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论文写作 > 本科论文写作

什么是论证?(其方式和方法介绍)

来源:未知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1-12-20 共5706字

  有了论点、论据,如何利用你的论据证明你的论点是正确的,这就需要论证。在论证之前,我们最好先将相关资料编个索引。该索引应当包括文献名称、页码、内容提要或关键词语。这样,我们在写作时检索资料就方便多了,将使用过的资料划去,也避免了重复使用相关资料。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什么是论证?

  1.论证方式

  (1)正面阐述。进入写作阶段,首先我们应当考虑一下论证方式。在通常情况下,研究者会采用正面阐述的方式将心得体会表达出来。试以胡小石《南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文为例。全文分六节。第一节提出论点,"严格言之,南京文学之最高发展,实为东晋以下南朝时期之诸代。而以后来之南唐为其尾声。盖以有创造性之事实言之,当如此也。愚意中国文学,及其有关诸方面,真正在南京本地创成者,以次数之,可有下列诸事: (一)山水文学。(二)文学教育,即文学之得列入大学分科。(三)文学批评之独立。(四)声律及宫体文学".第二、三、四、五节,就上面四点分别论述之。第六节指出了南京文学的特点:"南京在文学史上可谓诗国。尤以在六朝建都之数百年中,国势虽属偏安,而其人士之文学思想,多倾向自由方面,能打破传统之桎梏,而又富于创造能力,足称黄金时代,其影响后世至巨。"并且还补充说明了南唐以后南京文学的特出成就:"明末清初之历史戏剧《桃花扇》本事,殆全出于此地。清代二大小说,-为曹雪芹之《红楼梦》,- -为吴敬梓之《儒林外史》。前之作者少年住南京,其书即以金陵为背景,后者为南京寓公,其书专以讽刺当时在南京之知识分子的弱点为主题。以不及详论,请俟异日。"

  (2)反驳。某个问题,你不同意前人的某个观点,可采用反驳的方式进行论述。

  有的学者似乎特别喜欢写论战文章,邓广铭可以算作一个例子:"他 一辈子都在进行学术论战,用陈智超的话来说,就是'写作六十年,论战一甲子'.实际上邓先生的学术论战还不止六十年的历史。他写于1935年的第一篇学术性文章《评<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 -辑》就是论战文字,而1997年在病床上写成的最后一篇论文《再论<辩奸论>非苏洵所作一兼 答王水照教授》,也仍然是- - 篇论战文字。在他病重住院期间,曾对女儿谈到他的论战风格:'我批评别人也是为了自己进步。我九十岁了,还在写文章跟人家辩论,不管文章写得好坏,都具有战斗性。"首先,可以反驳对方的论点。胡适鉴于"今之治诸子学者,自章太炎先生以下,皆主九流出于王官之说",特撰《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予以反驳。其要点如下:第一,"刘歆以前之论周末诸子学派者,皆无此说也".第二,"九流无出于王官之理也"."其最谬者,莫如以墨家为出于清庙之守。夫以'墨'名家,其为创说,更何待言?墨者之学,仪态万方,岂清庙小官所能产生?"第三,"《艺文志》所分九流,乃汉儒陋说,未得诸家派别之实也。古无九流之目,《艺文志》强为之分别,其说多支离无据。如晏子岂可在儒家,管子岂可在道家?管子既在道家,韩非又安可属法家?""知汉人所立九流'之名之无征,则其九流出于王官之说不攻而自破矣".

  下面我们再举一一个例子。 缪钺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三国志>的书名》。文章首先介绍了对方的论点:"西晋陈寿所撰记述魏、蜀、吴三国史事之书,名日《三国志》,当时人即是如此称呼,千载相承,并无异议。但是近来通行的标点本《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在'出版说明'中,忽然提出新说:魏、蜀、吴三书本是各自为书,到了北宋雕板,始合为一种,改称《三国志》。"接着反驳道:

  这个论断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论证.png

  陈寿之书,虽分别称为《魏书》《蜀书》《吴书》,但是合为一书,则称《三国志》。自西晋、东晋、南北朝以至唐初,都是如此,并非至北宋雕板时始加"《三国志》"之名。兹举例说明之。

  《晋书陈寿传》:元康七年,病卒,时年六十五。梁州大中正、尚书郎范頹等上表曰:"……等按,故治书侍御史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化…愿垂采录。"于是诏"下河南尹、洛阳令就家写其书。

  范頹等是陈寿同时人,他们上书于晋惠帝,已称陈寿所著书为《三国志》,可见这是当时人公认的名称(也许就是陈寿自己拟定的书名),不然,他们不会在上书于皇帝时这样随便说的。再看,常璩《华阳国志。陈寿传》:

  寿乃鸠合三国史,著魏、吴、蜀三书六十五篇,号《三国志》。

  常璩是东晋时人,亦称陈寿所著书为《三国志》。

  此后,沈约《宋书裴松之传》说:"元嘉三年……上使注陈寿《三国志》"云云;北齐魏收《魏书毛修之传》说:"(崔) …… 每推重之,与共论说,言次遂及陈寿《三国志》"云云。可见南北朝时人亦均称陈寿所著书为"《三国志》。

  唐初所修《隋书经籍志》卷二史部正史类,明确著录:

  《三国志》六十五卷,晋太子中庶子陈寿撰。

  在正史类叙论中又说:"晋时,巴西陈寿删集三国之事,唯魏帝为纪,其功臣及吴、蜀之主并皆为传,仍各依其国,部类相从,谓之《三国志》。"又一次明说陈寿之书"谓之《三国志》".

