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农行信用风险的主要爆发点。
随着经济波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暴露,大案要案频发,根据信用风险发生形式和特点,主要可分为:行业风险、集团客户风险、信贷操作风险和真实性审核风险,每一种风险形成的背后,都隐含着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
3.3.1 农行信用风险点之---行业风险。
行业风险的产生,充分阐明了信用风险的客观性,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将部分强势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风险在这些行业进行累计,商业银行只能通过紧跟宏观经济政策动态发展、准确的识别风险、减少信用风险发生概率,降低信用风险损失程度,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风险[31].
(1)相关案例陈述。
S 集团主营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生产制造、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
于 2008 年与农行建立信贷关系,为重点营销优质客户,从最初授信 4 亿元一直到最高时的 30亿元,全部为流动资金贷款。
由于受欧洲光伏补贴削减,光伏产品需求下滑以及美国"双反"等国内外多重压力的影响,光伏行业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国内大多数光伏企业经营恶化,财务亏损严重,S 集团也未能幸免。在光伏产业整体低迷背景下,S 集团各环节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成本却高居不下,自 2011年二季度开始,连续巨额亏损,下属生产企业开工率持续下降,综合开工率不足 40%,处于半停产状态,部分生产线全面停产。同时,企业经营管理失误,财务管理不善,公司债务沉重,资金链面临断裂,银行贷款大面积不良,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S 集团本金逾期及欠息合计 21.9 亿元,其中本金逾期 14.56 亿元,欠息 7.34 亿元。
(2)案例分析。
①光伏产业市场形势剧变,企业持续巨额亏损。
受经济下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光伏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生产企业普遍出现大幅亏损。如 S 集团,受欧洲削减太阳能补贴和美国"双反"等因素的影响,经历了短短几年光伏产业从"炽热"到"彻寒"的逆转,光伏产业各环节价格从 2011 年开始大幅下滑,同时,国内光伏产能又严重过剩,导致硅料、硅片、电池以及组件价格大幅下跌,使生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出现巨大亏损。特别是硅料价格,2008 年高达400 美元每公斤,2011 年末下跌到 30 美元每公斤,2012 年至今还在 21-25 美元每公斤徘徊。同时,由于项目建设初期光伏行业核心工艺技术仍掌握在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关键生产设备依靠进口,导致国内光伏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S 集团财务亏损出现违约。
②商业银行形势预判错误,风险防控措施不力。
形势误判退出迟。在 2011 年整个光伏产业进入寒冬时,在对光伏产业政策、市场形势和潜在的风险论证不充分和定位不准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实力、关联企业间交易、特别是海外业务等情况调查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下,银行忽视信用风险,未适时调整信贷策略,继续扩大授信,授信总额从 2008年的 2 亿元扩大到 2012 年的 30 亿元,导致 S 集团在农行信用规模庞大。当企业风险暴露时,农行错误认为 S 集团可以通过技术改造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缓解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但在市场急剧逆转的背景下,企业的技术改造不仅未能将生产成本降至产品价格以下,反而进一步拖累企业财务状况,导致生产经营进一步恶化,农行也一再延误处置时机,迟迟不做信贷压缩,最终形成信用风险。
盲目介入问题多。2009 年以来,国际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引发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泛滥,银行业也出现急速冒进倾向。面对 S 集团这类跨国集团性新兴行业客户,在同业恶性竞争和绩效考核压力下,在争抢客户中甚至不惜放低准入要求,盲目介入高风险企业客户,在对新兴行业的把握缺乏知识和经验情况下,大干快上,大量放贷,在各家银行竞相放款的前提下,农行存在放款冲动,过多考虑贷款市场份额,过度集中投入信贷资金。
3.3.2 农行信用风险点之---集团客户风险。
