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教育硕士论文

初一女生排球使用气排球教学的作用研究前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5-19 共633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气排球使用对初一女生体育兴趣的影响
【第2部分】 初一女生排球使用气排球教学的作用研究前言
【第3部分】气排球在初一女生排球课的应用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4部分】初一排球教学中气排球使用效果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5部分】气排球对初一女生兴趣和技能的提升结论、建议及参考文献

  1前言

  1.1选题依据

  从气排球的起源与发展来看,我国的气排球运动项目诞生于1984年,由内蒙古集宁铁路分局首创,为了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组织离退休职工在排球场上打特制的气球。随后又参照6人排球规则制定了简单的比赛规则,并将这种活动取名为“气排球”.这一成功的尝试,不但满足了离退休职工对集体项目娱乐与健身的需求,而且开创了世界排球家族新成员气排球的先河。1991年,火车头老年体协依据排球规则,编写了第一本《气排球竞赛规则》,并在上海特制了比赛用的气排球。1992年11月在武汉举行了首届全国铁路系统老年人气排球比赛,共有7支男队和6支女队参赛。1993年3月,成立了火车头老年人气排球协会。从此,一年一度的老年人气排球赛在全铁路系统形成。正如好的运动项目总能不翼而飞的传播开来一样,各省、市也纷纷仿效、举办各种系统、行业的老年人气排球比赛,风靡各地。由于气排球的健身、娱乐、观赏性强,项目规则又移植了普通排球(以下简称硬排),又不乏技术含量,因此能吸引众多老年球类爱好者参与其中。

  目前气排球作为新兴体育项目在广大中老年人和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开展。可见气排球的开展基本是存在的。软排和硬排在苏州市学校体育教学和市竞赛中一直都存在,可见苏州市学校体育教学中很有排球的基础和底蕴。不过目前苏州市初中学生主动参与排球锻炼和排球比赛的学生在逐年减少。以苏州市区中学生运动会的中学生排球比赛队伍为参照,参赛的队伍在逐年较少。这种现象与体育场地,教师引导,大环境的影响都有关系。大部分苏州市区的初中学校体育教学中除了中考项目外,女生都以排球运动为主,男生以篮球为主。由于场地的有限性以及排球运动的对抗性,运动的强度等方面都比篮球运动小。由于传统排球比较硬,在苏州开展排球受气候的影响比较明显,特别冬天,女生在垫球和发球时怕手疼,手肿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排球的开展受到了限制。中考考核项目包含的跑、跳、投、男生篮球和女生排球。易学且具有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较少,在这个客观条件的引导下,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的初始动机,初中女生体育兴趣水平较低,为了突破这种消极的体育现象,气排球可能是一个突破口。气排球具有质地软,球速慢的特点,安全性比较高;从气排球技术角度看,技术要求比较宽松,较硬式排球易掌握,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更易组织练习,更容易入门和运用。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由于气排球本身的特点,在中学中开展是值得去尝试。目前,在气排球方面针对老年人领域和大学课堂的研究比较多,有关中学体育中开展气排球的研究比较少,特别是在苏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的研究尚未发现。

  从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目标来看,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通过技术技能的学习达到锻炼的目的。在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中,运动的强度和运动密度是衡量一节体育课成败的主要因素之一。从体育课的现状来看,班级学生人数多,运动场地少,普遍存在于每个学校。场地的局限性是体育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客观问题。气排球的幵展刚好能较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气排球比赛场地比硬排的比赛场地小,普通体育馆,同样的空间里只能容得下一个排球场地,但是可以同时容纳四个气排球场,由此可见有限的场地就得到更好的运用。从参赛学生人数来看,在普通的体育馆里,硬排球比赛只能容下两个队的12名同学同时参加比赛。但气排球可以让八个队的40名个同学同时参加比赛,大大的提高了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从学校班级结构来看,在公立的普通中学中里一个平行班大约有45名左右的学生。气排球运动可以使整个班级的学生同时参加比赛,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标中学习基本技术,基本掌握,基本运用的要求。

  因此,根据气排球方面已有的研究以及初中女生兴趣方面的相关研究,结合目前体育教学的现状,以气排球作为手段,研究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变化以及研究气排球对硬排基本技能的迁移值得我们去尝试。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t2A研究目的通过气排球对初一女生体育兴趣和排球基本技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和分析,验证气排球在初一女生中幵展是否适合,学习气排球后,其硬排球技术是否能提高,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1.2.2研究意义

  气排球作为新兴体育项目在老年体育和大学体育课堂中已得到广泛的开展。目前苏州市中学体育教学中气排球还没有被引进课堂。现在得到初中女生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兴趣,已有的许多传统项目并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中考指挥棒的引领下,学生对体育的参与动机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喜欢体育课不喜欢体育锻炼。本研究通过初一女生实施气排球和硬排球的对比教学实验,运用气排球和硬排球作为施加因素,研究初一女生在不同教学条件干预下体育兴趣的变化情况和气排球运动技能学习效果向硬式排球基本技能迁移的趋势。为初一女生寻找一项容易掌握基本技术且趣味性的运动项目,为提高学生体质和终身体育创造有利条件,为体育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1.3文献综述
  
