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契诃夫戏剧中的意象象征与情节象征

时间:2016-06-23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本文字数:13173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契诃夫戏剧中的象征手法探析
  【引言】象征艺术在契诃夫戏剧中的应用研究引言
  【1.1  1.2】契诃夫戏剧中的意象象征与情节象征
  【1.3】契诃夫戏剧中的人物象征
  【第二章】契诃夫戏剧作品中象征的特色
  【第三章】契诃夫象征手法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参考文献】契诃夫戏剧文学中象征性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1 契诃夫戏剧中象征的运用

  "象征"本源于古希腊,是两个人各拿木板的一半,相遇时可以拿来相对的信物,有比较、拼凑的意思,之后逐渐引申为一种能够表达一些观念和某些事物的符号。

  象征,就是用此物暗指彼物,用某种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近的抽象的精神品质或现实关系,表达与之相似的思想感倩的一种含蓄的艺术手法。

  我们可以把象征大概分为两大类,即广义和狭义。广义象征的基本含义是:"某一事物代表、表示别的事物。"可用符号(Symbol)或记号(Sign)来替代;狭义的象征主要是指宗教学尤其是诗学等领域的象征,可以解释为:从象征的存在形式言,一个具有暗示性、引发性或多重意指性的具象物或抽象形式,就是象征;象征暗示、引发或意指的可能是另一事物或意蕴,也可能是人的主观的情绪、观念。

  我们所研究的象征,主要是指狭义的象征,即艺术层面的象征。

  在西方,"象征"的涵义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有学者研究,象征开始进入宗教理论和艺术范畴而不再只是单纯的符号标志,即"象征物变成了心灵的看不见的内在趋势所运用的可见的符号和标记"是在中世纪时期。这个时候,象征是"信条"的意思,后由这一意义引申出寓意、隐喻的意思。法国评论家托多洛夫从美学和诗学的范畴也对"象征"意义的发展进行过具体论述。

  他认为浪漫主义时期,即18世纪末期,象征从一般意义上的符号逐渐成为文艺理论上的"象征".

  之后,"艺术作品的所有特征都集中到了一个单一的命题上来,即浪漫派后来所谓的'象征'";在浪漫主义的字典里,"Symbol"这个词的意思转而变为了"隐喻""象征"等意义。

  当西方象征主义刚进入到我国学界的时候,国内的一些造诣颇深的作家、学者就发现西方的"象征"竟与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兴"惊人的相似。著名作家周作人曾评论,"象征是诗的最新的写法,但也是最旧的,在中国也'古已有之'.".闻一多也有类似观点:"易中的象与诗中的兴,……本是一回事, 所以后世批评家也称诗中的兴为兴象。西洋人所谓意象、象征,都是同类的东西,而用中国术语说来,实在都是隐。"在我们现在看来,象征主义诗派的"象征"与我国的"兴"虽有一些共通和相似之处,但细细考量就能发现两者还是存在差别的。西方作家在运用"象征"时,选择的象征形象一般比较奇特,表达的意义都是诗人内心最隐秘的感受和一些独特的见解,初读时让人难以理解,无法把意象和意义顺畅的联系起来;我国的"兴"一般都会取一些容易理解和联系的意象,通常是用来表达诗人或是人们普遍的情感。

  作家运用象征即是通过描写象征意象,促使读者联想其内在涵义,进而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被隐藏的思想和感情。黑格尔对于象征的表述是:"象征一般是直接呈现于感性观照的一种现成的外在事物, 对这种外在事物并不直接就它本身来看, 而是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而说到运用象征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在作品中主要运用这一手法的象征主义,并对二者加以区别。现代主义文学中非常具影响力,也是出现最早的就是象征主义。它的出现也标志着西方文学进入了现代。象征主义文学有以下特点:用艺术寻找理想世界、善于运用通感、作品具有音乐性。

  象征主义作家都感到现实世界是庸俗、虚幻的,于是他们试图用艺术来找到世界的本质,甚至是重建世界本质。波德莱尔说:"我认为再现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没有好处的,讨人厌的,因为没有一个存在的东西能使我满意。"象征主义作家最擅于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透露日常生活经验深处的心灵隐秘和意念,追求他们理想中的超验世界或观念世界。

  我们所研究的契诃夫的象征艺术不是象征主义的象征,它不会让人产生怪诞、虚妄的感觉,也不想在强烈的刺激下让读者进行深入的思索。这些作品的象征性是温和的、现实的,在现实主义基础上实现一个象征体系,并把某些人类共有的困惑与烦闷表现出来。

