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恶性暴力犯罪不仅是个人自身的问题,其实他更从另一面反应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被公众所忽略的问题,这些映射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影响着社会安定,成为威胁着公共秩序的因素。
我们不能等到这些问题爆发,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时才醒觉,才想办法去亡羊补牢。我们要做的是及时挖掘出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隐患,及时制定措施予以防范或加以引导,只有先知先觉,把隐患扼杀在摇篮中才能让社会大众拥有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许春金。犯罪学[M].台湾:三民书局,1996.
[2]张小虎。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加罗法洛。犯罪学[M].耿伟,王新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4]魏平雄。犯罪学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5]莫洪宪。犯罪学概论[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
[6]张绍彦。犯罪学教科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7]汉斯?约阿希姆·施奈德。犯罪学[M].马君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8]王牧。新犯罪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9]吴波。现阶段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康树华,张小虎。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1]蔡德辉,杨士隆。犯罪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6
[12]大谷实。刑事政策学[M].黎宏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3]葛凤。青少年暴力犯罪分析与法律救济[J].人民论坛。2013(17)
[14]潘庸鲁,沈燕。轻微暴力致人死亡案件定性问题研究[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03)
[15]闫奕铭,李翠香。论刑事和解在暴力犯罪中的适用[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4)
[16]苏雄华。斗殴行为及其特征[J].重庆社会科学。2009(10)
[17]孙文红,王宏玉。论刑事和解在解决暴力犯罪案件中的作用[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5)
[18]刘霞,刘晖。暴力犯罪之“暴力”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19]颜良伟,童伟华。强迫交易罪构成要件新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04)
[20]林亚刚。暴力犯罪的内涵与外延[J].现代法学。2001(06)
[21]汪永智。我国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企盼与困惑[J].许昌师专学报。2001(06)
[22]周加海,左坚卫。正当防卫新型疑难问题探讨[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23]江学。近年来严重暴力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犯罪研究。2007(04)
[24]刘霞,刘晖。暴力犯罪之“暴力”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5]韩梅。现阶段暴力犯罪预防对策探析[J].辽宁警专学报。2005(04)
[26]王亚莉。试析我国暴力犯罪的基本理论与防控构想[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 (04)
[27]林宁。当前严重暴力犯罪特征、成因及对策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 (04)
[28]林亚刚,刘辉。暴力犯罪的法律规定及社会原因分析[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01)
[29]邢曼媛。试论我国刑法中的暴力手段[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03)
[30]展万程。论暴力犯罪[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4)
[31]周振想,许华。关于暴力犯罪原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06)
[32]Best,J., & Luckenbill, D. ( 1982 ) . Organizing Deviance.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转引自[美]安德鲁·卡曼:《犯罪被害人学导论》,李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致谢
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通过不断地努力,我的论文终于完成了,这段时间里我的导师吴郏光教授,为我的论文写作和完成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从开题、初稿、中期答辩、改稿、定稿,吴老师都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的理论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在为人和为事方面深受教诲,受益匪浅。
在我的导师亲自指导和帮助下,论文终于写完。由于本人写作能力有限,理论知识也不够扎实,论文创作中的错误在所难免,希望老师们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