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公共管理硕士论文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1-26 共517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第2部分】农工民市民化困境与对策绪论
【第3部分】 农民工市民化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4部分】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第5部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6部分】农民工市民化中的阻碍因素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经典作家有关城乡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城乡关系也将最终由对立走1?统一,由分离走向融合。马克思指出城乡发展“的的对立性:”城乡对立的根源是生产力有所发展俱又发展不足,社会分工的存在势必会引起城乡分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在工农业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就会产生乡村农业人口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集中的城乡对立现象。这种城乡之间的对立在马克思看来仅在私有制范围内存在,并在资木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使中心城市越来越具优势,”城市已经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木、享受和需求的集中这个事实: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隔绝和分散“ ?.其次,马克思经典作家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理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气马克思经典作家认为,城乡对立不是永恒存在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最终融合了城市、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城乡关系将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融合。但城乡关系的融合是需要许多物质条件的,不能任凭主观意志实现。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产生的社会分工是造成城乡分离、对立的制度根源,那么在马克思看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废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是消除城乡对立的根本所在。同时。

  应充分发挥城市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有吸收有保留,也要有改革有创新,实现城乡之间的高级融合。正如党的十七大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意义是发展,基木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木方法是统筹兼顾。”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 才能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使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二、城乡二元结构理论

  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者开始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乡移民问题进行研究。1954年,美国着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lewis,1954)在其《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同时存在以传统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极低、自给自足为主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生产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较高的工业部门。传统农业部门以传统方法,利用不可再生资本进行生产,劳动边际牛。产力极低,获得仅维持生存的工资。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传统部门。而使现代资木主义部门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资本主义部门通过把剩余再投资,创造新资本而扩大规模,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一直持续到剩余劳动力消失为止。

  可见,经济发展过程就某种意义而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20世纪的60、7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大大超过了城市的吸纳能力,城市失业问题日益严重。

  一方面大批劳动力在城市无法就业,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民却试图离开农村而涌向城市。这样一来,城乡间人口的流动不仅没有促进经济增长,却加剧了城乡间发展的不均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障碍。传统的二元结构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在此背景下,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古斯塔夫?拉尼斯对刘易斯模型做出了改进,提出了从动态角度研究工农业均衡发展的新二元结构理论。该理论强调工农业均衡发展对解决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重要意义。指出因农业生产率提高而出现农业剩余是农业劳动力迁移到工业部门的先决条件。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托达采用城乡预期收入模型来解释乡村人口涌向城市与城市失业并存的现象。该模型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决策,取决于他们对城乡预期收入的估计。而预期收入又取决于他们在城、乡获得实际收入之间。的差别和在城里获得工作的概率。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条件的均等。主要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福利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在解决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上提出了主张。阿瑟?塞西尔?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认为国民收入分配越是均等化。社会福利也就越大。因此,主张运用有效的分配政策促使公共服务在社会成员间相对合理的均等化,从而增进社会总体福利。新福利经济学则认为帕累托最优状态是社会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状态。公共服务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若能通过财政支出或转移支付的增加,实现帕累托改进,社会的总福利就会增加。

  通过对以上有关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第一,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是瓦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市民,这无疑阻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因此,要想解决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的问题,就必须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良性瓦动,为农民市民化扫除体制障碍;第二,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必须要重视对农民工进行人力资木和社会资木的投入。农民工人力资本积累和投入质量越高,其非农就业能力和市民化的能力就越强。

  因此,以教育为突破口,加大农民工人力资木投入,提高农民工素质和市民化能力,才能突破农民工”综合能力贫困“的陷讲,并使农民工在职业选择、思维观念、社交环境等方面与城市居民的有效沟通交流,最终使农民工融人城市;第三,要实现社会总体福利的提升必须考虑农民工群体。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城镇化率表面来看虽己达到52. 57%.但按户籍人口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统计。中国的城镇化率却约只有36% - 37%.

  因此,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目标是最终使农民工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总之,农民工市民化不仅是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