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语言学论文 > 英语论文

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7-03-11 共557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高校学生英语移动学习情况调研
【第一章】移动学习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现状研究引言
【第二章】移动学习文献综述
【第三章】移动学习理论概述
【4.1】英语移动学习问卷研究设计与分析
【4.2】大学英语移动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总结/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与对策研究总结与参考文献

  第五章 总 结

  正如前面提到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找出问题,并讨论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和移动英语的意识。本文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提出假设:,移动学习的硬件(移动设备、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都已逐步成熟,但导致英语移动学习没有大规模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对英语移动学习态度,对英语英语移动学习的认知度并未完全了解,缺乏有针对性的英语移动学习的信息资源以及相应的学习策略等"软因素".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目标基本实现。因为受试者积极参与和良好的合作,尽管过程复杂,但本研究是在一个标准的方式下顺利地进行。因此,充分而精确的数据顺利收集、分析并讨论,其结果也是是客观可靠的。与许多其他相关研究相比,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启发英语移动学习在中国的研究。由于很少有针对大学生通过移动设备学习英语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可以作为参考或有用的提示。

  一、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移动学习的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上,并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探究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现状。本研究分为英语移动学习工具、英语移动学习信息资源、英语移动学习行为以及英语移动学习态度四个维度。通过分析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在英语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产生问题的深刻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解决方法。通过此次研究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英语移动学习工具在大学生中普及的很好。根据调查,有 99.3%的学习者拥有智能手机,84.1%的被调查者拥有电脑,20.3%的人拥有平板电脑,几乎人人都拥有移动学习的工具,由此可见英语移动学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当前大学生主要的上网方式是 WIFI、3G 和 4G,分别占 44.5%、24.1%和 23%,但上网资费贵这一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英语移动学习的发展,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英语移动学习学习资源的开发需要更契合学习者需求。大约有 64%的人在上网学习是会选择英语学习和专业信息类;大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时更希望实现自己的口语(72.3%)以及听说能力(69.7%);大多数大学生喜欢视频、音频及图文并重学习方式。有 50.2%的学习者倾向于情景式学习。因此,英语移动学习课程的形式应契合学习者特点,尽量满足个性化需要;英语移动学习课程的内容应丰富,不单单是书本知识点的简单罗列更是对知识的一种有益补充。

  3、英语移动学习行为在大学生中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1)有 77.1%的被调查者学习英语是为了提高英语技能;有 32.8%的学习者会优先选择"即学即用"的学习方式。专业发展或考试的需要是制约英语移动学习的主要因素。换言之,对于大多数学习者而言使用移动设备英语学习主要目的是为了测验或考试。

  (2)大多数学习者进行移动学习主要集中在自习时,交通工具上及零散时间。

  移动学习可以帮助在校大学生实现碎片化学习,使他们不用考虑学习场所、不用在意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按需学习,这预示着将来移动学习可以在大学生业余学习和英语教学和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3)大约有 68%的人倾向于用英语学习软件进行移动学习,51%的人喜欢离线下载资料的方式学习。目前学习者进行英语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英语学习软件和离线下载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真正的方便了学习者,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习过程中上网资费高的难题。

  (4)移动学习随时随地的学习方式方便了学习者,诚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47%的学习认为移动学习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环境干扰,高达 97.4%的学习者认为移动学习的注意力取决于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这些也是移动学习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

  4、多数大学生对待英语移动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72%的学习者认为英语移动学习方便学习,也有 64.6%的学习者认为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也能够有效进行时间管理,提高自我的监督管理能力。也有一部分人认为,目前英语移动学习缺乏针对性较强的学习内容和英语学习软件以及技术方面有难题,这些困扰都将会逐一解决。

  5、英语成绩影响着学习者英语移动学习的效果,而男女性别不影响英语移动学习的效果。同时真正影响英语移动学习的是英语移动学习态度、英语移动学习行为、英语移动学习信息资源这类"软因素".

  总的来说,英语移动学习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先进的技术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与世界各地学习者交流学习的机会、获取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同时可以模拟环境进行互动,当需要解决问题、满足好奇心时可随时获取信息与知识,并通过扩展获取和组织情境的活动。当代大学生应该端正学习态度,更应该学会利用移动学习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

  二、建议。

  移动设备、不仅给大学生带来了娱乐活动,也带来了便捷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学习内容,英语移动学习的学习模式很受欢迎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根据目前移动学习的现状结合当前实验的研究结果,从丰富和完善英语移动学习的角度、学习者自身和移动学习开发等角度出发,本文给出几点建议:

  1、相关部门加大对英语移动学习的政策扶持。根据第四章的调查显示有62.7%的人经历过移动学习,证明了移动学习正在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学习信息化的进程任何人都无法阻止。有 43.2%的人认为阻碍英语移动学习普及的原因是技术方面的问题,因此学校发展英语移动学习资源、更新和完善的移动技术刻不容缓。因此,作为学校应该认识到:教育的改革需要技术。移动技术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着当今教育改革。同时,学校应该为英语移动学习提供硬件条件,校园网络全面覆盖解决上网资费贵的状况;学校加大教育技术方面的投入,解决学生在英语移动学习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英语移动学习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学校应该采取进一步措施构建移动教学与学习。

  2、学习资源应契合学习者的特点,在学习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针对学习者最近发展区的特点制定不同学习内容与资源。诚然大学生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找到相当数量英语学习的材料和资源,但缺乏专门的学习资源尤其是某门具体课程,如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如今移动网络有英语移动学习资源,很多大学生仍认为移动英语学习资源不能满足他们,或者说的确有英语移动学习资源但并不是他们想要的资源。此外,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认为视频(62.7%)、音频(52.4%)以及"图片"记忆形式(46.9%)的英语学习内容会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资源不仅要注重内容的开发更应该注重其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3、 大多数学习者英语移动学习行为主要发生在碎片化时间内。英语移动学习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英语移动学习的效果,教师可以尝试将英语移动学习行为带入课堂上,教师利用移动学习带来的优势,整合课程内容,规范学生移动学习的行为使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

