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S 公司营运资本管理分析
本章是案例分析部分,在第二章的理论指导和第三章的数据现状展示下,将展开对 S公司营运资本管理情况的分析。
4.1 S 公司营运资本要素及财务指标分析
4.1.1 S 公司流动资产情况分析
由表 4.1 可以看出,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例越来越大,看起来短期偿债能力是越来越好。但是流动资产的构成却出现了问题,存货比例大幅度缩水,大部分靠的是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使得该公司的风险性加大、利润质量降低,也容易给管理人员做决策带来错误的导向。
应收账款作为伴随企业销售行为发生的债权,是企业通过赊销手段增加销售,降低存货占用的主要手段,大多数情况下,合理管理应收账款应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表格 4.2和表格 4.3 表明该公司的应收账款较为集中而且大部分都是短期,并且回款能力较差,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由表格 4.4 可以明显看出,该公司其他应收款的大部分都来自于该公司的下属公司,百分之六十点二来自于下属置业公司。一旦下属公司运营不佳、资金链出现问题,对整个集团带来的后果不堪设想。
纵向比较,S 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2014 年 S 公司对应收账款的重视程度有所加大。存货周转率在 2014 年也有着相当明显的提高,但是这个原因主要还是因为 2014 年的主营业务成本规模比往年多了近十亿造成的,而且存货余额和往年相比比较少。这和该公司 2013 年的存货管理政策和国际市场上 2014 年的原料压力有关。
横向比较,由于没有行业的标准评价数据来反映出普遍水平,所以根据 S 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大小以及资料的完整性,本文选取了闽发铝业、南山铝业、明泰铝业这三个上市公司作为对比样本。通过比较样本所呈现出来的结果来看,S 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同行业或者是类似行业的公司里面,算是处于较高的一个水准,因为 S 公司的应收账款大多数(百分之九十左右)都是一年内可以收回的。而且在应收款项里面,应收账款规模相对于其他应收款来说,比例很小。存货周转率在 2011 年到 2013 年一直在同类型企业中处于不理想的地位,但是在 2014 年突然远远高于同行企业。这和企业的存货周转管理战略有关系。
4.1.2 S 公司流动负债情况分析
表 4.7 反映出,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在近几年突然增多,这是造成 2014 年流动负债居高不下的原因。预收账款 2010 年到 2012 年的预收账款比较平稳,2013 年突然降低,2014年却突然飙高。其他应付款的波动幅度一直很大,然而 2014 年的波动幅度却飙升至十二亿。
所以重点应该关注的就是 2014 年该公司的预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虽然应付账款在应付款项中不是大比例,但是该企业缺乏专门管理应付账款的人员,该科目的安全性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表 4.8 和表 4.9 表明,其他应付款里面占大比例的债务权归属于 ST 贸易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该集团内经营得比较好、资金比较充裕的公司。因此,一旦 S 公司出现了资金上的短缺,便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个效益较好的下属公司。
而预收账款中,占大比例的创元铝业也是该公司的相关公司,铝业是这个企业的主要行业和主要经营范围,因此,可以理解这个预收账款的来源很大一部分和该企业的行业性质、生产流程和营业目标有关系。
由表 4.10 和表 4.11 可以看出该公司应付账款大多都是短期的,而且大部分和下属公司有关系。氧化铝的大量采购从技术上来看,是该公司解决库存危机的举措之一。
应付账款周转率这个指标按道理来说,应该越小越好,因为它表示一个公司所拥有的隐形的优势。它代表的意思是在占用到了给予供货方货款的时间,意味着这部分资金是没有成本的,因此,公司都会想尽办法来拖长,当然基础是不损毁公司本身的信用。纵向对比,本企业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却呈现出一直在增加的趋势,并且增加的幅度一次比一次快,这代表该公司免费占用供应商的货款的能力有所降低,这也有可能代表了在上游区域的供应商谈判实力有所增强,所以才会出现类似这种要求收货方在短时间内付款的情况,也当然有着预示着该类货物出现了在供应量上出现大量缩减、供不应求的可能性,而 S 公司出现这种现象,列出的这两种情形的原因都有可能符合。
横向比较,由于没有行业的标准评价数据来反映出普遍水平,所以根据 S 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规模大小,本文选取了闽发铝业、南山铝业、明泰铝业这三个上市公司作为对比样本。样本对比来看,S 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和同行业相比,2011 年到 2013 年期间一直处于偏低的位置,而在 2014 年突然飙高,而且远远高于同行业水平,这个现象值得注意。
