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与家族教育目的及群体构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1-18 共6785字

  第三章 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与家族教育目的及群体构成

  3.1 无锡胡氏教育家族的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家族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由家族的需要所决定的,受教育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影响其受教育的方向,人才的培养是为了适应家族发展及社会需求。处于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深知此时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因而探索出适应现实社会的教育之路,无锡胡氏家族的教育目的正是在其教育家群体的不断实践中确定的,为家族教育目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1.1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社会动荡,国家面临内外交困的紧张局势,亟需有用人才"救治"此时的中国,在救亡图存的时代挑战下催生了一批爱国的教育家,他们提出很多教育救国的思想,并付诸实践。无锡钱氏家族主张在思想上拯救国民,达到拯救国家的目的,钱穆认为要用中国的文化去实现民族振兴。

  从海外留学归来的胡雨人深刻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培养实用人才也成为胡氏教育家族的传统,于是培养出了领导妇女解放事业的胡彬夏,在中国科学教育史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的胡氏三杰,以及其他在各行各业上发挥聪明才干的胡家各后代。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与无锡鹅湖华氏推崇实学及荣氏家族培养实用人才都有所契合。

  3.1.2 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国民

  近代着名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健全人格的内涵:以受教育者为目的与本体,注重受教育者身心的协调、知情意的统一、追求个性和群性的一致,努力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世界观教育和谐发展.这一思想反映了中国社会变型的历史趋势,为人的解放和人格的完善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和光明的未来.

  无锡胡氏教育家族的教育目的即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在做好智力教育、教授学生所需的文化课程的同时,努力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世界观诸方面的和谐发展是胡氏教育家们共同的教育目标,从晴雨操场的建立到乡村图书馆的创办,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都是胡氏教育家们在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上的探索与实践。这一思想也是胡氏教育家族历代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

  1.德育和世界观的建立

  在教育中,除了授予学生们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也将做人的道理一并传给了他们,因为胡氏家族认为做人是做学问的前提。进行世界观教育,是要培养具有远大眼光和理想的人才,胡氏家族的教育中包含崇尚科学、教育救国的理念和家风,胡敦复在大同发起"大同团契" ,开展助学、歌咏、演剧、讨论会等活动,以唤醒学生响应挽救国家危亡的意识,因而胡氏家族培育出来的多位留美博士、留日学者,学成归来的家族成员都投身于国家的科学教育事业中,并在这一领域作出了巨大贡献。可见,学习者不仅要学习知识,更应该进行德育和世界观的教育。

  2.审美教育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正如蔡元培所言,胡氏家族认为美育可以塑造健全的心灵,胡敦复把美育放在健全人格的教育中,因而他时时追求审美情趣,从他的板书写得"有如碑帖,颜柳再生,不过如此"2,就可以看得出。

  胡氏教育家强调教育不仅要教给知识,更注重内心的健全,周修辉博通经史,尤其喜欢诗词,在其留下的《晚香集》中,可见她的诗词功底,这些词、歌一方面用以教育,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与感悟。此外从胡雨人带领学生远足,畅游大自然这样的教育方式来看,学生们在自然中一边学习知识,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愉悦身心,是进行美育的良好途径。

  3.体育方面--以晴雨操场为例"有了好学问,还需要好身体",胡雨人重视学生的体格锻炼,之前介绍胡雨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到的其带领学生徒步旅行可以看出。此外,这里重点介绍胡雨人引进的晴雨操场为学生强健身体之用。胡雨人在日本发现了比较实用的晴雨操场,便画下图纸,并带回国内进行推广,荣氏家族建于 1915 年的晴雨操场一直被认为是无锡之最早,它的设计精致,占地 400 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为礼堂,二层是操场。

  与荣氏的晴雨操场比,村前胡氏家族建立的晴雨操场不及其美观,实际上却是比荣氏晴雨操场更早,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学校室内体育运动场所,且面积更大,约 500 平方米,只有一层,在下雨天,学生仍可以上体育课,进行室外活动,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晴雨操场的建立是胡氏教育家建立健全教育人格的完美体现,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力保障,使学生完成知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在实用性方面也有所体现和诠释。晴雨操场的建立开创了室内体育的新局面,胡雨人的这一大胆做法,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和读书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背诵经书的"室内"走到了强身健体的"室外" ,体现了健全人格的教育思想。