信用风险具有内生性的特点,债务人违约的主要原因取决于债务人自身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商业银行必须及时、深入的了解用信企业状况。集团客户作为大型商业银行主要信贷客户群体,内部结构复杂、关联企业众多,财务状况和资金流向难以把控,在信贷风险方面主要表现为信用膨胀、担保虚化、资金挪用、关联交易侵害银行债权等。为了控制客户风险就需要加强集团客户的认定和审批,避免向空壳企业提供信用,防止集团客户利用关联企业逃避资金监管,从而更好地防控风险。
(1)相关案例陈述。
HF 系列企业是以多名家族自然人股东为纽带,核心成员为实际控制人的隐形集团性客户,2015 年共 19 家企业在农行 3 家支行有用信。用信企业中商贸类企业 10家,工业企业 9 家。2007 年 HF 系列中成立于 2004 年的一家工贸型企业在农行办理了第一笔出口商票融资业务,2010 年开始,HF 系列中核心企业相继在农行办理进口押汇和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其他关联企业也陆续开始与农行建立信贷关系,并逐步将所有代理业务移至农行办理。2013 年 HF 系列企业在农行办理国际结算 5.25 亿美元,业务品种涉及货币掉期、期权,进口付汇理财、跨境即远期结售汇、跨境双币通等,HF系列企业成为农行优质客户。
然而在表面风光的背后,却隐藏着潜在的巨大风险,HF 系列企业是由自然人控制,以 A 公司和 B 公司为主体,以其他贸易公司作为资金调度的隐蔽性集团客户。
该集团呈现"看似松散,实则紧密"的特点,各成员单位的法定代表人,表面出资人不是实际控制人,但在资金调度、经营管理方面又高度集中,由 B 公司履行事实上的总公司职能,下属生产性企业属于实质上的"生产车间",基本没有财务、订单及销售自主权;贸易型企业负责代理本集团及其他进出口业务。
农行在调查阶段没有深入了解其系列企业真实股权情况,未纳入集团客户授信管理,对集团成员企业均进行单独授信,也未揭示关联企业之间的担保关系。截止2014 年,HF 系列企业在各金融机构用信总额 20亿元,在农行用信 18亿元,采用保证担保方式的 15 亿元,实际担保均为关联担保。后经农行检查 HF 系列企业用信敞口过大,超出自身偿债能力,系列内商贸类企业客户自有资金少,关联交易频繁,关联企业互保现象严重,部分企业、保证人无经营,信贷资金被挪用于核心企业 B公司的项目建设,短贷长用。
(2)案例分析。
一是调查环节麻痹大意,未能准确识别集团客户性质。该系列企业内多家贸易公司在同一场所办公、经营产品、交易对手雷同,关联交易频繁,多数成员企业法人代表具有在核心企业 B 公司的工作经历,甚至客户维护时主要接待人员相同。种种迹象表明该客户为隐形集团客户,但调查人员始终未揭示。
二是用信环节未对信贷资金流向进行有效监控,风险不断聚集。人民银行及银监局对信贷资金用途有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商业银行以受托支付方式对企业信贷资金进行监管,确保贸易背景真实。该系列企业利用旗下公司众多的便利,将信贷资金在系列企业中循环,逃避银行监管,以达到短贷长用的目的。
3.3.3 农行信用风险点之---信贷履职不到位。
尽职履责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的重中之重,一切履职不到位的信用管理皆为空谈。而在众多不良案件中,或多或少均有履职不到位的影子,究其原因,一是履职人员受外部经济诱惑或过于重视内部考核政策对业务发展的激励,由内而生的信贷不履职;二是履职人员受自身专业素质影响,责任心较差,理论知识匮乏,对风险点认识不足导致的履职不到位。当前,由履职不到位形成的盲目准入、贷前调查不实、贷中审查不审慎、贷后管理流行于形式等,成为信用风险的重大隐患,因此需要加强信贷基础管理,从而切实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1)相关案例陈述。
A 公司成立于 2012 年,从事高端精密轴承钢管生产、销售。A 公司成立后与建行建立信贷关系。农行因看中 A 公司为市级重点项目、省级 861 项目等背景开始积极营销,并以放宽信贷条件为营销手段,使得 A 公司各项业务迅速落户农行。A 公司属于新建企业,于 2013 年 4 月中旬开始投产,但至 2013 年 6 月尚未达产。农行贷款投放不久后,A 公司股权发生重大变化,在未征得农行和其他主债权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了一系列转让,引发商业银行担忧和不满,同时,公司经营停滞,企业丧失第一还款来源。
(2)案例分析。
商业银行缺乏深入调查,冲动抢挖他行客户。农行为在同业竞争中胜出,以新放贷款"置换"他行存量用信,为信用风险形成埋下隐患。农行在营销该客户时,放松了对行业、客户、产品等一系列风险的分析和研判,在调查不全面不详实的前提下盲目介入。
一是对客户行业信息了解不全面。在宏观经济下行情况,对传统制造与制造业发展过于乐观,未对轴承市场低迷现状深入了解。A 公司于 2013 年 4 月中旬投产,至 6 月尚未达产,主要因为企业刚投产,开工不足,同时受市场不景气影响销售不畅。二是对企业实际状况调查不深入,农行对客户生产经营状况判断过于简单,仅从报表和企业人员访谈中获知相关信息,没有深入研究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三是农行存在放款冲动,在积极介入他行客户的同时,未全面论证并掌握风险,介入时机严重不合理,为他行退出风险客户"做嫁妆".
3.3.4 农行信用风险点之---信息不对称。