4.1.3 S 公司营运资本综合情况分析
从表 4.12 可以看出,S 公司的流动资产在 2013 年才开始大于流动负债的。绝对数上来看,该公司在 2010 年到 2012 年这三年期间的数据显示,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所以导致出现了连续三年营运资本呈现负数的现象,并且面临着在未来期间某刻随时因周转不灵而经营生产被迫终止的风险。营运资本从 2013 年开始变成正数,乍一看,反映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所好转。尤其是 2014 年的营运资本,大幅度增高。但是仔细剖析一下成因会发现,造成这个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该公司的流动资产的大幅度增加,不仅从数量上还从比例上。从结构上看,是因为其他应收款的大幅度提高,从而造成了该企业在账面上出现的流动资产的增加。其中,其他应收款的最大债务人是一个房地产公司,在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低迷的时期,第一次涉水该行业的企业能否及时偿还这一笔债务还是未知的。所以说,如果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大部分依靠的是债权,那么这样的偿债能力也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纵向来看,S 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往好的方向走的,2014 年的流动比率稍微有点下降,是因为 2014 年的流动负债呈现出的增长速度要比流动资产呈现出的增长速度要快一些,而流动负债中,有两项科目的增长最明显,预收账款从 4,172,752.45 元增长到379,130,075.28 元,其他应付款从 409,049,725.37 元增加到 1,214,294,363.12 元。现金比率是下降趋势的,一般来说,公司的现金比率控制在 25%以上是最安全的,虽然不是越多越好,但是 S 公司的比率远远低于安全线。总得来看,S 公司的营业资本虽然数额上有所改善,短期偿债能力和营运资本安全性有所提高,但是在资金管理上,出现了比较大的问题。
横向来看,S 公司和同行业相比,流动比率始终低于同类型企业、同行业,这意味着 S公司虽然在偿债能力方面有一定提高,但是在对比中还是可以看到相当大的差距。而速动比率在 2013 年就渐渐追上了同行业。这两个比率的细微区别和 2014 年 S 公司存货总价值的提升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上图也可以明显看出 S 现金比率于同行业相比,远远落后。
营运资本周转期=365÷(营业收入÷营运资本)营运资本周转期指的是营运资本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2014 年,S 公司在该年的营运资本周转期是 86.29 天,2013 年的周转期是 58.4 天。递增的趋势可以反映出该公司的营运资本管理效率是在下降的。
4.2 S 公司渠道式营运资本管理分析
通过上表 4.16 的计算,可以看出只有采购渠道的营运资本是负数,也就是说只有这个渠道 S 公司使用的不是自身的营运资本,而是靠着该公司的商业信用以及供应商或者客户的资金在运转。而从生产渠道和营销渠道的数据可以看出,企业自身的营运资本是处于被一直使用中的状态的。其中。生产渠道占用的资本比例最大。
虽然说采购渠道从数据上看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通过财务指标中应付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可以得出在这个渠道中,与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和以前相比已经远远不如,所以整体来说,S 公司对于外部资金的占用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对于渠道营运资本周转效率,通过一定的计算过程可以得出,因为应付票据的数额过大,所以才导致出现了这个公司在采购渠道的营运资本周转为负数,生产渠道的数据为正数的原因正是因为其他应收款远远大于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职工薪酬,营销渠道为正数是因为应收票据过多。
4.3 S 公司营运资本管理存在的隐患
根据上一节的分析,本节将从中总结出 S 公司在营运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的几个问题:
4.3.1 S 公司应收款项比例过高
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2014 年,应收款项占流动资产超过 70%(其他应收款占流动资产的 56.43%、应收票据占流动资产的 12.74%、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7.44%)、净利润近一半来自于下属公司应收款项(净利润为 114566.78 万,应收款项为419154.55 万),这样依赖于下属公司的经营模式,风险极大。而 2014 年以前,应收款项占净利润的比例超过了 50%.
