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关于邯郸市幼儿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身心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发展期,错过了最佳发展期,不仅对个人、对家庭、对民族甚至对整个国家都将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要使人们对幼儿教育重要性的教育真正落实到实践中,还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没有回头路的,因此在对邯郸市学前教育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规划,合理规划办园布局
建议各级政府要因地治教,研究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幼教事业发展规划。要结合人口的迁移与聚集,综合考虑人口分布、周边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研究制定具有前瞻性、长远性、科学性的幼儿园调整布局方案,做好学前教育的规划建设,配置足量的幼儿园。结合各地实际情况,加快撤消或合并规模小、效益低的幼儿园。城市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要规定在土地招拍挂前期就作为前置条件,竣工验收合格后,无偿交付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用于学前教育,不得改变其用途;老城区要完善幼儿园布点,争取规划落地,旧区改造中需拆迁的幼儿园,应当按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要求规划建设等级幼儿园;农村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学校布局调整的实际,按照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要求,按照方便家长接送的原则,结合幼儿生源具体情况,科学规划幼儿园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保教质量。采用乡镇集中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大村及偏远小村独立办园、相邻小村联合办园等模式,尽量减少一村一班一师的学前班、混合班。
二、 多措并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
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提高保育教学质量,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是重点。要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专业水平,培养与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一是政府要逐步落实幼儿教师编制,重新核定并增加幼儿教师编制数,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对于民办园,要增加公派教师数量,鼓励和引导中小学富余教师经培训到幼儿园任教、鼓励引导优秀男教师到幼儿教师队伍,改善教师结构;二是完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工作。在幼儿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定、选优评奖等方面,给予民办幼儿教师与公办幼儿教师同等的待遇,健全制度和办法,推进幼儿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要提高幼儿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研究制定保证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和待遇的实施办法,如监督民办幼儿园聘任教师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为幼儿教师依法办理“五险”等,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幼儿教师职业逐步成为吸引人及有较高素质群体参与志愿的职业,更好地提升幼教质量。
三、 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一) 将幼儿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幼儿教育不是闭门造车,而应该自然而然的成为幼儿生活经历的一部分,真正实现“教育即生活”,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看东西,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从而获得直接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譬如:关于“蚯蚓的生活环境”的知识,在课堂上,当教师告诉幼儿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时,在没有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幼儿也许会半信半疑,也许会迷惑地接受这一观点。但当幼儿自己从土壤里刨出蚯蚓时,他不仅明白了蚯蚓的生活环境,而且真实地感受到了蚯蚓生活的土壤温度、湿度、软硬等。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享受着发现的喜悦,并因亲身经历而印象深刻。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要注意从小带孩子去亲友家及公园、小山等公共场所,让孩子在生活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这一特定的教育场所。
因为亲身经历要比单纯的课堂教学更深刻、更易于幼儿内心的接受。
(二) 游戏教学为主,关注幼儿的兴趣以及内心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游戏活动应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幼儿想象力的发展需要在活动中形成,游戏是幼儿的心理世界,幼儿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有更多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因此游戏的开展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感知觉能力的提高,进一步促进幼儿观察以及记忆力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各种游戏的材料和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社区等各种资源,开展各类游戏,并积极参与到游戏之中,成为他们游戏的伴侣。讲故事、外出参观、参加适合幼儿的小游戏等都是寓教于游戏的良好途径。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智力得到了发展,同时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也都得到了提高。
不管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要把幼儿当作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多鼓励孩子,学会用赏识方法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想法,有关孩子的事,应当和他商量后再做出决定;多用蹲下来说话的形式和孩子沟通,从而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让幼儿在尊重和信任中快乐地成长。
(三) 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发展空间,培养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
采用多种形式,给孩子自由表现的空间,使每个幼儿都具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搓弄泥巴,堆砌沙堆,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新鲜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对一切未知的事物充满探索的欲望。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创造性逐渐丰富,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如加拿大人十分注意让孩子自由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竭尽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孩子对钢琴感兴趣,成人就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学习音乐;如果孩子对足球感兴趣,成人就支持孩子参加足球培训班,从而使孩子健康、快乐、自由地发展。
四、 建立新理念,重新构建幼儿园活动课程
(一) 重新认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关系
幼儿教师应该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认真细致研究幼儿教材和小学教材之间的关系,寻找二者之间的结合点,有效的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依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逐步拓宽幼儿教学,教学过程中尽力拓展幼儿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幼儿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中去,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方法,直接讲授小学的内容。在教学方式上,要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阶段有游戏发展的特点,激发幼儿的求知欲,避免急功近利一次让幼儿掌握过多的内容,有效地避免幼儿在过重的学习负担中产生焦虑、厌学等消极情绪,保留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孩子从容面对小学的学习。
(二) 重视并加强幼儿园教研合作
为了避免幼儿教学的盲目性和对幼儿智力的过渡开发,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工作中加强与当地小学教师的联系,幼儿教师可以利用考察、合作等方式深入到小学之中,深入了解当前小学教学的现状、学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模式,从而对小学教学体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幼儿园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重复,影响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校校合作的模式,定期定点的将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组织起来,互相进行参观、交流、观摩等活动,使得彼此之间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可加强幼儿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可以通过游戏、幼儿和小学生之间的联谊等活动,促进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认识,激发幼儿对小学学习的期待和向往,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三) 注重幼儿社会性教育发展与培养