  1.1意象象征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契诃夫的戏剧是经历得起时间的考验的,虽然在最初搬上舞台时遭遇了失败,读者在初读时会觉得剧作乏味、平淡,但是越是经历时间的锤炼,越能让人品味出其中的内涵,契诃夫的戏剧才越是能体现出它的独特魅力,逐渐被人们接受,还为20世纪的现代戏剧奠定了基础。就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的那样,第一次读契诃夫的剧本,会让读者感到失望。但是,"多读一遍,你就会发现许多新的东西。你把戏中同一角色演到五百次以上,你会在每次表演中都发现一点新的东西。"契诃夫戏剧如此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一些意象象征意味,才能使其戏剧永远都有挖掘不完的意义,永远都能散发出不同的韵味。

  1.1.1戏剧题目的象征。

  我们可以看到,契诃夫的戏剧从题目开始就存在着无限的象征意义,在我们进一步对作品进行欣赏研读时,还可以从几乎不被人注意的环境细节,如背景、音响等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其中包含的意义。

  说起契诃夫戏剧的题目具有象征意义的,我们一定会不假思索地想到两部非常有名的剧作:

  《海鸥》和《樱桃园》。《海鸥》最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它把现实与象征进行完全融合,其象征性从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剧本主要围绕艺术形式的追求展开情节,其中的"海鸥"富有多重象征意义。

  题目中的"海鸥"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海鸥,它更有其深刻含义:"海鸥"的飞翔是一股奔向我们这个时代的强烈热望。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比当时能够深刻而充分的理解契诃夫,也就无怪乎当时的人们理解不了他的戏剧进而导致演出的失败:当时的大多数知识分子都对社会失望而感到无助,所以把契诃夫的"海鸥"也就看成是折断翅膀的海鸥。

  "海鸥"也象征着女主人公妮娜,剧中的妮娜象征着奋斗和胜利,说明人"应当有追求幸福,追求光明,向一切障碍、一切黑暗、肮脏、丑恶作斗争的意志。这个剧本充满了契诃夫式的严峻而艰苦的乐观主义精神。"我们可以在妮娜身上看到一个充满希望,对自己充满信心的"海鸥",虽然在她的身上有诸多不幸,但仍然有勇气奔向未来,翱翔在艺术的天地,最终将成为一个成功的演员。透过女主人公战胜生活的黑暗和重压的过程,我们可以辨析出"海鸥"的主调是高飞的主题、胜利的主题。有人认为,妮娜是一只被毁掉的海鸥,就像特里果林写的那一小段情节一样,而且妮娜以前也自己署名为"海鸥",但是在剧本的结尾,妮娜同特里波列夫的谈话当中,她坚决否认了这种说法。她一再地说:"我是海鸥。不,不对……您记得您打死过一只海鸥吗?一个人偶然来到,看见一只海鸥,因为闲得没事做而把它弄死了。这是一个不长的短篇小说的题材。

  我要说的不是这个……""我是海鸥",妮娜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句话,仿佛在检查自己和自己走过的道路。接着,自己又回答说:"不是的。我是演员。嗯,是的!"是的,这不是毁灭,是创造意志的胜利--这才是这个剧本的诗意的主题。

  同时,"海鸥"还象征着特里波列夫,只不过他是那只"被射杀的海鸥"的象征,我们从特里勃列夫明白了妮娜正在远离他并投向特利哥林时发生的那一场戏中就可以看出:

  妮娜 这是什么意思?

  特里勃列夫 我真卑鄙,今天打死了这只海鸥。我把它放在您的脚边。

  妮娜 您怎么啦?(拾起海鸥,看它。)特里勃列夫 (沉吟片刻)不久我也会像这样打死我自己的。

  看来这只"被射杀的海鸥"形象并不是象征那个柔弱的少女,反而是看起来比较坚强、要对艺术进行革新的这个青年。原本康斯坦丁·特里勃列夫与妮娜·查列奇娜亚一样,都是充满热情、聪颖并有一定才能的年轻人,但在他们的艺术之路和人生之路上两人都受到了挫折:特里勃列夫的剧本总是失败,甚至"滚回到老套子里去了",而妮娜在舞台演出上也不成功,她"戏演的坏透了";特里勃列夫和妮娜也都遭遇了爱情带给他们的伤痛。这可以看出他们在最初时的命运是极其相似的,但是到最后,相似的方面越来越弱,他们的不同就显得愈加突出。在特里勃列夫的艺术当中,像他母亲说的那样,总是带有颓废派的味道,而妮娜是在现实的舞台上不断磨砺。特里波列夫写作的剧本是脱离现实生活的,充满了神秘主义,只注重戏剧的形式而不看重内容,作为一名作家,特里勃列夫却远离了创作的源泉,必然写不出受人们喜爱的戏剧剧本。所以,特里勃列夫的形象是与契诃夫的所有创作的主题之一相联系的:那就是幻想与幻想者之间的矛盾,幻想是雄伟的、有气魄的,而幻想者却是软弱的、不能为实现自己的幻想而斗争的。