  3.1.3 培养多样化的高素质人才

  在人才培养上面,并不追求人才的全方面发展,而注重发掘其内在潜力,寻求其兴趣及偏重方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培养出各行各业的精英。

  胡氏家族人才多在科学领域有所成就,而各人专攻方向也有所差异,胡雨人是水利方面的专家,"胡氏三杰"中胡敦复专攻天文和数学,获得了哲学博士。胡明复精于计算,在数学领域大有作为,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数学博士。而胡刚复则在物理领域有所成就,培养出一批着名的如钱学森等科学家。胡敦复的哲嗣胡新南是炼油工程的硕士,从事的是石油工程工作等。

  此外,胡氏家族人才涉及颇多领域,如胡彬夏是社会领域领袖、胡宪生是英语学领域的专家、皮肤科领域的专家胡福南(胡敦复之女)以及在经济领域有所建树的胡六英(胡壹修之女,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上海华东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交通银行董事、财经出版社总社副社长等职)等,仅从上述例子就可以看出,胡氏家族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与精英化,这些高素质人才足以独当一面,无不与胡氏教育家尊重个性与注重多样化发展有关。

  3.2 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的构成

  3.2.1 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的开放性特征
  
  1.教育家群体的留学背景

  无锡地区地处长三角,经济繁荣,实业较早发展,无锡人也较早接触到西方文化,对于西方强大的探索欲望,主动走出国门,向曾经的学生日本等国求取富强之道,应该说根源于中国人社会现代化意识的提高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于传统观念也是一种反抗和冲击,于是"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传统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民国初期,无锡村前出现了留学的热潮,胡氏一家出现了十九个漂洋过海的留学生,村前成了有名的留学之村,胡氏教育家群体多具备海外留学经历,是其开放性的表现之一。

  (1)男教师留学海外情况

  1904 年,胡敦复奔赴美国,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哲学系专攻天文学和数学,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三年后回国,此时,美国退回庚子赔款,帮助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于是成立了游关学务处,聘请胡敦复作为教务长,输送了大量的留学生去美国学习,胡适、赵元任、竺可桢等有名的学者也包括在内。

  1909 年,美国决定将多余的庚子赔款用于培植中国学生,胡刚复在家人的鼓励下报考庚款留洋生,一举成功。他是首批留美生中最小的一个,与梅贻琦、金邦正、秉志、王琎等 47 人成为首批留美庚款生。8 月赴美入学,被录取入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

  1910年,胡明复与胡适等同学同时考取了庚子赔款第二届留美生。是年秋天,胡明复进入康乃尔大学文理学院,与语言专家赵元任及1912年转入的胡适为同班同学。1913年,这三位优异的留学生被推荐为美国大学生联谊会的会员。到1914年,胡明复与赵元任又被推举为美国科学学术联谊会的会员。

  胡氏一族,在胡雨人的影响下,走出村前村,走出国门的名师们灿若星河,如胡宪生,胡雨人之子,英语专家,美国康乃尔大学硕士;胡振平,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高等学院毕业;胡鸿猷,美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胡壮猷,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胡正祥,美国哈佛大学博士;胡鸿勋,法国巴黎大学经济学博士;胡元凯,留学日本京都高等蚕丝学校.这些教育界的国家瑰宝,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人才培养的坚实后盾。

  (2)女教师留学情况

  胡雨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发现日本女子教育比较发达,于是归国后,就让家中的女性前往日本留学。胡壹修听从了雨人的建议,在壬寅年(1903 年)五月,亲自送长女胡彬夏和儿媳华桂馨前往日本,进入东京实践女学校肄业。胡壹修之女胡彬夏是胡氏家族杰出人才的女性代表,她于 1903 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女子实践学校学习,比鉴湖女侠秋瑾留学日本还早一年。

  1907 年,胡彬夏与哥哥胡敦复通过考试,由江宁地方政府公费派送到美国卫斯理大学学习文学、哲学、政治,与曹芳芸、宋庆龄一起成为我国首次公派的留美学生.

