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撰写教育日志的思考。
在撰写《小蜗牛日记》的过程中,笔者感受到了撰写日志对于自我发展的益处,同时积累了一点写作的经验。在此,也想也从一个一线教师的角度,对教育日志的撰写做出自己的思考。
一、真实、及时的记录原则。
对于教育研究者而言,教育日志是一种真正的原创,被称为“草根式”的写作方式。
在我们的周围,不乏擅长叙述教育故事的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大家都会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彼此交流,很多事情都可以绘声绘色娓娓道来。对于教育日志的写作,笔者认为也应该回归这样的朴素,竭力避免走入大段理论阐释的误区,并代之以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在这里,笔者强调的真实不是否认大多数老师记录的事实存在,而是意在提醒教师的写作群体,不能因为迎合受众的心理仅仅记录令人感动的师生画面,却忽略真实教育生活中“不美好”的问题所在。真实,要求我们将所经历的有意义的教育事件、与学生交往的教育行为尽可能原始地呈现在自己的教育日志中,可以表达困惑,也可以描述教育生活中“不够美好”的一面,这样才能在撰写过程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有客观的认识,在回顾思考时才能够保持清醒的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同时,也只有真实记录自身的实践,真实表达内心的声音,才能引起更多同行教师的共鸣,达到沟通交流的最终目的。
与此相关的,及时记录也尤为重要。教育日志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记忆,所以在时间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快撰写、及时记录、详细描写是非常可贵的。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状态不允许我们有了思考立刻下笔成文,现实情况往往是忙碌起来思绪繁多,静下心来却脑中空洞,很多灵感已经很遗憾地转瞬即逝了。当然,教师群体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没有太多大块的时间以供记录和整理。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平时与学生交往频繁,所以可撰写素材自然就广泛。但工作头绪多、工作任务重,这些素材往往就被湮没在了繁忙的工作中。笔者建议,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便签甚至是手机相关功能,将教育生活中的灵感或者是困惑用关键词、短语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便静下心来的时候能够有的放矢从长计议。毋庸置疑的是,师生相处的瞬间感触是极其珍贵的,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研究和自省资源。我们只有捕捉到这些最自然、最真实的教育场景,才能够将实践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较为完整的文字材料,从而更好地观察学生成长中的行为变化,并因材施教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也只有通过这样的有效积累,才让我们的“手头资料”得以不断充实,为以后的研究做系统的铺垫。正所谓,“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二、持续、系统的坚持过程。
朱永新教授说过,只有坚持记录教育日志,才能将教育生活中的“各种碎片”粘合成最完美的珍珠。单独看这些“碎片”的时候好像没有价值,其实并不是因为它们没有价值,而是因为它们的价值还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利用,如果把它们加以组合,它们就会光彩夺目。
