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教学的概念、理论及教学中的知识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5-19 共490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知识管理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2部分】教学知识管理研究绪论
【第3部分】知识管理及其模型
【第4部分】 教学的概念、理论及教学中的知识
【第5部分】知识管理在教学中的运用
【第6部分】教学中的知识管理探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教学与知识

  一、教学的概念与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对于教学的概念,人们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下面是我国教育学或教学论中几个比较经典的释义: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得到一定发展,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王策三,1985)①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进一步说,是教与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李秉德,1991)②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顾明远,1990)③狭义的教学是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的,以特定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的统一活动。④综上所述,人们对教学的认识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形成共识:

  一是教学师生共同的活动,通过师生的互动来完成,只有教没有学或者只有学没有教都不算是教学。二是教学是以知识(或者文化)为中介的,在教学中要实现知识的传递,且知识的传递方向是从教师到学生。三是教学强调学生的从动地位,是被“指导、引导”的对象,是要通过自身的变化来显示教学成果的对象。

  (二)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学是以知识为中介的活动,通常情况下,知识被界定为课程内容、书本知识或者说系统化的陈述性知识,即显性知识。教师对课程知识进行分析、综合、运用、演示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接受和同化这些知识。尽管教育家们早就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但是认识策略性知识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知识社会里,对知识创新能力的要求尤为迫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因此,对于程序性知识(认知策略知识、动作技能知识)等隐性知识的尤其要引起重视。

  教学的任务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的技能,同时要能够把获得的显性知识内化为自身的隐性知识,形成综合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的形成既要有认知策略知识的学习,更要有这些知识的内化,同时离不开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潜移默化中学习有益的隐性知识。综合创新能力的形成同样需要知识的内化和良好的创新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既可以获得丰富的隐性知识,又可以获得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实现全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始终共同发展着两种知识,一种是对外的知识,一种是对内的知识,更通俗地讲就是,用于认识外部世界的学科或专业知识与用于自我指导的认知策略与自我管理的知识。

  二、教学的相关理论

  (一)认知教学理论

  现代认知教学理论强调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之间所发生的交互作用的价值和意义。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制于环境的影响,而是在主动与环境的同化与顺应中建构起自身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的发展。人的发展不仅与环境有关,而且与个体的认知背景、认知结构、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动机和态度等有关,并受它们制约和影响。环境要对人的发展形成作用、产生功能,必须通过人这个主体进行,并适应于先前经验和背景知识。

  认知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作用于环境,环境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能否被注意或加工取决于学习者的内部心理结构。当新经验改变了学习者的心理结构时,学习就发生了。①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建构可供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而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因此,认知心理学家提倡发现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注重学习过程与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而不是靠语言或文字的指示。这样的探究活动实现了 SECI 模型中所说的知识的共同化过程,学生可以学到科学研究应该具有的态度、技能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以隐性知识的方式存在,难以用明白的语言或文字来表述出来。发现教学强调学生的内在动机,对活动本身的好奇心是对学习最大的激励。

  发现教学法的倡导者布鲁纳认为,与其让学生把同学之间的竞争当做学习的动机,不如让学生向自己的能力发起挑战,形成学生自己的胜任动机才能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 20 世纪 60 年代,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学要探讨完整的人,要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考察人的行为,一个人大多数的行为都是其对自己的看法。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其特有的品质,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即成为(becoming),教学即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充分发挥作用的人。①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应该是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这种人具有主动性和责任感,具有灵活地适应变化的能力,是自主发展的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人。

  为实现这一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出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把学生的“自我”看作教学的根本要求,所有的教学活动不仅要服从“自我”的需要,而且也要围绕着“自我”进行。在课堂中创造一种真诚、开放、融洽的气氛;围绕着发展个人的和小组的目标而进行;教师扮演着促进者的角色。

  在实施非指导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学生引出和澄清要学习的内容或者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帮助学生组织适宜的学习材料,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活动;三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内容的个人意义,促进学习知识的内化;四是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或小组成员而参与活动,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感受,维持促进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要做到上述几点,真正发挥好教师的促进者作用,教师必须与学生坦诚相见,信任和接受学生;分担学生碰到问题时产生的痛苦和压力,分享学生取得进步时产生的喜悦和欢乐;体会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

  (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建构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发展出一套全新的教学理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理想学习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物质支持,使得建构主义理论开始走向走进课堂、走进人们的生活。②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习情境理论被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教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1.知识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理解或者一种假设,而非问题的最终解决,知识会随着人们对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变革、升华和改写。2.知识离不开所处的情境,知识需要结合具体问题的情景进行再加工和创造来实现问题的解决。3.知识是学习者基于自身经验建构起来的,而并非以实体的形式存在的,虽然人们普遍接受了文字赋予知识的外在形式,但不同的个体对这种文字所表达的知识内涵不可能有同样的理解。

