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武汉某高中二年级关于化学实验的情况调研

来源:学术堂 作者:王艳;闫枫
发布于:2019-12-27 共3801字

高二化学论文第六篇:武汉某高中二年级关于化学实验的情况调研

  摘要: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提升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本文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了一些化学实验的情况, 并经统计分析提出了笔者的初步看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 调查; 反思;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突出化学学科的特征, 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1]。正如著名化学家戴安邦教授所说:“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2]然而, 传统的实验教学, 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 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不浓;实验操作技能差;实验创新能力不足[3]。为进一步了解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学生化学实验的效果, 笔者最近对武汉某中学关于化学实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1.研究方法

  1.1 问卷设计

  此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 在与学生交往中及一线教师指导下, 自编调查问卷。问卷是依照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的顺序及家长、学校双方对实验态度等方面进行设计的, 有选择题、排序题、开放题3种形式, 共计19个题目。

  1.2 调查方法

  以调查、座谈和访谈交流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将正式调查与非正式调查紧密结合, 这样可以真实地、客观地反映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3 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在武汉市某中学高二年级两个理科班进行, 其中10班是普通班, 16班是理科实验班。共发出调查问卷108份, 有效问卷101份, 占被调查学生的93.5%。

  2.对学生化学实验情况调查的结果及分析

  在对中学化学实验情况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调查后, 调查的具体结果及分析如下:

  2.1 实验态度调查

  (1) 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如图1所示。

  从上述调查情况看, 学生喜欢化学实验的人数占37%, 态度一般的占50%, 不喜欢的占13%;调查还显示, 一部分学生对实验有兴趣的原因是:

 

  图1   下载原图

  实验较直观 (11%) , 对学习有帮助 (8%) , 可以自己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 (18%) 。通过实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把书本中的化学符号转化成直观现象, 帮助理解书本内容, 并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感到很轻松。而另一部分学生, 对实验的兴趣一般或不喜欢是由于实验老套, 对学习帮助不大, 看看书本就能应付考试或者是其他的学习任务过重, 没有时间和精力投入等。

  (2) 不同实验类型受欢迎情况, 如图2所示。

  在实验类型上, 尽管已是高二年级的学生, 但毕竟还是孩子, 趣味性的实验对他们是极有吸引力的, 最让他们感兴趣的是可以自己动手亲身体验一个完整过程的探索型实验。

 

  图2   下载原图

  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而要求亲身体验, 倾向于有创新的实验。而最不喜欢的类型是定量实验及纯粹训练基本操作的实验, 主要原因是“照方抓药”、计算烦琐枯燥。然而对验证型演示实验、设计探索型实验持喜欢与不喜欢态度的几乎各占一半。喜欢的原因是认为演示实验对学习有帮助可加深对原理的理解且有助于考试;而设计探索实验可亲自参与设计、体验, 有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有助于能力的培养、热情的激发。不喜欢的原因是认为演示实验呆板, 都是些“经典”实验, 完全没有必要做;而设计探索型实验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及实验器材, 具体操作实施难度较大, 即使做也没有信心。

  2.2 参与实验过程

  如图3所示, 笔者在该项的调查中设计了有关实验过程的题目, 旨在了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觉性、自我能动性。从调查

 

  图3   下载原图

  结果来看, 学生学习化学实验总体情况还比较好, 大部分学生能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 做到独立规范操作, 认真写报告。但仍有1/4的学生在学习实验时往往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比较模糊, 还需要教师在实验课上给予讲解;有一半左右的学生不能独立规范地操作实验, 对实验的计算也比较马虎, 认为实验只要能操作和测量就行。还有1/3的学生经常抄袭他人的实验报告, 没有真正理解写报告的深层含义。至于自我设计实验, 由于课堂时间紧, 尽管学生认为很有意思, 也很有必要, 但真正能投入的学生却很少。许多学生呼吁:“不要只着眼于教材中的实验”, “多增加一些选学实验”, “让我们自己设计探索, 给大家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给我们体验的机会”。

  2.3 教师对实验的要求

  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实验素质, 如图4所示。调查显示, 学生认为:教师能

 