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的普遍存在,使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客户信息不易获得更进一步加大了信用风险管理难度。企业造假包装一直是银行面对的难题,普遍存在的抵押物造假、抬高评估、虚设企业、虚假增资和虚构交易等,就需要银行有更专业的,更全面的信用风险辨别能力。
(1)相关案例陈述。
A 公司经营范围为钾盐开采销售,2007 年取得《采矿许可证》。2011年对其固定资产进行重估,固定资产由 2010 年的原值 1.3 亿元增加至 8.3 亿元,净增 7 亿元。2012 年新增无形资产 11 亿,为采矿权评估。评估报告采用现金流量法,以企业年产能 10-15 吨,开采年限 20 年,但企业取得的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量仅为每年6 万吨,期限 2 年。A 公司调增报表资产约 18 亿元,以上报表及评估报告均经过社会第三方机构审计,该公司在农行用信由 5000 万元增加至 2 亿元,最终,企业在银行的用信额度超出其自身实际承受能力形成信用风险。
(2)案例分析。
①企业财务报表严重失真。2008 年-2010 年期间,A 公司销售收入分别为 12000万元、7200 万元和 4300 万元,2011 年无销售,2012 年销售 336 万元,销售逐年下滑,经营极不正常。在农行贷前调查时,A 企业财务报表中部分财务科目异动较大,2011 年和 2012 年,分别将既有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增值,使资产总额由 2011 年初的 2亿元增至 2012 年末的 20 亿元,对上述企业经营异常和财务科目异动明显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未能核实其财务真实性和合理性,出具审计报告,而农行也未采取核对措施,直接采信企业账表,并依据虚假的财务报表测算用信额度,留下风险隐患。
②采矿权质押价值虚高。A 公司以采矿权质押作为银行贷款担保,外部评价机构对采矿权采用现金流量法,以企业年产能 10-15 吨,开采年限 20 年作为计价基础,并出具评估报告,但企业取得的采矿许可证允许开采量仅为每年 6 万吨,期限2年,国土资源部门尚未探明及发布该范围内矿产储量,采矿权价值被严重高估。
3.4 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3.4.1 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信用管理外部环境不良。
①社会诚信体系建立不够完善,信用风险管理外部市场环境恶劣虽说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讲求"仁义礼智信",但真正将诚信纳入度量是在我国推行市场经济后,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经验逐步建立,仍面临体系建立时间短,数据不全,经验缺乏,经济秩序不完善,诚信基础薄弱等缺陷。
缺乏信用报告的基本法律制度,这主要表现在,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个标准的征信市场法律、法规。从国际的角度来看,有相当多的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信用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如美国、泰国和其他国家建立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参考依据,为国家的信用报告行业规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信用体系机构相对独立,资源难以共享。企业信用信息的调查和数据主要来自工商、海关、法院、技术监督、财政、税务、银行和企业自身提供。而不同行业和部门的信息和数据是不开放的,因此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被闲置,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 6 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限制了商业银行对信用报告公司企业信用数据开放;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 10条有关侵犯商业秘密的规定也会影响信用报告公司信贷数据收集和利用。
法律体系纪律惩戒较弱,这主要表现在,对于失信的惩罚,我国只有在《民法通则》、《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刑法》等法律中提及,且处罚标准不一。因此,在缺乏法律保障的情况下,失信违约成本太低。
②相关的制度和法律不健全,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法律中涉及信用风险主体及管理的有《公司法》、《担保法》、《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管理办法》(试行)、《合同法》、《商业银行法》、《人民银行法》
