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教育学硕士论文

幼儿攻击行为与调控的文献综述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2-09 共664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第1部分】幼儿攻击行为与自我调控能力的关系研究
【第2部分】 幼儿攻击行为与调控的文献综述
【第3部分】3-5岁幼儿攻击行为的实证研究
【第4部分】幼儿攻击行为的教育建议
【第5部分】幼儿攻击行为与自我控制、情绪调节的关系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攻击行为又被称为侵犯性行为,19 世纪以来,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探讨。20 世纪以后,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与控制成为发展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各个不同的心理学流派都对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验研究。由于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青少年身上一种常见但不受欢迎的不良社会行为,其发展状况对儿童人格、品德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发展心理学家特别重视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研究。这些探索性的研究丰富了人们对儿童攻击性行为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也为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发展心理学对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机制提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与其生理、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环境等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相关。与此相关的理论有习性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等。他们有各自的理论切入点,习性学理论强调生物因素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关注榜样的作用,而认知理论则注重个体对周围情境的认知对自身行为的影响。总之,这些理论均指明了攻击性行为的部分影响因素,而幼儿儿童攻击性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攻击的认知理论强调认知对攻击行为的调节作用,试图从心理活动内部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1].自我控制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成分,许多研究都表明,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与问题行为之间存在显着关系[2,3].

  上世纪八十年代研究者多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对攻击性行为进行研究,但较少重视情绪情感的影响作用,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已有研究均表明情绪是影响个体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4,5],并且近年来的有关研究也揭示,情绪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不是认知过程的附属品,它可以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及行为方式[6],进而构建认知-情感的理论模型成为这一领域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1].

  基于此,本研究将进行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询攻击性行为、幼儿情绪和自我控制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进一步探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认知和情绪基础,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干预和矫正提供理论基础,达到教育和培养的目的。

  1 幼儿攻击行为的概述。

  1.1 攻击行为的概念。

  自攻击行为研究开始至 20 世纪 70 年代,研究者对攻击行为的界定就一直存在着争论。

  目前对攻击行为的界定方法主要有四种:解剖学界定方法、行为后果定义法、前提条件定义法和社会判断定义法[7].

  解剖学界定方法认为攻击是指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或行为模式。其代表人物是习性学家劳伦茨(Lorentz),主张攻击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是为保证自己的生存而进行的争斗行为。行为后果定义法强调以个体的行为所造成的伤害性结果为攻击的界定标准,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攻击性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其目的是直接造成被攻击者的伤害或通过唤起被攻击者的恐惧而达到其他目的[8].前提条件定义法强调考虑行为实施者的意图。该定义的赞成者认为动机和伤害性应该作为攻击性行为界定的重要依据[9]

  .社会判断定义认为,攻击是人们根据某些标准,如行为者、行为本身的特性等对某些伤害性行为做出的判断。其中,社会学习理论是这一界定方法最具代表性的理论,Bandura(1977)认为攻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结构,这些因素包括攻击性行为的结果、形式、动机以及攻击者与被攻击对象间的关系等,所以对其做出界定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以其中一种因素或一个维度作为依据或标准。

  上述定义各有其侧重方面和可取之处,也存在一些不足。研究者通常认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是鉴别某一行为是否属于攻击行为的重要标准。在当代心理学界,研究者比较一致地认为攻击的根本特征是有意伤害性。Brain(1994)整合以上四种有关攻击的理论和界定方法后指出,攻击指的是有意伤害他人(包括身体伤害或心理伤害)的行为或倾向。

  幼儿攻击行为的界定是在攻击性行为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幼儿阶段的特点及研究者的需要进行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把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定义界定为:幼儿有意伤害他人身体或心理、争抢或破坏他人物品的行为或倾向。

  1.2 幼儿攻击行为的表现形式。

  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对攻击性行为进行分类是当前心理学界比较受欢迎的分类方法[10],许多研究者对幼儿攻击性行为也采用此方法。

  Hartup(1974)通过对 4-7 岁幼儿的观察发现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典型表现有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向物的攻击,具体是指幼儿试图通过攻击这一手段达到目的攻击行为,如攻击同伴是为了获得对方的物品;敌意性攻击,是指向人的攻击,是指以伤害他人为最终目的的攻击行为。这一界定方法得到国内学者张文新(1996)研究的支持。