  4、培养学习者对英语移动学习明确的学习目的。事实上,使用移动设备作为学习工具可以有效地实现学习目标,同时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因为移动学习工具小巧同时又有存储空间,他们就能把学习任务和资源自动分解成比较容易实现的具体而简单的部分。因此,他们可以通过完成这些系统设定的小任务逐步的,一点一点培养学习者学习的自信心,培养自我效能感。

  5、英语成绩影响着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效果,是因为英语成绩是他们对自己的一种认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步培养对自己的认可。

  6、构建有效的英语移动学习策略。有 41.7%的人称使用移动设备学习英语时对自我监控比较差。根据因子分析真正影响英语移动学习的是英语移动学习态度、英语移动学习行为、英语移动学习信息资源这类"软因素".因此,目前大学生在英语移动学习过程中迫切需要有效的策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出调整:首先,大学生可以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加强对自我监督。一般来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充分的计划就会知道,如何度过一天中的"零碎时间".比如他们是否需要等待公交车、睡觉之前阅读一本书需要多久等等。这些学生可以判断他们是否需要移动英语学习或是否安排日常生活。所有这些安排和计划,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时间的管理和移动英语学习的效率。其次,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目前,大学生往往缺乏移动英语学习的目的,所以他们大多是散漫和无计划。因此,在设计学习应用是可以设定短期计划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同时逐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规划能力,激发他们移动学习的愿望。?

  总而言之,作为大学生来说英语移动学习模式是未来学习和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模式,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心态,意识和策略。

  三、研究不足。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客观地讲,目前的研究也存在有一些限制。首先,这种小规模研究不能完全揭示我国大学生英语移动学习的状态,可以只充当这样"大课题"中研究的一个小样本。其次,目前的数据分析缺少深度。一方面因笔者分析数据能力有限,一些相关的建议也许只是问题的一面;另外移动的英语学习研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综合文献回顾和参考材料较缺乏。然而,所有这些局限可以被视为值得提及的研究。最后,本次研究只是针对调查结果的一个验证式调查,并没有深入的对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的使用反馈进行跟踪调查,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Albanese, Mand Mitchell, S (1993)。Problem- based learning : a review of theliterature on its outcomes and implementation issues. Academic Medicine .
  2. Attewell.J and Savill-Smith, C (2003)。M-learning and social inclusion–focusingon learners and learning. Proceedings of MLEARN 2003: Learning with MobileDevices. London, UK: 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gency.
  3. Corlett, D, Sharples, M, Chan, T and Bull, S(2004)。A mobile learning organizer foruniversity student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ireless andMobile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JungLi,Taiwan: IEEE Computer Society, 35-42.
  4. Mitchell, A and Doherty, M (2003)。M- learning Support for Disadvantaged YoungAdults - a Mid- Stage Review. London, UK: Ultralab. Available online at: www.m-learning.org/reports.html5. Roschelle,J.Unlocking The learning value of wireless mobile devices[J].Journal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19(3),2003.
  6. Virvou,M.,&Alepis,E.Mobile educational features in authoring tools forpersonalized tutoring [J].Computers and Education.2005.
  7. QuestMobile.2015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R].20158. 陈东。信息技术在工科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
  9. 陈国松。终身教育背景下的移动学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10. 陈坚林,顾世民。试论大学英语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01.
  11. 陈晓慧,吕雅娟。基于罗杰斯学习观的移动学习及其实现方式[J].现代教育技术,2009,12.
  12. 崔羽杭。大学英语词汇移动学习的实证研究[D].延安大学,2014.
  13. 杜彦昌,刘凯。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 软件导刊,2014.
  14. 戴维 H 乔纳森。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观点[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5. 傅健,谢新秀。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学习软件质量保证框架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06.
  16. 傅健,杨雪。国内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十年瞰览[J].中国电化教育,2009,07.
  17. 傅健。 我国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0.
  18. 顾世民。虚拟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辅助教学模式研究--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集成框架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1,06.
  19. 黄荣怀。移动学习-理论·现状·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0. 柯蒂斯 J.邦克。世界是开放的:Web 技术如何彻底改变了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
  21. 刘志。移动学习的现状及其评述[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2. 李伊白。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现状、需求与发展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10,09.
  23. 李 玉 顺 , 马 丁 . 移 动 学 习 的 现 状 与 趋 势 [J]. 中 国 信 息 技 术 教育,2008,(03):9-11.
  24. 卢江。基于智能手机的大学生移动学习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
  25. 卢胜男。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微型移动课程的设计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6. 马小强。移动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J].电化教育研究,2007,05.
  27. 王慧敏。移动学习情境中教育智能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0.
  28. 王建华。移动学习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9.
  29.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0. 王润华。移动学习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31. 王小强。高校移动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32. 王阳。基于 SCORM 的规范化移动学习课件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
  33. 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
  34. 吴贝贝。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调查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5. 武姝婷。大学生移动学习现状研究[D].南昌大学,2009.
  36. 余胜泉,刘军。手持式网络学习系统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7,05.
  37. 约翰·特拉克斯勒,肖俊洪。用移动设备学习:中国的可能性[J].中国远程教育,2014,01.
  38. 赵敏。移动条件下英语单词记忆的效果调查[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9. 郑燕林,李卢一,王以宁。SECI模型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03.
  40. 詹青龙,张静然,邵银娟,李玉顺。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10,03.
  41. 周晶志。移动学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42.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04.
  43.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微信支持下的移动学习平台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2014,04.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