4.3.2 2013 年开始 S 公司存货量过少
存货问题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存货量的突然减少(从 2012 年的 90,004.11 万降到 2013年的 19,525.90 万)。但是该公司一直处于发展状态,一味得下降库存反而不利于其扩张战略,因此,2014 年存货有所上调,变成了 43132.82 万,这也和存货成本的提高有关。
但是和其营业额和以往年份存货量来相比,还是不够的,企业仍需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存货量,而非一味的追求应收款项的多。应收款项虽然流动性大于存货,但是安全性不如存货。只要把存货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使得储存成本不太夸张,风险性还是会远远小于应收款项的。零库存管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出现过许多的安全隐患。比如一旦在原料上和订单需求量出现了较大的出入,或者仓库的意外损毁等无法提前预知的突发状况,企业将面临着无法按时交货、生产中断等风险,这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这带来的损失将远远大于储存多余存货所花费的成本。而且,如果一个企业的原料进货渠道中,采用的是控制数量的政策,这会减少企业拿货的价格优势,不仅如此,供应商在市场出现利好情形的时候,反而会提出增加进货价格的要求。因此,如果要采用到零库存管理,必须要保证采购、生产、营销这三个渠道都可以无缝连接起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会出现错误或者纰漏。
从存货周转率这个指标上看,S 集团的流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尤其是存货方面。但事实上,公司只是减少了存货的生产数量和采购数量,但存货管理方面仍旧没有采取相关措施,依然采用着陈旧的管理方法,对流动性没有起到根本上的改善。
4.3.3 S 公司现金比率始终低于安全线
S 公司的货币资金的管理水平较低,这使该公司的货币资金不能得到高效的利用,存在着无法偿还债务的危险,影响着企业的整体营运资本的安全性。资金管理旨在全面的整合资源,进行最有效最科学的利用,主要关注点在于其来源和去向。资金管理水平低最明显的地方体现在该公司的现金比率(2014年现金比率是18.77%、2013年现金比率是20.12%)远远低于同行业类似企业指标,而且没有到达 25%的安全性底线。
4.3.4 S 公司预收账款压力大且余额不能及时减少
S 公司的预收账款在 2010 年到 2013 年期间,规模在百万或者千万元,在 2014 年突然升高到三亿多元。同借贷活动产生的需要付利息的负债类科目比较起来,它往往只需要按时交付货款而已,不用考虑到利息费用。同经营活动产生的负债项目作比较,它往往是一种比较有优势的债务,因为它不用支付货币资金来偿付、不用占用现金。但从本质上来说,预收账款仍然算作公司负债的一种,因为公司仍旧不得不依据已签署合同的约定要求和标准,及时给另一方交付相应的、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或者是劳务。而“预付账款不是债”
这么个理念,虽然在房地产行业一直盛行,但已被证实不科学、不可取,所以即使预收账款的增加代表公司业绩增长具备强劲的持续力,但我们不能忽略它是负债的本质,负债过高仍然会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造成影响。
通过审计工作和翻阅资料,该公司还存在预收账款余额不能及时减少的情况。形成预收款足额的假象,不能被及时发现,等欠款形成时,往往回款成为难题。这个问题在大型能源型企业里面经常出现。
4.3.5 S 公司应付款项规模大
应付款项在本文中,针对 S 公司的财务报表数据,包括以下几个项目,即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和其他应付款。纵观这几个年份的数据可以看到明显的扩大趋势,2010 年到 2014年应付款项分别是 121835.77 万、150150.76 万、237988.72 万、280839.66 万、257786.55万元,分别占当年流动负债的 49.1%、52.56%、54.09%、85.88%、63.31%.总的来看,应付款项对于 S 公司来说,其规模还是很高的。各个公司之间在资金使用这一个方面依赖性都比较强,你借着我的、我借着他的、他又占用着你的,一旦形成这种相互往来,就会使得这部分往来资金在经营过程中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复杂化会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最坏的结果就是可能导致之前放出去的那些部分应收款项在到期后无法及时取回,而那部分应该在到期日支付出去的款项也无法及时偿还。这在事实上,给公司造成了一个假象,那就是其账面上的资产负债和现实生活中相比,是偏高的,这样得出来的、虚增的数据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将会给公司管理层做出的相关决策一个误导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