所以,教师应该有坚持记录教育日志的习惯,并且做到系统地整理日志。教育日志用来作为一种意识流的记录,作者在写作的时候通常是不会有什么客观性的,这其实是一种“把所有的东西都列出来”的方法,写作过程中通常不会对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进行编辑整理。所以,教育日志撰写完毕后,肯定不能束之高阁。出于某些需要,有时会查找学生之前的教育过程,有时需要翻看当时的师生交流情况,进行许多有意无意、定期不定期的整理,经常“合并同类项”,或者将针对某些孩子的日记进行整合,形成日志库。然后,通过对日志库的检视,回顾师生的成长历程,这个过程本身也是自我定位的好时机,其乐无穷。从整理日志的角度来讲,教育日志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笔者对于教育现象“再评价”的作用,不但在实践中有评价,在记录实践时同样有评价。通过长时间的撰写和阅读自己的教育日志,教师也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一定的认识,并在不断地变化中确定自己的方向。
正如《小蜗牛日记》,在零零散散记录一年多的时候,我开始经常回过头一篇篇地看,在欣喜孩子们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观察和反思,并且潜意识里开始整合那些单独记录的案例,总结教育规律。如,从《小蜗牛日记--折翼的天使》开始,我陆陆续续记录了班级里四个单亲家庭孩子的状况,其中有个别孩子还间断记录多篇。在记录的过程中,我对这几个孩子的家庭状况的疑问越来越多,所以关注也就越来越多,慢慢地通过与家长的真诚沟通,家长开始信任并且依赖与班主任的这种同盟关系,而不是起初的在诸多活动中回避甚至是孤立自己。我把这些孩子称之为“折翼的天使”,便是希望在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守护下,飞得更加健壮、有力。还有,在日记回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对男孩的观察面要远远高于女生,其实是因为“出问题”比较多的貌似也是男孩子们,这也促使我关注男孩教育,理解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弱势,给予他们应有的童年关照。再就是容易受到忽视的优秀学生的教育,他们往往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扮演老师强大的“助手”,而通过教育日志的记录,笔者感受到他们也有脆弱的一面,从而提醒自己不要只是需要“助手”,也要爱护“助手”……最典型的是,在我的《小蜗牛日记》里有几篇《疼孙莫若爷》的连续记录,里面记录了三位可爱的爷爷,通过与这几位爷爷的交往,我对于祖父母的教育不再仅仅是排斥和反对,而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小蜗牛日记--疼孙莫若爷(一) 2013 年 12 月 23 日[26]
去年还曾在博客里感叹幼儿园抢着接孩子的爷爷,笑话他那迅雷不及掩耳抢接孙子的架势。一年多了,与自己班孩子们的家长们相处下来,发现这样的“极品”爷爷其实还有很多……周爷爷,不知道的肯定以为这是学校的校工呢,他几乎天天都在传达室附近的“开心农场”转悠,收拾收拾这里,修剪修剪那里,时不时给花浇浇水,给菜施施肥。在老爷子的精心打理下,教学楼后面的那块根本不朝阳的空地,竟然也能在满是建筑垃圾的土壤里变出个像模像样的菜园子--辣椒、花生、茄子、玉米、南瓜、丝瓜、葫芦、韭菜、芹菜、小白菜……就是一个农家好把式估计也不能在那么小的土地上种出那么多的花样来。
春夏天的时候,周爷爷经常一大早就来到学校的后院,带着早来的孩子们一起为心爱的小菜园浇水、施肥;放学后,他又带着晚走的孩子们一起翻地、拔草,认认这种菜,讲讲那种草,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流连忘返;在“开心乐园”课上,周爷爷更是认认真真地教给孩子们怎样保护菜园、修理花草,还告诉孩子“人勤地不懒,做人、学习都是如此”的道理。老爷子说了,就是希望让城里的孩子们多见识见识,亲身感受感受。
不过,跟很多好老师却理不顺自家的孩子一样,周爷爷对自己家孙子的教育显然有些不得法了:有几天孩子感冒了,他一下第一节课就在班门口转悠,为的是给孩子吃药,要知道别的孩子都是自己吃或者老师帮忙的;孩子有一段时间特别调皮,上课也不认真听讲,我跟爷爷反复讲了多次在家中也要注意做作业集中精力,但没有想到爷爷口头上答应着,但却内心袒护,问题自动屏蔽并不及时告诉父母;老爷子还时不时趁着放学到教室门口转一圈,看看班里还缺啥少啥,经常给两个平行班送花送草的布置教室,这在老师感动之余,却给了当小跟班的孙子一个暗示--我的爷爷为学校做了那么多事情,老师都很尊重爷爷,我在同学心目中是不是也高人一等呢?