  1.3.1关于初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研究

  袭敬在《谈培养初中女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方法》中认为中学女生体育课的内容要尽量安排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并注重全面身体锻炼。宜围绕发展其运动器官,确定教学内容和方向。在组织教法上运用多样、多变、多层次的方法,采用启发、鼓励、循序渐进等教学方法,发扬她们主动学习的精神,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提高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平利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参与》中指出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学习态度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女生由儿童后期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其运动方式趋向优雅和运动强度小的项目,表现出不爱运动。兴趣爱好成了这一时期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1.3.2关于气排球的研究

  我国的气排球运动项目诞生于1984年,由内蒙古集宁铁路分局首创。随后又参照6人排球规则制定了简单的比赛规则,并将这种活动取名为“气排球”.1991年,火车头老年体协依据排球规则,编写了第一本《气排球竞赛规则》,并在上海特制了比赛用的气排球。1992年11月在武汉举行了首届全国铁路系统老年人气排球比赛,共有7支男队和6支女队参赛。1993年3月,成立了火车头老年人气排球协会。

  谢卓锋,张圣波在《浅谈气排球运动的发展及在中学推广的价值》中研究表明:气排球本身的特性和运动特点符合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气排球教材化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排球基础;气排球可以作为纽带拉动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融合与发展。

  林雪峰在《气排球创新传球技术分析及训练方法研究》中文章采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气排球传球技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排球场地、器材以及规则的特性,气排球传球技术与传统硬式排球传球基本技术能够相互兼容,又有所不同,其传球创新技术有双手抱球、双手抛球、正面低手、正面低手侧面、单手托球等传球技术。其创新技术具有大众体育健身功效,深受广大气排球爱好者喜爱,并提出了气排球传球基本技术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供参与气排球运动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参考、借鉴。

  蔡志源在《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研究》中运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和在多年从事气排球运动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创新气排球的基本技、战术。分析认为,气排球作为中、老人娱乐兼竞技排球,有丰富的技、战术含量,需要幵发研究。④任天平在《浅析气排球运动的锻炼审美价值》中认为气排球是一项老少皆宜的新兴的排球运动项目,因其技术和战术简单、不容易受伤和战术容易组成、娱乐性强等原因,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文章通过对气排球与硬排球的特性进行比较研究,以便找出气排球备受欢迎的原因和气排球锻炼的审美价值,从而推动气排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莫的丽在《气排球与硬排球在初中女生教学中的比较研究》中釆用文献资料法、教学实验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场地和球的性能、技术教学掌握情况和比赛中的运用效果三个方面,对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在初中女生排球的教学进行比较研究。

  认为:气排球更适合在初中女生中幵展,深受学生们喜爱;具有更强的连续性、娱乐性、观赏性和亲和力;是全民健身运动值得推广的项目。杜小伟在《在我国高校中开展不同形式排球运动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表明:气排球的球体较轻,场地和网高降低了难度,使参加者无手指挫伤、手臂疼痛的顾忌,更具安全性。气排球在大学女生中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姚鲆等在《气排球与室内排球技术的比较分析》中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的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气排球的技术源于室内排球,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随意性;室内排球的技术经过多年的演变和改进比较成熟和稳定。建议对气排球技术在保持其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参照室内排球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促进该项运动更好地推广和普及。③姚鲆等在《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竞赛规则的比较分析》中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气排球竞赛规则的制定侧重于娱乐健身,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竞技性较强。建议对气排球规则进行一定的修改,以适应其在低年龄层次中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开尹华荣在《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中认为: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提出要求掌握硬式排球技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排球技术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硬式排球若无训练基础者初期接触练习中容易出现指腕关节、前臂皮肤等处不同程度的疼痛,秋冬季节该情况更明显,尤其女生反映更甚。而气排。球球,体积稍大,动作容易掌握,场地要求低,参赛人数灵活,故容易培养运动兴趣,便于推广普及。本文通过引入气排球练习项目,探讨实施混合教学,以求达到速效、持久的教学效果。

  季平,蔡志源在《气排球的技术含量与比赛规则研究》中认为气排球的速度、力量、高度与一般群体的运动、反应能力很匹。气排球技术较易掌握,普通群众经短期训练后都能参加比赛。该项目集技术、健身、娱乐为一体,受到广大参加者的青睐。

  其次,气排球有自己的特点,能打好硬排者,并非能自动打好气排球,需要有重新掌握、适应的过程。平凡而神奇的气排球有丰富的技、战术含量,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加以开发与创新,将使比赛更加精。

