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育论文 > 学前教育论文

基于大班区域讲评案例的提取与分析

时间:2016-12-16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本文字数:13757字
  2.2 基于大班区域讲评案例的提取与分析
  
  通过对幼儿园大班区域讲评活动的量化分析,了解了大班区域讲评的大致状态。但教师和幼儿在具体的讲评情境中的表现到底如何,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共同之处,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只有立足于对教师开展区域讲评现场的观察,展开实然性的研究才能为应然性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理论前提。
  
  2.2.1 区域讲评活动的类型

  
  区域讲评的类型、内容以及讲评中的互动结构都非常丰富。通过对收集到的案例的反复研读,对案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归类编码,总结讲评中教师和幼儿表现中的共同要素,从讲评活动的效果出发,将讲评活动的类型分为高效和低效两大类。具体八小类。高效的标准界定为:1、讲评的开展是否基于教师对幼儿活动表现的充分观察;2、讲评的开展是否抓住了活动中的关键问题,满足了幼儿的兴趣特点、发展需要;3、讲评的氛围是否是宽松的、民主的,讲评的环境是否有利于幼儿的积极参与。以下将对区域讲评开展的效果结合具体的案例做详细的分析:
  
  2.2.1.1 高效的讲评
  
  类型一:问题解决型
  
  在师幼问题解决型的讲评案例中有一组给研究者留下了深刻印象。A 班幼儿刚从中班升入大班,新的活动室的角色表演区教师为小朋友们布置了一所“医院”,小朋友们对此欣喜不已,大家都想去体验一下当医生、病人的感觉,都想去操作那些新奇的材料,刚开放时大家都想去玩,教师只好安排幼儿轮流玩。在一次区域活动过后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讲评。
  
  案例 1 片段 T:老师今天看到“小医院”的生意特别火爆,病人都快排到科学区啦,我想问问今天的小医生,忙的过来吗?你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呀?
  
  4 位当医生的小朋友都想回答,都举起了手,教师点了 C1,C1 站起来说:忙的过来,我和挂号的医生让病人排队,一个一个的来,我是拿药的医生,我给病人发药。
  
  C2 紧接着说到:我是挂号的医生,小牛牛看病不排队,跑到前面来挤。
  
  “不是的…”小牛牛说,T:那你告诉大家怎么回事啊?
  
  小牛牛:那他们(病人)好多人,排不下啦,后面有电视机,我们排着就站弯了,我就到了挂号那里。
  
  T:哦,老师知道了,但是老师还是看到你在挂号窗口那挤了其他小朋友,下次要注意守秩序,一个一个来哈。
  
  “今天病人都跑到我的座位上来了,拿我的笔来写”C2 继续说到T:那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病人多了”有幼儿在下面回答到,T:C1 你觉得呢?
  
  C1:没有门,我想要有门,让病人在外面…T:哦,有门,其他小朋友你们觉得需要吗?
  
  大家回答到“需要。”
  
  T:那我们下次给医生修个门,病人小朋友也要注意,人多也要注意排队,不能随意去医生挂号和拿药的位置,里面看病的两位医生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啊?
  
  C3 站起来说:我今天没有找到医生的衣服,不知道在哪了(衣服放在挂号处前面电视机柜的隔层里)。
  
  T:嗯,老师知道了,那你们觉得该怎么解决呢?
  
  “把衣服放在到医生房间里,一下就可以拿到了。”一位幼儿站起来说到T:嗯,这个办法很好,下次老师就帮你们把衣服挂到小医院里面,今天其实玩小医院的小朋友们都表现的很棒,都能做自己该做的事,老师希望你们下次玩的更好。(观活动 13)在这次讲评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小医院活动情况的观察,引导启发幼儿想办法解决其中遇到的问题,幼儿的参与性很高,积极地投入到了讨论当中,整个讲评过程幼儿都表现的很专注。教师也从幼儿的回答中确定了区域调整的具体细节。
  
  讲评结束后我对组织讲评的教师 A2 进行了访谈,“您对这次区域活动中小朋友们提到的问题怎么看?”“我其实也观察到了一些情况,小朋友们提到的问题的确存在,因为我们也是这学期刚开的这个主题医院,新学期把以前布置的区域都换了,新区域在一些地方可能还考虑的不是很周到,是需要在观察幼儿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布局、材料的调整的,这可能需要一个过程,今天我发现电视机放在那的确影响了幼儿活动的开展,排队站在那排不开,当病人的稍微多些就不行了,但幼儿提到衣服的事我还没发现呢,其实放在那柜子里是不好拿,你看嘛,让幼儿自己说还有意外收获呢。”
  
  事后,班上的老师就对幼儿提到的问题对小医院进行了一些调整,把挂号窗口前面的电视机和柜子移走了,并且给挂号和拿药的地方安上了一个漂亮的小门,还在医生的房间内放了一个小架子,用衣架将医生和护士的衣服都挂在了上面。
  
  在约两周之后的一次区域讲评中教师重点讲评了小医院案列 2 片段 T:今天玩小医院的小朋友开心吗?
  
