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依恋风格与沙盘游戏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1-18 共10742字
  前 言
  

  长久以来,有很多人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所困扰。他们会发现对于自己、他人、事件和环境,总是会产生怀疑、抗拒或者焦虑等种种情绪。对于成年人而言,这些感受是可以被直观地意识到的,大多数人会为此不安,担忧,可以明白这些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但是想要试图改变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类似的情境中,他们还是会不由自主的重复着某一种相同的模式。他们为之苦恼,为之彷徨,为之百思不得其解,可能会尝试许多方法去克服自己内心的纠结彷徨,去解决人际间存在的问题,但可能收效甚微。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清楚,那些固定的、可能是他们都未能意识到的模式,早在襁褓之中就已经开始慢慢形成,并逐渐内化成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这种模式就是依恋风格。
  
  依恋风格不仅塑造了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对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看法,并且其影响可能渗透到一个人生活的许多方面。这种影响是内隐的,根植于无意识当中,可能外显的研究工具并不能充分的将其反应出来。而将这种无意识的内容呈现出来,则需要一个适宜的“容器”,沙盘游戏无疑符合这一要求。在沙盘游戏的世界里,个体是被关注、包容和接纳的,他们会被倾听,会得到积极的反应,一言一行都不会被评价。研究者或者咨询师就像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为个体守护着一个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二者结合起来,恰如一个理想的依恋环境,可以让个体重新体验那种母子一体的亲密感受。往事不可追,每个人都不可能再有机会重新回到襁褓之中,也不可能更换更加理想的抚养者来重新塑造对于自己、他人和环境的认识。而沙盘游戏的世界则在某种程度上给了个体这样一个机会,让他可以将自己内心那些无形的东西以有形的方式呈现出来,去直观的检视、思考那些自己可能一直无法言明的感受,从中获得反思和新的认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沙盘游戏对于依恋或者依恋风格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综上,本研究运用沙盘游戏对依恋风格进行研究,期待发现不同依恋风格的被试在沙盘游戏的内容、过程和叙事三方面的表现会具有一些汇聚性的特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文献综述
  
  1.1 依恋理论及依恋风格概述
  
  1.1.1 依恋理论的提出及发展
  
  依恋理论被 Cassidy 和 Shaver 描述为“20 世纪心理学中研究最为广泛,意义最深远也最富创造性的一条主线”.作为一种心理结构与心理过程, 依恋是个体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同样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
  
  弗洛伊德是最早关注依恋的研究者,他认为儿童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将会成为 “日后各种情爱关系的原型”.这表明了依恋关系对于个体将来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的重要意义。
  
  依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真正得到重视,始于战争的阴影。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有许多在战乱中失去父母或是与父母分离的儿童,尽管在儿童福利机构中得到了照顾,但是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上世纪 50 年代,英国心理学家 John Bowlby 向世卫组织提交报告,指出了不良养育,尤其是母爱剥夺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严重危害。1969 年 Bowlby 在他的《依恋与失落》一书里,从生态学、心理学、心理分析学等多个角度,阐述了早期社会依恋理论,解释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机制,论述了个体早期母婴依恋关系的发展。他将依恋定义为:人类个体与特定对象建立强烈情感联结的倾向。依恋理论就是将这种倾向概念化的方式,解释多种形式的情感困扰和人格紊乱(包括由不情愿的分离和丧失所引起的焦虑、愤怒、抑郁和情感疏离)的途径。
  
  Bowlby 的依恋理论深受达尔文影响,他用“自然选择”的进化论思想支持了自己的依恋理论。为了发展他的依恋理论,Bowlby 在动机系统和进化功能之间做了明确的区分,这就意味着依恋是在人类远古环境中通过自然选择得以保持下来的。尤其是 Bowlby 认为亲子间依恋关系的初级功能是保护幼子免受捕食者的威胁,可以安全的生存,而这一点对于人类漫长的婴儿期而言尤为重要。
  