  剧中的特里果林和阿尔卡基娜,可以说"被射伤而飞不起来的海鸥"就是他们的象征。他们是庸俗的习惯势力的代表,特里果林和阿尔卡基娜都是有才华的,在艺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有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但又墨守成规、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接受新鲜的艺术形式,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压艺术的革新者。这在特里果林的形象中体现的更为明显:他的个性有一定的魅力,但它受到了摧残;他有艺术创作的天赋,但是艺术又吞噬了、耗尽了他的精力;他能够突然闪现出热情的火花,但在私生活上又是颓唐的、优柔寡断的。同时,从特里勃列夫打死那只海鸥,说会像打死海鸥一样打死自己和把海鸥扔在妮娜脚边,连同特里果林跟妮娜说起的他构思以妮娜为原型的情节,这些象征着以特里勃列夫和妮娜为代表的年轻的、革新的艺术家必然会受到以特里果林和阿尔卡基娜为代表的墨守成规者的打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不可调和。

  "海鸥"这一象征意象的意义就在于:"交叉贯穿在两位主人公中的艺术和爱情这两个主题,在海鸥这个象征性形象中联系在一起了,这个象征性形象成了剧本的名称,它还以特殊的折射方式反映出剧本的重要内容。"《樱桃园》的题目主旨同样会引起人们的多种阐释,从剧中人物的表现就能所见一般。首先,朗涅夫斯卡亚一回到樱桃园就勾起了自己童年的回忆:"啊,我的童年,我的纯洁的童年!我在这个儿童室里睡过觉,从这儿瞧着花园,每天早晨,幸福总是跟我一块儿醒来;那时候这个花园跟现在一模一样,一点儿变动也没有。"由此可以看出,樱桃园是美好的童年生活的象征: 一草一木记录童年,春夏秋冬历历在目。每次一提到樱桃园,她的幸福与快乐就溢于言表。其次,特罗菲莫夫眼中的樱桃园却象征着封建农奴旧社会,它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劳苦大众的鲜血和汗水,樱桃园的没落正是封建贵族走向衰落的象征。最后,在特罗菲莫夫对安妮雅进行启蒙后,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新的樱桃园出现,象征了他们理想中的未来俄罗斯。这里"被砍伐的樱桃园"的象征意义还被看成是俄国的经典。这部剧是在契诃夫晚年完成的,其中包含了他对世界的观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感知,也是他集大成的戏剧作品。在这个剧本里,他通过写樱桃园的变化揭示了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时刻: 在旧的生活即将结束、人们还看不到未来生活的样子时所有的人都在挣扎、彷徨、猜测、焦虑。

  剧中的"樱桃园"这一意象,对整个剧本是十分重要的,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其解读也不尽相同。对契诃夫的戏剧颇有研究的前苏联的叶尔米洛夫认为"樱桃园"实际是描写了祖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樱桃园就是俄国的象征,并且认为在这个剧本里从头到尾都渗透着契诃夫对祖国的强烈的温存和热爱。而这一对"樱桃园"的解读明显是带有当时社会背景的烙印的,同时这也说明"樱桃园"这一主题的内涵之丰富,可以让不同阶级、不同层次、不同社会背景的人产生共鸣。上世纪50年代末,契诃夫的夫人就对契诃夫的《樱桃园》有过评价,她说这部剧写的是"人在世纪之交的困惑".俄国学者格罗莫夫曾说过: "樱桃园几乎是俄国文学象征中最复杂的象征,这象征转化为我们的心灵记忆……树象征着过去,因此,它也就象征着生活本身。……樱桃园是大地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体现,在大地上每一个新到来的日子永远都是从过去的一天中分出来的,就像幼芽是从老的树干和树根上发出来的一样。'樱桃园'被一种特别的感情所温暖、所笼罩--这就是过去的感情。"《樱桃园》这部戏剧给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无奈的信息:象征着美妙过去的樱桃园,即旧的社会生活即将衰落,但是人们还看不到新生活的方向,也不知道谁才能建设一个新的家园。像拉涅夫斯卡娅和加耶夫一类,他们只能欣赏、回忆旧有的生活,他们是随着樱桃园一起被淘汰的贵族,当然无法胜任;洛巴兴有新兴资产阶级的头脑,却是只讲实际不懂得欣赏美好的庸人,自然也没有资格建设新的生活;而特罗菲莫夫这些看似拥有一些新思想,但却根本没有实际有效的行动,也终究没办法去建设新的社会。这是一个让人多么困惑和迷茫的时代,旧的花园已经没落,但是新的建设者却还迟迟找不到,根本不知道谁才能把毁坏的家园建设起来,俄罗斯这个大花园未来会怎样?人类又会走向什么样的道路?这是多么悲凉而又引人深思的主题!同时,这也是契诃夫本人的困惑,这部剧表现出他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思索。