  有的说“开心。”有的说“不开心。”
  
  T:不开心的小朋友告诉老师为什么不开心啊 ?
  
  C1:今天医院只有一位病人呢,我都没什么事情干。
  
  T:哦,为什么今天大家不去医院看病呢?
  
  一位幼儿回答说:我想当医生,我当过病人了,医院人满了我就去玩粘土了。
  
  “我也想当医生”另一位幼儿也说到。一位当医生的小朋友说到:我们就四个医生,人都满了的。
  
  T:嗯 老师知道了,大家呀都想去当当医生,给病人看病,那么这样吧,我们这次当过医生的小朋友下次就去当病人吧,让还没有当过医生的小朋友体验下,其实呀当病人也挺好的,可以体验我们小医院和医生的服务呢,好不好?
  
  大家集体回答:好。
  
  T:今天老师还看到一位病人,就是各各,他在看病的时候拿出了一张卡来付钱,大家说这样可以吗?(教师将各各的卡拿在手上,其实就是美工区的一张小卡片)一位小朋友说:可以的,我和妈妈去医院就是刷的卡。
  
  T:哦,对啦,医院是可以刷卡的,所以我们小朋友在下次玩的时候也可以刷卡,不一定要去前面拿我们的现金啦,老师下次再给你们做一个取款机,我们在医院既可以刷卡也可以取钱。
  
  就是老师再提醒一下哈,活动完了之后记得把衣服和使用了的玩具放回原处,把东西都整理好。(观活动 19)这次讲评中教师首先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为幼儿提供了参与讲评的环境支持。其次讲评的内容指向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容本身,对幼儿活动中生成的问题作了回应,为幼儿提供了一种协商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其次根据观察到的幼儿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经验、创造性表现与其他幼儿进行分享,为丰富小医院的游戏内容给幼儿做经验上的准备,可以促进了幼儿整体游戏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讲评之后,教师用废旧材料做了一个“取款机”投放到了小医院,并找来了几张废弃的银行卡供幼儿使用。之后幼儿在小医院里面刷卡消费一度成为一种“时髦”,幼儿的游戏情节也变得更加丰富了。
  
  约一周过后,一次区域活动讲评中,涉及到了“小医院”
  
  案例 3 片段 教师在表扬了美工区和表演区幼儿的表现后,开始了针对“小医院”的讲评。
  
  T:今天玩小医院的小朋友举手让老师看一下(6位小朋友举起了手),好,那老师请C1小朋友先来给大家讲讲今天他扮演的什么?做了些什么?
  
  C1:我今天是看病的医生,我给妞妞看了牙,还给她打了针,还给明明开了药的。
  
  T:哦,今天这么忙啊,玩的不错,指向C2,你呢?
  
  C2:我也是看病的医生。
  
  T:你今天给谁看的病呢?
  
  C2:我也给明明治病了,我治的是感冒,我给他打了针的,我本来还想给他量温度的,可是没找到(温度计)。
  
  T:嗯,是个好医生,我们下次玩的时候再找找,说不定就有温度计了,就可以给病人量体温了哦。
  
  好,我们今天医院的小朋友也玩的不错,来一起给他们掌声。(观活动 22)在这次讲评中,教师从幼儿的回忆表述中获取了有效信息,发现了幼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就是关于在提供材料方面还可以在丰富一些,用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
  
  活动结束后教师用废旧材料做了一个仿生的温度计,并且还在治疗室投放了放大镜、小木锤等医疗工具,同时在药柜上也添加了新的药物,整个小医院可供幼儿操作的材料更加丰富了。幼儿对小医院的兴趣也更加浓厚,每次开放选择区角的时候,都是最热门的区域之一,幼儿游戏的内容、情节也随之更加的丰富并富于变化。
  
  从以上三个案例可以看出,区域活动讲评是有效解决幼儿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的一种重要方式,同时讲评也对一个区域的布局、调整以及材料的投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区域的有效调整应该是在儿童视角下完成的,调整方案的确定、实施有赖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发展特点。而教师对幼儿兴趣需要,发展特点的了解一方面依靠于对幼儿区域活动中表现的充分观察,另一方面可以来自讲评时幼儿自身的回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讨论内容。换句话说,一个区域的调整也就依赖于这两方面的内容。如此才能让每个区域保持生命力,让幼儿充满探究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承载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平台的作用。
  
  同时教师观察到的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在讲评活动时抛出,引发幼儿的讨论,以一种“以点带面”的形式推广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是某种新经验的分享,促进幼儿能力水平的发展。
  
  类型二:分享交流型
  
  案例 4 片段 T:收好玩具后,请马上回到座位上,今天在玩科学区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个不一样的玩法,其实他的玩法是特别棒的,以前我们拿这个是听声音(这个玩具是教师自制的,将两个普通的矿泉水瓶的瓶口粘连在一起,里面装上大米、绿豆、白豆,量不一样多),结果我发现他做了一个动作,把这个一下倒过来,再把另外一个也倒过来,然后看哪个流的最快,好现在,童童你上来告诉老师,通过你的实验,这三个倒过来哪个流的最快,哪个流的最慢?
  