等,《商业银行法》和《人民银行法》是我国目前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主要法律形式。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良莠不齐,在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硬性规定的情况下,信用评级机构各自为政,导致对同一主体的信用评级报告差异较大,缺乏权威性和可比性。目前,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往往是制定很高的准入门槛,采取非现场监管的方式,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并不完善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只对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是不够。
(2)信用风险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
①尚未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
在实际工作中,过分强调业务发展,而忽视了对风险的管理。有些员工甚至认为,风险与管理是相对的,为达到业务审批的目的,规避制度限制,或通过关系走捷径。风险控制部门也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任务计划自年初下达,是衡量一个行发展好坏,收入高低,甚至领导提拔的重要指标,重发展,轻风险的经营氛围依然浓厚。在业务培训中,也更加注重产品、技能、营销技巧的培训,对西方先进的风险评价、资产组合分析、风险控制等理念知之甚少。实践证明,这种片面的风险管理文化,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要求,不能适应业务快速发展的要求。
②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组织架构不完善。
目前商业银行管理体系基本为总行、一级分行(新疆兵团、直辖市)、二级分行、一级支行、二级支行(分理处)五个层次。横向来看,除二级支行(分理处)外,每个层次都有行长室、综合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运营财会部、风险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安保部等。分支行作为利润考核单位负责一线营销、放贷工作。总省行各职能部门分条线发布信息、审查和协调。这种管理体系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对形势变化反应速度太慢,由于信息传达不及时、不完整,造成决策效率低下,风险控制能力降低。
同时,与业务部门相比,风险管理部门人员少、年龄结构偏大,部门地位未有提高,各部门均有自己的考核目标,风险管理部门工作得不到业务部门的配合,甚至招致抵触,很难独立开展工作。还未形成横到边、竖到底的风险管理构架。
③信用风险量化管理落后,数据库有待完善。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我国的实施,国有商业银行也开始重视定量分析,如上所述客户评级度量、信用风险度量等,均引入了统计数据和相应模型。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工作仍以定性分析为主,信用风险测量以历史数据静态分析为主,对客户信用状况变化、风险预警信号等缺乏监测技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均设立了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基于为客户保密原则和竞争需求,各家银行客户信息均不公开,导致大量数据在不同商业银行系统中的重复和浪费,虽然近年来我国外部评级机构逐步建立,但因其起步晚、规模小、内部管理不完善,使得这些机构的评级结果不能够作为有效参考。
④高素质人才缺乏,信贷管理人员缺乏活力。
随着国内外经济日趋复杂、金融产品不断创新,商业银行面对的信用风险也相应增加,对风险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接受专业训练,掌握现代风险管理技术外,还要有对风险高度的的敏感性和处置经验,才能胜任。
而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学习仍然以"学徒指导"模式为主。首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个新概念,大部分知识理论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经济学家虽然对信用管理理论进行大量研究,但已就业的银行人员受知识水平及工作性质影响,无法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大学金融专业硕士博士生而言,有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对整个行业来说,这些人仍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众多,从总行到支行上下级部门一一对应,总行、省行、市行、支行每个分支需要配备侧重点不同,但素质较高的风险管理人才。人才的供给与需求瓶颈也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瓶颈。
⑤信用风险转移手段不足。