  当社会处在转变时期,即将进行大的变革之时,当旧有的封建贵族遇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时刻,金钱与理智、物质与精神在这一刻进行的抗争,让人们感到了生存的困惑与无奈。最终在这场角逐中,象征着精神家园的樱桃园终于还是敌不过带来经济效益、有金钱利益的别墅楼,契诃夫让当时的人们知道,追求实用经济的代价必然是精神世界的没落,现代的大众工业文化正在慢慢侵蚀着我们的世界和内心灵魂。由此看来,契诃夫的"樱桃园"似乎适用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阶段,他正以独到睿智的眼光和永远对未来充满热忱的内心关注着人类和我们的未来。

  1.1.2戏剧环境的象征在契诃夫的戏剧中不仅是题目有象征性,就连那些静态的物品、声音也同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可谓是无时无刻不象征。这也是契诃夫戏剧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我们不停的去欣赏、去探索的原因。

  充满象征意义的《海鸥》这部戏剧无论从题目、主题还是人物、语言都有令我们探索不尽的内涵,当然其中的背景道具也不只是帮助情节发展、丰富舞台的作用。就比如说无论在契诃夫的戏剧中还是在特里勃列夫的戏剧里都作为必不可少的背景的湖吧。第一幕里契诃夫笔下的湖是美丽的,它吸引着女主人公妮娜,她还把自己比作了这个湖上的海鸥:"我呢,向往着这儿的湖,就像海鸥一样。"而这一幕在结束时多尔恩还在感叹这片湖水的魅力。第二幕的湖水也同样迷人,在阿尔卡基娜要离开这里回城时,被催着收拾行李的特里果林恋恋不舍地说:"可是我不想走。(回头看湖)瞧,这儿多么美!"但在第四幕,美丽的湖水不见了,契诃夫把它描写的漆黑恐怖,这就预示着男主人公特里勃列夫最终悲剧的命运。作者担心达不到他想要的效果,还故意安排玛莎惊呼湖里涨了大浪头。契诃夫就是善于运用大自然的"语言"来让观众体会出人物的心理变化甚至是命运的预言。契诃夫戏剧中的任何事物都不是随意安排的,他把"湖水"不只是作为一个舞台背景的设计,而且还把湖水作为一个象征形象,要让它在剧中"说话",湖水的环境和变化都能够映衬出剧中的情节、人物的动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就非常了解契诃夫戏剧的独特性,所以他在排演《海鸥》的时候提出要特别注意环境和音响在舞台上的效果,要求做到情景交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出契诃夫戏剧的意境,让观众随时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又如这部剧的第四幕一开始就描写的特里勃列夫当年用过的那个还没来得及拆除的舞台,孤零零的立在那,也是一个绝妙的象征。梅德维兼科看到它就跟玛霞说:"花园里多么黑呀!我们应该告诉他们,把花园里的那个戏台给拆掉。空空洞洞,怪难看,像个死人的骨头架子似的,布幕又在风里噼噼啪啪地响着。"这看似是一段对舞台现状的描述,但我们知道,戏台对特里波列夫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个戏台曾经一度与他如此多幸福的希望联系在一起,但他却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爱情、对自己的前程失去了希望,也白白耗费掉了自己的青春。为什么应该拆掉戏台?

  因为它变成了吓人之物,谁也不需要它了,"空空洞洞""像个死人的骨头架子似的",这实实在在是对特里勃列夫命运的悲剧性表现,也无情地把他的艺术命运判了"死刑"--就像多恩医生评价的那样,他的作品"没有明确的目的",像现在的舞台一样只有空洞的外壳是注定要走向毁灭的。

  《万尼亚舅舅》中,如果不仔细研读都不会被人注意的挂在墙上的简单背景--"非洲地图"却在剧中出现了两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四幕的开场的场景介绍中,是这样描写的:"墙上钉着一张非洲地图,显然这儿没有人要看这张地图。"为什么在俄罗斯村庄的庄园中会出现一幅地图,并且还是非洲的地图呢?契诃夫的用意就在于要在这个乏味的庄园中挂一张"没有人要看"的地图,正是非洲地图的这一特点在戏剧意义的表现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剧中的沃依尼茨基一心为他的偶像谢烈勃利亚科夫服务,放弃自己的资产、青春和未来,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这个教授身上,自以为自己的牺牲是高尚的并以此为乐。可是,残酷的现实却是万尼亚舅舅的生命白白浪费在一个庸人身上,与他想象的相差甚远。同样,医生阿斯特罗夫心中也对未来的世界充满憧憬,希望一两百年后的人类能够幸福,与梦想相悖的是他的生活的乏味、千篇一律、没完没了的病人和他身边同样无聊、愚蠢的人们,但他实际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对工作没有热情并且酗酒成性。似乎只有在醉酒的时候才能让他感受到自己梦想的生活和快乐。

