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职业经理人制度概述
2.1 职业经理人概述
2.1.1 职业经理人的概念
学界对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很多也很庞杂,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两个,一种观点认为,职业经理人是指在企业中享有管理权,决定企业发展方向和运行模式,是企业这艘巨轮中名副其实的掌舵者;还有一种观点对职业经理人是这样定义的:所谓职业经理人,虽然是受薪阶层,但却对企业的未来享有绝对的决定权,而且薪水相当之高,属于“金领”级别。本文作者综合学界多种对职业经理人的理解,得出以下结论:在一般企业中,所有权、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因此就需要一个专门负责确保法人财产安全和升值的专业型管理人才。而职业经理人正是这样一类懂得如何运筹企业,为企业谋求利益,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职业经理人是由企业精心挑选后决定聘任,由其全面掌控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提高经营业绩来获得薪金或股票期权等报酬的专业管理型人才。
2.1.2 职业经理人的特征
职业经理人是以企业经营管理、为企业利益最大化寻求最佳途径和研究企业最佳发展方向、构建企业最优良运行模式为职业的社会阶层,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职业化
职业化强调具有经理资格的人员,能够卖命的为企业服务,具有良好的自我道德修养,在硝烟纷飞的商战中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对企业的利益保持绝对的忠诚,能够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在面对利益抉择时,不但要实现自身利益,更要以企业利益为重,懂得为企业利益而牺牲自身利益,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和素质才能,将一个优秀职业经理人的潜能充分发掘,使得一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值。
(2) 专业化
所谓经理,就要求其具有较高的职业经理人素质和能力。类似于需要熟练掌握法律知识和具有过硬业务能力的律师和法官两大职业,职业经理人也是一个需要具有专业技术才能的群体,他需要具备对商机强大的感知能力,对各种企业运行模式的熟练掌握能力,对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规律的熟练运用能力,对企业股东决策强大的执行力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理念上的一定得创新能力,归纳起来即具有良好经营管理企业能力的人才,要求其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类似于政府机关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同时应当满足以下几点:第一,具有专业技能和素养,是一种经济学、金融、法律等多种专业知识高度集中的专业复合型人才;第二,能为企业创造利益价值。职业经理人工作的目的是从企业中获取与其工作相对应的货币价值,但最终目标应是为企业寻求利益的最大化和未来发展的最佳经营模式,使得企业更大更强;第三,通过经营管理方式运作企业,所谓经营管理方式,是指保证在管理活动中实现管理功能、顺利达到管理目标的具体方法,是保证管理方法正常发挥作用的工具,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思想工作手段。具体到职业经理人身上,其所具备的管理手段应该是主要运用其所掌握的经济学原理,运用经济手段,即通过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如通过工资、奖金、罚款、福利等手段,刺激组织行为动力的管理手段,同时辅以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的思想工作手段在组织内部实现统一目标、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获得系统整体的功能,实现对全局活动的有效控制,从而将其所管理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智慧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掌好所供职企业这所巨轮的舵盘;第四,通过市场来实现自身价值,所谓职业经理人的价值,不应单单看其从企业获取了多少货币价值,也不能看其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而应该将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管理和规划放入市场经济中,从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起到了多大的推动作用,从企业模式转换、结构调整、人员管理等方面用发展的眼光综合衡量一个优秀职业经理人的价值。
(3)受薪者
虽然职业经理人享有对企业财产的运作的绝对控制权,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和结构调整、模式转换的掌控权,但从本质上说职业经理人只是一类为企业打工从而获得劳动报酬的人。他们通过对公司进行经营管理,以管理公司为职业,以为企业谋求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来提高经营业绩,从而获得劳动报酬,主要收入是年薪。虽然少数职业经理人也拥有部分公司的股票,享受股票分红收入,但这不是其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
2.1.3 职业经理人的义务
随着经理人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增强,经理的权利也在不断扩张,为防止经理滥用掌握的权利损害公司利益和正常经济秩序,有必要加强巩固经理人的义务。
(一)忠实义务
