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高二化学论文(推荐8篇)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老师
发布于:2019-12-27 共6215字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地发展,促进了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通过采取有效的 教学策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下面是高二化学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高二化学论文第一篇:人性化教育理念下高二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摘要:教育活动的开展, 需遵循人的发展特点, 并将人性化作为基础。在新课改实施下, 人性化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和延续。在教育教学逐步发展的过程中, 教学的人性化特点将会体现得更为明显, 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将会在各个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得以展现, 以此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本文就人性化教育理念的高二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性化教育理念; 高二化学; 教学实践;

  引言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非常重要的环节。在高中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遵循教学发展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化学是高中阶段较为重要的学科。学生学好化学理论知识, 并运用于实践中, 对提高其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人性化教育理念是新课改实施期间一种教育价值的体现, 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为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标准, 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高二化学教学设计中, 体现出人性化教育理念, 并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出来, 将有利于高中化学的发展。

  1. 人性化教学理念的概述

  人性化的教育, 建立在人性理论基础之上, 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 强调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注重个人特长爱好的形成[1]。该教育理论继承古希腊自由教育的传统, 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洗礼, 思想自由和科学精神两条主线迄今为止没有中断。我们强调个人发展的优先地位, 是因为社会的进步只能建立在个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社会有责任为每一个人的发展提供帮助,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个人的尊严受到尊重, 个人拥有充分的发展机会与民主权利, 社会为每一个成员的发展提供的条件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优越。这个标准是以人为本的, 也是符合社会进步需求的。自由教育理念要求放弃狭隘的功利主义, 一切从人的需要出发, 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着想。真正理想的教育, 应该排除现实目标和功利的诱惑, 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让他们各自的兴趣得到满足, 特长得到发展, 以便作为未来社会中具有鲜明个性的社会成员, 在高水平上享受生活。理想的教育应该帮助受教育者提高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教育的目标, 首先是要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创造、为什么创造, 进一步知道怎样去创造。通过教学,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前人的创造性成果, 也要让他们了解前人创造这些成果时的思维过程。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的, 不仅具有形式上的多元化,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面也追求多元化。

  2. 人性化教育理念下高二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在对人性化教育理念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 就需要在高二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加以应用, 以此来体现人性化教育理念的价值。

  2.1 转变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 高中化学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就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只是知识的接收者。因此, 在整个教学中过度强调自己的教学, 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也忽视学生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2]。在教学改革不断实施的过程中, 高中化学教师就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将人性化教学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的任何环节, 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同时, 教师在规划课堂教学的时候, 所有的教学程序应紧紧围绕着学生而展开, 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 教师在讲解化学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时候, 可合理、有效的设计教学问题, 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在资源开发的具体应用展开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 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 可促使其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并掌握教师即将要讲解的知识内容。

  2.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展开不同的教学设计。高二化学课程教学包含内容较多, 教师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需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化学方程式配平方讲解, 可通过理论与习题来进行。受到此种教学形式的影响, 很容易让部分偏爱实验教学的学生, 非常容易产生厌倦与疲劳。对此, 化学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注意吸引学生注意力, 促使学生感受到配平方程式后的成就感。完成这一部分教学, 教师不仅要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和示范, 还应进行大量的、反复性的习题练习。为避免学生学习中产生厌倦的情绪, 教师可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参与到学习中。如, 教师可将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组学生的数量根据班级人数来定。以小组为单位并指明一名学生代表。组织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演示, 看哪个小组的学生又快又准。在游戏结束后, 教师可让表现优异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分享其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心得。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与讨论, 可推动学生共同进步。学生的分享与讨论, 可促使学生相互解决学习中面临的困境, 继而可共同的参与讨论和解决。

  2.3 巧用化学实验, 启发学生学习

  试验同样是高二化学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也是高中化学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借助试验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 还可满足学生人性化发展, 遵循学生个体发展的规律[3]。教师在展开实验教学的时候,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在掌握化学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上, 可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在试验实施期间, 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 就可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如化学实验中, 可向学生提出加热操作的顺序是什么。在教师问题的指导下, 学生就会注意自己的试验程序与步骤, 通过亲手操作实验后进行总结。这在启发学生学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充分展现出人性化教育理念。

  3. 结语

  总而言之, 在高二化学教学活动中, 为更好的体现课改的相关性, 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 化学教师就应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充分体现人性化教育的特点, 以此来推动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金彬.支架式教学模式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 11 (4) :987.
  [2]颜兵兵, 史立秋, 殷宝麟, 等.高校本科教学人性化课堂教育理念与途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5, 19 (9) :83-84.
  [3]王志全.人性化课堂教学理念支持下的历史新授课导入环节设计[J].新课程·中学, 2015, 12 (2) :35-35.