  林峰,叶宝华在《全民健身与体育文化视角下的气排球研究》中从全民健身与体育文化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探讨了气排球与体育文化的互动、气排球项目的创新设计、基本技术要素、气排球的健身功效。认为气排球是一种小型化、轻便型的新式排球,也是当今三大球及其变种百年来第一个纯国产化的优质球类项目。它融大众运动竞技、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有丰富的技术内涵和健身功效,值得推广与开发。

  杨峰在《新兴的气排球运动》一文中指出,气排球运动从最初的一个地区扩大到全路及路外系统,受到不少地区群众的欢迎。参加此项活动的人数也日益增加,可以想象,随着气排球运动规则的进一步完善,气排球运动一定会走出铁路系统,成为我国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体育项目之一。

  许翰声在《普通高校女生中进行气排球教学的可行性探讨》一文中分析了我国目前高校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认为气排球是一种减重、减速又保持普通排球基本特征、规则的新式排球,集运动技术、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很适合高校女生的大球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竞技健身与娱乐观赏价值,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黄阿海在《论气排球创新特色及在高校的推广》一文中分析了气排球运动的特色和特点,指出气排球技术难度底,短时间内掌握程度高,并以其创新的技术动作和独特的魅_^深受大众的喜爱,适合不同层次、水平的人参加。⑤综上所述,气排球是由硬排球衍生而成,自1984年在我国诞生以来,由于气排球体积大、质量轻、飞行速度慢,技术简单易学,较少受性别、年龄和技术水平的影响。近年来在广大中老年人中开展如火如荼,在大学校园深受同学们的喜爱,气排球已成为新时代集竞技、健身、娱乐和观赏于一体的大众体育运动项目。气排球与传统硬式排球的基本技术能够相互兼容,但又有所不同。气排球能解决传统硬式排球中表现突出的指腕关节、前臂皮肤等处不同程度的疼痛的问题。气排球有效的解决传统硬式排球受季节性影响,在秋冬季节练习时手臂疼痛,害怕击球的问题。气排球有效的消除了女生学习传统硬式排球时的心理顾虑,解决了女生怕疼,怕受伤,不敢或不愿参加,兴趣水平较低的问题。

  1.3.3关于体育兴趣方面的研究

  葛耀君《体育情景兴趣量表(PESIS)中文修订版的信度与效度验证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中指出:通过对情境兴趣内部各因子的相关分析可以发现,内容本身的新颖性和挑战性与总体兴趣成正相关关系,说明新颖性和挑战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个体的情境兴趣水平。因此可以认为,情境兴趣是个体在接触新奇并富有挑战性的内容时,进行认知参与,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探索行为,并为其带来快乐的情绪体验的一种心理状态。

  程新英《中学女生体育学习动机、兴趣的研究及教学对策》指出影响上体育课兴趣的原因有多种:除学校场地、器材因素外学习压力大,精力不足和没有喜欢的项目“占的比例较大。

  汪晓赞等在《体育学习评价方式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能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中认为不论课改试验区还是非课改试验区,新的体育学习评价都能充分发挥其导向、激励和反馈功能,有效地提高中小学生的体能水平,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新的体育学习评价运用于课改试验区所获得的效果也明显好于尚未实施体育新课程的非课改试验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的体育学习评价对学生体能水平的提高程度呈现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大的趋势,高中生的体能水平进步幅度极为显著,且小学和高中女生的进步幅度也明显好于男生,建议在下一步的体育学习评价改革中进一步关注与重视初中女生的体育学习需要。

  王珍在《初一年级学生体育兴趣调查的分析》指出学生对体育抱有浓厚的兴趣,大部分人比较偏爱球类及一般游戏活动。

  何鸿涛在《初中生体育兴趣的调查研究》中釆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1500名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初中生体育兴趣下降、体育课难以组织、难以调动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愉快的成功体验是初中生体育兴趣的生命,而运动技术、技能的提高则是初中生体育兴趣的生存土壤,合理的体育评价则是初中生体育兴趣的”加油站“,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培养初中生体育兴趣的动力。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成功的感受和快乐的学习体验不足,导致了初中生体育兴趣的下降。同时,初中生对运动技术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运动技术不能快速地提高也是影响初中生体育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初中的体育升学考试对初中生的体育兴趣同样存在着更大的冲击。师生之间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能达到统一,是导致初中生体育兴趣下降的根源。

  才子在《中美大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的比较研究》中指出中美大学生体育兴趣形成的过程中,初、高中是一个主要的转折点。从时间来看,中美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在初高中开始形成差异。这个原因不仅在于我国的设备和器材的不足,同时也有我国学生活动时间不足和学业压力过大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综上所述

  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推动力,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外在因素很多,其中包括有场地、设施和环境等。如今初中女生缺乏体育兴趣的现象普遍存在,各个初中学校都以体育中考为基础,主要围绕体育考试内容进行教学,缺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体育兴趣得不到培养,教学内容的简单化加速学生体育消极心里的蔓延。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