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项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空巢老人增长的速度很快。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生活在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有2339.73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26.51%.其中,农村老年空巢家庭数量有1117.90万户,占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户总数的71.58%;农村空巢家庭老人1632.90万人,占城乡空巢老人的69.79% .
同时,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群的平均寿命正在逐步提高。如何提高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在身心愉快的状况下安度晚年,已逐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一、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现状
空巢老人由于长期与子女分居,缺乏良好的身心照顾,加之农村经济条件较差,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很多学者运用量表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空巢老人群体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做出了相应的关系描述。何资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湖南省随机抽取五个地区,发现农村平均空巢率达39.2%;[3]采用同样的方法,焦娜娜在湖北、河北5个乡村调查发现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空巢率竟达71.2%.
陈洁琼采用调查问卷方式,随机对浙江省沿海地区农村老年居民( 空巢/非空巢) 进行心理现状与疾病相关性问卷调查。与非空巢组相比,空巢组老人普遍有孤独感、睡眠障碍,生活无乐趣、交往朋友数量明显减少。空巢组老人脂肪肝、肾功能不全患病率明显高于非空巢组,而非空巢组老人的脑卒中后遗症、老年痴呆症、冠心病患病率则明显高于空巢组。[5]
温忠文从身体健康、心理需求、人生理想、经济收支、亲戚朋友、隔代抚养、生活照顾、人际交往和医疗卫生等9个方面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了研究。
由此可见,农村老人空巢比例很大,与非空巢老人相比,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二、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学者们通过大量的研究,以期对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了解。对大量学者研究的总结分析,可发现以往研究多集中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别和年龄
进入老年期后,男女之间仍存在心理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情绪角色方面,其原因可能与女性的性格特点较脆弱,从事的劳动单一,受传统思想束缚有关。
张瑞芹、肖健运用量表和问卷对老年人进行测试,发现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老年人在健康行为与心理健康方面有显着性差异。表明不同年龄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
尤其是90岁以上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可能是由于多种疾病和死亡的威胁,担心自己成为家庭的累赘,失去生存的价值和欲望,从而使得他们容易悲观失望,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应激。
(二)婚姻状况
婚姻状况有已婚、离婚、寡居以及从未结婚四种类型。王庆华、杨玉霞等人研究发现,配偶健在的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比丧偶独居的空巢老人水平高。夫妻同住的空巢老人, 虽然子女不在身边, 但夫妻间生活上的相互照应和精神上的相互支持, 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状况。Bures, Koropeckyj-Cox和 Loree 运用老年抑郁量表研究发现,结果显示,无论是哪种父母角色状态,已婚都可以降低其抑郁程度,而寡居的男性抑郁较严重,从未结婚或没有生育子女的女性抑郁程度较深。
(三)经济状况
农村空巢老人的晚年不仅在生活上,还在经济上均依靠儿女赡养。焦娜娜研究发现经济状况是影响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主观幸福感增加。
崔维珍等认为空巢家庭、经济状况和躯体疾病是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农村经济条件较差,很多老人没有经济收入,甚至有欠债情况,这使得老人在心理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四)社会支持
彭茂华和尹述飞研究证实了成年子女的社会支持与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之间非常密切的关系。李德明以非空巢老人、相对空巢老人和绝对空巢老人为对象,研究发现,绝对空巢组与非空巢组在“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因子上的评分差异性显着,在“人际关系”的评分和总分差异接近显着;绝对空巢组与相对空巢组在“孤独感”和“适应能力”因子上的评分差异性显着。由此说明,绝对空巢组在心理健康方面显示出来的问题,主要是由长时间的“绝对空巢”环境所引发的。缺少子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是引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改善措施
不同的学者根据自身的调查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措施,归纳起来主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农村空巢老人自身认知的改变,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充他们的社交领域。 提升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外界的帮助固然重要,但只有空巢老人自身认识的转变才是其根本。空巢家庭老人闲暇时间比较多,号召老年人培养兴趣,广交朋友,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开放的心情,以实现健康老龄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子女孝敬老人的道德意识。百事孝为先。提倡在外工作的子女要常回家看看,多关心父母。提升子女对赡养义务的意识,营造孝敬老人、重视老人心理健康的全社会的良好风气。
(三)充分发挥农村社区的作用,关注农村空巢老人。中国农村人们非亲即故,同村邻里交往密切,这样更容易开展社区活动。社区要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老年人参加,丰富空巢老人的文化生活。帮助老人学会积极的心理防御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四)政府要重视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农村的娱乐场所和设施很欠缺,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多建立老年娱乐场所。其次,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令人担忧,争取要建立救助机制,多途径蓄积经济力量。只有有了物质保障,才有可能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方方,周策。农村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142-143.
[2] 许 加 丽 . 老 年 人 心 理 健 康 及 护 理 [ J ] . 心 理 健 康 教育,2006,(24):18-19.
[3]何资桥,曹中平。湖南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714-716.
[4]焦娜娜,张静平,谢丽琴,等。农村空巢老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24(1):46-47.
[5]陈洁琼。浙江省沿海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5(33):212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