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撰写教育日志为教师自身的定位提供了很好的途径,很感谢《小蜗牛日记》,让自己两年教育生活的心路历程及教师形象跃然纸上。虽然择取案例时很多图文并茂的日记不适合引用,已为遗憾。但让笔者内心更多忧虑的是,自己是否犯了“王婆卖瓜”的忌讳,有失客观,又担心自己的叙述过于平淡,点评不足无法例证。
但能够肯定的是,“教育日志”的叙事研究无疑可以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一种实践行动中的参考。首先,一线教师是“教”的主体,我们处的位置比局外人更能敏锐地发现教育情境中存在的问题,更能弥补单纯理论研究脱离实际的缺陷。其次,教师在运用理论知识对自身经历的实践情境进行多层次观察和分析时,不但参与了研究过程,更提升了教育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叙事研究为广大一线教师展现了《小蜗牛日记》的诞生、写作过程,并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阐释了教育日志在记录教育实践、促进多元对话、整合教育资源、促进自我反思等方面的作用,相信笔者的全盘托出已经达到了与同行教师共同分享写作得失、沟通撰写经验、生成情感共鸣的目的。
教师的自我发展取决于自我意愿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让教师尽量释放自我成长原动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的过程。正如论文中所作出的思考,一线教师对于教育日志写作意识的提高和写作习惯的养成是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撰写教育日志的过程中,只有真实、及时的记录,才能完成系统的回顾整理,最终促进沟通对话与教育资源的整合,从而沉淀教育智慧、指导教育实践,终促自我发展。从客观上来说,教师的自我发展又是一定环境下的产物,不论是被动的还是自觉的教师自我发展,都取决于榜样引领、经济刺激、制度约束、舆论影响、文化渗透等多种外在的影响,这也为教育管理者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空间。
《小蜗牛日记》尚有很多不足之处,许多思考和记录还缺乏更为科学的理论支撑,在学科教学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着意。但毫无疑问,它已经是笔者的一笔精神财富。很幸运,两年整的现在能够借毕业论文的撰写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也为接下来的教育研究生活做一个美好的展望。我想这仅仅是一个逗号,在今后的教育生活中,一定会以此继续反思、督促自己坚持不懈,以期为四年以后毕业的“小蜗牛班”和“蜗牛妈妈”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主要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美)约翰·杜威.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3](美)维姬?卡鲁阿纳. 陈芸译.苹果与粉笔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4](美)雷夫?艾斯奎斯.卞娜娜,朱衣译.第 56 号教室的奇迹[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9.
[5] 朱永新.新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6] 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4.
[7] 朱永新.教育如此美丽[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8] 张文亮.牵一只蜗牛去散步[M].北京:工人出版社,2004.
[9]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10]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艺术[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11] 李镇西.民主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
[12]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13] 薛瑞萍.心平气和的一年级[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14] (美) 梅雷迪斯·D.高尔等.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15] (日) 佐藤学着,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6] 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7] 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8] 杨小薇.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9] 瞿葆奎.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0] 朱仁宝,蔡廉.21 世纪班主任工作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1] 白铭欣.班主任的科学与艺术[M].北京:华龄出版社,1996.
[22] 王小明,胡谊.师资培训的新思路——对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3]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4] 徐吉忠.“行走式”: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独特风景[J].基础教育参考,2009.07
[25] 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5,06.
[26] 刘万海.近二十年来国内外教育叙事研究回溯[J].中国教育学刊,2005,03.
[27] 王攀峰.浅析教育日志[J].教学与管理,2013,04.
[28] 夏惠贤,曹丽娟等.教育日志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12.
[29] 肖元芳,汤云亚.基于儿童心灵成长的日记教育研究[ J].江苏教育研究,2011,03
[30] 陆晓红.教师专业发展叙事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1] 董姗.一位教育改革者的班级管理叙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32] 龚舟.师生交往促进班主任自主发展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致谢
回想两年多的在职研究生生活,感慨万千。很感谢这几年自己有机会回到校园感受学习的乐趣与幸福,感悟老师们治学的严谨与高深。最初论文题目的选择,对于在职研究生来讲,净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最终通过与导师魏薇老师的多次沟通交流,自己所在学校董茜校长的一再推荐,决定以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为出发点,基于学生发展及自身发展做出思考,得以摒弃了之前假大空的题目设想,定位于自己工作的真实层面,这才有了对于《小蜗牛日记》的叙事研究。
魏老师为人坦率、工作细致,尤其在论文指导过程中不厌其烦、倾心相授,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在此正式表达谢意。此外,徐继存老师、路书红老师也在开题过程中给予了指点与帮助,李鹰老师在答辩前后给予了细致入微的指导,还有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一直引领与支持自己的学校领导及同事、一直相互关照和鼓励的同学,在此一并感谢。
当然,还要感谢我最可爱的“小蜗牛”们,是孩子们真挚又毫无保留的爱让我将《小蜗牛日记》坚持了下来,并最终研究它、分享它,谢谢孩子们,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