  王益文(2002)、张茜(2003)把学龄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都界定为有意伤害他人、破坏坏或争抢他人物品的行为。其中王益文把幼儿经常出现的攻击性行为划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和胁迫行为;张茜认为幼儿经常出现的攻击行为有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11,12]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研究者通常认为幼儿攻击行为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财物攻击和关系攻击四个维度。其中,身体攻击是指攻击者利用身体动作直接对受攻击者一方实施攻击,如打人、踢人、推搡等;言语攻击是指通过口头语言对受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骂人、嘲笑、讽刺等;财物攻击是指争夺、霸占他人的物品或空间,如抢玩具、抢座位等;关系攻击是指通过他人对受攻击者实施的行为,如游戏排斥、造谣离间等。

  1.3 幼儿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特点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攻击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和性别差异上。大量研究表明,攻击性行为会随年龄和性别的变化表现出特定的发展趋势。

  关于儿童攻击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许多研究者认为幼儿攻击性行为因性别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Hay 等(1983)的实验研究发现 6 个月大的女婴与同龄男婴相比,抢夺他人玩具的可能性更小。另外,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方式也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Bjorkqvist 等(1992)采用同伴评定的方法对幼儿攻击方式不同性别表现的研究发现,男孩使用较多的直接身体攻击, 而女孩则使用间接攻击多于男孩。张茜(2003)的研究同样表明,男孩与女孩相比更多的使用身体和言语攻击,而女孩则使用间接攻击更多一些。

  许多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年龄变化特征的相关研究表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首先,从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频率来看,学龄前阶段幼儿的攻击性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12].其次,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原因或前提条件来看,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多是因为争夺物品或空间,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游戏规则、行为规范等社会性问题成为引起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最后,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类型或方式来看,一些研究[13]表明,年龄小的幼儿更多地采用工具性攻击,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工具性攻击逐渐减少,而敌意性和报复性攻击呈现增多的趋势。

  1.4 幼儿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出发探讨了攻击性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

  总体而言,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与生理有关的个体因素,如个性特质、认知发展、遗传基因等。

  陶公民和朱晓琴(2005)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幼儿气质与行为间的相关关系发现,不同气质类型幼儿的行为问题包括攻击性行为发生率是不同的,行为表现的差异与气质维度相关。

  社会认知模型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源于基本的社会认知缺陷[14],个体的认知发展是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意识等都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样会对个体的攻击性行为产生影响。Eisenberg 等(2007)的研究发现努力控制可以抑制愤怒和攻击行为。也有一些研究[15]

  表明努力控制、愤怒和攻击性行为呈显着负相关。此外,相关理论[16]也揭示了愤怒(情绪)对攻击性行为影响,并且,Davidson(2000)的研究指出,高攻击行为者特别是高冲动攻击行为者身上存在情绪调节方面的缺陷。

  外部因素是指幼儿生长的外在客观环境,包括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多指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社会因素包括同伴关系、社会环境、师幼关系等。

  一方面,关于家庭因素与问题行为的相关性研究[17]发现,消极的亲子关系往往会引发幼儿的反社会行为;张茜(2003)的研究也表明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能够显着预测 4-5 岁儿童攻击性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因素也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一,Pakurst& Asher(1992)的研究表明,同伴关系会影响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表现出攻击性的儿童有很少的朋友,且具有攻击性的幼儿比非攻击性的幼儿更容易感到孤独,因为他们不被同伴喜欢、接纳而受到漠视。覃玉宇 (2004)、孙晓军、范翠英等(2012)对同伴关系与攻击性行为关系的研究所得结论与此一致。第二, Bandura(1983)认为,个体是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新的行为的。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习得是一种社会观察学习过程。那么儿童所生活的家庭环境、社区氛围、学校等都是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观察学习的因素。

  由此可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个因素不能够解释攻击这一复杂的行为,并且各个因素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程度受许多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幼儿攻击性行为中认知和情绪所起的作用能顾更清楚的了解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机制。根据以往研究推断,在幼儿阶段,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会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

  2 幼儿攻击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

  2.1 幼儿攻击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研究。

  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社会认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一种重要能力。心理学界对自我控制能力的界定依然存在争论,但是一般认为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的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18].其中,幼儿阶段自我控制能力的研究文献表明,自我控制能力可以划分为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和自我延迟满足四个维度[19].

