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手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2.1.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早期人力资本思想。早在17-18世纪,威廉配第、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就认识到了人类的才能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因素。威廉·配第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1662),他认为:人力和物质资本对生产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人力的作用甚至比物质资本的作用更大。他的观点被认为是首次严肃地运用了人力资本思想。亚当·斯密在其名作《国富论》中明确论述了人力资本思想。在《国富论》中斯密充分肯定了人的劳动因素在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创造作用,同时又将人的技能作为资本,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及其收益问题(1776)。
二是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及舒尔茨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他们以劳动力的要素分析为核心,主要对人力资本的定义、人力资本的形成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舒尔茨在其著名的《改造传统农业》(1964)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向农民投资的问题,他认为:人力资本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源泉,人力资本理论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舒尔茨强调各个方面的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这些投资主要有:教育投资、保健投资、劳动力迁徙投资等。教育投资的增长会使总的工资收入比全部财产收入增长的幅度更大,而财产收入分配所造成的不平等要比个人劳动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严重得多,所以教育投资的增长会减少个人收入分配方面的不平等。”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还有阿鲁瓦利亚、阿德尔曼和莫里斯、菲尔茨、森得龙等。
舒尔茨仅注重宏观方面分析,微观方面研究甚少,但是贝克尔弥补了这一缺陷。加里·贝克尔在分析教育对人力资本形成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型。在他的《人力资本:特别是关于教育的理论与经济分析》(1964年)、《人力资本与个人收入分配:一种分析方法》(1967年)等著作中,他运用微观经济方法对正规学校教育和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和培训投资的收入效应作了深入的分析。同时,他还对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行为问题进行了经典的理论分析和应用研究以及人力资本和个人分配的关系。他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目的,既要考虑当前的经济效益,又要考虑未来的经济效益。
三是以构建技术内生化增长模型为中心的人力资本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为代表的学者,在更广泛、深入的领域中引入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受到各地人力资本现状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在另一层面上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并形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把人力资本定义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内生变量,并将其引入到了“增长”模型中,完善了有内生变量存在的“增长”模型,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经过长期发展,人力资本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而实用的理论体系,逐渐成为了经济管理学的核心理论,其主要结论是: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要大于物质资本,且高技术程度的人力的贡献大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国民收入是成正比例的,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投资的主要方式是教育,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力投资问题可视为教育投资问题。
人力资本理论将资本划分为两类: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突破了资本只能是物质资本这种传统理论的束缚,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并强调了教育投资的重要性,这对我国目前如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2.1.2人力资源及其概念
2.1.2.1人力资源的内涵
自从“人力资源”概念提出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主要代表性观点有以下几种:一种认为“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这种定义接近于马克思理论中关于劳动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适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另一种认为”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还有学者把人力资源与一定年龄并且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联系起来,突出了人力资源的年龄特征:”人力资源是包括着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人口的总和,即全部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着从出生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全部的人口资源“.
上述几种关于人力资源概念的界定都没有全面准确揭示人力资源概念的内涵。有的把人力资源完全等同于人口资源、把潜在的人口资源当成了现实的人力资源,对人力资源的定义过于宽泛;有的是把退休后继续从事合法劳动的人力排除在了人力资源的范围之外,缩小了人力资源的范畴。经济学把能够投入到生产中去并创造财富的生产条件称为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体能、技能和智能健全的人,才能够作为一种资源性生产性要素投入到现实经济活动中去,创造财富。因此人力资源是以体能、技能和智能健全的人为前提和基础的。体能是指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全程度;技能是指人的基本技术和掌握生产流程合理规则的熟练程度,是一种训练能力、技巧能力;智能是指人在各种领域中创造性开发及其创造性含量的程度,是一种学习能力、举一反三的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实际上一个健全的人都具备这三种能力,只不过在某一个方面表现的比较突出而已。对于那些非健全的人口来说,并不属于人力资源研究的范围。因此,从人的体能、技能和智能三者统一的角度来理解,人力资源是指那些体能、技能、智能健全,能够以各种有用于社会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创造财富,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那一部分人口。它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内容,数量是劳动适龄人口总量减去其中丧失劳动力能力的人口,加上劳动适龄人口之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质量包含四方面的内容: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水平;身体素质。
2.1.2.2人力资源特征
(1)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作为生产要素的人是最活跃的,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根据外部可能性和自身条件、愿望,有目的地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引发和控制社会生产过程。劳动人口只有通过社会经济活动才能转变为人力资本。
(2)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当人成长到劳动年龄时就应该投放到社会生产活动中去,人力资源如果不能被及时利用,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造成人力资本的损失,而且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3)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如果开发合理,利用适当,不仅可以使资源再生,还可以增值。
(4)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范围中,它的形成要依赖于社会,并为各种社会条件所制约,它的利用要纳入社会分工体系之内,所从事的劳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
2.1.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理论