  童童:米最快,白豆子最慢。
  
  T:哦,原来是这样,那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下这个实验,我请牛牛和点点上来帮我,好,你们一人一个,听我口令,一起倒过来,然后其他小朋友看是不是像童童说的一样。
  
  随着老师一声“开始”,三个小朋友把瓶子到了过来,结果发现绿豆最先完,这时童童连忙解释到:米多了一点。
  
  T:咦?我们发现实验结果有点不一样,最快的是绿豆,然后是是白豆,最后是米。
  
  “因为米多了一点”童童还在解释,老师示意童童不要着急。
  
  T:好,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把装有绿豆和米的瓶子放在一起大家都说米比绿豆多了一些。
  
  T:嗯,对了米要多些,那如果我们要比较哪个流的快,我们该怎样?
  
  有幼儿回答到:弄成一样多。
  
  T:嗯,那好,我们在下次开放区角的时候,请科学区的小朋友们按照你们的方法做一下这个实验,看看要怎样才能比较出哪个快,到时可以借助我们这边的小闹钟来帮你计时。到时要告诉老师你们的实验结果哦,看看到底是不是和童童一样好不好?
  
  “好” (观活动 15)教师通过对幼儿活动过程的观察,发现了童童在科学区里用已有的材料探索出了一种新的玩法,教师将这种新的经验在讲评中进行了分享和推广。分享推广的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给与幼儿结论,也没有说童童的结论就是对的,而是邀请了其他小朋友一起实际操作,在发现问题后又一起找原因,并为下次活动埋下伏笔,激发了幼儿探索的欲望。童童玩的是教师投放在科学区的一种自制玩具,刚开始的目的是让孩子感受不同的物体以及不同量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之间的差别,但渐渐地小朋友在有过类似操作后,这套玩具基本就“无人问津了”.通过这次讲评大家发现了原来还可以这样玩,这次讲评的意义除了使这套玩具“重获生机外”,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幼儿探索已有材料很玩法的兴趣,这对于保持每个区域的活力至关重要。
  
  案例 5 小羊羊选美大赛
  
  在一次美术区的活动中,教师指导小朋友们用卡纸和颜料笔制作小羊,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将完成的作品交到老师处,教师举办了小羊羊选美大赛。
  
  教师要求牛牛作为大会的主持人首先登场,牛牛上台宣布:第一届小羊羊选美大赛正式开始,让我们期待第一位候选人的产生。
  
  T:好了,小朋友们刚才完成的作品都已经交到我这里,我们现在都是评委,评选之前呢,我想请问各位小朋友,你们觉得怎么样的小羊才能算是我们选美大赛中的漂亮小羊?
  
  一位男小朋友站起来说到:很帅的。
  
  T:嗯,帅气的。
  
  接下来有小朋友陆续说到“可爱的”、“害羞的”
  
  T:嗯,这些都是大家认为漂亮的表情,那么接下来呢,请小朋友们擦亮你们的眼睛,对老师手中的作品做出判断,老师会一幅幅的展示给小朋友们看,如果大家觉得漂亮的话就为它鼓掌,如果觉得还不能入选的话就用双手比一个叉的手势,明白了吗?
  
  C:明白了。
  
  接下来老师依次出示小朋友的作品给大家评判,将选出来的作品贴到小黑板上,期间对被幼儿淘汰的作品中的两幅问幼儿为什么呢?幼儿回答到:“羊角太小啦”、“颜色太乱啦”
  
  T:好了,我们第一届选美作品诞生了,一共是这4幅作品,来我们在仔细看一下,这几幅作品漂亮在什么地方呢?(很多幼儿举手,教师点了琪琪)琪琪:因为他们画的很好。
  
  T:哦,因为他们画的好,来,我们仔细观察下,看,颜色,颜色漂亮吗?
  