  此外,《隋书经籍志》又著录:

  《论三国志》九卷,何常侍撰。

  《三国志评》三卷,徐爰撰。

  并附记:

  梁有《三国志序评》三卷,晋著作佐郎王涛撰,亡。

  诸书作者皆是晋及南北朝时人,亦皆称陈寿所著书为《三国志》

  刘知几《史通正史》篇也说:"至晋受命,海内大同。著作陈寿乃集三国史,撰为《国志》,凡六十五篇。"所谓"《国志》"者,亦即《三国志》之简称也。

  由以上所举诸证,可以明显看出,自西晋、东晋、南北朝以至唐初,都称陈寿所著书为《三国志》,怎么能说是北宋人始"改称《三国志》""呢?

  标点本《三国志》是广泛通行之书,"出版说明"中这个小的疏失,可能引起读者的误解,故明辨之。[848]

  其次,可以反驳证据,证据不可靠,论点也就立不住脚了。王季思与萧涤非曾打过一。场笔墨官司。萧涤非认为汉乐府《东门行》"充分体现了人民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精神".先将萧涤非所录原词抄之如下: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上用仓浪天, 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而王季思认为:这首古词,《乐府诗集》曾引《乐府解题》加以说明,原文如下:

  古词云:"出东门,不顾归。入门怅欲悲。"言士有贫不安居者,拔剑将去,妻子牵衣留之,愿共餔糜,且曰:今时清不可为非也。

  "根据《乐府解题》的说明,古词在妻子牵衣相留的话里,肯定还有'今时清不可为非'

  的内容,而现在只留下今非'两个字。《乐府诗集》还记录了晋乐的《东门行》,分作四解即四段演唱",其中有"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数句。所以他接着说:

  按照上面的校勘,对《东门行》这首古乐府,或者在"今非"二字之间加删节号,注明有脱文。或者改"今非"二字为"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注明根据晋乐所奏增补,都可以说明问题。而现在所有的古典文学选本或文学史,包括我最近看到的十三校合编选本在内,没有- -本不是以误传误的。

  萧涤非认为"这一增改,几乎要改变汉民歌的性质",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东门行>并不存在'校刊'问题一答王季思先生》, 而王季思又写了一篇《<东门行>的校点和评价问题一答 萧涤非先生》。可见学者们对论据也是十分重视的。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朱自清的论文《王安石<明妃曲>》开头说:"王安石《明妃曲》二首,颇受人攻击,说诗中"人生失意无南北",'汉恩自浅胡自深'两句有伤忠爱之道。"接着分别引用了对方论点作了反驳,其要点是"人生失意无南北'是家人的安慰之词,家人怒,而身当其境的明妃并没有怒,正见其忠厚之致。"汉恩自浅胡自深"是沙上行人所说的安慰话,全篇只是以琵琶的悲怨见出明妃的悲怨。而明妃本人则是眼看飞鸿,心不在胡而在汉的。文章最后说:"王深父、范冲之说,都只是断章取义,不顾全局,最是解诗大病。今写此短文,意不在给诗中的明妃及作者王安石辩护,只在说明读诗解诗的方法,藉着这两首诗作个例子罢了。"

  (3)正面阐述与反驳兼而有之。例如《明史:李自成传》载,清顺治二年,"自成走延宁、蒲圻,至通城,窜于九宫山".胡静首先说:"延宁一名,查《明史地理志》《寰宇通志》及《读史方舆纪要》,皆无踪影。"从而否定了《明史》 的说法。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且作了论证:"延宁'为"咸宁'之误,即今湖北咸宁县。延宁、咸宁音近而误。据《绥寇纪略》卷九:'自成将东下,遇风雹,乃以四月二十四日改由金牛、保安走咸宁、蒲圻,过通城九宫山。'《湖北通志》卷六九:'自成走咸宁、蒲圻至通城,窜九宫山。'光绪十一年重修《武昌县志》卷八:'流贼李自成主武昌,谋夺舟南下,改由金牛、保安,走咸宁、蒲圻过通城。'即是咸宁误为延宁的确证。"

  2.论证方法

  接着我们应当考虑--下论证方法。论证方法说到底就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将你的论点、论据通过论证组织起来。能够按自然顺序最好尽量按自然顺序,譬如年谱、诗文系年、版本源流考之类的论著通常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这样既做到脉络清楚,又能使读者很快了解传主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或某种图书的出版史与研究史。如宋人吕。