  胡家姐妹顺应时代潮流,继承家庭优良传统,留学海外,都是为了学成而归,报效祖国。如胡六英,胡壹修之女,在美国康奈尔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银行系硕士学位。胡卓,美国惠斯兰大学毕业。胡璞,刚复之女,1947 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 Barber 奖学金,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胡意英,留学美国惠斯康大学,专司农学,获得了硕士学位。她们在学成后归国服务,在传播现代科学知识、创建现代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方面做了很多开创性、奠基性的工作。

  2.教师的多样化学科类型

  在社会变革的潮流中,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知识的影响,中国人开始意识到教育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不应只专注四书五经,人才培养需要多样化,教师队伍群体也要有多样化的学科背景。无锡胡氏家族在最早接触到先进科学知识的同时,认识到要及时改变自身教育的诟病,必须从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中寻求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进而拯救社会及国家。

  在西方社会率先进入工业社会的带领下,整个世界步入以工业革命为推动力的革命浪潮中,其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领域带来的冲击也给胡氏教育家族提供了不同领域人才培养的条件,开放性的胡氏教育家族教师群体以适应社会需求为基础,教授科目涉及各个专业,诸如胡刚复之于物理学科、胡明复之于数学学科、胡宪生之于英语学科、胡彬夏之于家庭教育方向等。

  3.引入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胡氏家族教育家们先后走出国门,以开放性的姿态迎接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理念,为他们的教育实践与探索提供了理论依据,下文仅以胡雨人与胡彬夏为例介绍其家族教育家在留学海外后均以先进理念服务教育。

  作为胡氏家族第一位留学国外的教育家,胡雨人最先带来国外的教育理念,并把引进国外进步思想的举动传递给家族中其他教育家,胡雨人按照日本学校操场样式仿造晴雨操场,让学生在下雨天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率先引进了室内运动的理念。留学日本弘文学院师范科后,胡雨人回国后致力于师范专业,亦是对国外教育方式的传播。此外,其强调男女平等,兴办女学等思想,无一不体现着当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

  在西方受到了先进的理念之后,胡彬夏形成了自己的女子教育观,对中国女性的教育以"二十世纪新女性"为标准,并强调女性应该承担起家庭的职责,并强调家庭改良的重要性,"改良家庭应为吾妇女今后五十年内最要之职务",为女性教育提供了新见地。

  4.教师群体中男女合璧争辉

  胡氏教育家群体的开放性还表现在教师群体性别的包容性,从胡氏教育家群体中可以看出,女性教师群体的力量不容忽视,以胡雨人继配周辉为代表,涌现出许多在胡氏家族教育中及在中国教育界不输男性,与男性教师一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心尽责的女性教师。

  苏南地区人口流动大,男性家族成员颇多在外出仕从幕、设帐游学、经商业医以及务工者,导致家族教育时常缺少男性成员的课督和统筹.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有机会成为教育子女的教育力量。以无锡地区为例,出现了诸多在教育中起到勖勉志气、督导学习、温补功课的女性,如无锡薛福成薛氏家族,薛福成的母亲顾氏常常"为言某能读书,身享令名、荣及父母,某不能读书,污贱危辱、濒于死亡" ,使儿子听之"耸听汗下,罔敢自逸。故督责非甚严,而所学或倍常程".

  无锡杨寿枬的母亲张氏在塾学之外,也教授其子唐诗,还授之以"《永和宫词》、《琵琶行》、《圆圆曲》诸什",并教其作诗等。

  而这些女性多起家庭教育作用,以女教师身份进行教育教学的却很少,胡氏家族女教师周辉却能办学与施教并举,之后又担当同里丽则女学教师,苏州振华女学教师等,胡雨人岳母王运新女儿胡周辉一起执教书塾(后改为胡氏公学),塾中有男女生徒十余人,"塾中除英文、算学外,国文、地理、历史诸课吾母女分任之","胡氏女子公学为无锡女校之始".