  C:漂亮。
  
  T:我们再来看他的表情。
  
  C2:很多,有点丰富。
  
  一位幼儿走上台,指着其中一个小羊说:这个小羊是伤心的,其他的是在笑。
  
  T:嗯,对,有一只小羊是悲伤的,我们再来看(指着其中一幅),这只小羊的表情是用了很多符号来表示的,你看他的表情里面眼睛还有眼睫毛,其他三只小羊有,但都是用弧形的单线条来表示的,一根弯弯的,如果我们进行第二届选美大赛的话,我们就要用更多的符号,使你们的小羊表情更丰富一点。
  
  T:那么最后小朋友们再一起讨论下,对比我们的优秀作品,看看有哪几种方法,可以把小羊的表情画的更丰富、好看。
  
  接着老师总结了大家提到的方法,并用粉笔在黑板上对一些常见表情的表现方法做起了示范,幼儿非常专注的看着。
  
  主持人牛牛上台宣布:第一届选美大赛即将结束,我们为获奖选手颁奖。
  
  (观活动 31)教师打破了传统的区域分享交流型讲评的开展模式,以一种比较灵活、新颖的比赛形式来开展,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讲评的氛围十分宽松,亲切,幼儿在整个讲评的过程表现非常专注。并且通过选美大赛的开展,教师先让幼儿自己选择漂亮的作品,试着总结漂亮作品的判断标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使幼儿明确要完成一幅漂亮的作品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最后在选出的作品基础上通过对比强调做好作品需要掌握的几种基本技法,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幼儿学的非常专注。
  
  类型三:评价规则型
  
  在一次室内区域活动结束后,A1 老师组织幼儿坐到了活动室的中央,除了玩大建构区的 3 位小朋友还在走廊外收拾材料没有回到座位上外,其他组的小朋友都已就位,等建构区小朋友回来做好,教师主要就建构材料的收放展开了讲评。
  
  案例 6 片段 T:今天我们玩建构的小朋友收材料的时候耽搁了很多的时间,其他小朋友坐好了很久才进来,建构区的小朋友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呢?
  
  C1:果果他们隔了很久才开始收,还不要我帮他收。
  
  T:哦,老师知道了,果果老师让收玩具了为什么你在搭呢?
  
  果果:我的花园还没搞好。
  
  T:但是如果你继续做,我们其他所有人都要在教室里等你,我们还有其他活动怎么办呢?其他小朋友也可以想想办法。
  
  C2 站起来说:可以下次在做或者做快一点,先一起把材料收好。
  
  T:嗯,对,我们每天都有机会玩建构,可以下次在做嘛,这个办法好。果果你觉得呢?
  
  果果点一点头
  
  T:但是今天建构区也有小朋友收材料收的又快又好,收完后还帮其他小朋友收,就是我们的牛牛,牛牛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收的?
  
  牛牛:要快的把房子拆了,然后把那个装的东西(装材料的框)拿过来,要拿几个,然后把材料放到不同的框里。
  
  T:哦,老师知道了,以后我们在收建构区材料的时候就要祥牛牛这样,听到老师让收材料了,迅速将自己的作品拆开,可以把我们的收集箱拿到你们的中间,按照上面的标志把材料分类放好,然后装好后再一起抬到走廊放好。小朋友们听清楚了吗?
  
  集体回答:清楚了。
  
  (观活动 07)案例 7 在大约 30 分钟的室内区域活动后,老师组织幼儿在教室里围坐成一个半弧型,开始了讲评环节。
  
  T:今天在活动结束的时候,美工区有一位小朋友没有收玩具,而是继续待在里面做,请他告诉大家是什么原因才会这样?
  
  C1:我没有做完。
  
  T:为什么没有做完呢?遇到困难了?
  
  C1:不是,就是有点慢了…T:那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好几位幼儿争着说:“快一点”,老师示意举手回答,幼儿举手后,老师选了一位小男生回答。
  
  C2:“快”
  
  T:快一点收是不是?站起来说完整C2:快一点点收玩具。
  
  T:好,ok.早早(另一位举手的幼儿)说C3:快一点,不要让大家等。
  
  T:好,快一点收玩具,还有谁来?
  
  C4:做东西的时候快一点。
  
  T:对,做的时候快一点,你在做这个串花的时候…(老师还没说完,被幼儿打断)C5:下次再来。
  
  T:下一次再来,这些是不是都是解决嘟嘟收玩具慢的办法啊,是不是?
  
  幼儿集体回答:是。
  
  T:嘟嘟下次能不能做到了?刚刚小朋友们给你提出了三种办法,哪三种办法?你说出来给大家听一听 .
  
  C6:…(小声嘟囔着)T:大声点C6:忘了…T:啊!忘了再请三个小朋友给他说,举手来C7:快一点收。
  
  T:快一点收是不是?这是第一个办法,第二个谁来?(点了举手的欣欣)C4:他可以在外面买一个涂料回家去自己做T:哦,回家去继续去,这是第二种办法 这三种办法呢?点了举手的然然(化名)C8:换一个区域玩。
  
  T:就是换一个收的快的区域玩,好,非常棒,还有没有其他办法?乐乐说C9:如果小朋友们速度快,就会收的快,如果速度慢,他们就会收的慢的…T:你的意思就是要速度快嘛,是不是?
  
  C9:是。
  
  T:ok 好,现在谁在说话,我看到丫丫在说话(丫丫被点名后速度停止了和小朋友的交谈),好,大家提出了很多办法,嘟嘟记住没有?
  
