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东麓,滹沱河上游,东临省会石家庄市 30 公里。
平山县位于华北平原与山西丘陵的过渡地带,地形复杂多样,属于典型的山区县。同时,平山县是河北省综合性旅游大县,境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和国家、省、市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西柏坡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天桂山奇峰突起、林繁花茂,素有“北方桂林”之称。古中山国都城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避暑胜地驼梁因山顶恰似驼峰而得名,其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自然风光秀美,气候宜人,主峰海拔 2281 米,是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
拦道石村隶属平山县蛟谭庄镇,该村东南距红色旅游胜地西柏坡 45 公里,北距自然风景区驼梁 20 公里。晋察冀边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两度驻扎在拦道石村,彭真、聂荣臻、李葆华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工作、生活在这里,抗战时期曾为中共中央北方分局驻地[2].拦道石村依山靠水,风景秀丽,周围山地自然环境优美,还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保留有大量的红色革命遗址遗迹。
拦道石村的自然山水资源与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交相辉映,对于如何发挥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自然资源、红色资源以及乡村资源的资源优势进行旅游景观规划,构造旅游吸引力,以充分发挥三者的竞合关系是本文研究的首要问题。通过平山县拦道石村的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依据平山县拦道石村现存景观资源现状,其景观质量、景观内涵相对平山县域内旅游景观建设的滞后,其优越的资源环境极具开发价值,将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
1.1.2 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拦道石村的建筑风格、道路系统、水体景观及周围山地的植物景观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合拦道石村的地理位置、村落特点、山水文化、气候土壤等,运用科学理论与规划方法,完成拦道石村的旅游景观规划方案,为拦道石村旅游村的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法。
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的首要目的是充分发挥拦道石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将多种旅游资源结合进行景观规划,树立特色旅游形象。拦道石村周围存在许多着名的旅游区,在带动拦道石村的旅游发展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压力。因此,在进行景观规划时,要充分挖掘拦道石村的特色资源,树立特色旅游形象。但是除了满足旅游功能,创造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维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合理控制旅游资源开发的程度,使旅游景观可持续发展[3].
1.1.3 研究的意义
本文的研究涉及的学科有旅游规划学、景观生态学、行为地理学、消费行为学等。
通过对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资源调查,对拦道石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开发优势,梳理旅游景观的组织结构,将拦道石村的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与乡村旅游资源结合进行规划,打造特色旅游品牌,从而明确并丰富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理论。
目前,很多红色资源丰富的乡村,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只是没有系统规划、开发。因此,将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进行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既可以避免旅游产品的单一,还可以作为一大特色吸引旅游者。发展红色生态旅游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保护乡村生态环境,重视生态旅游的生态价值,改变革命老区贫困落后的面貌,传承和延续历史资源,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4,5].为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研究革命老区的旅游景观规划,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旅游景观作为旅游活动的载体,是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同时也是人类社会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一般来说,按照属性可以将旅游景观分为两大类:自然旅游景观和人文旅游景观。自然旅游景观主要是指自然形成的使人产生美感的景观及其景象的组合,如山水、森林、天象、动物等;人文旅游景观则是指在人类时间长河中不断沉淀、不断积累而形成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景观,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等[6].
在现实旅游活动当中,旅游景观往往是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复合呈现出来的,因此旅游景观规划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布局,以充分展现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更好地实现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7].
旅游景观规划要充分考虑景观设计学、市场营销学、消费行为学、景观生态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从旅游景区的发展定位和主题出发,根据旅游者的旅游需求进行景观规划立意和构思,有序地组织安排景观要素及合理划分景观格局,通过功能分区对景观进行控制和管理,以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景观作为旅游者的游览对象,最重要的是能满足旅游者追求愉悦的心理需求。因此,要综合考虑各个旅游景观之间的关系,既要突出各个旅游景观的特色,又要保持旅游景区的整体性,综合协调旅游景区个性和共性的关系,使旅游景观成为诸要素有机组合的整体,才能更好地组织旅游活动。因此旅游景观规划应综合考虑旅游诸要素,整体协调规划。
1.2.2 研究范围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是针对旅游景区景观的规划设计进行的。《旅游规划通则》将旅游规划分成两个层面:旅游区域规划和旅游景区规划。因此可以将旅游景观规划分为两个类型:旅游区域景观规划和旅游景区景观规划[8].根据旅游区域规划的任务范畴,旅游区域规划景观设计主要关注区域环境与周围关系,服从于旅游目的地整体形象,通过乡村景观表达和再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区域景观构建侧重空间关系分析,即旅游景观的布局和规划,实现从理念定位到空间定位的过程。旅游景区景观规划是根据不同景区的主题,对建筑、地形、植被、水文等进行时空布局并使其与周围的环境、交通等系统相互协调。狭义概念的旅游景观规划分类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名胜区、人文风景名胜区、休闲度假区、主题公园、开放游憩空间景观规划以及景观节点设计等。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研究是指旅游区域景观规划,涉及到旅游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动植物、人文历史等方面,并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以创造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景观,展现独特的地域特色,塑造城市、城镇、城乡等不同区域类型的景观形象[9].本文研究的内容,根据区域特色,提出包括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以及红色旅游等设计内容及其可行性规划策略。
1.3 研究内容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借鉴国内外关于旅游景观规划、旅游规划开发与旅游景观设计专业的旅游景观规划方法,系统的将景观规划与生态、文化、体验、经济等相结合,探索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的指导原则,提出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规划策略,保持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传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红色文化的精神作用,促进其旅游景观结构的完整。
论文以拦道石村作为研究对象,共分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其中第二、三、四章为论文重点,结构如下:
第一章 引言部分。本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对研究范围予以界定。通过分析国内外有关旅游景观的研究现状,明确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理念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资源概况。本章首先介绍平山县拦道石村的旅游资源的概况及旅游资源类型;分析了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文化特征、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的景观特征;针对旅游景观的单体资源、系统资源和开发条件给予景观评价,明确开发价值。
第三章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理念与体系构架。根据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突出地域特色、坚持自然生态、强调整体优化、丰富文化创意、满足综合效益的设计理念,从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景观载体、生态层面、文化表征三个方面来构建拦道石村旅游景观体系构架,指导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策略的实施。
第四章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实施策略。根据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理念与景观体系构建的景观区域定位,从生态营造、红色教育、乡村体验旅游的角度提出旅游景观规划策略,以丰富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内容,提升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