  早期依恋理论家们对于亲子依恋很感兴趣,认为个体对于这种亲密联结的需要构成了人类经验的基本组成部分。他们这种联结具有生物学的意义,在一个存在着捕食者的环境中,孩子与母亲(或其他主要抚养者)保持接近可以增加生存的概率。抚养者在婴儿近旁可以给婴儿提供一种舒适感并且保护婴儿免受威胁。Bowlby 的合作伙伴 Mary Ainsworth 发现,儿童与抚养者之间的这种情感联结每当分离发生或是儿童处在一个恐惧、焦虑或悲伤的情绪中时会十分活跃。这些观察使她扩充了依恋的理论,并于 1978 年提出了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三种依恋风格。Ainsworth 等学者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依恋的三个主要功能:保持亲密(proximity maintenance)、避风港(safe haven) 和安全基地(secure base)。
  
  这说明依恋具有生物学意义,它可以增加儿童的生存几率,使儿童免受威胁,为儿童向外探索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基地,同时也提供了返回这个“安全天堂”的可能性。所以说,依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安全与保护,依恋对象会发挥一个安全基地的作用,从中儿童可以获得勇气去探索环境,并在感到无助和恐惧时退缩回来,获得安抚与保护。
  
  1体来说就是,个体在童年早期与最初的抚养者之间的依恋关系和质量会形成个体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模式,这种模式逐渐内化、固定下来,塑造了个体对于自己、他人和环境的认识和反应。依恋研究的范围不再仅仅关注于早期亲子关系,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了成人依恋,发现了成人在认识自己、他人和环境时会持续受其早期依恋关系的影响,甚至一些心理和精神问题也与此有关。总之,依恋理论诞生几十年的时间里,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依恋最初是作为一个儿童发展理论提出的,但它的实际影响力已经扩展到诸多领域,可以用来理解儿童及成人的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
  
  1.1.2 依恋风格和依恋内部工作模型
  
  依恋风格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亲密关系之中个体所持的一种态度类型和倾向性。根据 Bowlby 的理论,早期依恋关系中儿童与抚养者之间相处的经验会内化为个体日后人际关系的原型。婴儿会在头脑中无意识地表征照料者与自己之间的关系,并就此形成基本的人际关系模型,继而对环境和他人产生预期,这就是所谓的内部工作模型。内部工作模型中包含两个基本的信念:(1)一个人是值得被爱的,他人是值得信任的,环境是可预期的、积极的;(2)一个人是不可爱的,所生活的环境是难以预测的,他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儿童与抚养者之间不同的互动方式和质量使得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内部工作模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依恋风格的基础。
  
  个体的依恋风格通过童年早期与最初的抚养者之间的互动固定下来,继而这些人际风格在一生中塑造了我们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认知与反应。儿童为了保持与父母之间的亲近感而“特别定制”地发展认知、行为和情感的图式。
  
  由于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各不相同,儿童发展出的图式也倾向于汇聚成可识别的模式。这些特有的模式或是说依恋风格就成了个体与社会环境沟通的“路线图”,它们如同自证预言一样,从中个体为了引发他人与图式一致的行为而行动,他人的反应继而强化了个体的这些工作模型,直至它们根植于人格结构当中。
  
  因此,依恋风格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不仅可以塑造积极的认知和发展,也可能使个体经历多种形式的心理问题。并且,个体早期通过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依恋风格,会成为日后人际交往尤其是在恋爱、婚姻等亲密关系中存在的依恋模式的原型,这种模式还具有代际传承的作用。自 Ainsworth 对依恋风格进行分类之后,不少研究者都对依恋风格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方法,但总体而言依恋风格可以划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
  
  大量研究显示,较之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安全依恋的个体有更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乐观地看待自己,更加自信、友好、合作,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面对陌生的人和环境体验到更少的恐惧和焦虑,对负性情绪情感更加开放,更具社会胜任力,调节管理情绪的水平更高,可以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况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和反应。而不安全依恋的个体在这些方面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可能会发展出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人际问题和心理障碍。
  