  C6:记住了。
  
  T:接下来我们表扬一个区域,表扬一个建筑区,因为建筑区今天收的很快,为什么他们收的很快?是因为他们今天分工合作,每个小朋友收了一样玩具,所以他们收的很快,不像他们美工区,自己收自己的,别人做没做完也跟他没关系,结果导致他们区最后最后收完,所有小朋友都上位了,他们几个还在那收,包括今天玩空气粘土的小朋友,最后走了没人收玩具,今后小朋友们一定要记住该怎么样又快又好的收玩具。
  
  整个讲评活动在 5 分钟左右。(观活动 05)收拾整理玩具材料是区域活动组织开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下次活动得以开展的条件和基础。上述的两个案例中,当教师在收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个别幼儿出现问题时,没有立即严厉地去斥责幼儿,而是安静的在一旁看着,观察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活动结束后教师在讲评中,教师首先就发现的问题询问当事者本人,发现幼儿是因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品,收材料的时候又很慢,在了解了原因后教师与大家开展了交流讨论,商量具体如何操作才能收的又快又好,推广了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幼儿的经验。让幼儿获得了一些有条理、有秩序地收放整理材料的方法。同时通过积极的互动,让收的慢的孩子意识到了自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1、耽搁了大家的时间 2、自己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利于其他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1.2 低效的讲评
  
  类型一:结果导向型
  
  案例 1 幼儿在室内区域活动结束后,开始陆续分组做到自己的位置上,老师走到最前面开始总结。
  
  T:小朋友们迅速坐好了,我们今天来看一下大家玩游戏的情况,我首先要表1不是说他们玩游戏的情况,而是我刚刚说了收完材料赶快上位,他们动作很快,特别是航航(化名),今天表现的很好。
  
  T:玩茶馆的小朋友要注意,你一次喝完以后可以把小杯子里面的茶倒到水池里面去,然后那一壶茶你还可以继续喝,在里面多加些水,不是说一次倒了之后就不要了,这样就太浪费了,“25 元一杯”,就被这样倒掉了你看多不划算,好,我们再来说说外面的建构区,我们要表扬天天、乐乐。而且今天大家在外面搭的时候知道怎么和小朋友分配合作,下一次呢老师有一个建议,下一次我们在外面搭建构的所有小朋友一起最大的建筑。我们可以在每组小朋友们搭建的建筑之间再搭建一些桥梁,使他们组成一个更大的建筑物,看起来特别有创意。
  
  C1:就环球中心最大。
  
  C2:吴老师,我觉得应该男生一堆、女生一堆。
  
  T:没有关系,你们自己可以商量,好吧。还有玩书吧的小朋友我也要表扬,首先他们知道要脱鞋进去,自己不看了的书也知道收回去,摆放的整整齐齐的,看着心情也舒畅,总的来说小朋友们今天表现的都不错,给自己一些掌声。等一下所有的小朋友都有“小印章”(对于活动中表现好的奖励),但是除了三位小朋友,他们自己知道,下一次表现好就 ok 啦。(观活动 09)可以看出,教师当天对开放的大部分区域中幼儿活动的情况进行了点评,具体范围包括了角色游戏区中的茶馆,建构区以及阅读区。表面上看教师的讲评关1小朋友表扬,但仔细分析可以看出教师其实主要还是从活动的结果出发,关注的还是活动中的常规和材料的使用,对幼儿活动内容的本身缺乏关注。讲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行为会更加的规范。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教师提到的茶馆中幼儿出现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幼儿故意浪费材料,通过事后与幼儿的访谈得知,他们提到“那个客人要喝八宝茶,我们的茶叶要换啊,只有一套杯子”,可以看出幼儿是根据游戏情节的内容在正确的使用材料,教师其实应该做的是合理的增添材料。然而由于教师当时观察的不到位,只注意到幼儿倒茶这个结果,讲评时就“理所应当”的从节约材料的角度提醒幼儿,对促进茶馆游戏内容的丰富和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影响不大。相比之下教师对建构区的活动过程关注较多,表扬了个别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于下次活动的主题提出了建议,试图促进幼儿建构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但对幼儿活动中具体的建构行为和遇到的问题没有给与支持。讲评中的师幼互动类型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整个过程的权威控制,幼儿参与表达的机会太少,互动以教师视角的观察为线索。
  
  案例 2 片段 T:今天玩美工区的壮壮小朋友刚开始在玩剪纸,拿了很多材料出来,之后收都没收就跑去玩粘土,最后粘土也没收,是不是?
  