高二化学论文第二篇:高二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学设计的三次改进

  摘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教学实践及反思。在高二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学中, 先后经历了调整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关注学生思维过程的3次教学改进, 并基于教学改进从合理定位教什么、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困惑点、要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搭建合适的台阶等方面进行了教学反思, 提升了对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高二化学;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基本方法; 教学改进; 教学反思;

  一、背景介绍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的最后一章, 不仅是“有机合成”的延伸, 更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检验和提高。笔者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 选取隐形眼镜为教学素材, 通过“隐形眼镜的主要材料、合成原理、合成方法以及清理方法”4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见图1和表1中的教学方案A) 。其中环节1采取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汇报的形式, 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对象——高分子化合物;环节2采取问题链的形式讲解加聚反应;环节3设计隐形眼镜主要材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合成路线, 并介绍2种工业制法——ACH法 (以丙酮、氢氰酸、浓硫酸、甲醇为原料经过氰化、酰胺化、酯化反应后生成目标产物) 和新ACH法 (在原法基础上将氢氰酸循环利用, 且省去硫酸氢铵的后处理) ;环节4合理选择清理方法。在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中, 笔者经历了磨课、改进、上课、再改进的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

  二、教学设计的三次改进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 先后经历了3次教学改进过程。

  (一) 第一次改进——调整教学内容

  最初教学方案A的教学过程设计较完整, 围绕隐形眼镜这一素材针对加聚反应的这一知识点进行剖析。但在教学实施中发现, 这样的教学内容较为简单, 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教学内容。反思其中的问题, 本节课应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但隐形眼镜的主要成分都是加聚物, 只涉及加聚反应, 很难引入缩聚的知识点。加聚反应的内容学生在高一已学习过, 设计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路线也不是难点, 所以教学方案A对于学生来说提升不大。本节课只是在认识了常见的隐形材料的基础上, 对原有知识的复习整合。为此, 对最初的教学方案A进行了第1次改进, 重新选取教学素材, 设计了教学方案B (见表1) 。

 

  图1 最初的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方案A)   下载原图

  表1 教学设计的三次改进情况 导出到EXCEL

  教学方案B中选取的教学素材是塑料, 它的主要成分既有加聚物, 又有缩聚物。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缩聚反应, 主要分为“认识塑料的主要成分、制备原理、制备方法”3个环节。考虑到塑料对学生来说较为熟悉, 教学环节1从生活中引入, 直接引出常见的6种塑料的主要成分;环节2是在简单复习加聚反应原理的基础上, 重点以乳酸分子为例讲解缩聚反应, 并要求学生写出6种塑料成分的制备化学方程式, 最后总结加聚、缩聚反应的异同;环节3是分组活动, 设计合成3、6号塑料路线, 并结合工业的实际制法, 意识到需要多角度考虑问题。

  (二) 第二次改进——突出教学重点

  按照教学方案B实施教学, 课堂容量比较充实:学生通过分析乳酸分子的断键、成键位置, 认识了缩聚反应, 能通过对比分析顺利找出缩聚反应的特点。

  虽然课堂教学进展得比较顺利, 但在教学中发现还有值得深思的地方:①缩聚反应的引出形式仍需改进。环节2是给出乳酸和聚乳酸的结构简式, 请学生写出缩聚反应。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学生通过对比结构简式能够写出相应的缩聚反应, 但是不太清楚缩聚反应的断键位置。因此, 在教学中改成以拼插球棍模型的形式分析聚乳酸分子是如何发生缩聚反应的。②学生对知识本质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虽然学生能说出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但有可能只是从反应物、生成物的形式上对比得知, 还需要进一步追问让学生从本质分析。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决定其性质, 其中最主要的是官能团和碳链, 而教学方案B中所介绍的加聚反应、缩聚反应都是围绕官能团展开的, 没有酚醛树脂这种涉及碳链的。因此, 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素材。

  针对以上问题, 分析其原因我们认为教学重点仍需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环节2制备原理, 但学生对于缩聚反应原理的认识不论是宽度还是广度都还不够, 并且虽然环节3合成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分组活动, 但知识点是有机合成, 偏离了教学重点, 再加上分析工业制法, 大概用时15分钟, 耗时较长。针对上述问题, 进行了教学设计的第2次改进 (见表1中的教学方案C) 。