  本研究采用的依恋风格分类模型是由 Bartholomew 和 Horowitz 于 1991 年提出的,他们从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念是积极或者消极两个维度考察,区分出了四种不同的依恋风格,即安全型、拒绝型、沉溺型和恐惧型。具体而言,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个体会觉得自己是具有价值的,是可爱的,他人是重视自己的,并且对于他人,此类依恋风格个体大多持认可、接纳的态度;拒绝型个体同样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但他们对于他人的看法却是消极的。
  
  此类人通过回避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保持一种独立自主的感觉来避免失望,以此保护自己;沉溺型个体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是不可爱的,但对于他人却有着积极的评价,这会使得此类个体通过获得他人尤其是重要他人的认可来取得自我的认同;恐惧型个体也会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是不会被他人所爱的,对于他人的预期也是消极的,认为他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因此这种风格的个体通过回避与他人亲密接触来避免可能发生的拒绝,以此保护自己。
  
  这四种依恋风格人群的内部工作模型可以概括为表 1:
  
 
  
  1.1.3 依恋风格评估方法
  
  (1)陌生情境法
  
  Ainsworth 和她的同事在 Bowlby 依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陌生情境法”,用来考察婴儿与母亲暂时分离时的行为表现。这一方法适用的儿童年龄为12-18个月,先由儿童与母亲进入一系列压力逐渐递增的情节:包括母亲与儿童进行自由游戏阶段(情节 1,2,3),实验者与婴儿进行自由游戏阶段(情节 3,7),婴儿与母亲分离阶段(情节 4,6),婴儿与母亲重聚阶段(情节 5,8),然后使用量表对婴儿在实验过程之中寻求亲近与接触的行为、维持接触的行为、反抗行为和回避行为进行评价。陌生情境实验观察到的是婴儿依恋内部工作模型的外显行为,根据这些行为可以将婴儿的依恋风格划分为三类,即安全型、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
  
  虽然已有研究证实了婴儿在陌生情境实验中所表现出的依恋行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其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母婴互动,但这一方法毕竟是在实验室环境中进行的,在实验室任务情境当中发生的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行为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还是会存在一些差异。因此,陌生情境法的外部效度受到了质疑,这也是这一方法最大的局限性。并且,这一方法适宜年龄较小的婴儿,这也使得这一方法的使用受到了局限。此外,这一实验程序对于研究者本身有较高的要求,需要研究者接受大量的专业培训,这也是这一实验程序的局限之一。
  
  (2)依恋 Q 分类法
  
  依恋 Q 分类法克服了陌生情境法在外部效度上的不足,主要考察 1-5 岁儿童在家庭情境中的依恋行为。依恋 Q 分类法提供了一个连续的测量尺度,用来代表依恋关系安全性的程度。这种测量依恋的方法包括 90 个项目,分别描述与依恋有关的行为,观察者以此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归类,一个项目的位置决定它的分数,这些项目的分数可以代表儿童与母亲在家庭环境中的依恋安全程度。
  
  这种方法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它可以从一个连续变量的角度去评价依恋安全性程度,换而言之,儿童能够更有效地从母亲那里获得安全感的满足,他得到的分数就越高,反之则得分越低。并且,这一方法使用较为方便,观察者只需经过简单的培训即可有效的使用,并且所得结果还能运用多种统计方法进行整理和分析。但这一方法迫选的性质在一定程度限制了被试的自由反应,可能导致一些重要信息的遗失。
  
  (3)成人依恋访谈
  
  成人依恋访谈是目前青少年和成人依恋表征研究的主要方法。由于依恋的早期研究重点考察的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对于依恋风格对个体此后的持续影响并没有过多的涉及。为了考察这种持续的依恋表征,研究者提出了关于儿童期依恋关系和意义的成人依恋访谈,这一半结构化访谈由个体对其早期依恋关系进行回忆与描述,然后评估那些经验对自己当前心理与社会功能的影响,以此来确定个体的依恋工作模型和依恋心理状态。
  
