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理论概述(2)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12-12 共8079字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理论概述

  理想信念是人生价值、目标、意义的集中体现。惠特曼说: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就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同志也反复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的缺乏或不坚定,都会导致党和国家精神上的“软骨病”,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坚定与否,关系到个人人生追求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成败。开展中国梦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研究,首先应廓清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科学涵义、基本特征和重要作用。

  1. 理想信念的科学涵义

  “理想信念”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概念,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演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着突出的中国特色。“理想信念”一词不等同于“理想”或者“信念”,也不是二者的简单合成或叠加,而是将二者的内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独特概念。这里的理想信念,是指“把未来的一种社会蓝图视为最高价值,高度地信服敬仰,并以之统摄自己的精神生活,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矢志不渝、自觉追求的精神状态,它是对于一定社会理想的自觉认同和执着追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核心和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是人们在社会政治层面上的坚持和追求,统领并包含人们在生活、职业、道德等层面上的理想和信念。胡锦涛同志曾经在讲话中指出,所谓科学的理想信念,就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基础上的理想信念,就是指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因此,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中,理想信念具有一元性,即专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 理想信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重申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强调要求要抓住思想理论的根本、道德建设的基础、党性教育的核心。2014 年 7 月,中央组织部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大学生作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其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与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理想信念也呈现出鲜明的特征:

  第一,科学性。理想信念之所以能称之为理想信念,首先应具备的特征,就是科学性。理想信念建立在客观世界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反映的是人们追求的具有一定的客观可能性的目标,一旦条件成熟,理想信念就必然能够转化为现实存在。理想信念的这一特征,使它与“空想”和“幻想”等概念区别开来。

  第二,时代性。理想信念不是固定不变的“普世价值”,它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社会政治条件和经济文化背景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客观社会环境不同,社会中人们自身的文化素养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理想信念。不根植于历史客观条件的思想、超前或者落后于现有社会环境的观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价值取向性。理想信念是一系列科学观念形态的价值体系,具有价值取向性。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求实、至善、臻美,是达到高度的自由、自觉,而理想信念正是人类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价值取向,是人们向往最大限度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追求。它既包括外在的属人价值,也包括内在的自我价值。

  第四,超越性。理想信念并不是对现实“是什么”的实然性认识,而是对于现实“应如何”的应然性认识。理想信念是对人们现有生存状态的超越,是人们所期许的现实可能达到但尚未达到的未来状态,它总是以对现实客观存在的变化、否定或对立的超越性姿态出现。

  第五,创造性。理想信念是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对美好明天的期待与努力。理想信念之所以引人入胜,能够使人们为之不懈奋斗,就在于其所具有的创造性的特点。关于未来世界的美丽图画,需要人们想象力的自由建构。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性和超越性,都来源于它的创造性,它体现了理想信念主体推陈出新、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六,开放性。理想信念的产生意味着人在现存状态的基础上对于未来可能的憧憬与向往,意味着人跳到现实之外去看待和取舍现实,是对现实既定界限的不满与突破,是对封闭状态的冲击与破除,是对未来可能的开发与拓展,在空间上从国内指向世界,在时间上从现在指向未来,理想信念是不断递进且无限开放的。与此同时,理想信念本身随着主体思想认识的不断变化发展也在不停调整转变,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界限,由此可见,理想信念有着鲜明的开放性。

  第七,持久性。理想信念不同于心血来潮或随心所欲的短暂意识停留或思想判断,是人们在对社会生活的实践认识内化后的人生基本价值取向,一旦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的行成与确立阶段,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引导,所以容易产生变化,但他们的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在一个阶段甚至终生成为其生活向导和精神动力,表现出相应的稳定性与持存性。

  第八,实践性。理想信念在实践中产生,也在实践中实现。它来源于现实但却高于现实并超越现实,对现实有指导作用。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意识形态范畴里的理想信念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通过付诸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检验和完善,理想信念才能得以变成美好的现实。

  3. 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

  作为人们的最高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对人们的思想启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人们价值观念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能够产生持久坚定的强大力量,能动地作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作为意识形态范畴的理想信念不是凭空产生的,其依托于当代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时代状态,因此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第一,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指理想信念在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向上所具有的指引或引导的功能。理想信念所具有的科学性、超越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它具备导向的作用。在进行分析、评价、选择等过程中,人们总是优先从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出发,对于与之相符合的思想行为,则予以肯定;对于与之相悖的,则予以否定,并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举措使之向自己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转变,进而达到一定的目标,这就是理想信念发挥导向作用的过程。社会理想信念决定社会性质,确立社会共同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进而引导整个社会前进发展的方向;个人理想信念决定个人的品质道德,决定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奋斗目标,并进而影响个人的人生定位与价值实现。没有了理想信念的引领导向,社会就会混乱无序,个人就会无所适从。

  第二,激励功能。激励功能是指理想信念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所激发的持之以恒的动力作用。人的思想行为易受情感和物质利益的驱动,但是这种驱动会随着人们情感的逐渐消退和物质利益的满足而平淡消失,其驱动效力及激励效果是暂时的、微小的;人的思想行为也易受意识观念支配,然而人的意识观念复杂多样,纷繁不一,有系统的、也有琐碎的,有长久的、也有短暂的,有理性的、也有非理性的,不同的意识形态对于人的思想行为的支配驱动效果不一而论。理想信念作为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人们更深、更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因此,它对人们思想行为的驱动激励作用也更强大、更持久。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既定目标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理想越崇高,志向越远大,激发的动力也就越强大。

  第三,凝聚功能。凝聚功能指理想信念对于人们的思想行为所产生的凝心聚力的吸引作用。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都需要有强大的凝聚力,没有凝聚力的集体只是一团散沙,注定会四分五裂分崩瓦解。社会理想信念对于一个国家民族,就是能够很好的把人民团结起来的精神纽带。邓小平说:“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共同的理想信念能够激发出人民的奋斗热情,吸引人民互相交流思想,从而产生共鸣和认同,汇聚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推动力。

  4.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概念内涵

  大学生理想信念是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共同理想信念相结合,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重,使个人理想融合于国家、民族、社会共同理想的理想信念。在具体内容上,大学生理想信念主要包括社会理想信念、道德理想信念以及职业生活理想信念,其中社会理想信念主要包含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德理想信念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职业生活理想信念主要包括个人职业理想、工作目标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概念的界定和把握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认识把握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本质属性、实现路径,了解明晰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科学涵义、基本特征、重要作用,对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相关理论的概述,为论文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根基和思想支撑。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