小学相对于幼儿园而言,有了更明显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以及独立学习和必要的社会交往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幼儿教育后期要加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培养,以便幼儿更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在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要积极地创设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让幼儿自然的理解和接受规则以及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比如通过集体性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学会对责任的担当以及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有意识地引导,使得幼儿在获得游戏快乐的同时,也有了一份长大的荣誉感,为顺利进入小学并适应小学的人际交往模式打下基础。
五、 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培养规则意识
(一)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依据幼儿年龄特征进行教育
在幼儿园,幼儿教师是孩子活动的主导者,所以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直接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邯郸市幼儿园师资的学历结构普遍较低,70%以上教师为大中专学历,其中还有部分教师并没有接受过幼儿教育的专业培训,是其他专业的转型教师,所以其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了解,在教育实践中的真实表现是没有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这必然导致其教育行为的偏差;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了解得还不够深入,这直接导致其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能充分按照幼儿发展的内在规律组织教育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尚未成熟。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还主要依赖于感知,思维的特点主要是具体的、形象的,其个性开始形成并向稳定性发展。比如:幼儿作为勇于实践的探索者,其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是以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为基础的,关于数的概念问题,是慢慢形成的,一时间还不能认识到相互间的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教育之前先要具备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科学素养,充分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规律及其要求,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二) 既把幼儿当作“大人”,又把幼儿当作“儿童”
幼儿首先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具有人的一般特征,需要我们给予充分的尊重。他们同时也是复杂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我们需要按照社会的要求将其塑造成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体。其次,儿童又有其自身发展的年龄特征。幼儿期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需要以大量材料作为支撑,而这些材料又以具体形象的实物为主。在儿童的世界中,世界是“泛灵的”、有情感的。一切东西与人一样,有嘴、有眼、会说话。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
观察 6:小女孩的父母问:“为什么从公园到家只需要十多分钟的路程,我们却要花上将近一个小时,为什么呢?”小女孩在心中辩解:“每次路过大桥,我要去和桥东的那只小黄狗打个招呼,还要到桥西去看看那只小白兔被卖掉没有,这一个小时过得不轻松啊”.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幼儿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幼儿为主体,在共性发展的基础上,以尊重、理解、信任和关心每一个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既要把儿童当成“大人”来看待,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满足他们的各种内在需要。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使我们所施加的影响能够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 自由教育与规则教育相统一
自由和规则既是矛盾的,又是辩证统一的。过多地重视社会规则和成人的权威极大地束缚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影响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然而对幼儿一味地放纵,减少幼儿的各种限制和束缚,对幼儿该禁止的行为不加禁止,这种过度的“自由”同样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幼儿个性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规则”和“自由”的关系,一方面要给予幼儿更多的想象和行动空间,同时又要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由既包括行为上自由同时也包括心理上的自由”.
我们必须给予孩子一定空间让他们自由感知和探索外部世界,同时还需要给予幼儿一个自由的内心世界,让他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去思考、去想象,成人更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孩子的“对”与“错”.
其次,对规则有个正确的认识。有时候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评判幼儿世界的对与错,对于幼儿是不公正的,更是不科学的。成人应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角度出发去认识规则对幼儿自身发展的意义。同时还需要思考,幼儿是否能理解规则,规则的指定是束缚了幼儿的发展还是让幼儿获得了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另外还需要关注幼儿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强制幼儿去遵守既定的规则和要求,老师应该允许并支持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既定规则的想法和建议,积极的创造条件让幼儿既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规则的遵守者,以培养其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主动性和批判精神。当幼儿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解答时,要和幼儿一起思考;当他们提出一些在我们看来匪夷所思的问题时,我们要理解、要宽容,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
再次,要在教育过程中创造条件,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引导他们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观点和感悟。在这一过程中,宽容、赞赏和引导是最重要的。
六、 加强对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
(一) 营造适合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自由而又安全的心理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必要条件”.所谓自由,主要是指尽量减少对儿童思想和行为的无谓限制,为幼儿的创造性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所谓安全,是不对幼儿独特的、不合常规的想法或行为进行严厉批评或惩罚,而是引导、鼓励和欣赏,使其获得创造的安全感。因此,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要多给与宽容,不要将成人的主观意志强加到幼儿身上,更不要给与过多的限制和干预。
在实际的教学中,一些孩子被老师贴上“不听话”、“不好好学习”的标签,甚至常常受到斥责、贬低、嘲笑、讽刺,这种状况与创造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创造教育要求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开放的最佳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则要求形成尊重的、平等的、民主的、宽容的、愉快的、竞争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环境中,人的创造力才能得以发挥。
(二) 给予幼儿丰富刺激,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所以丰富的表象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必要前提。故在幼儿接受教育过程中,让幼儿接受丰富、生动的形象刺激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开放的、多元化的感知空间,让幼儿最大限度地感知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多彩,产生不同的体验,从而帮助他们形成丰富的表象,为想象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刺激不仅仅是实物,也包含语言文字材料等抽象的刺激。听故事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在听故事的同时就能借助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重现故事中的形象和情节,并能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从而形成丰富的表象,使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自己提出的问题预设了正确答案,但是幼儿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正确答案,他们是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和想象来思考问题的,并非依据教师的预设思路。例如:教师问:“大海是什么颜色的?”(预设答案是蓝色的)一个孩子回答:“大海是白色的”.这时,这个孩子可能正想:“妈妈说食盐是从大海里提炼出来的,食盐是白的所以大海应该是白色的”.