  关于自我控制能力和攻击性行为的关系,国内外已经做过一些研究,但研究对象多集中于中学阶段,如戴春林等(2008)的研究关注的是高中生攻击性行为结构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个体自我控制能力与其外显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自我控制能力能够显着负向预测个体的外显攻击性行为。江晶(2012)选取初中生感觉寻求、自我控制能力及攻击性行为间为研究变量考察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是感觉寻求与攻击行为间的中介变量,自我控制能力对外显攻击性行为具有较强的负向预测作用。郑淑杰,石松山和郑彬(2008)以 2-5 年级小学生为被试,对其攻击性行为、情绪问题发展趋势与自我控制能力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与儿童问题行为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二年级时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对后期的问题行为有显着负向预测作用。

  还有一些相关研究关注特殊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的比较。Giancola(1998)对表现出敌对行为的 14-18 岁青少年与无问题行为的同龄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有敌对行为的青少年较没有问题行为的个体自我控制能力要差;并且,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水平越低,敌对行为表现越突出;有行为问题的青少年与无问题行为的青少年之间,自我控制差异显着。

  王华荣,李安(2010)在中学生情绪调节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与攻击性行为的关系研究中将工读学生与普通学生对比研究发现,普通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工读中学生要强,且攻击性行为较少;自我控制能力在情绪调节方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于幼儿阶段攻击性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间的关系,相关研究[20]发现,自我调节能力与问题行为的发展有关,在实验情境中,学步儿童消极的情绪表现与同伴冲突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onnen(1995)综合多种认知和行为技术提出了针对儿童的自我控制策略模型,就是以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行为的相关关系为前提的。所以说,幼儿阶段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间是存在相关关系的。

  2.2 幼儿攻击行为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

  情绪调节策略是指个体为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而在情绪、认知和行为方面所做的努力。个体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状况是情绪调节能力的有力表现。幼儿常用的情绪调节策略可以分为两类,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其中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包括认知重建、问题解决、替代活动、自我安慰,消极情绪调节策略包括被动应付和发泄[21].

  攻击性行为与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的相关研究均表明,情绪是影响个体攻击性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情绪调节功能的缺陷会导致个体攻击性行为的发生,高攻击者特别是高冲动性攻击者存在情绪调节的缺陷[4].Hoaken(2003)的研究中提到,表现出攻击性的青少年容易冲动,较多的采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情绪调节能力差。张蔚、张文新(2006)的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情绪失调是攻击和暴力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个体对负性情绪调节不完善会增加攻击与暴力发生的机率,高攻击性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较差,更易出现冲动行为。

  张凤吟(2006)关于情绪理解与同伴互动的关系研究也指出,幼儿的情绪调节与其攻击性行为有关,并且,情绪调节在负面情绪与攻击性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

  2.3 幼儿攻击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策略的交互作用。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都是个体攻击性行为发生发展的重要心理因素,但是关于三者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对象多集中于青少年阶段。

  王华荣,李安(2010)的研究选取中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控制与攻击性行为三个变量进行研究发现,情绪调节方式与自我控制能力和攻击性行为的某些维度有关,自我控制能力在情绪调节方式和攻击性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情绪调节方式中的表达抑制维度与个体身体攻击相关显着,与其他变量及维度之间相关关系并不显着,而自我控制能力及其三个维度与攻击性行为及其四个维度相关显着,由此我们推断,幼儿阶段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和攻击性行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本研究试图探讨中学阶段三者变量关系的理论范式是否适合幼儿阶段。

  3 问题提出。

  3.1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虽然研究者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在相关领域获得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如,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特点、幼儿攻击性行为与相关问题行为、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等的关系及攻击性行为的社会认知加工过程等。但是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机制上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解决。

  目前国内探讨攻击性行为与个体社会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特殊群体或儿童青少年阶段,对幼儿阶段的关注较少,并且较多的研究只关注单独因素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而个体的认知、情绪、行为之间是紧密相关的。因此,要进一步揭示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机制就有必要把认知和情绪相结合来考察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机制,此外,我们坚信,随着对攻击性行为研究的深入,许多引起家长和教师烦恼的行为问题可以被有效对待,只有更细致的研究才可以帮助成人在发源地对攻击性行为采取积极的预防和干预。

  3.2 本研究拟考察的问题。

  第一, 考察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般特点。本研究拟采用同伴提名法,考察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一般特点。具体包括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年龄差异。

  第二,考察幼儿攻击性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本研究拟采用问卷调查法揭示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包括幼儿攻击性行为与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幼儿攻击性行为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在情绪调节策略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中介效应。

  3.3 研究的意义。

  3.3.1 理论意义。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以往研究多从攻击性行为的一般发展特点、认知加工过程以及外部影响因素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缺乏从幼儿本身的认知和情绪对攻击性行为影响的研究。本研究试图深入分析认知、情绪、行为间的关系,进一步探明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丰富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发展机制理论。

  3.3.2 实践意义。

  攻击性行为也是幼儿园里常见的同伴冲突行为,也是学龄前幼儿经常出现的问题行为。攻击性行为的发展状况与幼儿的社会化程度紧密相关。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策略发展状况与幼儿的攻击行为之间关系的探索,可以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在实践中通过指导幼儿正确的使用情绪调节策略,提高或增强幼儿的自控能力,最终达到预防或矫正攻击行为的目的。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