这不,圣诞节要到了,周爷爷又在门口转悠,说是觉得班里还得有棵圣诞树。我急忙说去年家长送的还在,不用麻烦了,老爷子答应着却又抱来一棵崭新的圣诞树,并且专门问我:“用不用让孩子自己交到您手上?”--老爷子是想把自己为班级、为学校做的贡献都记在孙子的账上,这点我挺明白,也很理解。每一位家长义工,为孩子们做再多,说到底也是希望自家孩子能够受到老师的重视,受到同学的尊重。
所以,尽管老师经常教育小周同学自己想要获得尊重,还是要靠与同学的平等交往,要靠自身各种良好的表现,但却一直收效甚微。我经常刻意地观察这孩子,当值勤队员时我发现他对同学指手画脚,走在放学队伍里我也发现他有些过分的“大摇大摆”,有时他还会提出“怎么样做我才能当小领队、小组长”之类的问题,孩子俨然已经没有一颗平常心。
这些情况在我跟孩子妈妈一次推心置腹的聊天之后已经初见效果,我很真诚地告诉她:“爷爷所做的一切,都代表不了父母应该给予孩子的关注,要让孩子正视爷爷为学校做出的贡献跟他自己的任何荣誉都没有关系,父母应该参与的绝不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可以替代的。”我还告诉她,正因为感激周爷爷的付出,老师才更希望小周同学成长的每一步走得更扎实、更踏实。真心希望小周同学的父母和小周同学能够明白这个道理。
周爷爷是个非常典型的“爷爷代表”,他用他的专业知识和努力态度为所有的孩子做了很多老师都做不到事情,在学校里扮演着一个任劳任怨、无私付出的老人的角色,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十分感激,我们甚至把他当作一位长者同事一样看待。但是,在教育自家孩子时,他又像所有的爷爷一样身在其中不能自拔。这篇日记让我对他的这些情况有了一个梳理,并下定决心与周爷爷和小周父母进行了正面交流,几个“回合”下来,现在的周爷爷已经能够非常客观地对待自家孩子的成功与失败,并且与老师沟通都尽量避开孩子,显然明白了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的重要性。
小蜗牛日记--疼孙莫若爷(二) 2013 年 12 月 26 日[27]
赵爷爷最近的一次“家长进课堂”活动,真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话还要从去年新学校招生时说起。那是学校招生的最后一天,因为父母都临时出差没能返济,爷爷就带着小赵同学来报名了。大家都知道,新生报名要求繁多,必须各类材料齐全,大概是为了户口本孩子本人页缺页之类的问题,小赵同学当天还是报不上名。眼看着父母送不过来材料,学校这边又不能蒙混过关,“望孙成龙”的老爷子就开始口不择言、出言不逊了,耍了一通脾气后,叫嚷着:“破学校,我们还不上了!”就气呼呼地走了。
当然,妈妈隔天过来交了完整的材料,孩子还是顺利入学了。很有喜感的是,入学仪式过后,赵爷爷就拿着专业相机,在学校门口给宝贝孙子各种造型各种拍,骄傲之情溢于言表,我们看了也只能感叹:“老小孩,老小孩啊!”又过了一段时间,小赵同学因为在学校表现突出,被辅导员推荐为入队仪式小旗手,不巧的是,训练过程中不小心被别班同学的旗杆碰青了脸,尽管老师们跟家长解释了孩子的无意和歉意,但放学时赵爷爷还是当面训斥了人家小姑娘……从此,这一年多来我就没见过老爷子有个笑模样,也就对这个天天来接送孩子的爷爷敬而远之了。
上周社团活动时间,有国画功底的赵爷爷竟然出人意料地报名到校指导孩子画图形想象画,鉴于他之前的“表现”,我多多少少有点诚惶诚恐了。尽管这个社团只有十五六个孩子,但两节课时间我都没敢离开,一直坐在教室里给老人拿拿笔、发发纸、倒倒水之类……没有想到的是,两节课下来,我发现老人家不但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备课稿,还有提前给孩子准备好的丰富材料,一下午的时间都超级认真,并且尤其注重听取孩子们的小创意,如果哪个孩子画得比较新奇,他还会由衷地开心,赞赏孩子的话语更是精辟到位。这一下午时不时听到赵爷爷爽朗的笑声,那笑声啊,真的是格外温暖。
能看得出来,孩子们都很喜欢班里的“人气偶像”小赵同学的爷爷,下课后我主动邀请老爷子下学期继续到我们的社团来授课,赵爷爷欣然同意。
后来我认真反思了自己对老人的“成见”和敬而远之,也在思考,小赵同学的优秀绝对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因为一下午的时间,赵爷爷的良好修养和审美情怀就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了。但作为隔辈疼的爷爷,大概心疼起自家孩子来,可能有时候有点把持不住分寸,我们也只能选择性地“笑纳”了。
