让孩子接触越好,因此吟诵应该尽早纳入基础教育中,并通过不同学科教师的共同教研,从不同角度来进行吟诵教学分析,达到推动吟诵传承,和丰富自身学科教学的作用。
对吟诵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在研究中笔者深深感受到自身在古典文学修养方面的不足,在研究过程中产生过许多困惑,使得研究受到制约。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的去探索和研究,不断改进和完善。
完成这篇论文历时一年多的时间,尽管本人水平有限,但通过论文的写作让我学习了许多新的知识,也体会到了学术的严谨性,并进一步领略到了中华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感谢大家提出宝贵的批评和意见。
参考文献
[1] 秦德祥先生专着《绝学探微》吟诵文集[J].2010.9姚远着《学诗入门》中国音乐[J].2009(8):187-191.陈炳铮着《读诵吟唱》中国音乐 1998 年 03 期 J616
[2] 孙黎着《传统吟诵中的咬字与润腔特征在声乐演唱中的借鉴与运用》中央民族大学[J]. J616.2 2011.09.28
[3] 陈少松先生的专着《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J].I207.22 古典文学知识,2005(1)1-5
[4] 胡立华硕士学位论文《吟诵的音乐价值》,江西师范大学 2006[J]J609.2成锦仲撰文《谈谈诗词吟诵问题》[J]. 江苏建湖政协,2009(1):1-4
[5] 陈炳铮撰《吟诵论》[J].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8):J616
[6] 杨玫硕士毕业论文《吟诵的音乐性文献及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研究》[J].中国音乐学院,J607-4
[7] 吴春华硕士论文《论古典诗歌吟诵教学》华中师范大学[J]2006.11.01
[8]《陈少松先生论吟诵》 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2009.10.12 中国会议 H119;I207.2
[9] 康锦屏《论复兴传统吟诵学》2008 年 3 月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0]朱光潜《诗论》[J].2010.
[11]董运玲硕士论文《小学古典诗歌吟诵教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 2011 年 12 月
[12]赵仲才着《诗词写作概论》 上海古籍出版社[J].2003
[13] 张铁民着《中国诗学讲义》台湾[J].2006
[14]《我爱吟诵》徐建顺、陈琴主编
[15]叶晓燕《小学低年级古诗吟诵教学初探快乐阅读》2012.02.15 快乐阅读期刊
[16]陈琴《不妨试试吟诵法》人民教育 2009.12.03
[17]《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版)解读》肖川主编 2012.02.01 湖北教育出版社
[18]《义教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9]《徐健顺吟诵与教育》 人民教育 2009.12.03
[20]刘容《吟诵与古典诗歌教学》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