  在社会动荡时期,爱国志士都在寻求救亡图存的途径,其中对女性的重视、对女性地位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强,女性读书成才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女性教师的出现也得到更多的包容,而在无锡地区,家族中教师还多为男性,不论是实业家族荣德生家族还是文化型家族钱氏家族,或者无锡荡口华氏家族,鲜见女性教师,偶有少数女教师如无锡荣氏寡妇张浣芬,却难以形成女教师群体。胡氏家族教育家群体中出现的大批男性教师与女性教师群体,合力教学的境况是比较少见的,这些女教师群体的形成,使得胡氏家族教师群体结构更为完整与合理。

  3.2.2 无锡胡氏教育家群体的自然科学特长

  1.教育家群体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建树

  胡氏家族自胡和梅开始,就已经有了科技兴国的观念,胡和梅除了兴学助教、以教学救世之外,还倡导科技救国,他身体力行,晚年和锡商名流周舜卿合资开垦横徘圬农田灌溉地 700 余亩。在他的感召下,儿子胡雨人继续探索科技救国之路,后世子孙也在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道路上不断地实践着。

  作为水利专家,胡雨人矢志实践着以科技强国的理念,他对水利文悉心研究,足迹遍及淮北、江南诸地。曾负责无锡太湖水利工程实施计划,大雨中看水势、测水位,察险情。大旱时开渠引水,为水利废寝忘食,做出规划,解决水利问题。着作有《江、淮水利调查笔记》、《淮、沂、泗实测蓝图》、《太湖水利》、《无锡县救治旱潦之计划》.因此,在教育中,胡雨人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才能使学生成才、使国家强盛。

  胡氏三杰,从胡氏家族走出的一门三博士,在自然科学领域不断地探索与追求真理。1909 年,胡敦复获得数学博士。胡刚复在物理学的发展中,专心致力于 X 射线 K 线系与原子深层结构的基础课题研究,他的研究给世界物理界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 X 射线研究的科学家。胡明复是第一个在美国获得数学博士的中国人,他的研究,属当时最前沿的数学课题,他的博士论文发表在《美国数学会会刊》上,也是中国人最早在美国发表的数学论文,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注重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与研究

  钱穆大师曾提过"救国保种" ,如何"救国保种" ,他明确提出"研究自然学,应能有志献身于学问。而研究人文学,则能有志献身于社会",他主张学术要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人文科学者"正须在万变日新的人生大社会求新呼吸,正须面对人群当前现实需要,把握人生当前现实问题,而使彼所研究之这一项学科,不断有新生命,有新创辟",不同于文化型的教育家族,胡氏家族更重视实际的科学技术,在教育中偏重对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

  环顾世界,凡世界强国,均为军事强国,而军事强国必然经济强盛,经济上的强国必定是因为科技强,胡雨人在早年疾呼"于古今学术,无所不深窥;于中外世变,无所不洞悉" ,他认为在中国只有教育繁荣,民众接受并掌握科学,才能摆脱愚昧,使国家强大起来。

  胡刚复曾在 1920 年的自述中提到:"……此时欧战方酣,我深感循实业科研路线报效祖国之责任……但我终于决定离开我愉快逗留八年的美国而回到祖国,担任教职。我国十分贫困,物资缺乏,生产落后,急需振兴实业。由于经费和物资短缺,致使教育事业也难以推动……我面临着与命运作艰苦的搏斗".胡明复也有所感慨, "只有'提倡科学,以养"求真"之精神,则事理明,是非彰,而廉耻生……'富国强兵之效体现于'民智民德发育以后自然之结果。……科学救国非物质救国,而在求真,真理既明,实用自随。'"教育救国、科学救国成了胡氏家族教育家们教育的重心。

  3.传承与发展:胡氏三兄弟编写教材,致力于自然科学教育

  胡氏家族的"一门三博士"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从事的都是自然科学教育和研究,并对我国的科学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人编译的教材多以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科目为主,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主编的《近代初等几何学》上下册,为新中学及师范学校用书,为初学者学习几何方面知识所用.吴在渊、胡敦复编写的初级中学用《新中学算术》依照最近数学教学法,主要为小学未学的知识,供初级中学校教学算术之用.此外还包括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平面几何学》、《世界着名平面几何经典着作钩沉》、大学数学教材《积分方程式之导引》、高级中学数学教材《新中学几何学》、现代初级中学数学教材《代数学》上册、复兴高级中学教材《立体几何学》等数学科目教材,胡敦复都参与编写与校对。

  胡明复以研究科学为主,其着作《科学方法》,探讨了科学律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亦译《科学大纲》共四册,汤姆生着,谈论自然演变规律。胡刚复编译教科书,《初中物理学》上下册,是结合初中生的经验编辑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日常所见的物理现象。本书对于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且每讨论一个问题都会附一些习题,以方便学生理解掌握。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