这时作为教师就不能简单地评价幼儿答案的对与错,而是给予幼儿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引导孩子在不同的情境下进行不同的联想,从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想象力。
(三) 保护和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最原始的认知内驱力,也是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的最基本动力。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尽可能满足儿童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同时还要在教育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励幼儿大胆对新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并帮助幼儿在观察过程中获得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天生的好奇心,使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他们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对认识周围世界的渴望和探索科学的需要。在幼儿的生活中,科学现象无处不在,儿童的惊奇发现也无处不在,如:蚂蚁排队拖得什么东西,他们往哪拖,蚯蚓为什么下雨后才爱爬出来,小鱼睡觉合眼吗……正所谓琳琅满目、俯拾即是。这种“十万个为什么”里的问题对于成人来说是事先既无计划,又没准备,幼儿所提出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常常让成人措手不及。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教师对幼儿类似的问题往往回避或给予负面评价。
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促使他们去思考并养成爱思考的好习惯,这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 善于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培养其质疑和批判的精神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激发幼儿的问题意识,培养批判性思维。所谓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进行独立分析的过程。幼儿本不缺少问题意识,因为在他们眼中一切都充满了问号;他们从来也不缺少质疑精神,因为在他们的内心世界,还不存在所谓的“经典”和“权威”.
我们本应为此感谢生命的神奇。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早期教育并没有使幼儿这种几乎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大班的儿童在学习和探索活动中表现出了不应有的惰性,其表现为遇到疑难,不爱独立思考,依赖性强;喜欢按照固定的思路考虑问题,思维灵活性差;正向、集中思维多,逆向、发散思维少;不善于提问和大胆质疑。他们在质疑和批判意识上还不如小班的幼儿。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显然不在幼儿本身,而是我们的早期教育出现了方向性的偏差。
幼儿具有创造的天赋,但这种天赋的发挥需要我们的教育提供一个合适的外部环境。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是创造力发展和培养的必要条件,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保护幼儿的问题意识。
七、 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一) 接受和尊重孩子间存在个体差异
生命本是不同的,人的心理也是有差异的,当我们面对生命时,应充满敬畏。
应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引导,让生命之花尽情地绽放,而不是随意地去设计、去改变、去“主观创造”.只有教师真正从内心和思想接受了孩子间个体差异,才能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和教育行动上的改变。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台灵敏的接受器,他们能敏锐捕捉到老师对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从而做出不同的反应。
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合理的行为和期望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发展。如多罗西·洛·诺尔特在《孩子从他们的生活中学习》中指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让幼儿顺应个性特征,健康快乐的发展,是幼儿老师的重中之重。
(二) 关注幼儿的能力差异需求,分类指导“尊重儿童个性,关注个别差异”是现如今教育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今后教育发展的趋势。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是早期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同的幼儿在各自发展的优势领域、发展的起点、发展的速度和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他们的思维特点和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
关注幼儿,思考幼儿园如何开展个别差异教育,符合幼儿能力差异的需求,是学前教育领域探讨的重要问题,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11 年)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儿童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认知风格的研究促使我们对儿童的问题解决能力存在的个体化差异进行重新审视,在实践中,也为教师实施个别差异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儿童提供差异性指导,使其能扬长避短地接受和处理信息,以满足发展的需要”.
为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这些差异,尽可能少地做横向比较,而更多地看到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存在多种智能的可能并且这些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因此尊重幼儿的天性也就意味着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从而使教育满足幼儿的个体性需求。教师应该依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让有某种特长的幼儿有充分发挥才能的机会;让某些方面能力较差的幼儿勇于尝试,在活动过程中得到锻炼。幼儿的发展不是统一的、标准的和程式化的过程,而是有着不同倾向、不同速度和不同个性的发展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将一个孩子与另一个孩子相比,并取得一致的结果,更不能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评价孩子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