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凭借优良的品质,但在省内市场,是在国内市场也是名声显赫,据了水果市场较大份额,经一度出口海外,陕西换回了不菲的收入,为陕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铜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优势苹果产业带中心,昼夜温差大,果园产区海拔 700-1200m,光、热、水、气、土等主要自然条件匹配合理,完全符合苹果最佳生长的全部七项气象指标,也非常有利于梨、桃、杏、樱桃等多种北方落叶果树生长,是农业部确定的黄土高原苹果优势产业带核心区域.铜川所产苹果具有果型端庄、色泽艳丽、肉质香甜、营养丰富、绿色安全等优点,是名副其实的绿色健康食品,是全国乃至世界最佳优质苹果优生区的核心区域(图 3-10).
早在 70 年代,铜川所产的"三红"苹果,因品质超过美国"蛇果"而闻名遐迩,曾多次荣获全国、全省优质果品奖.已建成苹果、樱桃、鲜桃和苗木繁育四大基地;铜川市266.7hm2苹果通过有机基地认证,2 万 hm2苹果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4 家企业、协会 0.1 万 hm2果园通过中国 GAP 认证,认证比例全省最高;4 个乡镇荣获中国优质苹果基地百强乡镇;印台在全省率先引进实施了欧洲 EUREP-GAP 标准,果园管理水平进入全省前列,成为陕西果业"十五强"县之一;宜君县、印台区、耀州区分别被陕西省确定为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苹果出口基地和专用加工果基地;陈坪大樱桃、孟家塬鲜桃等特色水果异军突起,成为一村一品新的亮点.近年来,铜川苹果被中国商业联合会确认为"全国第一个水果类放心果盘子产品",被中国第三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评为"全国最佳畅销产品";2005 年铜川苹果成功取得了"陕西苹果"地理标志使用权,在国内水果营销中率先建立并应用高科技二维码质量追溯体系,成功加入国际地理标志产品"ORIGIN"组织;2006 年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誉为"中华名果"称号."陕西苹果优,铜川苹果好"已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可.2008 年,被评为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荣获"中华名果"称号.目前铜川苹果已连续三年特供全国"两会",获全国首家"放心果盘子"产品称号,2012 年首次实现直供全国"两会"和党的十八大,并喜获"中国?陕西国际苹果博览会"4 金 8 银大奖(较上年增加 1 金 2 银),在陕西省果业局对全省果品质量抽检中,铜川富士苹果可溶性固形物位居全省第一,硬度第二.
多年来,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铜川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提速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坚持把果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建设和谐社会的民生工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发展建设果业强市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果业发展的决定》,市、区县成立了专门的果业管理机构-果业管理局.每年春季,把以鲜干果栽植为主的经济林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役强势推进,并成立明察暗访组,狠抓任务落实,加快果业发展.全市各级财政每年拿出 1000 多万元,用于栽植苗木的补贴.截止 2012 年底,铜川市以苹果为主的水果面积突破 6 万 hm2,达到 6.04 万 hm2(占全省 118.33 万 hm2的 5.1%),水果总产 67 万 t(占全省 1430 万 t 的 4.7%),其中苹果面积 5.69 万 hm2(占全省 66.9 万 hm2的 8.5%),产量64.7 万 t(占全省 1006 万 t 的 6.4%);樱桃种植面积 0.2 万 hm2,占全省 1.4万hm2的14.3%;产量 1.1 万 t,占全省 6.3 万 t 的 17.5%;鲜桃种植面积 0.053 万 hm2,产量 0.45 万 t.
随着果业基地规模的快速发展,铜川加快果业产业化建设.目前,铜川市培育各类果品企业 26 家,其中 8 家企业取得了鲜果自营进出口权,果业合作社发展到 187 个.
铜川市果品贮藏能力达到 8 万 t (约占全省 300 万 t 的 2.6%),其中气调、冷藏 3.53 万 t(约占全省 170 万 t 的 2%);年加工消化鲜果能力 25 万 t(占全省 210 万 t 的 11.9%),"凯维"葡萄酒、"隆晟"果粒、"明瑞"果汁、"耀州"酸可乐、"祥云"果醋等诸多加工产品,口味独特,远销国内外.果品销售以企业、合作社和经纪人为主体,通过内联果农、外联市场开展产销有序对接,苹果销售网络遍布国内主要城市和东盟、欧盟等地.2012 年铜川市水果总收入16.6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38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134元的54.1%,部分农户苹果亩(667m2)均收入超过 2 万元,樱桃收入高达 3 万元以上.果业已成为铜川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潜力最大、效益最高、前景最好的第一主导产业.