  他们所追求的东西就像那张钉在不恰当的位置的非洲地图一样,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离他们遥远而又虚幻。生活,依旧是那么平庸而琐屑。《万尼亚舅舅》里的两个男主人公伏依尼茨基和医生阿斯特罗夫虽然都在生活中各有各的不如意,但他们却不可能改变现状。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困惑、让他们没有办法改变这一切,这同样也是作者契诃夫正在寻找的答案。于是作者只有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场景中放置一个醒目的非洲地图,才能象征如此丰富的含义以及人物内心的挣扎。一部戏剧的深层涵义就这样被凝缩在一个醒目的象征事物里。

  第二次出现是在阿斯特罗夫要离开时他走到非洲地图跟前,瞧着它说:"大概在这个非洲,现在热得要命!"之前伏依尼茨基还在朝教授放枪,阿斯特罗夫还在和他吵得很厉害,要他归还从他的旅行药箱里拿的吗啡,也就是说伏依尼茨基刚才还有自杀的念头。但只一会儿,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大家都回到了刻板的农村庄园生活。阿斯特罗夫已经一心准备离开,他谈到非洲的这一句话,使得不久以前还在喧嚣着的庄园、发生的一切混乱完全地退避到了某一个遥远的地方。非洲,这仿佛是一个无法衡量的距离,一个无尽的空间,隔开了剧中的人物和他们刚刚还深陷其中的杂乱氛围。仿佛就在阿斯特罗夫说完这句关于非洲的台词后,就象征着庄园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像非洲一样离他们那么遥远了。再看万尼亚舅舅是怎样回答阿斯特罗夫这句"闲话"的:"对,大概是吧。"就可以感受到所有的一切都已经是多么遥远的"往事"了,这也象征性地烘托出剧中的人们已经进入像以前一样贫乏、枯燥的生活,甚至还不如以前的生活,现在的他们心中的偶像已经完全崩塌,要知道之前的他们都是有心中的"偶像"支撑着他们的生活、努力赚钱。

  剧本的第二幕是在暴风雨的夜晚这一背景下展开的,而这雷雨也笼罩在每一个人物的语言和内心,象征着每一个人内心的烦闷与激动。从第二幕一开始,就处处显露出暴风雨将要来临的难耐、烦闷气息。最先出现的就是"阴郁、沉闷"的代表--谢列布利雅可夫,他用腿痛折磨着叶莲娜·安德列耶夫娜,仿佛要用每一次呻吟、每一句话、每一个要求来增强这种使人难耐的郁闷空气,也许正因为这个缘故,玛丽娜才说谢列布利雅可夫的"腿在叫唤".这就像是(剧本中也是这样设定的)暴风雨前的闷热、使人烦躁的气氛。在玛丽雅把他扶下去,真正的如闪电、雷雨般激烈的事件才正式拉开了帷幕:在这雷雨交加的背景下变得愈加强烈的万尼亚舅舅对叶莲娜爱情的大胆表白、伏依尼茨基对自己毁掉的一生悲剧性的谈话、还有他对于过去自己受骗的日子的独白;这里有按照自己的方式反叛的阿斯特罗夫,在大家都休息的时间命令铁里金弹六弦琴,并且忘情地唱:"滚开吧茅屋,滚开吧壁炉……";这里也有万尼亚舅舅听到苏尼亚责备他不应当和大夫一块儿喝酒后,回想起他那去世的姐妹,从而想起过去的纯洁和希望涌出了眼泪;这里还有苏尼亚向阿斯特罗夫试探性地表达爱情,以及叶莲娜与苏尼亚的谈心,了解她的爱情后对自己命运的不幸而悲伤……而这一幕的雷雨,连同这幕开始时叶莲娜说的:"马上就要下雨了。"还有伏依尼茨基说:"外面要起暴风雨了。"笔者看来,不只是在说当时的天气,也不只是代表这一幕事件的整体氛围,也许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在预示着第三幕出现的伏依尼茨基和谢列勃利亚科夫之间激烈的矛盾,因为他们的矛盾才是整部剧的高潮和重点要表现的主题,靠普通人养活的"精神领袖"和普通民众之间的矛盾才是真正的"暴风雨".