  C1:结果明明给他收拾的,还有其他小朋友帮忙收拾的,妞妞的材料最后也没收。
  
  T:嗯,对了,待会儿呢请完了粘土的小朋友一起去把材料整理一下,小朋友们要记得下次记得自己收哈,不要让其他小朋友给你收拾。还有磊磊,你们看他今天用了这么一大块粘土,好浪费哦,他还把工具都弄到里面去了,他上厕所也把它带到厕所里面去了,还掉在了地上,大家说卫不卫生?
  
  C:不卫生。
  
  T:好,下面我们请来看一下点点和成成今天用磁铁做的小汽车(出示了点点和成成的作品),漂亮吗?
  
  C:漂亮!
  
  T:嗯,老师也觉得很漂亮。
  
  C2 站起来说(点点):是战车。
  
  T:额,是战车啊,你们在下次玩的时候也可以用磁铁来试着拼一些车车啊什么的,各种东西,好不好?
  
  C:好,拼战车!
  
  T:哦,对了,还有今天的多多小朋友,你在美术区画的那幅画的颜色可以在丰富一点,画面上留白的地方太多了,可以在多加些颜色,下次注意哈!(没有出示多多作品)(观活动 26)分析:壮壮在被老师点名后表现的很委屈,今天在观察美工区的活动中我有留意到壮壮的表现,他当时表现的很专注,用心地完成着自己的作品,现在被老师批评了,我也觉得很诧异。讲评结束后我走到壮壮身边,问他:“壮壮,你今天在用粘土做的什么啊?”“霸王龙”“哦,难怪,看上去这么霸气,为什么这次要用这么多粘土呢?”“因为霸王龙本来就要比其他小龙大很多,做小了就不像霸王龙啦的嘛。”“哦,那你为什么要把工具都放到粘土里,还带到厕所里面去呢?”“那个小铲子我是要用来给霸王龙当翅膀的,我要解便,怕其他人给我弄坏了就带进去了。”经过和壮壮简单的交流,可以发现其实壮壮并不是故意捣蛋浪费材料,而是在很用心的实践自己的想法。只是因为他的这个作品比较难以及活动时间的关系,他还没能完成自己的作品,最后老师看不出他做的是什么,凭主观臆断认为他浪费了材料,作为反面事例提出来,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
  
  在本次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当事老师随机观察着开放的各个区域,对每个幼儿的活动情况不可能都了解,对于幼儿的评价往往就只能基于对幼儿活动结果或者完成作品的判断。但在讲评中涉及到批评的时候应更慎重,多了解幼儿当时的想法,营造宽松的氛围,询问幼儿,通过幼儿的表达尽量在大脑中还原真实的活动情形,关注到幼儿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使讲评的内容更加的真实客观。
  
  类型二:缺乏观察的询问型案例 3 片段 T:今天玩医院的小朋友有哪些?举手,大声告诉我当医生的应该有几名?
  
  有的幼儿回答 3 名,有的回答 4 名。
  
  T:嗯,对啦,是 3 名医生,有 1 名是护士。那么当老师的小朋友李老师问你们,你们都做了些什么事?你帮谁看了病?(下面有多名幼儿举手)来,小牛牛告诉我。
  
  小牛牛:点点、涵涵。
  
  T:嗯 我们的小牛牛帮点点、涵涵看了病,那么点点、涵涵,他把你们的病治好了吗?
  
  下面回答到:治好了。
  
  T:那么当医生的小朋友要注意,以后玩医院的时候记得把你的帽子衣服穿戴好,这样才是医生。还有没有哪位小朋友在医院遇到了问题?
  
  C1:张新云让我快一点挂号。
  
  T:嗯,为什么会比较慢呢?你当时在做什么事情?
  
  C1:数钱。
  
  新云:她一直在收钱,我们都排了好多人了。
  
  T:哦,老师知道到了,请挂号的小朋友注意时间,下次挂号的时候用我们的数字1、2来表示病人看病的顺序、一次进入医院。我们再来看一看美工区的小朋友的作品,这个小房子是谁的作品。
  
  C2举手:我的。
  
  T:嗯,不错,真漂亮,这只小狗呢,是小狗吗?
  
  C3:嗯,是的,是我做的。
  
  T:很可爱的小狗,还带着围巾呢,很棒。这个这么大是谁做的啊?
  
  C4:我的。
  
  T:你要注意啊,我们玩超清粘土的时候要节约一点,不要做的这么大,你用了好几盒的材料,那其他小朋友怎么办呢,下次注意啊,稍微小一点。好了,我们回原位,准备吃午饭。(观活动 33)上述案例中,教师在讲评活动给于了幼儿回忆活动过程的机会,并通过师幼之间的双向交流,了解到了活动中的一些问题,并给于了一定方法上的支持,有意识组织幼儿一起欣赏作品,分享经验。教师的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其中不免存在很多问题,案例中教师的讲评始终围绕着教师的询问而展开,那么这些问题的价值,直接决定了此次讲评活动的质量,教师的问题比如“你给哪些人看了病?”“病治好了吗?”,都是属于“填鸭式”的问题,幼儿只需做几个字的简单回答,虽然指向了活动的过程,但无法引起幼儿的活动过程的反思。同时在赏析幼儿美术作品时“这是谁的作品”,“真漂亮”,仅仅围绕作品本身进行点评,并且评价也不够具体,其他幼儿不清楚漂亮在什么地方,对幼儿在美工区的操作过程,以及个别幼儿没有完成作品的原因缺乏关注。
  