2.1.3.1农村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
建国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及农业部、教育部等主管部门在制定文件和规章制度时,对于农村人口一般用的是”农民“、”农村人口“、”群众“、”农村劳动力“等概念,很少用”农村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农村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多见于学术界的篇章文字之中。2003年2月,教育部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在《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提升农村人口人力资本,转移农村人口,在人力资源上再造一个中国“的说法。其后,国务院在2003年9月20日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谈及提高劳动者素质时,也明确提出了”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说法。此后,农村人口或者说农村劳动力才被提升到农村人力资源的高度来看待。
”农村“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的低于范畴的概念。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因而,我们所关注的农村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能够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它包含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其总量是二者的乘积。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是指农村范围内构成劳动力的那部分人口的数量,同时还包括未成年的农村少年和儿童灯潜在的劳动力资源。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是指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智力、知识、技能水平。农村人力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概念是指生活在农村的人员,或者说是农民。光阴易的概念是指生活在农村或城镇,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人口或在为农服务部门工作的非农业人口。中国人民大学陈凤选择全国320个村庄作为固定观察点,对2万个农户在1995年-1998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按农村人口就业结构分,把农村人力资源分为5类:一是从事农林牧副渔等传统农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二是进城打工的农民工;三是农村中个体经营者和乡镇企业的经营者等;四是农村中从事科技、文化工作,担任农村干部等工作的农民;五是受雇在乡村一些企业经营单位工作的农村劳动者。
2.1.3.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在对农村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对农村人口生育、医疗保健和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思想、文化、技术和身体素质,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以充分发挥农村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高效优质发展。可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既要对现有的劳动力进行开发,又要对潜在的劳动力进行开发;二是既要对农村从业者进行开发,又要对转移人员进行开发;三是既要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又要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是随着人力资本理论和人力资源开发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早在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在农业经济学的研究中,就高度重视人力资本投资在传统农业改造中的作用。他指出传统农业生产力低下,主要是因为特殊的要素投入,如研究和教育的缺少,而不是可再生生产资本的短缺。在此基础上,他系统阐述了向农民投资的问题,指出人力资本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农业科技和农民教育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两大方面。舒尔茨”向农民投资“的重要思想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当然,现阶段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村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已超出了改造传统农业为现代农业的功能,它将在产业结构调整、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2手机媒体发展状况
2.2.1手机媒体发展历程
移动电话(Mobile),通常称为手机,日本及港台地区通常称为手提电话、手电、携带电话,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
20世纪90年代,手机价格逐渐降低,形体也更加轻巧美观,功能开始多样化。1992年,手机的文本输入传输技术研发成功,手机短信功能应运而生。1997年,手机拥有内置摄像技术,并于2001年投放市场。如今手机功能已经全面发展,手机上网、视频、蓝牙、微信等等,手机已经是较为普及的产品。
第一代手机(1G)是指模拟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香港、欧美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手提电话”大哥大“.1973年,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便携式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8000X由摩托罗拉公司的加里库珀研发而出,它重量为2磅,通话时间达半小时,市场价格为3995美元。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Cooper博士是最早发明出大哥大的。因为在当时有关技术还没有发展起来,比如电池容量限制、模拟调制技术等,这种手机外表体积较大,使用起来并不便携。以至于当时被多数人称为”大砖头“或是”黑金刚“.这种手机有很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基本上只能使用语音通信的频分复用方式,接收讯息的效果不够稳定,保密性也差,无线带宽基本很少利用。功能上只能说是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接近,通话都是锁定在一定的频率,因此利用可以调频的电台就很容易窃听到通话内容。1980年,日本在全世界首次开启商用移动电话网;20世纪80年代初,移动电话的车载设置开始应用;到了中期,面向大众消费者的电话开始出售;1984年摩托罗拉第一款商用移动电话投入市场。目前整个行业正在向第四代手机(4G)迁移过程中。手机的电话键盘部分除提供基本的电话功能,还可以用做游戏机、照相机、MP3、录音、摄影、上网等。电话的口承、耳承和相应的话筒、听筒都装在单个把手上。旧称为手提电话、手提、大哥大,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第二代手机(2G)也是最常见的手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是所谓的第二代手机(2G),以欧洲的GSM制式和美国的CDMA为主,另外还有摩托罗拉的IDEN网络制式、日本地区使用的PDC等。它们都是数字制式的,不仅能够进行语音通信,还可以无线应用协议、收发短信等。我国内地及台湾地区较为普及的是GSM,CDMA手机也很流行。通常这些手机使用的制式标准相对较为成熟,通话质量比较稳定,待机的时间也较为和合适。由于数据通讯的需求,在二代手机中,一些类似于彩信业务和上网业务的中间标准得到支持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
第三代手机(3G)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CDMA等数字手机(2G),第三代手机一般地讲,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3G通信“在现今已经被广泛使用,所谓3G,即第三代数字通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2.2.2手机在农村普及情况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农村快速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实现电话通信在农村的全面覆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同时2011年5月,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主题也是关于”信息通信技术让农村生活更美好“,旨在呼吁政府和企业重视并使用信息通信技术造福农村地区。进入21世纪,我国电信发展取得了惊人进步,网络建设规模和用户量在世界位居第一,信息业在中国快速发展。
但相比于城镇,农村特别是比较偏远和贫困的山村通信情况还远远落后,与城市通信的鸿沟持续拉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牵动着国家的发展,而信息通讯的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爱立信消费者研究室一项调查显示,在中国农村地区,农民家庭的固定电话普及率从2008年的61%下降到2011年初的43%,手机普及率从2008年的70%增加到2011年初的90%.手机已成为农民生活的主要通信工具。国际统计局发布《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农村有9776万户电话用户,全国新增11179万户手机用户,每一百人中就有86人拥有电话。互联网使用人数达4.57亿,普及率达34.3%.