  虽然剧中人们的生活看似只是画了一个圆--在伏依尼茨基反抗谢列勃利亚科夫教授放了两枪之后,人们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一切又都恢复了平静。但在"每一把枪都会发射"的契诃夫的戏剧中,即使万尼亚舅舅开了两枪都没有任何人受伤、什么后果也没有,但这几声枪响毕竟是有力的,是震动人心的!这枪响就是反抗的声音,是反抗生活在"套子里的人"的声音,是"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的呼喊,这也是全剧的主题意义。即使生活还是照原样继续下去,但这几声枪响至少能够唤醒一直被教授的地位、名声所欺骗的人们,至少能够在心里保持理智和清醒。

  而《伊凡诺夫》作为契诃夫一部不甚成熟的剧作,其中的背景及其音响的配合已经让人感到了契诃夫精深的设计和用意。第二幕在开始介绍列别杰夫家时有一句话是这样描述的:"枝形吊灯架,枝形烛台,画,这些东西都蒙着罩子。"伊凡诺夫的家里是让人感觉沉闷的,他为了逃避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才每天傍晚跑到列别杰夫家,而这里,就像作者描写的一样,连在萨霞的生日宴会上"东西都蒙着罩子",仅这一句话就仿佛把整个环境都蒙上了一层让人透不过气、又无法逃避的"罩子",从这一幕中各个人物口中的"烦闷""透不过气来"就能明显的感到沉闷是无处不在的,甚至让人都无法改变。而且在描述中蒙着罩子的都是给人带来光明的"吊灯架""烛台"和给人以美的享受的"画",所有这些美好的东西都被蒙上了罩子,难怪人们会无时无刻都感到"气闷".这一切都在暗示,整个社会的环境都是这样的沉闷,这会扼杀一切美好、光明和理想,所以,即使伊凡诺夫从自己的家里逃到列别杰夫的家,就如他自己对妻子安娜所说:"在这儿我苦恼,可是到了别列杰夫家就更糟;回到家里呢,还是苦恼,整个晚上就是这个样子……"这就可以理解,伊凡诺夫为什么会变成一个在外人看来是可恶、没有同情心的人了,是整个"气闷"的社会和大环境把曾经有热情、有理想抱负的伊凡诺夫扼杀了,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1.2情节象征
  
  亚里士多德早在《诗学》中就将悲剧细分为情节、性格、言词、思想、形象与歌曲六个部分,并认为情节是排在第一位的,莎士比亚以及在他之前的古代剧作家们,大都重视外部情节的故事性,并以此作为引人入胜的最有力的艺术手段。而在契诃夫的戏剧里我们却很难找到完整、连贯的情节,更不用希冀情节的跌宕起伏。他的创新之处更在于,契诃夫已经不限于外部情节的故事性,转而更加注重戏剧情节内在的象征意义,虽然情节不够完整,但我们依旧能从一些片段中品味出弦外之音。

  《海鸥》刚开始特里勃列夫的戏剧就上演了,但他的剧本初看时让人不知所语,就像阿尔卡基娜评价的那样是"颓废派",有点象征主义的意味。但仔细品读,就可以挖掘出契诃夫的现实主义象征内涵。特里勃列夫创作的戏剧正是反映了他本人的内心:

  "我孤零零。每一百年我才张口说一次话,我的声音在这种空虚中显得冷清,没有谁来听……""我好比一个俘虏,被抛弃在一口空荡荡的深井当中,我不知道我在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什么变化在等着我。"特里波列夫拒绝与外界沟通、交流,却奢求被别人理解,他总是把自己对社会的怨气表露在外,像一个愤世嫉俗的诗人,故而他是孤独的、不被人们理解的,他没有方向,更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在他看来自己就像每一个有自己独特见解的艺术家那样为人们不解。在特里勃列夫的戏剧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契诃夫也借助这出"戏中戏"表达着自己对于艺术的见解。
  
  如"亚历山大、凯撒、莎士比亚、拿破仑……的灵魂,全部溶化在我一身……我记得一切、一切、一切,我在我自己的身上重新体验着每一个生命……"难道在妮娜所说的这一段台词里,我们听不出一些关于艺术、关于艺术家的灵魂里生活着许多人的灵魂的思索吗?所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艺术家把先前伟大人物的成就吸收融汇在自己的灵魂里才会创造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而且,根据特里勃列夫的剧本,"世界的灵魂"在达到"美妙的和谐"以前,命中注定要通过黑暗和苦难,这似乎也暗示了特里勃列夫和宁娜这样的年轻人,甚至可以广泛地理解为所有的艺术家都要在艺术的道路上战胜寒冷和黑暗、进行艰难的摸索、不断努力开拓才能取得成功。

  又如《三姐妹》第二幕一开场娜达丽雅·伊凡诺夫娜就穿着睡衣、端着蜡烛走了出来,她巡视着各个房间,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点着灯火。本已没有灯光的家里她还要一遍遍地巡视,她不允许有一点烛光亮着。娜达莎窒息了所有的亮光,自从她以家庭主妇的新姿态出现的那一刻起,她就立刻带来了黑暗、枯燥的生活,带来了沉闷乏味、一无乐趣的暮色,带来了某种黯淡无光的、愚蠢的、死寂的气息。她不只是不允许有亮光,而且还窒息了生活的欢乐和节日的火光:就连在第二幕中还算是女主人的三姐妹要在家开的化妆舞会她也要禁止。
  