  虽然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了成人依恋访谈的有效性,但是访谈内容是否真实地反映了被试的依恋经历受到一些质疑。并且在谈话,录音和分析编码上十分费时费力,对研究者的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这使得这一方法的使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4)量表法
  
  目前对依恋风格进行分类与评估的量表较多,比如关系问卷(RQ)、关系测量问卷(RSQ)、成人依恋风格量表(AAS)、亲密关系经验量表(ECR)等等。这些工具在国内外研究中应用都比较广泛,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资料。但这些大多为自陈式问卷,当被试对自身情况认识并不清晰或是存在一些矫饰的情况时,难免导致误差的产生。
  
  以上这些研究工具的运用客观上推动了依恋研究的发展,在大量实证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这些方法似乎都未能真正触及依恋风格其内隐的特点。如何能够让个体依恋内部工作模型更加直接并且更加客观的反映出来,成为了依恋研究工具的发展方向。近年来,以沙盘游戏,绘画等为代表的投射方法在依恋研究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本研究期待可以考察不同依恋风格被试在沙盘游戏的内容、过程和叙事三个方面表现出的特征。
  
  1.2 沙盘游戏发展简史及研究现状
  
  1.2.1 沙盘游戏治疗的形成和发展
  
  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从雏形到正式形成再到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 1911 年 Wells 出版《地板游戏》(《Floor Games》),到 1929 年Lowenfeld 发明“世界技术”(The World Technique),再到后来 Kalff 正式命名“沙盘游戏”,以及之后世界各国的沙游治疗师和众多研究者的不懈实践,沙盘游戏经过百年的演变与发展,已经成为了国际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非言语心理治疗技术之一。
  
  究竟什么是沙盘游戏疗法?长久以来人们对此的理解与表述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分歧,似乎难以给这样一个治疗体系做一个明确的定义。一直到 2005年在罗马召开的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大会上,才通过了对沙盘游戏疗法的明确定义,即:沙盘游戏是一种以荣格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由 Dora Kalff 发展创立的心理治疗方法。沙盘游戏是运用意象进行治疗的创造形式,是“一种对身心生命能量的集中提炼”(Jung)。其特点是在医患关系和沙盘“自由与保护的空间中”(Kalff)中,把沙子、水和沙具运用于意象的创建。沙盘中所呈现的沙盘意象,营造出了沙盘游戏者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以及由此激发的治愈过程和人格发展。
  
  沙盘游戏治疗的过程就是被荣格称为自性化的过程,这可以被理解为人类的整体性逐渐被意识的过程。这种观点试图将互相排斥的、对立的内容进行整合。沙盘游戏提供了一个“场所”,在其中个体可以更快的接近完整性,这为人们突破被局限的观念和难以名状的恐惧、在沙盘游戏中达到与深层自我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可能。沙盘游戏的创始人和命名者 Dora Kalff 曾简述了沙盘游戏对于个体心理内部发展的促进作用。她指出了在沙盘当中,那些可见的和不可见的部分之间相互影响,诸如身体与心灵、意识与无意识。“在某一个确切的时刻,通过沙盘游戏,病人可以通达我们所理解的自性的显现”,这一体验使得人格得以重新整合,自性成为其中心。
  
  小小的沙盘里,容纳着每个做盘者内心的世界。承载着历史与时间的沙,就像是炼金术中的“原始物质”,提炼出其中包含的意义,就是沙盘游戏治疗的目的;包容万物,滋养生命的水,蕴含着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境界,水的原型意象正是沙盘游戏的基本内涵;种类繁多的沙具,缩微了想象和现实,每个沙具本身的象征意义和它对每个人可能的特殊含义,给无形的心理内容赋予了物质的形式,从而获得治愈、创造、发展和自性化的体验。
  
