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地方文化与高校文化互动策略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08-22 共2955字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作为提高文化创生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举措。地方大学与地域文化良性互动发展,不仅能够进一步指导地方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地方大学的特色发展,增强地方大学的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地方大学文化对地域文化的引领功能,提升地域文化的发展层次。为此:本研究基于社会系统论、符号互动论和机制设计等理论,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深入分析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必要性,通过总结概括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与原因,探寻构建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的有效机制。

  伴随着知识全球化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大学与地域社会的互动发展机制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文化的互动发展机制处于不健全的状态。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成为新形势下的紧迫任务,它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需要地方高校和区域社会的长期不懈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具有建设性和创新性的思路、举措、方法,推进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良性互动发展。因此,地方大学要以追求知识与真理为鹄的,积极构建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以期更好地更加密切地方大学与地域社会的关系,更好地为地域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文化人才。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选题视角新。从文化视角切入研究构建地方大学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发展机制问题,基于社会系统论、符号互动论和机制设计等理论基础,构建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致力于二者文化良性互动发展的实现,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尽管本文对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进行了构建,但是由于受自身研究能力和研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本篇论文的撰写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利用文献资料方面。本文主要是资料搜集、整理及利用,多是借鉴,创新不足。二是对地方大学文化引领地域文化互动发展机制缺乏实证性研究,对文中有些问题的阐释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期刊论文:
  
  [1]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
  [2]严俊。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J].经济学家,2008(25)。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
  [4]徐显明。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第四大功能的确立[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5]吴玫。新自由主义背景下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6]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发展繁荣[J].求是,2013(16)。
  [7]赵军。地方大学引领地域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三峡地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
  [8]张楚廷。大学的文化自觉初论[J].现代大学教育,2010(3)。
  [9]钟凯雄,刘奕涛。大学文化管理:三螺旋动力系统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0(5)。
  [10]张善平,韩世姣。大学校园文化与地方社会文化良性互动模式探析[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5)。
  [11]郭峰。全球化时代地方大学国际理解教育策略构建[J].教育研究,2012(4)。
  [12]霍桂桓译。布鲁默:论符号论的方法论[J].社会理论,2006(4)。
  [13]郭峰。如何为教授治学创造良好的环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1)。
  [14]袁媛媛。高校与社区互动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15]张振助。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16]金相郁。空间收敛第二规律以及中国区域经济结构不平衡的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参考着作:
  
  [1]贺国庆。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德拉高尔朱布。纳伊曼着。世界高等教育的探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
  [3]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思·朗赫斯特等着。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韩延明。大学文化育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魏宏森,曾国景。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2009.
  [7]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8]唐晋主编。论剑: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式软实力[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8.
  [9]丁学良着。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博尔诺夫着。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1]刘道玉。创新教育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2]约翰。S.布鲁贝克着。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 .大学活叶文库(第一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黄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6]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17]伯顿。克拉克着。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8]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9]阿什比着,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精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20]唐日新,李新舟,邓克谋。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21]程勉中。现代大学管理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报刊文集: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8.
  [2]陈栋生。区域协调发展须建立健全互动机制[N].中国改革报,2011-08-17.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8.
  [4]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 14 卷)[C].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5]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组编。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的大学文化:"海峡两岸大学文化高层论坛"论文集[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陆登庭。一流地方大学的特征及成功的领导与管理要素:哈佛的经验[A].教育部中外大学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地方大学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外文文献:
  
  [1]Thomas Bender,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ity: from Medieval Origins to the Present.NewYork&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 Alfred Kroeber and Cluckhohn, 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Cambridge:Peabody Museum,1952.
  [3]Hurwici .L.On Informationally Decentralized Systems.Decision and Organization.Amsterdam: Elsevier Science,1972.
  [4]Sharon Ahern Fechter. The Community College: A Position for Curricular Change in aNew Era. Hispania. 2010.
  [5]Goldstein, Erika A. MD. Promoting Fundamental Clinical Skills: A Competency BasedCollege Approach at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cademic Medicine. 2005 (5)。
  [6]Academic Catalog[Z].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Pembroke,One University Drive,2009-2010.
  [7] Csóka M. Paradigm shift in higher education. Orvosi Hetilap.2009.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