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一章具体细致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基础,本章的研究着重根据上一章的研究发现,进行更为系统与更为一般研究结论的整理、概括与提升,旨在遵循事物认识的从特殊性的实践向普遍性的一般的推进规律。同时,依据当下我国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亲师关系现存问题,提出相关完善措施与建议。
一、研究基本结论。
(一)当前我国小学亲师关系总体特征。
1.亲师交往较频繁,途径多样,亲师关系总体良好。
当今由于全球化、现代化与城市化共同力量作用下,中国社会步入人口与家庭双重变迁的时代。随着“独子化”与“少子化”家庭关系变化,家长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之中并赋予更高教育成就期望。北京青年联合会委托“零点市场调查与分析公司”(1995)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子女教育已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家长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将成为一个趋势。①家长的积极势必带来教师的呼应,同时,家校合作的积极推行,也为亲师交流提供了宏观氛围的支持。因而,亲师交往频度较密,79.9%的教师能做到经常与学生家长交流,同时,亲师交往途径多样,家访、家长会、网络、电话等交流方式交互使用,传统沟通方式与现代沟通技术相结合,为建立友好亲师关系提供了重要条件。主客观条件的支持,亲师关系性质总体良好,教师对当前亲师关系现状持肯定态度,仅 8.6%的教师对亲师关系不满意。由此看出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正朝互助合作的良好方向发展。
2.教师重视亲师互动价值,交往主动性日益增强。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在和学生、同伴与专家的交往实践中实现的,还是在和学生家长、教师的家庭成员与社会人士的交往实践中实现的。教师利用好家长这一宝贵的资源,可以增加对不同学生的认识,了解更多的教育问题,有利于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学观。同时,因为家长的支持和关注,教师的教学信心和热情会得到提高,会有更多的勇气去接受挑战,从而会增强对自己工作的胜任感。价值的认可,带动行动的实施,教师纷纷从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倍感收益,因此,亲师交往过程中,教师主动性强,接近 80%的教师能够积极主动与家长交流。
3.教师逐步下放权威,凸显亲师平等关系。
人们之间的交往只有遵循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才能够达到有效地交往。教师和家长的交往应该建立在相互信任、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没有信任、尊重和理解就没有办法实现真正有效的交往。教师和家长需要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双方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尤其作为教师,在和家长交往时应该褪掉权威,充分地理解家长的生活处境和文化倾向,真诚地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乐于和教师接近,愿意和教师沟通情况,与教师相互配合教育孩子。通过调查发现,面对教育过程中的亲师冲突,教师愿意主动放下权威,高达 95.8%的教师选择平等地与家长共同商讨,这充分凸显了过往那种“不要号召我们,我们来号召你们”的亲师关系逐渐向相互尊重、彼此平等的趋势转变。
4.亲师交往目的功利化,互动内容单一。
我们目前实际运行的教育体制及评价制度对学校、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虽说强调推行素质教育,但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升学率为目的、围绕‘应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片面的、淘汰式的教育”.①这种僵硬、功利的教育制度使得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往缺乏正确的认识基础和利益驱动。
学生的成绩问题是亲师交流中最主要涉及的内容,高达 88.2%,“提高学生的成绩”是98.6%的教师选择与家长沟通的最主要目的。正是在这种功利意识的支配状态下,教师的教育观发生了偏离和扭曲。
5.亲师交往事务特征明显,情感互动缺失。
在社会生活中,不论是在某个特定的社会机构之内或是之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均可以抽象地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们基于自我的某种事务性功能而与他人形成的关系,另一种是人们基于自我的特定人格而与他人形成的关系。②前者可以看作是事务关系,后者可以看作是情感关系。通过调查发现 69.4%的教师选择就事论事,目的明确地与家长交流,只有 27.8%的教师在与家长互动时能够注意营造轻松的交流气氛。甚至有些教师自认通常是在学生犯错误时与家长沟通。所以,教师在处理亲师关系时事务性特征明显。
亲师关系有待从事务型互动向情感型互动发展,建立朋友式的亲师关系是情感性互动的结果,也是亲师关系发展的方向。
6.亲师交往过于随意,沟通技能薄弱。
有论者根据对教育交往现实考察得出目前教育交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直接交往的减少,间接交往的增加;②“点对点”式交往的减少,“点对面”式交往的增加;③交往的情感成份的减少,非情感性成份的增加;④体制外交往的减少,体制内交往的增加。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亲师交流的随意性,仅有 13.3%的教师能够在亲师交流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甚至有为数不少的教师采取“不作为”的手段。诚然,教师教育工作的繁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亲师交流时的准备工作。另外,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有 20%左右的教师认为不善与人交往是阻碍他们与家长沟通的一大障碍,沟通技能的薄弱可能在新手教师群体中体现的更为严重。然而教师职业是需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师专业发展对亲师关系的影响。
从总体来看,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越高,其在处理与家长关系过程中的认识、行为就越合理,从而越易同家长建立友好关系。对于新手教师而言,虽然认同与家长处理好关系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存在躲避心理,与家长建立良好关系并没有真正得到新手教师的重视,他们更关心的是可能与学生、领导、同事建立友好关系。对于熟手教师来讲,他们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注重利用已有的交往经验,运用成功的经验是他们与家长建立友好关系的主要法宝,同时他们在与家长交流时偏向于强调教师的权威。作为专家型教师,他们不但认同家长的教育价值,而且积极与家长建立合作互助关系,为了建立新型亲师关系,他们既重视成功经验的运用,又能够结合实际创造出更有效的与家长建立和谐关系的有效途径。并且他们在与家长交流过程中,能渗透新课改思想,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亲师关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亲师关系同样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双重影响。良好的亲师关系更多的功能是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体表现在深化教师的专业知能、专业自我、专业情意,提高教师工作效能与个体职业幸福感与满意度。但如果教师过于偏激的重视亲师关系、不能统筹安排自身的人际交往工作,或者家长的不理性对待,这些充满矛盾的亲师关系都会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降低教师工作士气及职业幸福感,同时对个体自我价值实现、学生发展以及学校变革都会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