忠实义务是指经理人在履行职责和行使公司赋予的权利时,应当对公司保持忠诚的主观态度, 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时刻代表企业的利益,时刻为企业的发展寻找最佳发展途径,而不能运用企业代言人的身份假公济私,不能为自己谋取不法私利,不得使自身利益和公司的利益发生冲突,当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为公司利益让步,以公司利益为重,具有大局观念。我国公司法严格禁止经理人的背信弃义行为、进行自我交易和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
(二)竞业禁止义务
竞业禁止是商法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职业经理人的诚信原则和竞业禁止义务也做了日益严格的规定。它主要是企业出于对本公司商业秘密加以保护的目的而对其员工采取的一种法律措施。具体到职业经理人是指经理不得从事与公司营业范围相同的业务或者以其他方式与公司进行竞争。因为经理人掌握企业的资金运作决定权和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控制权,在企业内部属于高管阶层,在参与公司业务执行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商业机密,如果经理利用在本公司获得的情报,在公司之外与公司自由竞业则难以避免发生利害冲突而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
(三)勤勉义务
勤勉义务也可以叫做善良管理人之注意义务,与忠实义务和竞业禁止义务不同之处在于:忠实义务与竞业禁止义务通常是通过限制经理的某些行为来发生作用;而勤勉义务是要求经理以普通人的谨慎态度来勤勉地管理公司事务和维护公司利益,它并不是以限制行为来实现目的,而是通过对经理人进行鼓励来发挥作用。换句话说,前两种义务是对经理的最低限度的行为要求,而勤勉义务则是从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方面来实现对经理行为的管理。
2.1.4 职业经理人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律地位
职业经理人在公司中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而且也影响到公司、公司成员以及公司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在各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公司股东大会享有对公司的最高意思决定权,监事会或者外部独立董事对公司业务执行状况和财务执行状况具有监督权,董事会负责公司业务执行和日常事务决策管理,而公司经理附属于董事会,扮演公司经营管理业务的辅助执行人的角色,负责落实和执行董事会的决议,在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和董事会授权范围内主持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对董事会负责,具体包括:
(1) 经理与股东大会的关系:股东大会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最高权力机关,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经理是以公司和股东的代理人的身份管理公司日常经营业务。在公司实践中,股东大会通常会让董事会来决定对经理人的选人以及对经理人权利的授予,但即使这样也不能改变经理的地位,即公司和股东的代理人身份。
(2)经理与董事会的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负责选聘或解聘经理,经理是董事会的辅助业务执行人,但在公司实践中又经常会存在一个现象就是董事兼任经理,所以为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首先要理清经理与董事会的关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是代表公司并行使经营决策权的常设机关,有权决定聘任或者解聘公司经理并决定其报酬事项,经理作为公司业务的辅助执行人,处于一种从属地位。然而在当代的公司发展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进一步分离,经理权力在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导致董事会渐渐沦为公司经理的附庸,失去了其权利中心的地位。
(3)经理与监事会的关系:监事会是依法产生的,负责监督董事和经理的经营、管理行为以及对公司财务进行监督。经理人执行公司职务的行为由监事会负责监督,当经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或者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时,监事会有权提出罢免的建议,因经理执行职务中的过错行为导致公司财产受到损失时,有权代表公司提起诉讼,可见监事会对公司经理的一举一动都进行着全面的监督。而且各国公司法都规定公司经理不得兼任公司监事,目的就是为防止出现自我监督的弊病。
2.2 职业经理人制度
2.2.1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概念
所谓职业经理人制度,并不是像其他制度一样,由单一的概念或者要求构成,它是一个由正反两方面的和涵盖不同领域的多种制度组成的同一系统,它的内涵和广度不仅包括市场制度,还涵盖了产权制度;从正面的激励制度进行理解和研究,同时又从反面的约束、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对职业经理人提出逆向层面的要求。各种不同的制度交织在一起,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统一整体。在公司实践中,资产归谁所拥有以及资产所有者与资产经营者是不是同一个人等因素并不是影响企业组织活力和经营效率的决定性因素,而企业是否存在一套高效的经理人制度,能够让所有者以最低的代理成本找到最合适的职业经理人才是提升企业组织活力和经营效率的关键所在。
2.2.2 职业经理人制度的组成
一般来说, 对经理人才的市场配置、评价选择、合理使用、激励和约束等方面的因素才是构成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关键所在。