赵爷爷是另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起初在老师的心目中,爷爷的形象与小赵的优异表现没有关联。但幸好有了以后的交往经历,才让老师对爷爷的“成见”逐渐消失。我想,这正是教师对祖父母教育的单纯主观判断在作祟,如果继续缺乏交流,缺乏了解,也就错过了真诚沟通的机会。感应总是相互的,老师不信任家长,家长肯定也不会真正信赖老师,长此以往,对于孩子的教育肯定会受到影响。很高兴,对赵爷爷的了解,为时不晚。
小蜗牛日记--疼孙莫若爷(三) 2014 年 1 月 7 日[28]
忽然发现,走入我笔下的爷爷,大都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大道理上都是一等一的“长者风范”,一到自己孙子身上就不知道“怎么疼爱才算有加”了。
我猜小宋的爷爷在生活中肯定是个说一不二的“怪老头”,每次接送孩子,不管什么内容跟老师说话的时候声音都特别高,跟吵架似的,“吓”得我没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不找他。可没想到有一天的放学后,他到学校来找我了。
那天一放学送队回来,我就接到了小宋妈妈的短信,大概内容是:“马老师,爷爷说昨天孩子打扫卫生最后一个走的,说别的孩子都不打扫欺负小宋,他可能一会儿会去等着,您赶紧去教室看一下,他脾气不好您别在意。”我边回短信“放心吧,我不和老人着急的!”边往教室走,一进教室,人家老先生已经搬个小凳坐在讲台上看着孩子们打扫卫生了。那架势,明摆着嘛!
我先跟老爷子寒暄一番,接着夸小宋同学平时打扫卫生最认真了,老师交给他的任何一项任务都非常负责地完成。老人似笑非笑地应和着,好像没好意思说什么。一看老人没太大反应,我就主动说到正题了:“听小宋妈妈说,昨天下午孩子放学是最后一个回去的是吧?”然后叫过孩子来问了问情况后,跟爷爷交代:“您看,每天我都是看着孩子打扫完卫生的,昨天开会就交代给组长了。组长最后觉得不太干净,又仔细打扫了一遍,您家小宋很热心,帮助组长仔细检查,但是组长同学是托管班的,所以您最后就只看到小宋同学一个人下楼了。不存在别的孩子欺负他的情况。”
一看说到了关键话题,别的孩子也都在一旁说明了情况,老爷子便正式开腔了。嗓门还是很高(我怀疑是不是年龄大了耳朵背,声音自然也会高一些)地跟我说:“我昨天等了他有半小时啊,别的孩子早就出去了,他最后才一个人下去的。他多干点不要紧,就是不能助长某些孩子偷懒!”呵呵,又转方向了。我马上跟宋爷爷解释:“您平时只带您家两个孙子,您不知道,有些孩子并不像小宋这样仔细认真,自理能力啊动手能力啊那么强,有些小孩不是偷懒,是还不太会打扫卫生,或者说不仔细。这个我们老师和家长、小朋友也都在慢慢努力带动他们,教他们打扫卫生。”“老师你不用替他们说话,七岁看老!有些小孩子家庭教育就是有问题的,就是有那些不认真干的,光等着能干的会干的帮忙了。这些孩子就是光想沾光不想吃亏。”
我本想辩驳,后来一琢磨,老人说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再怎么说也确实有些小孩子会有这样那样的小心眼儿,这也是客观存在。所以,我很认真地点点头,应和老爷子说:“您说的非常有道理,但是作为老师,我们就要慢慢地来引导孩子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能量。比如说像小宋这样认真的、踏实的同学,老师看得见,同学们也看得见,这样就会得到所有人的尊重。而有些孩子,如果像您说的那样偷懒或者耍小聪明,老师和同学们也都看得见,久而久之,他也就得不到信任,朋友也会越来越少,您说对吗?”老爷子嗯了一声,说:“我家这些孩子啊,都是那种老实巴交的,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
我一看效果可以,就又紧接着说:“时间长了,您说咱们小宋是吃亏了还是沾光了呢?我认为,孩子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更重要,我们都要给孩子这样的正面引导。当然了,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同学,老师也不会视而不见的,肯定会通过客观的评价,让他知道自己这样是不对的,只有认真、踏实的做人做事,才能在集体中立住脚。”
说着说着,孩子们都打扫完了。老爷子看来气也消了,边往外走边跟我掏起了心里话:“老人都说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要我说,你们这些当老师的,整天面对那么多形形色色各种家庭的孩子,也真是不容易。”哎呀妈呀,谢天谢地,您可算是说了句窝心话。
