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旅游普遍成为人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方式。
旅游景观作为旅游景区的一部分,是衬托旅游景区主题,宣传旅游景区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旅游景区的核心吸引物,受到旅游者的广泛关注。此外,旅游景观规划标志着旅游活动的发展阶段,是旅游景区形象品位的表现,是旅游业不断升级和提高的方法。所以,旅游景观规划益发重要。
本文借鉴景观生态学、行为地理学、消费行为学等方面的专业学科知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旅游景观规划经验,将平山县拦道石村作为规划研究对象,对平山县拦道石村的旅游景观理论体系进行深入剖析,提出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景观构架及规划理念等,从而提出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规划策略。本文的核心内容是对拦道石村的多种旅游资源综合考虑,以形成具有地方吸引力的特色旅游景区。
首先,阐述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确定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及方法,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旅游景观发展状况的角度,借鉴相关学科理论,阐述该课题研究的现实指导意义。其次,针对拦道石村的旅游资源进行研究探讨,主要从旅游资源概况、旅游资源类型等方面介绍拦道石村的旅游资源,提出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美学特征、文化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等资源特征。在调查的基础上,分别对平山县拦道石村的单体资源、系统资源以及资源的开发条件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以下结论:拦道石村的景观资源品质较高,景观资源组合较好,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再次,根据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设计理念,从景观载体、生态层面、文化表征三个方面构架拦道石村旅游景观体系,结合平山县拦道石村的主要旅游景观结构和类型分布,将拦道石村划分为七个景区和九个景观节点。最后,根据景观区域的功能定位与设计意向,提出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策略:根据拦道石村的生态状况,在生态层面规划中给予补偿和恢复;深度挖掘区域内的红色文化内涵;丰富旅游者的乡村旅游体验,创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旅游景区,增强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特色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为未来新农村发展乡村、红色、生态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目 录
1 引言 …… 1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1
1.1.1 研究的背景…… 1
1.1.2 研究的目的…… 1
1.1.3 研究的意义…… 2
1.2 研究对象 …… 2
1.2.1 概念界定…… 2
1.2.2 研究范围…… 3
1.3 研究内容 …… 3
1.4 研究方法 …… 4
1.4.1 文献引证…… 4
1.4.2 实地调研…… 4
1.4.3 系统分析与整合…… 4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5.1 国外研究现状…… 4
1.5.2 国内研究现状…… 5
1.6 相关理论 …… 6
1.6.1 景观生态学…… 6
1.6.2 消费行为学…… 6
1.6.3 行为地理学…… 7
2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资源概况…… 8
2.1 平山县拦道石村资基本概况…… 8
2.1.1 自然环境…… 8
2.1.2 地理位置与范围…… 8
2.1.3 旅游发展环境…… 8
2.1.4 旅游资源类型…… 9
2.2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资源的特征…… 10
2.2.1 美学特征…… 10
2.2.2 文化特征…… 10
2.2.3 空间特征…… 11
2.2.4 时间特征…… 12
2.3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资源评价…… 12
2.3.1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 12
2.3.2 旅游资源系统评价…… 13
2.3.3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4
2.3.4 景观资源总体分析…… 15
3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理念与体系构架…… 17
3.1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理念…… 17
3.1.1 突出地域特色…… 17
3.1.2 坚持生态原则…… 17
3.1.3 强调整体优化…… 173.1.4 丰富文化创意 ……18
3.1.5 满足综合效益 ……18
3.2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体系的组成 ……18
3.2.1 拦道石村旅游区域的景观载体 ……18
3.2.2 拦道石村旅游区域的生态系统 ……25
3.2.3 拦道石村旅游区域的文化表征 ……27
4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规划实施策略 ……30
4.1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生态规划策略--生态旅游 ……30
4.1.1 保护生态……30
4.1.2 适应生态……32
4.1.3 补偿生态……34
4.2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文化传承策略--红色旅游 ……36
4.2.1 树立红色定位 ……36
4.2.2 彰显革命精神 ……36
4.2.3 遵从历史情境 ……37
4.3 平山县拦道石村旅游景观的主题体验策略--乡村旅游 ……37
4.3.1 文化体验……38
4.3.2 教育体验……38
4.3.3 自然体验……39
4.3.4 生活体验……39
5 结论与讨论……40
5.1 结论……40
5.2 讨论……40
参考文献……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