  图4   下载原图

  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必做实验, 都能全部完成, 且在课堂上较好地渗透了环保意识, 但布置学生做的实验太少, 课本后附有的选做实验几乎不做, 实验的微型化意识深入的也远远不够。学生要求教师不但完成规定实验来让他们熟悉实验操作, 还要多布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 能开发智力, 并能提高创新意识的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2.4 学校和家庭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支持。如图5所示, 学校和家庭对学生实验的支持程度明显不够。绝大部分

 

  图5   下载原图

  家长只赞成利用现有资源做一些实验, 且要求精力不可投入过多, 有的还片面地认为孩子搞小实验是在玩耍, 不利于学习;而学校在开放实验室、举办实验征文、搞实验研究性活动等方面也做得不够, 实验室仪器、药品不齐全, 除实验课外很少开放。实验征文、实验研究性活动也几乎不开展。这样学生就只能学习书本知识和来自书本的实验知识, 无法进行实验训练、实验创新, 实验能力也就无法得到提高。

  3.对高二化学实验的反思

  根据以上调查的实际情况, 笔者针对实验教学进行了以下方面的反思:

  3.1 实验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追求趣味性, 增强体验性

  针对高二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 他们有很强的好奇心理,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多创设一些富有情趣的化学实验, 这类实验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背景, 以学习、生活、科技知识为素材逐步展开。有的现象奇特, 方法新颖, 如:“魔棒点灯”、“滴水生烟”、“火山爆发”等;有的则是些探索性实验, 如:自行设计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 对于这些实验教师要坚持以“引”为主, 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得到发展[4]。在实验中有的甚至可以观察到别人不曾发现过的奇特现象, 有的可以想象出各种可能的现象及设计方案, 有的对实验进行严密的逻辑思维, 从而发现实验的本质、规律。通过亲身体验这些实验, 不仅巩固了知识, 培养了动手能力, 体会科学的发现过程, 且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神奇魅力, 从而形成对实验乃至整个学科的浓厚兴趣。

  3.2 加强实验教学的探究性[5], 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目前很多教师沿用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 以演示实验为主, 且多采用了教师演, 学生看的方式, 学生的动手机会并不多, 导致学生只是看实验, 听实验, 背实验。新的课程理念提出, 要将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探究活动, 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 如指导学生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 使操作更简单, 现象更明显, 或者把一些操作不过于烦琐, 装置不过于复杂, 安全性比较大的演示实验, 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 有目的, 有计划地设计成探究实验, 或者是对实验进行拓展。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让学生既能在课本内发现探究性较强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也能让学生放眼课本外, 到生活中寻找、发现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由此激发其主动参与,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6]。如此学生一方面能从探究过程中透过各种实验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规律, 并通过本质属性规律来想象、推理、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另一方面, 可以摆脱陈旧框架的束缚, 充分发挥想象力, 开创新的、多角度的探索方向和研究方法, 提出新的假设或理论,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7]。

  3.3 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 其核心是“绿色化学12条原则”[8], 即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 如实验教学中的微型实验就可很好的渗透这一理念。它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创新思维之外, 在节约化学试剂, 减少污染, 提高安全性, 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也有独特的功效, 可以说微型实验是绿色化学的一项重要内容[2]。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在实验现象明显直观, 操作简便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尽可能微型微量实验、有害物质的使用、排放等问题, 使学生在实验中自觉感受到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自觉养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实验仍然是我们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要转变实验教学观念, 以实验为载体, 丰富实验教学功能, 深入挖掘教材实验内涵, 达到提高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之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王后雄.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研究[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
  [3]张才干.高中生学习物理实验困难的情况调查和对策[J].物理教师, 2004, 25 (6) :5.
  [4]刘成坤.改进演示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实验能力[J].化学教育, 2001, (4) :41.
  [5]魏樟庆.初高中衔接期学生学习化学的心理剖析[J].化学教育, 2004, (7) :27.
  [6]贾玉江.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实施绿色化学教学的实践[J].化学教育, 2001, (12) :9.
  [7]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8]朱文祥.绿色化学与绿色化学教育[J].化学教育, 2001, (1) :1.

点击查看>>高二化学论文(推荐8篇)其他文章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武汉430079 ,武汉430079
原文出处:]王艳,闫枫.新课程标准实施中高二化学实验情况调查与反思[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50-52.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