  知识的理解离不开情境,它会持续地在新的运用场合中发展,因为新的情境、活动不可避免地在一个新的、更浓密的形式下改造它。因此一个概念就像一个词汇的意思一样,一直都处于建构中。①任何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境中都可能有不同的涵义,而尝试脱离情境去理解概念或知识无异于刻舟求剑,徒劳无功。因而,学习的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情境可以还原知识运用的动态场景,而动态的知识才是知识的原貌。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情境的建构,②“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学习环境应当具有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属性。”

  1.情境就是学习所发生的环境,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知识内容、学习者特点等因素创设有利于学习者构建知识意义的情境。

  2.协作是贯穿在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之中的,包括师生之间的协作、同学之间的协作、小组之间的协作等,协作在资料收集与分析、假设提出与验证、学习结果的反馈与评价、知识意义的建构等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

  3.交流是协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环节。与知识联结化过程相似,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来交流知识、讨论学习任务,通过交流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帮助等。每个学习者通过交流为学习群体贡献了自己的知识和想法,同时每个学习者也通过交流推进学习者个人的学习进程。因此,交流是重要的知识意义建构手段。

  4.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结果,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学习者的意义建构是对事物性质、运行规律、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知与把握,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

  三、教学中的知识

  (一)教师的知识

  教学中的知识与企业中的知识不同,在教学中,知识的管理、转移、运用等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某种程度下,教师是知识的一个重要源泉。在传统的教学里,教师甚至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提供知识(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供学生学习、吸纳、内化、运用。教师人格、品质、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隐性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同时,教师又把学科的、专业的显性知识用讲授的、演示的、实验的方式教给学生。然而,在现代教学中,教师的知识地位发生了一些变化。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来源,同时还是学习者,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教师的一个学习过程。教学相长,在现代教学中表现尤为明显。现代教学中强调教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开展,学生的认知风格、既有知识、生活态度等都是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也在接受学生的隐性知识,并把它明确表述出来,运用在教学中。

  课本及多种媒体的出现,使得教师也不再是唯一的学科知识来源,教师也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这个促进者需要帮助学生将多种渠道搜集来的知识联结化,形成系统化的、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

  (二)学生的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至少有两种知识是学生在教学中必须要学的。一种知识是用来认识外部世界的的知识,主要是陈述性知识与动作技能知识;另一种是认识自我的知识,主要是认知策略知识。认知策略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是教会学生学习重要的第一步。这种知识的学习就发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是显性知识的内化学习过程,也可能是隐性知识的共同化过程。如果不能把学到陈述性知识与动作技能知识内化为个体的隐性知识,而只停留在记忆、理解的层面,那么知识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还成了记忆的负担。

  在现代教学理念中,学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学生至少可能提供两种知识。一是将个体学习方法、经验外化的知识,可供同学之间交流、借鉴;二是学生在学习之后的应用中可能会产生新的理论或实践知识。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必要的帮助让学生和同伴相互交流学习,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同学之间由于年龄相仿、经验相似,对于知识的理解有很大的互补性。他们的创造力也可以相互激发,产生更具价值的知识。很多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都是在学生时代产生了后来成果的萌芽,甚至是创造了足以立世的成果。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创新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创新成果要保持乐观、鼓励的态度。因此,教学中的学习过程事实上是知识的汇集、整合、在创新的过程,即 SECI 模型中的联结化和内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接受者,更是创造者。

  (三)来自环境的知识

  知识最早口耳相传,来源很单一。随着文字与书籍的出现,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变快。在知识社会里,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兴起为知识的传播提供更加丰富的渠道。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可能胜过教师,知识量有可能在师生之间发生逆转。教师的任务也从传授知识变为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辨别和分析可获得知识的价值。教师要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技能与方法,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但不是唯一的步骤。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建立可以获取更多有用知识的人际关系,即 Know-who 的知识。

  书籍、网络上的知识固然丰富,但也存在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情况,如果不能正确的辨别和区分出有价值的知识,反而会受累于知识渠道的丰富,从而走入学习的误区,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即使学生能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也同样存在风险。通过媒体所获得的知识大部分是显性知识,这种知识没有情境,没有运用的上下文,是死的知识,在学习中使用这种知识存在极大地危险。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知识,很可能会进入知识的误区,从而无法发挥知识的作用。通过人际交往,找到拥有专门知识的人,在其帮助下可以得到知识运用的情境和技巧,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学习,实现知识的价值。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