  大防编的《杜工部年谱》《韩吏部文公集年谱》一般被视为年谱的嚆矢,作者于此二书《自记》云:"予苦韩文、杜诗之多误。既雠正之,又各为年谱,以次第其出处之岁月,而略见其为文之时,则其歌时伤世,幽忧切叹之意,粲然可观。又得以考其辞力。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至此。"作者通过编年谱,清楚地认识到了杜诗风格变化的轨迹。

  再如我们要研究李清照的感情发展历程,最好将李清照的诗词以时间为序排排队。

  她有一首《如梦令》词:"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 - 滩鸥鹭。"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在藕花深处争渡时导致鸥鹭齐飞的生动画面。透过对人争渡、鸟齐飞的动态描写,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在少女时代所洋溢着的青春活力。她还有一首更加有名的《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妙在一段对话非常符合人物身份。因为惜花,所以清照担心海棠花遭到夜间风雨的袭击,一-见到卷帘的婢女就急切地问:"海棠怎么样了?"而婢女却没有这份闲心思来专门注意海棠,所以随便说了句:"还是老样子。"这完全不符合清照的想象,所以她又迫不及待地道出"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两句,使人觉得口气宛然。细玩词意,我们会发现这首词虽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但是当中含有有身份的少妇的闲适情调,与担心青春消逝的淡淡哀愁。下面我们再看一-首李清照四十多岁时在南京写的《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尊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柳梢匀绿,梅萼试红的早春又来临了,但是清照再没有心思去游玩。这完全不符合李清照的性格特征。

  动乱的社会现实,作为时代背景,给这首词抹上了- -层悲凉的底色。词中竟出现了两个"老"字,可见时代与年龄在清照心灵中留下的创伤是多么深刻。最后我们再读-首李清照晚年写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写作者在经历了国破家亡之后,时序使人难以忍受,景物又使人感到凄楚,清照生活在苦难的煎熬之中,人生最宝贵的时间,成了她难以度过的无边苦海。我们按时间顺序,对李清照的几首词略作分析,她的感情历程就十分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不能按自然顺序组织的材料,当然得按逻辑顺序去组织,而这种逻辑顺序却有待于作者去发现。为了有助于发现这种逻辑顺序,我们不妨将收集到的资料先分类排比一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的衣服虽然不少,但是有时又找不到适合的衣服。于是有的人干脆把自己的衣服彻底清理一遍, 分成"保留""过时""转卖""送慈善机构""送亲朋好友"修改"未决定""当作纪念永久保存"将来有一天或许会穿"等几类,把"保留"的衣服放在衣柜里,这样找起来就方便了。再如我们经常在街边上看到卖塑料制品的,各种货物摆了一大片。其实这么多货物实际上只要--辆三轮车就拉来了。有次我观察摊主收摊子,将大桶里套中桶,再套小桶;将大盆子里套中盆,再套小盆,再套塑料碗;大淘米箩里套中淘米箩,再套小淘米箩;将塑料椅子摞在一起:

  将塑料凳子摞在一起;将塑料搓衣板摞在一起… 再用几个大纸箱子一装,码在三轮车上就行了。可见分类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大有帮助。有的课题较为复杂,资料较为丰富,不妨先分若干大类,在某些大类里再分若干小类。各类材料之间存在着先后关系,或者是并列关系。即使是并列关系,我们也可以从某个角度将它们分出一- -个先后来。做完了这项工作,论文的逻辑顺序大致也就显山露水了。比如我们研究唐诗中的妇女形象,不妨将《全唐诗》及其《补编》从头到尾读一遍。 把涉及妇女的诗全抄成卡片。然后分成后妃、公主、宫女、仕女、商人妇、女道士、妓女、劳动妇女等类。

  其中后妃可以分成得宠后妃、失宠后妃两小类。而有些表现闺怨的诗很难判断女主人的身份,可以单独设离妇- -类,下辖游子妇、 征人妇、商人妇三小类。

  为了更好地论述自己的观点,为了便于读者接受,我们还可对资料内在的逻辑顺序作适当的调整,譬如采用倒叙的手法,譬如先兜-一个圈子再引入正题,譬如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叙一段论述。

  引述论据的方式不尽相同,有人喜欢直接将原材料录入文中,其优点是增加了引文的可信程度,也提高了论文本身的史料价值,有些材料对读者有参考价值,也为读者提供了资料线索,减少了读者翻检资料之劳,问题是将原材料恰到好处地插入文中并做到行文流畅也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有些原材料很长,剪裁起来也很困难。有人喜欢将原材料用自己的话加以转述,其优点是容易做到行文流畅,其缺点是读者看不到原文,减少了引文的可信程度,因为若非与自己的研究工作密切相关,读者通常是不会去一一复核原文的。而且人们引文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你的转述是你对引文的理解。是否完全符合资料的原意,还要打一个问号,所以我们认为为了增加论据的说服力,应当尽可能地保留史料的原始面貌,直接引用原文,在实在难以直接引用原文的情况下,也可采用转述的方式,但是仍应尽可能地直接引用原文中的关键性词句。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