  1.2.2 沙盘游戏的研究与应用
  
  沙盘游戏从诞生伊始,就被用于心理评估诊断与治疗工作当中。众多研究结果显示,沙盘游戏具有良好的心理评估、诊断与治疗功能。
  
  首先,目前许多研究运用沙盘游戏疗法在问题组(病理组)与正常组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类型被试的沙盘游戏特征具有差异,这验证了沙盘游戏疗法具有良好的心理评估、诊断能力。
  
  Ruth V.Zinni 将一些经历过身体或精神虐待的儿童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相比较控制组儿童,病理组的儿童在沙盘游戏的内容、主题、方法上有显着差异。病理组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混乱无序,突破界限,隔离与自我保护,消极悲伤以及缺乏力量与控制,这佐证了沙盘游戏有效的评估能力。
  
  Geri A. Grubbs 通过对遭受过性虐待的儿童与正常儿童的沙盘游戏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正常组和受虐组儿童的沙盘制作过程在人类与动物形象的运用、关系的构建及相互作用、场景、沙子和水的使用、边界、障碍、对立统一等方面都存在显着的不同。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受虐儿童在过程中通过表现出更多的痛苦和冲突的场景来表达他们的内心的斗争,他们会表现出更多攻击、敌意、破坏、受阻以及自我保护的内容。并且通过系列沙盘的进行,受虐儿童创造的场景中会出现心理的重组与整合,这些场景更加平和有序,他们在表达了内心的创伤与破坏力之后,开启了自我的治愈之路。
  
  国内学者谭健烽等人通过沙盘主题特征分析,总结出了强迫症状、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敌对症状人群的沙盘特征与正常组人群之间的差异性表现,这一系列研究为沙盘游戏的临床评估功能和价值提供了实证支持。
  
  其次,沙盘游戏被广泛的运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中,无论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独立使用,或是与其他方法相结合进行干预,都卓有成效。
  
  Susan C.Walker 对由于丧亲和父母离异出现情绪行为问题和躯体症状的孩子进行沙盘治疗,并让他们讲述沙盘里的故事。研究发现儿童通过隐喻的表达,呈现了内心世界那些无法言说的混乱、不满、愤怒与悲伤。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看到了儿童在经历混乱挣扎之后,逐步开启自愈之路的历程,他们可以更开放的面对自己的丧失,并且找到了感知、表达和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
  
  Karrie L.Swan 运用沙盘游戏干预对儿童梦境的解释(SICD),目的是帮助儿童获得对他们的梦境更深的理解,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梦境是怎么与过去或现在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结果表明这对儿童表达情绪和行为问题很有效。沙盘治疗与释梦治疗的结合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一个机会,以一种发展的方式去探索他们的梦。
  
  朱俊卿对一名患有焦虑症的女大学生进行了 19 次箱庭治疗,研究发现:焦虑症患者的治疗过程经历了问题呈现、阻抗斗争、转化治愈、整合结束四个阶段。在历时6个月的治疗之后,该名大学生的焦虑症状基本消失,scl-90 以及焦虑自评量表测试结果均显示无焦虑症状,这表明了箱庭疗法对焦虑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刘伟伟对 2 名被幼儿园拒绝的儿童(6 岁)进行了沙盘游戏干预,其结果表明,沙盘游戏疗法不仅能有效的改善幼儿的同伴关系,还能改善幼儿的害羞-退缩行为以及攻击-破坏性行为,可以显着提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此外还有众多研究显示,沙盘游戏有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提高个体社交能力等等,这些研究实践都为沙盘游戏的疗效提供了有力的说明。
  
  此外,沙盘游戏疗法也被广泛运用于作为一些器质性疾病或身心创伤造成的发展障碍或是情绪、行为、适应问题的辅助治疗方法。如 Cynthia Plotts,Jon Lasser 和 Steven Prater 运用沙盘游戏疗法辅助干预脑损伤患者的社会、情绪和行为问题。结果显示,沙盘游戏为他们提供一个机会去重建他们目前看到的世界、他们希望看到的世界和他们曾经破碎的世界,并且这个治疗方法也可能探索在事故前后来访者世界的异同,让他们在重建自我的过程中发现自我。
  