2010年4月CNNIC发布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国农村网民达到10681万人,年增长2220万人,年增长率26.3%.其中,农村手机上网用户为7189万人,与2008年相比增长3000多万,年增长率79.3%,远高于农村网民的整体幅度。此外,农村网民使用台式机作为上网终端的比例滑至68%,而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增长了近20个百分点,使用率达67.3%,与之相比,在2.77亿城镇网民中,城镇手机上网用户1.6亿人,使用率为57.5%.可见,手机成为农村网民主流上网终端,同时也成为拉动农村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2013年1月26日中国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较上年底增约6440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占比由上年底的69.3%提升至74.5%.
2.2.3手机媒体在农村发展前景
近年来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手机媒体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作用。殷元元等人通过介绍手机媒体与WAP概念、深入分析基于WAP技术的手机媒体在农机推广领域的优势,结合近年农村手机互联网用户的发展趋势、农机推广领域信息化特点与需求,分析了基于WAP的手机媒体在农机推广中的应用及前景。薛飞,张凌云针对我国农村计算机普及率较低,农村信息化因实施成本较高昂而受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廉价个人终端的低成本农村信息化解决思路。结合前人研究,验证了运行在中低端手机上的移动农业应用软件的功能和可行性,进而探索基于廉价手机的农用信息化产品,并分析了研发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叶飞,陈磊曾在文章中介绍了以沼气为纽带和生态家园建设手机节目看的概况、技术特征,以及手机节目库的传播方式和应用前景。王炎龙等人通过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从新旧媒体的使用及其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积累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手机报阅读行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积累有着积极作用,并验证了在媒体信息传播中新生代农民工的能动性。中国人民大学许竹青就手机媒体对农户影响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内蒙古和安徽两地的300份调研数据从养鱼户的角度对手机使用与养鱼户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手机使用,包括浅层的手机使用和深层的手机使用对养鱼户收入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未来的信息化政策的关键在于如何增强农民手机的深层使用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信息获取和使用方面的主动性。许竹青等人通过海南省634份调研数据,对海南省农信通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总结了农信通利用特点,重点分析了农信通对农民生产销售所带来的影响,并剖析了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另外还有很多学者研究了森里防火手机短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手机气象业务的现状与发展等等。可见手机媒体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上述内容都是学术研究者对手机促进农业发展的一些实证分析和前景预测。手机媒体对农村的影响在于它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形式和内容。
从2006年开始,我国农业部与电信部门联手开展了一系列的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工程,”农信通“就是其中之一。”农信通“项目依托中国移动覆盖广大农村的移动网络在重庆建设面向全国服务的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包括语音服务中心、短信服务平台、互联网站及移动信息服务站,整合涉农部门信息资源,通过语音热线、农民信息机、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法规、农业科技、务工信息、市场行情、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以及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信息服务。截至目前,12582农信通已经在包括广西、山东、四川、辽宁、陕西等超过20个省成功推广。截至2011年6月,中国移动农信通平台累计投入达6.5个亿,整合涉农信息超过1500万条,信息日更新量3万条以上,服务用户超过5000万户;12582农信通热线日均拨打量超过8万次。2012年4月底,12582农信通中央信息库内有效信息量达3364.1万条,每天更新买卖信息超过5000条,价格行情信息日更新量超过5万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2730个区县。在很多省份,有一些地方性的手机信息服务产品,如”金惠农“等等。还有其他一些手机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如”务工易“及联通公司所提供的”电子务农“等信息产品服务。
这些手机信息服务产品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对从事农业生产人员来说,他们可以了解农业生产详情,天气情况及市场价格等等,提高了农民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灵敏度。其次,一些关于务工等信息服务有助于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再者,手机信息产品提高了农村人群接触文字及信息的频率,对于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意识及信息获取能力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相信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媒体运营商和相关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信息服务产品为农民服务,促进”三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