(1) 经理市场配置制度: 职业经理人的竞争、选拔与聘用是该制度的精髓所在。而职业经理人在市场上的价格问题又是选聘制度的主旨问题。因此竞争选聘就是挑选一个由高超管理才能和强烈工作积极态度完美结合的职业经理人来做公司的经理,然而经理人的能力和努力程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通常是通过此经理人在公司中长期的工作绩效与成就,进而在职业经理市场建立起来的职业声誉和良好口碑来来体现。职业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价值是通过经理市场来表现的。如果一个经理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那么他的人力资本价值就高,如果一个经理不但不能为企业赢利, 反而将企业搞得一塌糊涂, 甚至债务累累,他就很有可能会被辞退。因此从长远来看, 职业经理人就算为了自身利益也会为企业努力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个人的人力资本在市场上的价值,突出自己的优势,给市场留下好印象而让更多的企业来选择自己。
(2) 经理业绩评价制度: 职业经理人的业绩往往是由企业所有者来决定的。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公司的所有者也即股东是经理人的业绩优劣的决定者。但具体到国有企业来说,国家是其最终所有者,要依托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来完成国有企业所有权的实现,这就给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评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这就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工会等各方面力量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政府部门对经理从任命到进行业绩评价的过程, 需要很大的角色转变, 作为国企所有者的政府在了解其总体经营业绩的同时,还要从企业资产变动的层面更加深入的对其进行了解,以此来增强对企业的监督。
(3) 经理资格认证和禁入制度:我们说,经理并不是一个人人均可为之的职业,而是有能者为之。作为一种特定职业身份和资格的经理, 必须的得到社会和法律的双重认可。这种认可是附加一定丰富的经历或者足够出色的业绩甚至对社会的贡献大小等作为条件的。在具备了上述条件的基础上,要想进入经理市场,还需经过合法的权威机构的考评, 认为确实有能力担任经理人, 才会授予经理人任职资格证书。该证书既是对经理资格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为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选择和聘用提供一份比较可靠的凭据,等于为经理市场上的待选聘经理加上了检验合格标志。在此基础上, 要以国际惯例作为参考,加快建立健全经理注册制度的步伐, 通过法律来具体规定注册企业经理资格的取得和注销程序, 以及经理人具体享有哪些权利,受哪些责任的约束。
(4) 经理监督约束制度:要做到监督约束,首先要完善监督制度,加强监督的力度。切实做到外部约束和内部监督的有机无缝结合。所谓外部约束, 就是指社会道德、国家法律等各种社会规范准则对职业经理人形成的从外部发挥作用的一种约束机制;而与之相对的内部约束, 就是指出在资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通过合同契约等方式形成一种权责利相互约束的制度。
2.3 职业经理人理论基础
(1)人力资本理论。西奥多·W·舒尔茨首次全面的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将其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经济学学科。职业经理人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具有特殊性。职业经理人作为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能够在对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为企业创造价值。经理人职业化是指将受过专门训练、具备专业素养、具备一定的职业经历的职业经理人作为人力资本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职业经理人也是一个需要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群体,他需要具备对商机强大的感知能力,对各种企业运行模式的熟练掌握能力,对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规律的熟练运用能力,对企业股东决策强大的执行力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理念上的一定得创新能力,归纳起来即管理和运作企业的技能的群体。还需具有良好的自我道德修养,在硝烟纷飞的商战中保持敏锐的商业嗅觉,对企业的利益保持绝对的忠诚,具有经理角色标准与责任约束,在社会选择机制作用下不仅追求自身物质利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体现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这些都是成为职业经理人所必不可少的条件。对于企业来说,职业经理人是一件商品,可以进行交换和流通并具有一定的市场价格,因此我们认为人力资本理论是经理职业化的理论基础。
(2)委托——代理理论。罗斯最早提出了委托代理的概念,他认为如果当事人双方,其中一方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就产生了代理关系。之所以会形成委托代理理论是因为拥有资产的人们在经营能力上可能存在不足,以及管理职能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导致在这个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社会,难以找到拥有全面技能的专业化人才。委托人将资产委托给代理人,代理人对资产增值承担责任,这便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在企业中,企业将资产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职业经理人,他就成了企业的代理人,通过提高公司业绩来确定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