  正像《万尼亚舅舅》的第二幕里迫切需要音乐,但谢列布利雅可夫禁止了音乐、扼杀了欢乐一样,这里的所有人也迫切地需要这场舞会、这个节日。人人都准备好了通宵狂欢:土旬巴赫准备通宵弹琴,库雷金渴望休息,罗代甚至中午特意睡了一觉,打算跳一通宵,而被电报局的工作苦恼着的伊丽娜也需要这个节日,甚至安德烈的心头也曾经一度荡漾起青春和往日的回声,他本来打算溜出去尽情地歌舞一场……可是,娜达莎禁止了节日!而她是以她的"小宝贝"害病为理由,吩咐不准接待化妆跳舞的客人。

  因为她忍受不了别人在她的身旁欢乐,因为她生性低贱、灵魂卑微而黑暗,她本质上是一个窒息一切"光亮"的人。再说,她是这里的主妇,而这个节日的狂欢却与她无关。这是三姊妹的节日、韦希宁的节日、土旬巴赫的节日,是所有这些与她格格不入的人的节日。更何况,她的"安得留山契克"恐怕也会暂时脱出她的掌握,沉迷在他自己以前的、不属于娜达莎的世界里,而这是绝对不行的,哪怕是一小时也不行,所以她绝对不允许人们欢乐,这个家绝不能脱离她的掌控。她禁止别人过节,但她自己却可以过节,她把"小宝贝"生病的事忘在脑后,和普罗托波波夫坐马车兜风去了。
  
  这是多么恶毒的伪善,多么可鄙的心理!《三姊妹》的第二幕里还有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情节,就是娜达莎在检查有没有燃着的灯火时,落下一支蜡烛,安德烈就着烛光在看一本大学讲义。安德烈在昏暗的环境下,看的不是什么吸引人的小说、剧本,却是一本已经没用了的大学讲义。这其中也是很有深意的,这象征着安德烈在娜达莎的黑暗王国的统治下,只剩下偶尔的一点微弱的光明,就是在自己的角落怀念大学时期充满对理想的追求及对青春的缅怀。安德烈曾经也是一个充满才气的人,姐妹们对他的未来寄予厚望,希望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学者。可是,他却爱上了一个庸俗的市井女子--娜达莎,并与她结婚。自此,高尚美好的生活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姐妹们渐渐远离了安德烈,娜达莎与情夫丝毫不避讳他的存在,甚至他还满足于成为普洛托波波夫的秘书。娜达莎落下的蜡烛就象征着安德烈生命中这一点点没有被娜达莎的"黑暗"吞没的亮光。

  《三姊妹》第三幕开始的一段戏中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意义。火灾的夜晚大家都难过、惶恐不安,而喝得醉熏熏的齐布德金取下磁挂钟仔细端详着。正当继续梦想着莫斯科的伊丽娜说道"我们也走!"的时候,齐布德金突然把钟掉在了地上,摔得粉碎。"打得粉碎了!"齐布德金说。

  拾着碎片的库雷金责备齐布德金不该把这样贵重的东西打碎,因为这是三姐妹母亲的遗物,而她们的母亲是齐布德金一生的爱,所以这是埋葬齐布德金自己的丧钟。他吧嗒一声摔碎了自己的整个生命,打碎了他心中神圣的、珍贵的东西,也打碎了他的过去--就是在普罗佐罗夫的家,对三姊妹母亲的爱。但这一切都在这大火的一夜粉碎了,难怪齐布德金之后总是神经质地说"我本身就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只是我们觉得存在罢了"一类的话。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齐布德金打碎磁钟的时候正伴随着伊丽娜说要去莫斯科的梦想,这当然不是偶然。磁挂钟打碎的声音也正是三姊妹对莫斯科梦想破碎的声音,这再一次暗示着三姊妹梦想的无法实现,尤其是在这个大火之夜过后,这个希望更是摔得粉碎,没有一丝的可能性。让我们再返回头去看看磁挂钟碎后收拾着碎片的库雷金,这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情节。这个有些喜剧因素的悲剧人物,这个失去了妻子之爱的丈夫,在玛莎和韦希宁的一场恋爱后,库雷金和玛莎的婚姻难道不是一堆"碎片"了吗?库雷金去收拾打碎了的磁钟也无法挽回任何损失,而在和玛莎的婚姻感情中库雷金的"收拾碎片"不同样也是徒劳之举吗?