  因此,沙盘游戏疗法被看做是一个良好的治疗脑损伤患者的辅助干预方法。
  
  此外,沙盘游戏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痴呆、药物滥用等人群的辅助治疗方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2.3 沙盘游戏作为依恋风格研究工具的适宜性
  
  在 Bowlby 的依恋理论中,他描述了五种帮助来访者重新评估自己和依恋对象的内部工作模型的治疗任务【5】:
  
  (1)治疗师为来访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基地,让来访者可以探索他们的关系和内部工作模型。
  
  (2)治疗师鼓励来访者去检验与重要他人的关系模式和内部经验。
  
  (3)治疗师帮助来访者去根据依恋工作模型考察当前的治疗关系。
  
  (4)治疗师鼓励来访者去看到在重要关系中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模型哪一部分是被最初与依恋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塑造的。
  
  (5)治疗师要使来访者明白那些基于早期依恋关系的自我与他人的模型可能并不适宜当前的环境。
  
  由于早期依恋关系塑造的个体依恋风格作为个体稳定人格特征的一部分,对于个体日后的性格特点、人际交往尤其是亲密关系的影响是内隐的,是无意识的。从这一特点考虑,要完成这些任务,势必需要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让根植于无意识中的依恋图式显现出来。而目前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如访谈法或者量表法等,相对而言就不一定十分理想。
  
  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工具所具备的特征:第一,沙盘游戏可以让来访者在制作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一种自由与安全的感觉,从而放松下来,从而使内在情绪得以释放,让深层人格有机会显现出来。第二,来访者在进行沙盘游戏的过程中会形成一系列的意象,这些意象会激发自性化过程的开始,并且为自性化得以实现提供了可能。第三,在沙盘游戏中,治疗师或研究者所营造的安全、自由的气氛,会在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类似于“母亲---儿童”般的关系,这会使的来访者对治疗师产生移情。第四,在沙盘游戏中,主要是借助象征性的沙具和动作来表达,于是来访者的内心世界投射进了沙盘之中,承载其心理内容的“容器”是他自己的沙盘世界,而非治疗师或者研究者,这既对来访者有好处,也有利于治疗师处理移情。
  
  那么,沙盘游戏之于依恋研究的独特优势究竟如何体现呢?
  
  首先,从沙盘游戏本身来看。如前文所述,沙盘游戏的过程就是被荣格称为自性化的过程,或者说是人的整体性逐渐被意识的过程。这种观点试图将互相排斥的、对立的内容进行整合。这种整体性结构从出生开始,是人性的基本面,荣格称之为自性(The Self)。这种完整性最初位于母亲的自我之中,新生儿的种种需要都来自于他们母亲的身体,这一阶段称为母子一体阶段。毫无疑问,这一阶段婴儿的安全经验完全来自于母亲的照料与关爱。一年以后,孩子的自我从母亲的自我中逐渐分离出来,但依旧与母亲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最初那种母子一体感开始转化为依恋的形式。如果亲子关系融洽而愉悦,那种持续的安全感就会逐渐转化为婴儿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感;反之,如果依恋质量不良,婴儿的安全感和对这个世界的信任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他们会害怕去探索未知,会怀疑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会质疑自己的价值。这些前自我阶段、前言语阶段的经验,会随着儿童意识的不断发展而深藏在无意识之中。
  
  当儿童不断长大直至成年,这些早期经验逐渐边缘化,很难再被直接察觉,但是它却依旧发挥着作用,对个体产生着影响。就如同许多不安全依恋的个体,会有自我评价感低,不信任他人,对亲密关系既渴望又排斥等等表现,他们会为此感到焦虑、痛苦,但却不是那么明白,这些感受究竟从何而来。
  
