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专业硕士论文 > 法律硕士论文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对策(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9-26 共7676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探究
【第2部分】大学生法律信仰养成路径引言
【第3部分】法律信仰的概述
【第4部分】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第5部分】 当代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育对策
【第6部分】高校学生法律信仰培育分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五)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高校许多大学生由于学习的压力、就业的压力、情感的纠纷、人际关系的紧张许多大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有可能导致极端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因此,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更重要的是要在心理学课堂上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塑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除此,各高校亟需加强心理咨询室的管理,督促心理咨询室的教师负起责任,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业务。同时,各高校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学课程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许多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当学生的负面情绪找不到出口时,他可以和心理学的教师沟通,排解不良情绪,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保持愉快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不断发展健全的人格,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从而抵制不良习俗的侵蚀,间接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

  (六)加快校园法律文化的建设

  依法治校,是指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依照教育法律规定治理学校的活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教育法律法规从事办学、教育教学及其他有关教育的活动。

  在高校里依法治校就是依法治国在大学管理、治理的延伸,若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必须将依法治校的理念渗透到校园文化当中去,对大学生运用法律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法制宣传,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板报评比等形式展出,大学生闲暇时光浏览板报、宣传栏了解法律知识。其次,法制宣传日开展系列活动。例如,组织学生通过演讲、辩论的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其中,潜移默化中普及法律常识,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培育效果

  通过国家、社会、大学多种渠道去健全法制、更新意识、改进法律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培养教育大学生加强民主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从而使大学生认同法律,信任法律,自愿守法,进而形成对法律的信仰。

  (一)加强民主意识培养,弘扬法治精神

  民主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组织国家政权、管理社会的一种手段,民主意识就是让大学生认识到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又保障民主的实现。法治政府的建设同样需要法律来支撑,法治的主体是人民,必须将人民的意志通过法定的程序和方式确定下来,加强对公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法定的程序的违背和破坏行为致使公民、法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受害人依法可以获得国家赔偿。这就要引导大学生利用投票选举、自治管理、协商机制、网络舆论等诸多手段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培养大学生主人翁意识,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的培养。这样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才能更加发展进步,法治才能更加有保障。

  (二)培养权利意识,增强法律信仰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公民都把法律看做是惩戒犯罪的手段,从而和法律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现如今公民的权利意识已经被唤醒,但是由于执法环境恶劣、执行难等问题的存在,法律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它应有的权威,大学生不信仰法律,不尊重法律的情况依然存在。例如,"熟人好办事"的思想在大学生思想中根深蒂固,解决纠纷习惯从法律之外的权力和人情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缺位的法律意识,其实主要原因在于掌权的官员以及执法人员是否树立了权利意识,能否从尊重公民权利出发,把保护公民权利看做是自己应尽的责任。那么,培育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公平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唤醒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市场经济也是法制经济,需要大量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大学生通过兼职、实习、就业走入社会,在经济交往中难免发生冲突或纠纷,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除此之外,公平的立法以及公正的执法有助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一方面,立法过程中广泛征求大多数民众意见建议,让民众表达心声,让大学生意识到所立的法律是保护每一个的所有公民对法律本身、法律价值的了解,自觉守法并信仰法律。另一方面,仅仅有良法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实施法律、执行法律的人能够秉公执法,只有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偏不倚,自己身边的案件得到了公正的判决,才能使大学生相信法律,进而信仰法律,由被动守法转化为主动尊重法律,积极守法。

  (三)认识自身责任自动守法,自觉履行义务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强,在自我意识的逐步确立和成熟过程中形成了责任意识。因此,自我意识是培养责任意识的心理基础,责任意识的形成又会促进自我意识的的成熟和完善。当前由于受社会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对责任的认识、判断、分析和选择都比较迷茫,大学生产生责任困惑。例如,大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能够意识到人是社会中的人,不能离开他人而独立存在,知道自己对他人应尽的义务,但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往往又会顾虑太多而不愿或不敢承担责任。

  在处理自我和集体的责任关系上,大多数大学生对集体主义、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都很赞同,但在交往中更注重自我利益的实现,而不是社会的需要,功利色彩极浓。再有,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使命,关注南海争端、钓鱼岛购岛事件等新闻时事,关系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关心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仰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认识不够,对国家、民族的进步责任意识不是很明确,因此,要多方面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大学生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