  《樱桃园》是契诃夫晚年的成熟戏剧,也是一部典型的富含象征意义的戏剧,当然其中的部分情节也有其特殊的涵义。我们知道剧中的夏洛达是一个颇具喜剧性的人物,她善于玩各种小把戏、小魔术,在契诃夫的戏剧里就像马戏团的小丑一样增添喜剧气氛。然而契诃夫居然巧妙地在夏洛达表演的滑稽节目中既有喜剧因素又赋予其象征意义,而这个节目夏洛达几乎是到了第四幕的结尾、大家再向樱桃园告别的环境下才表演的:夏洛达 (抱起一个包裹,像是在抱襁褓中的婴儿)我的娃娃,睡吧,睡吧……[传来婴儿的哭声:"哇,哇!……"别哭了,我的好孩子,我亲爱的男孩。

  ["哇!……哇!……"我真舍不得你!(把那个包裹丢在原处)劳驾,您给我找个工作吧。我不能这样过下去呀。

  这一幕如果我们稍作体会就会觉得好像似曾相识,加耶夫和朗涅夫斯卡娅也一直对樱桃园、对自己的家说:"我真心疼你!你真好!你是我的童年!"但一直到樱桃园被拍卖他们都没有做过一点努力,只是嘴上说着难过、掉下几滴眼泪,最后就那么随便地抛下了樱桃园,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跟夏洛达的节目里一样去找寻另一个地方了--巴黎或是银行……朗涅夫斯卡娅和加耶夫这两个主人对樱桃园的态度曾经发生过几次变化:他们开始时充满温情地回忆过他们儿时的乐园--樱桃园,仿佛樱桃园承载着他们的幸福;刚得到樱桃园将被拍卖的消息时,他们悲伤而愤慨,要尽一切努力挽回樱桃园;到后来他们在舞会的音乐声中得知樱桃园被洛巴兴买了,也只是表面上的难过,但终于一切都过去了,最后竟随便地离开了曾经那么看重的樱桃园。这整个变化的过程都象征性地浓缩在了夏洛达的这一个像玩笑一样的滑稽节目里,作者通过她的这一个节目,为前面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做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丑角式的结论。
  
  同时,从夏洛达的节目中还能反映出朗涅夫斯卡娅和加耶夫这些贵族心绪不定、容易变化、缺乏深刻意志的毛病,他们能够从一种情绪突然转变到另外一种情绪,让人捉摸不透。比如,朗涅夫斯卡娅能够刚哭完就马上笑,刚刚还在为自己死去的男孩伤心,紧接着就开始嘲笑"秃头老爷";加耶夫往往在说完一篇感伤的独白后就会立刻加上个玩笑式的口头禅。夏洛达的滑稽表演就是表现了这种喜怒无常、从不会真正地关心什么在意什么、不负责任的态度。他们的这种毛病也表现在了对待老仆人菲尔斯的态度上:把老仆人当小孩一样糊弄,在要离开时看似很关心菲尔斯,到最后却像夏洛达扔下包裹一样抛弃了老人。

  契诃夫的戏剧中每一个人物的出场、行动都不是随便安排的,其中往往带有一定深意。这部剧当中有关洛巴兴和瓦丽雅之间关系的情节,也有其独特的内在含义。我们就来看看在第一幕里初次谈到洛巴兴和瓦丽雅的关系时,洛巴兴是怎样出场的吧。他是在安尼雅和瓦丽雅谈到八月里樱桃园即将拍卖时出现的,并且一露面就是似乎带有玩笑气氛:既招人乐又招人气的牛叫声:"哞-哞……"叫完这几声他就不见了!结合全剧看,我们就能发现这一情节的"不简单".洛巴兴恰恰就是在安尼雅和瓦丽雅谈到樱桃园要拍卖时出场,这似乎暗示了他跟这件事有扯不断的关系,因为将在八月买樱桃园的就是他--洛巴兴。而他又是以牛叫出场,也着实跟他后面的行径一样让人感到可气可厌。
  
  这几声牛叫似乎还蕴含着对安尼雅和瓦丽雅的嘲笑,不仅是因为将来买樱桃园的是他,还因为她们对他和瓦丽雅的婚姻有所指望,难怪他刚叫完安尼雅就说到了他们的婚事。在瓦丽雅之后生气、含泪的台词"我得这样收拾他(摇拳头)"里面可以看出她对洛巴兴的愤怒,而这愤怒里也应该是有双重涵义的:一是责怪他总不求婚,二是因为他是买下樱桃园的人。婚姻和樱桃园是瓦丽雅最看重的,尤其是樱桃园--瓦丽雅是樱桃园一直的管理者和忠诚的捍卫者,她对樱桃园有极其特殊的感情,但就是她爱的人不仅不能给她爱情,而且把她最重要的樱桃园也"抢"走了,这也难怪瓦丽雅会含着泪想要揍洛巴兴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近分类:
    • 成都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 学术堂_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