事后,我给小宋妈妈打了电话。告诉她,以后有什么事情让爷爷直接来跟我谈就可以了,不用担心也不用惶恐。作为后辈,我愿意听任何一位长者的忠告,即使有不同意见之处,我也不会跟老人去争辩的,毕竟都是为了咱们的孩子更加健康地成长。
与宋爷爷的“交手”更是让笔者感受到与祖父母沟通是一门艺术,我们既要尊重他的教育经验,又要将心比心地感化老人,让其认同我们的教育观念并且支持自己的班级管理。
通过几篇日志的记录,我意识到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祖父母教育也是如此。在以前的家长例会上,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交代:请孩子的爸爸妈妈参加。这也就意味着将孩子的祖父母拒之门外了。但事实情况是,现在的生活节奏以及某些家庭的实际情况决定着,孩子们只能在祖父母身边长大,即使不是留守儿童,大多数父母也扮演着“早出门,晚回家,周末一起逛公园”的角色。所以正确理解祖父母教育的利与弊,发挥祖父母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要做的是情理结合的“疏”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堵”.这也让做班主任的我不断地努力,尽量更好地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沟通,缩小教育观念的代沟。因为只有让祖父母掌握爱的分寸,才能与父母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三、对话、整合的写作境界。
在每位教师的潜意识中,都渴求着与他人的合作与对话。日本学者佐藤学提出,“学习的活动是建构客观世界意义的活动,是探索与塑造自我的活动,是编织自己同他人关系的活动。[29]”通过学习活动,在客体、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形成三种对话实践。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和他人(学生、教师等)对话、和客观世界对话以及和自己对话就体现在撰写教学日志的过程中。一篇好的教育日志,不仅仅是教师自身心路历程的真实反映,同时也是其他教师借以反思自身的基础和对照学习的镜子。[30]通过撰写教学日志,教师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综合地把握自己的看法,在同他人的交流过程中,还可以发现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差异,使自我认识趋于客观化。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师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人际关系“场”.所以,在撰写过程中除了注重与他人的对话外,拥有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的愿望也十分可贵。在学校乃至整个区域教育环境中的资源整合自不必说,家庭资源的整合也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是多层面的,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状况不同,父母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也不同。当前社会,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大致相近,但具体到教育方法却大相径庭了。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有目的地拓展优秀家庭中的积极教育因素,尽最大可能消解和降低某些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使得教育的正能量辐射到更广泛的家庭空间。诚然,整合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责任,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撰写教育日志时要意识到这种责任,进而努力来承担这一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