  教师由于缺乏对幼儿活动过程的关注,在讲评时又希望能够了解幼儿活动的情况,解决幼儿活动中的问题,因此会普遍采用询问的方式,试图通过幼儿的表达来得到观察目的。但这显然是不够的,通过这种方法来发现活动中的关键问题,过分依赖于教师提问的质量以及幼儿的表达水平以及表达的内容是否真实客观。
  
  这种教师询问式的讲评容易使讲评的内容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给人以泛泛而谈之感,没有解决活动中实际的问题。
  
  类型三:时间分配不足型上午 10:10-10:50 全班幼儿在大建构区活动案例 4 片段 T:教师请大家都退到区域外面来站好,今天在我们收之前请大家彼此介绍下搭的是什么?好不好?
  
  C:好。
  
  幼儿在老师的示意下,走入区域,彼此看了看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这时 C1:老师我们这个立交桥还没搭好,有人捣乱,搞破坏。
  
  T:嗯,老师知道了,今天没搭好没关系的,下次继续。
  
  紧接着老师点名部分幼儿留下来帮助另一位老师收玩具,带领其他幼儿回教室,整个讲评结束。整个讲评分享仅仅2分钟。(观活动 17)分析:本来幼儿间有很强烈的分享愿望,很乐于展现自己的成果,那位在讲评中向老师说明自己作品被破坏的小朋友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成果本来是很棒的,但是就是老师留给幼儿分享交流的时间太少了,刚开始看,还没来得及交流,整个活动就结束了。
  
  事后我和老师交流,老师告诉我,她本也想让孩子们多一些分享时间,但是因为之前的活动让孩子们玩的太久了,讲评的时间就被压缩了,没办法只好让他们先回了,下次有时间再做交流。
  
  那么这样的分享质量是比较低的,幼儿还没看完其他小伙伴的作品,甚至站在最边上的可能还没看到,分享就已经结束了,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幼儿没有办法进行交流、学习,教师给于的时间无法满足幼儿的需求。
  
  分享交流型的讲评通常情况下的开展模式就是邀请幼儿互相参观、介绍,交流,或者要求个别幼儿做示范、讲解作品的做法、步骤等。开展模式单一,久而久之难以满足幼儿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讲评情形,探索更加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的分型交流讲评模式。
  
  类型四:简单描述型--教师替代幼儿回忆案例 5 片段 T:今天玩木工区的小朋友表现很棒,以前我们很多小朋友都只是试着用小锤钉钉子,没有做出完整的东西,但今天不同,老师手里有他们完成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是童童做的桌子和板凳,大家看,非常的牢固,放着也很平稳,不错啊。然后这个是各各的做的战车吗?
  
  各各:不是战车,是车站,下面那两个钉子的地方就是车子进去的。
  
  T:哦,老师知道了,但是你这个角上上的钉子要钉稳一点,你看这都要掉了。
  
  T:最后最一个,秋秋做的楼房吗?也很漂亮。
  
  秋秋:不是不是,是机器人。
  
  T:哦,好的,做的很不错啊,你们看,今天小朋友们已经做出了桌子、板凳、车站、机器人出来,老师希望下次大家能够做出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出来。这几个我们就先放在窗台上展示。(观活动 37)案例中,教师代替幼儿描述着他们完成的作品,都不清楚幼儿到底做的是什么。在讲评的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请幼儿自己来介绍自己的作品,讲解做的步骤、方法,遇到的的困难。大班幼儿随着认知技能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他们有能力独自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对幼儿作品简单的描述让幼儿失去了回忆操作过程,巩固已有经验的机会。同时这样一种教师到幼儿的单向通道的交流,也不利于师幼之间情感的交流,幼儿虽然得到了表扬,但成就感不强。对于其他幼儿而言,也很难从教师的讲评中获得促进自身知识技能发展的部分,虽然教师提出了要求、期望,希望大家下次都能做出自己的作品,但具体该怎么做,为什么其他幼儿不能完成,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案例 6 片段 T:今天总的来说呢,小朋友们都玩得不错啊,首先老师要表扬玩医院的小朋友,不管是医生和病人都对我们医院的流程很熟了,知道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活动完了衣服这些也分类放好了。然后是我们玩美工区的小朋友,也很不错,老师看到他们都很安静的在那完成自己的作品,很认真,但是呢,老师要提醒一位小朋友,就是秋秋,已经说了很多次了,我们的空气粘土用完后一定要把盖子盖上,不然会干,下次一定要注意。表演区玩得很好。(观活动 23)案列 6 中,教师依次描述了医院、美工区、表演区的情况,总体上表扬了幼儿的整体表现。但可以明显的看出教师的讲评内容是很笼统的,通过观察,幼儿对于教师的表扬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很大部分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幼儿在下面自己交谈。在整个讲评的过程中,教师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把在活动中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讲述给幼儿,幼儿只要被动的接受即可,没有参与讲评的机会。在这种类型的讲评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幼儿活动过程中规则和结果的描述,对于幼儿的活动探索过程不太注重。事实上,大班的幼儿更希望通过在和教师、同伴的交流讨论中把自己的活动感受和想法说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或者是教师的表扬、帮助。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看不到幼儿的分享交流,这种讲评只是教师的独角戏。
  
