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风景园林硕士论文

民俗村景观建设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1-27 共459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大汲店民俗村的景观营造研究
【第2部分】民俗村景观设计与规划分析引言
【第3部分】民俗村景观营造案例分析
【第4部分】大汲店民俗村景观现状调查分析
【第5部分】民俗村景观规划指导思想与总体构思
【第6部分】民俗村景点系统规划
【第7部分】民俗村道路系统、标识系统及植物景观规划
【第8部分】 民俗村景观建设探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和民俗村旅游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游客对田园风光和历史民俗文化的喜爱,导致民俗村旅游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

  但是,民俗村又是一个比特殊的类型,要求既要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又要满足提供给游客一个能享受自然风光、感受乡村乐趣、体验民俗文化的活动场所的要求。笔者研究了国内外相关案例,在借鉴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择保定市大汲店民俗村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并从景观规划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改造规划。此次研究初步探讨了关于民俗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方向,即保证了民俗村的特色景观建设,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主要观点及结论如下:

  (1)通过对韩城市党家、汉中市九中金、丽江市落水、益阳市营盘及杭州市良渚五个特色民俗村的分析研究,分别总结出以下几个规划理念:①采用保护性开发原则,保护民俗文化为主,旅游开发为辅。这种规划理念遵循了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仅能够推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还体现了科学发展观;②将氐羌文化的特色元素贯穿于整体规划之中,巧妙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并结合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营造出氐羌民俗村特色景观;③突出体现了“地域性景观”在规划中的应用,最大限度保护、延续和发展了传统民俗文化,为泸沽湖地区传统文化的延续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④重视挖掘历史文化的精髓,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利用;⑤注重道路系统的规划,体现了道路及步行系统网络,花园步行小径、滨河景观道路、果树林荫大道、果树林荫大道、山地休闲便道的最佳结合;步行圈和城镇配套圈新理念的提出与探索。

  (2)通过对大汲店民俗村道路、水体、建筑小品、植物等景观现状的调查,掌握了在景观改造中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①道路系统较混乱,路面材质不统一;②水体形式单一,岸边缺少水生植物;③建筑小品风格不统一,缺乏乡土气息;④历史遗迹保存不完整,挖掘力度不够;⑤植物层次不够丰富,植物种类单一;⑥景区内标识系统不完善。

  (3)根据对大汲店民俗村景观现状的分析,借鉴案例中成功的规划理念,对大汲店民俗村进行定位:力求打造出一个自然环境优美、乡土气息浓郁、历史特征显着、景观特色突出的综合性民俗村,在此基础上对大汲店民俗村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其布局分为“一带,两园,四区”,分别为滨水景观带、垂钓园、果蔬采摘园、民俗文化体验区、果园区、农家乐体验区,尤其在民俗文化体验区内设置了“观音听戏”、“大汲店集市”、 “灯会”、 “七十二捣臼”等特色景点让游客对大汲店的民俗文化进行体验,并对村内的道路系统、标识系统和植物景观进行了总体规划。

  4.2 讨论

  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由于时间、资料收集、研究方法、笔者学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限制,此课题的研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有待日后努力完善。

  (1)本文的研究对象大汲店民俗村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古村落,但是在此次景观规划设计中,其历史文化特征的体现不够全面,历史发掘不够深入,有待继续完善和提升。

  (2)本文主要针对民俗村景观营造角度开展研究,而民俗旅游村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结合旅游规划、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林学等,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更好的处理新农村建设与民俗村旅游发展间的关系。

  本文通过对保定市大汲店民俗村景观改造规划的研究,理论结合实践,得出理论为民俗村旅游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希望在今后的民俗村规划设计中,力求营造出自然环境优美、乡土气息浓郁、历史特征显着、景观特色突出的综合性民俗村。

  民俗村的规划和景观营造领域还在快速发展之中,需要国内专家和学者的共同努力,使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不断的进展。
  
