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目前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略可知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与近年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寻求本课题的研究空间。
1.民间教育家的研究涉及较多。作为民间教育家的个例--家族教育家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对于家族教育家整个群体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和正面,这一点可以为本课题提供一定的研究空间。
2.对家族教育的研究基本可分为实业型家族、文化型家族和仕宦型家族,而对以科技教育为主导的无锡村前胡氏教育家族还没有研究成果,本研究将重点探讨该家族教育家群体以科技培养人才的教育探索。
3.对族谱、地方民间文献利用重视还不够。从前人研究的情况来看,对民间教育家的研究多以史料、教育家个人着作等作为研究的资料来源,而对于教育家的族谱及地方民间的文献利用率不高,本研究则着重以研究对象的家族宗谱作为论述的基础,探究该教育家族教育家群体出现的深层原因。
1.3 研究之意义
1.3.1 理论意义
从教育的视角研究无锡村前胡氏教育家群体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关注民间教育研究,在教育领域中,对主流教育思想、官学体系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民间所办的教育、下位的教育却得不到重视,家族教育中的教育家群体往往被忽略。教育史领域已开始慢慢关注民间的教育,但相关研究很少。因此,本课题以民间家族办学的个案无锡胡氏教育家族为切入点,探讨了以胡氏家族为代表的民间教育的情况。
关注无锡望族中以科技为依托的教育家族。无锡胡氏家族重在培养科技人才,与同时期同地域的工商荣氏家族、国学钱氏家族形成无锡教育家族的典范。发掘未形成专题研究的胡氏教育家族,其办学的成功经验同时对现今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然而,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关注于无锡胡氏教育家族的研究成果,不利于对无锡家族教育的系统研究,因此关注近代社会变革时期的胡氏教育家族,是本课题创新之一。
1.3.2 实践意义
1.对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胡氏教育家群体的现象进行挖掘、整理,以无锡地区为研究背景,对其家族教育的教育方法进行探究,探讨科技英才群体培育的方式方法、科技教育家群体形成的奥秘,简析其教育的经验,在深刻了解其家族教育的基础上,寻找对当今家庭教育有用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启示,探究其成功的渊源。
2.对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无锡胡氏教育家重在培养科技人才,其办学的成功经验同时对现今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此外,胡雨人、"胡氏三杰"等重视公益事业、服务社会、爱国重教等人格修养方面的教育对当今社会某些追求名利教育,如高校学生"残害"同窗等反面例子提供反思资源。本文试图通过对胡氏教育家群体的研究,探究家族教育中对子女全面教育的重视、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家族教育氛围对人才培养和成才的影响。
同时其家族中的各个教育家对社会教育的影响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各位教育家在教育界的办学实践、教学实践与理论探索都对当今教育有所启发,是当今教育家借鉴的对象,本研究通过对胡氏教育家群体的探究,发掘其教育的成功之处,以期对当今家庭教育有所启示,对当今教育改革有所促进与帮助。
1.4 研究设计
1.4.1 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
1.民间教育家
民间是相对于官方而言的, 民间教育家就是非官方教育家,此类教育家以私人办学为主要教育领域,培养学生,包括他们的后代。民间教育家是在教育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中有所创新、在办学中有教育教学方法上的不断完善与改进的,并对社会及学校教育都有所贡献的教育家,也包括家族教育家。
2.家族教育家群体
本研究将家族教育家放在民间教育家的概念之下,是其组成部分。孙孔懿在《论教育家》中将教育家群体定义为"出生于同一时代或同一地区,或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一群具有相同身份、相同旨趣、相同期待和团结感、归属感的教育家的合成体,是连接教育家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也是教育家个体与整体之中介".鉴于以上定义,本研究将家族教育家群体的概念定为:以家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兴办学校为依托的教育家群体,所办学校多为家族教育所用,后多惠及乡民,也多服务社会教育,在当地及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家群体,他们在教育中有所实践、有所探索。
3.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
无锡村前胡氏的概念界定为,无锡望族胡氏,始祖从安徽绩溪迁徙江都,后由江都迁徙如皋,宋代着名教育家胡瑗(胡文昭公)为村前胡氏支世系第一代世祖。本研究中的教育家群体是以近代教育家胡壹修、胡雨人兄弟为代表,此外,其后代中出现的我国着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国家科学社创始人胡刚复、胡明复、胡敦复等三兄弟,他们作为近代历史上为中国自然科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也是研究的重点。
4.家族教育
本文研究的家族教育是基于蒋明宏在其博士论文中对家族的定义,其定义"家族教育"为"主要由家族进行组织,以其子弟为基本或优先对象,有目的、有步骤开展的教育活动。家族教育活动在物质形态上表现为各种族学家塾、族田义庄,在制度形态上表现为族规、庄规和家训(甚至修谱和祭祀),还表现为通过种种物质、制度形式延续的非物质、非制度形态的家学族风传承。"1.4.2 研究目标。
本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以无锡村前胡氏家族为中心,对胡氏家族教育传统和成就进行深入研究,选择合理的参照点(如无锡荣氏家族与钱氏家族),将二者进行比较,分析变化特点与内在规律,阐述其在现代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意义及启示。
1.4.3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本课题的基本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网络资源,以检索、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本课题所涉及到的主要家族的家谱、家训、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志等资料文献进行检索和收集,为本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2.逻辑分析方法:本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在获得大量的可靠资料后,对胡氏家族和其他家族进行比较研究、归纳总结胡氏教育的教育方法等各种逻辑分析,透过现象深刻分析其内在实质,在比较中找到深入研究的切入点,并展开相关论述。
3.教育、历史、社会和文化等多学科交叉的相关研究方法。本课题所依托的学科背景涉及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多学科,采用个案研究法、归纳总结及推理得出等方法,突破了一般教育学课题单学科研究的限制,具有宽广的研究视野。
1.5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通过搜集、分析相关家族史料,针对研究目标的设定,本文将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
首先,介绍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的人才培养与教育活动。这一部分介绍近代胡氏教育家群体崛起的区域教育背景,并从胡雨人、胡氏三杰及其他教育名师的教育实践概况总体论述胡氏家族教育家的教育活动。
其次,分析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与家族教育目的及教师群体构成。这一部分论述无锡胡氏教育家族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经世致用的、具有健全人格的、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与近代特征的国民。而其家族教师的构成特点也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胡氏家族教师群体具有开放性特征,并以自然科学教育家为主。
第三,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与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方法应用。以胡氏教育家群体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为主要分析内容,并探究其教学方法,注重对胡雨人首创单级独教的"复式教学法"的教学方法的分析。
最后,对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进行历史定位并探究其现实启示。本章节以社会变革时期的胡氏教育家群体在无锡地区家族教育史中具有重要价值、对中国近代化的意义方面进行定位。启示部分以其对现今教育思想的启示、对当今课程内容选择的启示两个角度进行探究。
结论与不足部分,总结本研究得出的若干结论,并反省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