信用风险的转移指的是通过金融工具降低信用风险的集中程度[32],而我国存在转移工具比较单一,例如抵押、担保、交付保证金等手段比较单一,而且后续的风险的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差异,从而制约了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⑥激励机制不能激发信贷人员工作热情。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仍将激励措施主要集中在业务部门,对于信贷人员缺乏相应激励,"干与不干一样,干多干少一样",这就容易导致信贷人员怠工情绪,有些考核机制甚至出现"干的越多、出错越多、惩罚越多"的悖论。不健全的激励机制往往导致信贷人员缺乏热情、逃避自身责任,更倾向于每一笔贷款交给审贷委员会处理。在不良形成后,信贷人员与业务人员同时追责,更加降低了信贷人员的工作热情。
3.4.2 问题成因分析。
(1)信用偏好为大型企业。
对于理性存款人而言,将资金存放到银行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安全性,二是收益性。我国利率市场化起步较晚,利率非市场化运作致使利率不能够作为反映银行经营状况的工具,存款者难以凭此评估银行风险,不能够全面地了解到银行的状况。根据存款人的心理预期及偏好,存款人通常会将资金存放到经营规模大的商业银行,当"大"成为存款人偏好象征时,为了更好的吸储,商业银行经营重心由效益转移到扩张规模上,用商业银行流传的俗语来讲,"年年任务年年涨,年年难干年年干".这种注重规模扩张重于盈利能力的经营目标,体现在信贷客户选择上,则为:资金大规模大的企业,商业银行这种为了完成上级指标只注重项目金额大小而非项目质量的信贷偏好,加重了银行信用风险。
(2)人民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加大信用风险产生概率。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货币金融管理组织机构,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类公共产品,也是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和传导的重要部分[33].随着经济发展,人民银行在市场运作中逐渐偏离了设立初衷。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保持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在一定时候人民银行会给予商业银行流动性支持,导致商业银行经营者有了更高的风险偏好。银行成了这种利益的享受方,而存款人承担了风险,滋生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大了信用风险产生的概率。
(3)地方政府项目成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集中爆发点。
地方政府与商业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税收不能满足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日常消费等方面的开支需求时,银行信贷资金便成为重要支援。而以政府投资为背景的项目也是商业银行的最爱。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以 GDP 作为衡量官员政绩的重要方面。而粗放式经营、资源型经济和政府领导班子任期短等因素叠加,致使政府项目盲目上马,烂尾楼现象频生,银行贷款难以清偿。另一方面,大额而稳定的财政资金存款也是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从而促使地方政府以资金存放作为项目贷款的筹码与银行进行博弈,并经过多家商业银行竞标,高风险低收益项目贷款由此产生。综上所述,地方政府项目是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一大来源。
(4)银行内部机制不完善。
我国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更加偏向行政意图,注重短期利益吸。对于商业银行当前掌权者来说,更加注重贷款当前产生的效益,而忽视之后形成不良造成的损失。
根据商业银行重要岗位轮换制度,银行高管任职年限均有严格限制,等到不良产生时,早已人去楼空。这就导致银行盲目地向企业投放贷款,助长一些大企业在高负债情况下快速发展,但实际上却是低效益运营,而且会将资金偏向用于高风险领域。在这样变相的作用下企业的负债急剧增多,更使企业陷入难以还贷的局面。在这样反复的恶性循环之下只会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上升得更加快速。
小 结。
本章以农行为例详细阐述了农行基本状况、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既有静态时间数据,又有动态案例进展,通过以点及面的方式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各种内外部问题如:信用管理外部环境不良、风险管理文化尚未形成、风险管理体系尚不健全、信用风险量化管理落后、高素质人才缺乏、激励机制不健全等。为下文有针对性的指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