  参考文献
  
  [1]黄叶君,谢正观。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2009(5):60-65.
  [2]王静,郭立新,王有成。北京民俗村旅游功能提升途径研究[J].旅游学刊, 2009, 24(10): 83-86.
  [3]宋思曼,扈万泰。重庆市特色民俗村落保护探讨[J].规划师, 2009, 25(6): 77-80.
  [4]孙翔。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探讨[J].规划师,2009, 24(12): 71-75.
  [5]赵荣明。成都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6.
  [6]卢云亭。两类乡村旅游地的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J].旅游学刊, 2006, 21(4): 6-8.
  [7]杨诚。浅谈民俗文化与现代景观设计[J].安徽文学,2009,10:100.
  [8]钱静。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观点综述[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24(6):35-40.
  [9]陈俊红。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10]李永文。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焦作大学学报,2004(1):12.
  [11]谭伟。以发展乡村民俗旅游为目的的京郊旧村改造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5.
  [12]陈国阶。中国山区发展报告中国山区聚落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3]Gilbert. Rural tourism and marketing: Synthesis and new ways of working [J].Tourism management,1989: 10(1):39-50. [5].
  [14]Blaine T W, Mohammad G, and Ver. T. Demand for rural tourism: an exploratory study [J].Annalsof Tourism Research, 1993, 20(4):770-773.
  [15]Bernard Lane. What is rural tourism [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1994: 32-33.
  [16]Butler R, Mao B. Seasonality in tourism: problems and measurement [J].Quality management inurban tourism, 1997: 9-24.
  [17]Edward Inskeep.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23.
  [18]Luloff A E, Bridger J C, Graefe A R, et al.Assessing rural tourism eff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4,21(1):46-64.
  [19]Pearce P L. Farm Tourism in New Zealand: A Social Situation Analysi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0, 17 (3): 335-352.
  [20]GyRuda.Landscape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Networks[M].North Holland. Amsterdam: Elsevier,1994.
  [21] David D. Countryside planning[M]. Andrew w. Gilg. 1978.44-76.
  [22]Harmaaj?rvi I. Eco Balance model for assessing sustainability in residential areas and relevant case studies in Finland [J].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 2000, 20(3): 373-380.
  [23]Philips H L, Tomorrow by design a regional design process for sustainability [M].New York: John Wiley&sons, Inc, 1998.33-43.
  [24]Vos W, Meekes H. Trends in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9, 46(1): 3-14.
  [25]西蒙兹,程里尧。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26] Forman.R.T.Road Ecology-Science and Solution [M].Washington. D.C: Island Press.2003.
  [27]郭焕成,吕明伟,任国柱。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J]. 2007.
  [28]杨旭。开发 “乡村旅游” 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 1992, 2: 33-55.
  [29]李德明,杨开福。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展望[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5):122-125.
  [30]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
  [31]董志文,张萍。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热点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49-2151.
  [32]郑杨,周志斌,朱莎。近 5 年中国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热点问题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 (5): 19-26.
  [33]王仰麟,祁黄雄。区域观光农业规划的理论与案例研究[J].人文地理,1999,15(4):17-21.
  [34]潘秋玲。现阶段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供需特征及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2): 60-62.
  [35]蔡飞。浅析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J].农业考古,2010(3):251-253.
  [36]谢彦君。以旅游城市作为客源市场的乡村旅游开发[J].财经问题研究, 1999, 10: 79-81.
  [37]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21(3):12-19.
  [38]肖湘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6:24-29.
  [39]吴必虎,伍佳。中国乡村旅游发展产业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3):11-13.
  [40]乌恩。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 78-82.
  [4]何晓芳。乡村生态旅游规划方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15-43.
  [42]范春,李斌。基于景观生态学视角的乡村旅游空间规划探析[J].经济地理,2009(4):683-687.
  [43]章锦河,凌善金。黟县宏村古村落旅游形象设计研究[J].人文地理,2001,17(3):82-87.
  [44]王继权。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生态经济,2001,17(1):43-45.
  [45]黄成林。黄山市乡村旅游初步研究[J].人文地理,2003,19(1):24~28.
  [46]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19(3):39-41.
  [47]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8]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 2003, 19(1): 55-58.
  [49]王云才。现代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3.
  [50]刘滨谊,陈威。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2000,(6):66-68.
  [51]王锐,王仰麟,景娟。农业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1-4.
  [52]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53]刘黎明,李振鹏,张虹波。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2004, 13(3): 445-448.
  [54]王浩,唐晓岚,孙新旺。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2008.
  [55]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厦门: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56]何光岳。氐族的来源和迁徙[J].天水师专学报,1998(1):37-45.
  [57]王珍,俞灵,蒋彬。羌族文化该怎样重建[J].中国民族报,2008-06-06(009)。
  [58]保定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保定市志[M].保定:方志出版社,1999:163-174.
  [59]赵少华,杨永辉,邱国玉等。河北平原 34 年来气候变化趋势分析[J].资源科学,2007(4):109-112.
  [60]英汤姆·特纳着,王珏译。景观规划与环境影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致 谢

  光阴似箭,年华似水。转眼间,我的研究生生涯即将接近尾声。回顾两年的研究生生活,不禁感慨万千,老师同学的帮助,自己的努力奋进,为我的研究生生活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感谢河北农业大学给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环境。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张涛教授,从论文的选题到定题,从构思到内容的撰写,从修改直至最后的定稿,都是在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张老师为人亲切、工作严谨、学识渊博,在生活中对我无微不至家人般的关怀使我感动,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终生。此外,也要感谢师母段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其次,还要感谢师姐张洁,同学范贝、李聪聪、陈丹,师妹王习习、杨宛宁、刘伟越对我论文的帮助,尤其感谢张全、要新童、王娇娇的大力支持,以及在我撰写论文期间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上都给予我很大支持和帮助的同学和朋友,我将永远铭记这份珍贵的友谊。

  最后,还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多年来对我的无私奉献和支持鼓励,是我不断努力前行的动力源泉。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