铜川果业产业的发展坚持以自然资源为依托,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稳步发展苹果,加速发展干果,适量发展名、特、优、新时令水果,大力发展设施反季节高效水果栽培,加强基地建设,优化区域布局,更新品种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全面推行绿色无公害果品生产,延长产业链条,加快标准化、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实施名牌战略、龙头带动战略和项目支撑战略,创培精品,打造名牌,突出地域特色,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达到省内一流发展水平的产业目标.
3.4.5 生态旅游模式
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培育旅游产业集聚区,就是在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过程中,在较大规模的空间区域内,围绕形象鲜明的主题和品牌,整合资源,科学规划,高度集聚旅游产业要素,延伸产业链,建成"产品业态丰富、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功能配套、综合效益显著、带动作用凸现"的旅游产业园区,在地区和城市的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贡献份额.依托铜川市森林资源、湿地景观、人文历史、文化古迹等,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景区形象,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游客营造一个特色鲜明、安逸舒适的旅游环境.药王山、玉华宫风景名胜园、照金-香山生态旅游区、福地湖风景区、宜君县龟山、龙山景区和云梦山景区、太安省级森林公园、香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柳林林场、焦坪林场、太安林场等.玉华宫景区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郊玉华镇(原焦坪煤矿),距铜川市 37km,属桥山山系,海拔 2401.67m,总面积为 2482hm2,森林覆盖率占 90.4%.这里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身,是西部唯一皇家避暑行宫,具有旅游观光、避暑度假、佛事活动三大功能,是陕西北线旅游景点的一颗璀璨明珠(图3-11).
近 5 年我国每年共接待旅游人数、森林生态旅游人数占旅游总人数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2009 年我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 3.32 亿人次,占全国接待游客 20.28 亿人次的16.37%.宜君龟山生态园位于宜君县古城遗址龟山之巅.龟山海拔高度为 1430m,与县城街道落差为 69m,山顶平台南北长 180m,东西宽 67m.据史料记载,公元 624 年,在龟山之巅兴建了庆云楼.该楼由著名建筑师闫立本设计,在明末战火中焚烧贻尽.解放前,龟山顶一直是宜君县衙所在地,同时还建有文庙、九龙壁等.解放后,县城迁至现在的位置,拆除了原有的建筑.2005 年,宜君县本着弘扬地域文化风格,增设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的观点,决定恢复庆云阁、九龙壁等历史文物,建设龟山生态园,形成中国避暑城的标志性载体,使龟山与龙山形成互为补充的园林格局.根据以上的发展趋势,对铜川市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目标进行初步预测,按照铜川市的森林生态旅游人数占铜川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的 18%(全国约为 16%)的比例进行测算,预测结果见表(3-8).
为了促成铜川市从"煤城"到"绿城"的蜕变,加快建设陕西省铜川市赵氏河国家湿地公园,公园位于铜川市赵氏河流域中段.南北长 10.3km,东西宽 3.2km,总规划面积1314.5 hm2.该湿地属典型的天然兼人工型内陆河流湿地.具有黄土高原湿地的显著特点.湿地流域内溪流、滩涂、河心洲、蓄水区、鱼塘、水库等构成了天然与人工相结合的复合型湿地系统,湿地范围内形态自然、岸线优美、植被景观秀丽、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较高示范和科研值.铜川市今年建成并改造完善了位于新区的城市运动公园、铜川牡丹园、中心公园等三大主题公园,使广大市民的休闲娱乐有了更好的去处.以玉华宫森林冰雪游、照金香山生态文化游、药王山养生保健游为主题,打造特色森林旅游品牌.以生态文化载体为平台,举办生态摄影、书法、绘画展,生态笔会、生态文艺演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生态,认知生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知识和林业生态建设成就,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弘扬生态文明.通过保护古树名木、爱鸟周、关注森林活动等形式,营造爱护动物、爱花草树木、爱大自然的文化风尚和社会氛围.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外,要进一步完善铜川市现有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规划期内力争使太安森林公园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并以此为龙头,整合柳林林区、焦坪林区、太安林区森林旅游资源,形成点、线、带结合的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壮大适应区域性需求不同层次的森林旅游,力争规划期末使铜川市年森林旅游达到 80 万人次.重点建设工程详见表(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