  讲评中所有相关人员的地位都应是平等的,都应该拥有平等的话语权,特别是大班的幼儿,这方面的需求尤为强烈,在一个能积极参与的讲评中他们明显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而教师简单描述型的讲评在根本上就是一种单通道的讲评。研究者在这次区域活动结束后,利用讲评开始前的空闲时间对美工区其中的 4 名幼儿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待会儿想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小朋友们看吗?”,都回答到“想”,“是想自己展示还是老师帮你们展示呢?”,其中 3 名幼儿回答想自己展示,认为自己展示最棒,1 名幼儿表示想让老师展示,认为自己害怕,不好意思。从中可以看出幼儿是有展示分享自己作品的需求的,而教师在讲评中对整个美术小组的整体肯定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成就感。
  
  类型五:给与答案型案例 7 片段 建构区活动结束后,教师让幼儿先别收材料,站到区域外,开始了讲评。
  
  T:壮壮,你们几个搭的这是什么啊?
  
  壮壮和其他几个小朋友说:我们的宇宙基地。
  
  T:哦,那你给我们介绍一下。
  
  壮壮和其他几个小朋友在这作品旁说到:这是大门,这是我们的飞船,这些是导弹,还有这个是能量球…T:哦,搭的真不错,很有想法,其他小朋友下次也可以和壮壮他们一样,一起合作,商量搭一个这样大型的。C1你搭的什么呀,怎么都倒了呀?
  
  C1 很无奈的说:我弄不稳。
  
  T:老师看了看说:嗯,你看你把这些细的柱子放在这下面一层,距离摆的也不一样,下面都不稳当然要倒了,要把这边的粗的放下面,距离一样,才搭的牢固哈,还有老师看到你在搭上面的时候,选的罐子高度都不一样,你这样盒子房子上面能平吗?下次要注意哈,C1明白了吗?
  
  C1:点了点头。
  
  接着老师又请另外两名幼儿介绍了自己的作品。
  
  最后老师让收拾材料,活动结束。(观活动 05)案例中,教师面对幼儿在建构中出现的问题,直接替幼儿找到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不是将问题提炼出来,引导幼儿自己通过反思找到问题原因,提出调整方案。成人过早的给与幼儿问题的答案,实际上剥夺了他们将自己看作是一个有能力的个体的机会。大班的幼儿已经具有反思和评价的能力,如果幼儿自己实在找不到问题出在哪,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发群体的讨论,在彼此的交流中去发现问题,并想办法解决,最终得到经验共享,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2.2.2 分析与思考
  
  通过对高效、低效两大类,具体八小类的分类标准对讲评案例的内容进行具体呈现、分析,进一步了解了教师和幼儿在真实讲评情境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看出,在不同类型的讲评活动中幼儿的反应是有差别的,所获得的参与机会不均等,同时在整个讲评过程中教师的反应以及营造的氛围也是不同的。
  
  对三种高效的讲评类型的整体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发现:首先,高效的讲评活动中,教师和幼儿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有同等的话语权,幼儿有机会参与到讲评的过程中,分享交流自己的观点,也就是说教师和幼儿之间交流的通道是双向的。其次,讲评的主题内容主要围绕幼儿活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出现的新经验而展开,这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来自于教师对于区域活动过程的观察,也可以来自讲评中幼儿回忆的过程。最后就是整个讲评活动的氛围是积极民主的,幼儿没有参与讨论的心理压力,可以畅所欲言。具体情形如下图表示:
  
  同时按照讲评效果的操作化定义标准,出现了 5 类低效的讲评,分析这 5 种类型的讲评,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第一,讲评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到活动的结果,忽略了幼儿活动的过程;第二,讲评中缺乏幼儿的参与,教师在讲评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第三,讲评的时间分配不足,无法满足幼儿基本的交流分享需要。当然不是所有低效的讲评都同时有这 3 方面的表现,具体到某次案例而言,可能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两方面体现突出。这 3 方面的表现看似简单,但这些表现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值得深思的,也将是本文下一节研究的重点。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