  教学方案C的教学设计在保留了原三个环节的基础上, 通过追问, 引导学生从本质理解缩聚反应, 而合成路线只保留了1号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 突出了教学重点——缩聚反应。

  (三) 第三次改进——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

  按照教学方案C实施教学, 课堂呈现比较顺畅。通过3号塑料 (聚氯乙烯) 、5号塑料 (聚丙烯) 、6号塑料 (聚苯乙烯) 复习了加聚反应;通过拼插乳酸分子模型认识缩聚反应的断键位置;再通过教师系列问题的引导, 学生能从断键原理的角度, 说出加聚、缩聚反应的异同;通过书写酚醛树脂的制备反应, 引导学生关注官能团对碳链的影响。此次教学之后, 仍发现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反思。

  学生学习过程是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 而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高分子化合物制备路线的分析讨论, 既不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提升, 也不是利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不如将此环节替换成书写制备1号塑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的化学方程式, 再选取几种由缩聚物组成的塑料, 让学生书写其制备化学方程式。这样就可以直接检测学生对于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为此, 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第3次改进, 形成了教学方案D, 其教学思路如表2所示。

  表2 经过三次修改形成的教学思路 (方案D) 导出到EXCEL

  三、不断改进教学的体会与反思

  虽然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经历了3次改进, 但笔者深知每一次改进都不是终点。针对教学改进的反思能让我们收获更多。

  (一) 教学设计要合理定位教什么

  一节课要教什么需要考虑课标、教材以及学生的基础与发展需要等多个方面。以教学方案C的教学为例, 教学重点是酚醛树脂, 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碳链对有机反应的影响, 而确定此部分内容为重点主要是依据学生的认识发展程度。对于学生来说, 凡是能够简单模仿就完成的都比较容易, 而靠经验、模仿完成不了的普遍有难度。一般的加聚或缩聚反应都是官能团间的成键、断键, 而酚醛树脂的制备是酚羟基对α-H的影响, 即官能团对其他基团的影响, 这不仅是教学重点, 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需要在此下功夫。

  (二) 教学要针对学生的困惑点

  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书写合成PET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的缩聚反应时, 聚合物大多数都是对的, 这是因为就是简单模仿, 而容易出错的是水分子个数。为此追问学生为什么PET和聚乳酸的缩聚反应生成的水分子个数不同?让学生再次认识缩聚反应的断键位置。

  (三) 教学过程要为学生搭建适当的台阶

  教学过程需要为学生的认知发展搭建合适的台阶。比如, 为了突破酚醛树脂这个难点, 教学中首先以比较典型的聚乳酸作为第一个例子讲解缩聚反应, 通过拼插球棍模型, 让学生感知断键位置;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链, 帮学生梳理缩聚反应的原理;随后, 引导学生思考加聚、缩聚反应的断键位置, 引出酚醛树脂;最后, 通过对比苯酚、甲醇与酚醛树脂的结构, 学生找到被酚羟基活化的邻位氢, 从而完成制备反应。

  四、结语

  总之, 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实践及反思。教学反思的四个基本维度, 即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和教得怎样[2], 是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核心构成要素。从课的设计、实施及课后讨论, 教师都需要不断思考这样一些重要问题:这节课希望学生学到什么?如何让学生学到这些?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学到了什么?学生是如何学习的?学生的学习在哪里遇到了困难?其原因是什么?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哪些有益的支持和帮助?这节课还需做哪些改进?……教师结合具体课例实践进行反思, 从思考教什么和如何教, 到不断反思和追问为什么教和教得怎样。这样才能较好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分析和诊断并找到改进的方向,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自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选择和处理, 提升教学认识和教学能力, 实现从教学中学习并获得专业发展, 进而能够不断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这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研究开发中心编著.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00-103.
  [2] 何彩霞.从学的视角反观课堂教学:分析框架与案例[J].化学教学, 2014, (12) :55-59.

高二化学论文(推荐8篇)
第一篇:人性化教育理念下高二化学教学 第二篇:高二化学“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基本”教学设计
第三篇:基于微课的高二化学集体备课实践 第四篇:高二化学中学生不良学习心理形成原因分析
第五篇:高二理化班化学课前预习状况调查分析 第六篇:武汉某高中二年级关于化学实验的情况调研
第七篇::《综合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内容实施 第八篇:高二学生的化学学习自我效能感测量研究
相关标签:高中化学论文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