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关系农村留守儿童身后的每一个家庭,同时还关系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进程中农村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开展了为期两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服务工作中,亲身调查走访中,感受到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农村孩子生活的艰难,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关爱的缺失,便萌生了开展一些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有的设想也在进行了实地尝试后,取得了一些效果。从实践层面看,在现有国家政策环境下(如户籍等),县市无法制定政策法规,而又直接面对农村留守儿童有关问题的解决,这要求地方政府及各方必须正视问题,积极研究对策,在现行公共政策体系内,积极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优化环境。当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政府、学校、家庭及全社会都应当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关爱,不断改善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以往研究中,探寻问题和破解之策都把焦点放在国家层面,如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上,诚然这是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变革需要时间,需要过渡期,需要深化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却依然存在,既然不能根本解决,那么就需要我们在现有体制内,做出合适的政策安排及采取相关措施,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
问题既然不可避免,那就需要我们积极应对,尤其是作为一个公共问题更要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消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文中从公共主体、公共政策、公共管理过程等方面就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初探,还比较粗浅,本文只是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方向,对涉及到各项措施还需更加深入研究,另外,应继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对照非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情况研究,进一步全面分析因“留守”产生的对教育管理到底有哪些正负面影响。目前,有关此类问题的专项系统研究不多,大多停留在现象表明,缺少可参考学习的理论,加之本人水平有限,在上述研究中有许多不足之处,在此,恳请各位专家、师长等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一)专着
[1] 广田康生.马铭译.移民和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二)文章
[1]龚维斌.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与家庭关系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9(1).
[2]孙刚成、闫世笙: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吴永华:《服务型政府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责任和对策》[J],魅力中国,2010(17)
[4]李培、何朝峰等: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与社会适应[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5]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06).
[6]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8(05).
[7]李涛.公平视野下的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归因[J].学前教育研究,2006,(2):42.
[8]何资桥.黄宁.曹中平.进城农民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学习适应性的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5).
(三)学位论文
[1]李玉文.制度、组织与运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 王为伟.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 以闽侯县农村为例 [D].福建农林大学,2012.
[3]臧亚鹏.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林口县为例[D].吉林大学,2012.
[4]王邵斌. 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思考[D].云南大学,2012
[5]史玉丁.农村留守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教育研究一基于渝东南三所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的考察[D].西南大学,2012
(四)电子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
[2] 新华网 . 陈锡文介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EB/OL].
[3] 新华人民网.胡锦涛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EB/OL].
[4] 人民网.义务教育法[EB/OL].
[5] 搜狐网.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EB/OL].
[6]搜狐网.农村留守儿童还要守望到何时[EB/OL].
致 谢
时光如梭,两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活转眼即逝,回首这段美好的求学之程,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心中带着几分不舍,是因将要离开这伴我成长了两年的古朴校园,胸中充满几多激情,是因将要把公共管理所学马上用于今后的工作中。学位论文写作,让我对学术研究的艰辛付出深有体会,在毕业论文即将完成之际,向所有关心、爱护、支持、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们致意衷心的感谢和美好的祝福!
本论文是在恩师马永庆教授的悉心指导之下完成的。导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从论文选题到论文提纲框架的设计再到论文的撰写,导师都为我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并亲自帮助修订,论文的最终定稿凝聚了马教授的心血和汗水。在和导师有限的交流中,我为导师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从导师身上我学会了做人之道,令我终生受益。
在此,我向我的导师马教授表示由衷的谢意与敬意!
再者,我要感谢邹城共青团提供的帮助,给我参与农村留守儿童试点工作机会,开展了调研走访和有关工作,掌握了大量一手素材和经历经验。同时,我也要感谢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我的论文写作给予的支持帮助。
本论文的完成也离不开公共管理学院各位老师、同学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是你们的鼓励、支持与理解, 陪伴着我历经了两个年轮,让我在求学的路上充满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