  而沙盘游戏提供了一个通向潜意识的直接方法,为个体打开了一扇通往无意识、重返早期经验的窗口。对于儿童而言,游戏本身就给了他们表达感受的“喉舌”,孩子在沙盘中摆玩沙具的时候就相当于成人自由联想的时候,在玩的过程中,儿童用动作代替语言,象征性的传达出他们内心的创痛与冲突,并且象征性的整合那些混乱与不安,挖掘深层积极的潜能,重拾完整的感觉。对于成人而言,沙盘游戏可以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退行到早期状态,这种退行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放松了意识的控制,使得无意识的内容得以更多的浮现出来。
  
  成年人与儿童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可以通过在沙盘过程中一些口头的、解释性的工作,更快更直接的领悟到自己内心那些困惑与焦虑和由童年早期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所造成的那种完整感的破坏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意识水平上进行加工,更加开放的面对曾经的缺失,理性的对待当下的生活。
  
  其次,从沙盘游戏中的咨访关系来看,在沙盘游戏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治疗师或是研究者会为来访者营造并维持了一个自由和安全的空间。在这种气氛中,来访者可以感受到自己被完全的、无条件的关注与接纳,自己是安全的,陪伴自己的这个人是值得信赖的。在这样的氛围里,来访者可以安心的沉浸在自己的沙盘世界中,把内心的恐惧、焦虑、无助、疑惑、愤怒等诸多情绪表现出来,而并不会被评价或者拒绝。这种感觉就像是理想的依恋关系,如同最初的母子一体感那样,让来访者充分感受到安全与满足。在治疗师的陪伴下,来访者通过移情得以再次体验、检视自己的早期依恋关系,并且可以在这种护持中重新调整、塑造自己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这种心理环境会激发不安全依恋个体的自性原型,并将其投射在沙盘之中,进而使来访者内心的冲突得到释放和调整,心灵的创伤开启自愈的历程,人格也逐渐走向整合。
  
  2 问题提出
  
  2.1 研究问题
  
  依恋风格作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型,对于个体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不安全的依恋风格,可能与个体表现出的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扰息息相关。对依恋风格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并提供必要的干预和引导。依恋风格对个体的影响是内隐的,而目前众多的依恋研究工具在这一点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前文所述,众多研究成果表明了沙盘游戏作为一个心理咨询与治疗工具的有效性、对于不同特征被试具有评估与鉴别能力以及对其他身心障碍的辅助治疗意义。沙盘游戏的原理与依恋风格的内隐特征之间具有契合之处,并且沙盘游戏所提供的氛围恰似一个理想的依恋环境,这有助于被试将自己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型投射在沙盘之中,并有机会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干预和疏导。故此,本研究期待发现不同依恋风格被试在沙盘游戏的内容、过程和叙事三方面的特征。
  
  2.2 研究难点
  
  (1)目前国内外依恋风格研究中所使用的方法多为量表法或访谈法,使用沙盘游戏作为研究工具的情况较少,因此本研究可参考学习的前人文献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研究的难度;(2)沙盘游戏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治疗体系,其理论背景深厚,需要大量的学习和实践方可较为熟练的运用。本研究的研究者虽具有一定沙盘游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要完成这项研究仍是一次极富挑战性的尝试,需要从中不断的总结与学习。
  
  2.3 研究意义
  
  (1)目前国内外对于依恋风格鲜有运用沙盘游戏作为工具的研究,为数不多通过沙盘游戏进行的研究所选被试也基本针对儿童或青少年。本研究运用沙盘游戏对成人的依恋风格进行研究,丰富了这一领域研究工具的多元化和被试群体的广泛性。
  
  (2)依恋风格的安全与否,关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胜任能力。
  
  沙盘游戏所营造的安全与保护的氛围,可以复现一个理想的早期依恋环境,从中不安全依恋风格的被试有机会调整、重塑自己的依恋风格,达到自我治愈与完善的效果。本研究期待不安全依恋的被试能够通过沙盘游戏的体验与启示,重新调整对自我和他人的认识与态度,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性。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