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高校学生实施社会理想教育的思考引言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01 共7105字

  引言

  一、选题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教育等方面颇有成效,但如何把大学生的基本品德教育引导到高层次的社会理想教育上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上深层次的问题,仍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04 年 10 月 1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就提出了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核心任务。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无论是内容的确定还是方法的选择,无论是教育方案的制定还是教育效果的评估,无论是队伍的建设还是环境的优化,都必须紧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部署来进行,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

  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腐朽文化及思想不同程度的影响着部分高校大学生,他们因为辨别能力差、政治信仰不坚定很容易被西化,如社会主义方向不明确、社会主义信念不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不科学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高校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要全面落实贯彻"三信"教育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青年大学生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基石,担负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新时期及时有效的对他们进行社会理想教育,使他们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明确社会主义方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目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我国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对我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未来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因此,不断加强他们树立社会理想信念就显得至关重要。当代高校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否具有坚定的社会理想将会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新时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利益驱动作用的影响,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不断侵蚀和影响着大学生的头脑,以致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另外,我国高校 大学生理想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基本上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使得当前大学生所接受的社会理想教育很难成为他们现实生活的依据,也很少能排解他们心中的迷茫和困惑。这样的社会理想教育很难与学生内心世界的需求产生共鸣,缺乏感召力和实效性。本文正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力图探求出实现高校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一个新路径,以期达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理想的四个层次是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其中社会理想是最高层次的理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理想教育就是帮助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帮助大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献身的崇高社会理想的教育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随着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源源不断的涌入了我国,我国高校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影响。只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的背景下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使大学生明确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指引大学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使他们在成长的历程中不被其他有悖于社会进步的事物所迷惑,才能帮助他们明辨大是大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使他们走向社会之后成为有用之才。社会理想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基础。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社会理想,才能不偏离社会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社会理想的指引,个人理想也将成为空谈。

  2.有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力争实现比 2000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确保在 2020 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大学生毕业之后将会走向社会的各个岗位并会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核心力量,他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力军。所以大学生社会理想的确立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己的成长成才,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败。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完善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主义理想精神,有助于加强他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有助于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出突出成绩,有助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服务。

  3.有助于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积极响应十八大的号召。***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了伟大的"中国梦"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我们必须要切实研究和探讨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追求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分析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思想活动的特点,不断改进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提高大学生对各种观念和信息的比较鉴别和选择能力,在正视利益差异和承认合理的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把个人成长与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不断开拓创新,以科学性、系统性和时效性为原则,跟上时代的步伐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确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为"中国梦"的实现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以来,从 2003 年到 2013 年的十年来,我国学者不断关注着大学生社会理想这个话题,他们关于社会理想教育的阐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状研究

  国内涉及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研究成果很多,如西北师范大学刘基教授主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第三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论"指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自然而然地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张耀灿、陈万柏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论述了理想教育特别是开展最高理想教育的意义和方法.复旦大学陈金华副教授的专著《伦理学与现实生活--应用伦理学引论》第三章"人生与伦理"中,专门谈到了理想的概念、特征、地位与作用、内容与结构、选择及其实现途径,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理想教育问题.复旦大学翁铁慧老师主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第一章中在论述高校德育的内容时,也把"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提到"构筑学生精神支柱"的高度.

  这类文献资料详细的论述了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的现状,但是并没有具体到高校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层面,仅仅从普遍性上进行了研究并没有从特殊性上进行探讨。

  2.关于大学生理想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

  在认识到理想教育重要性的同时,学者们对理想教育的现状普遍表示出了忧虑并对大学生理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了探究。阜阳师范学院胡鹤玖教授认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不容乐观,深层次的思想困惑并未解决,知行背离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许多疑虑".广州大学蒋义丹副教授认为,目前"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趋向非理性"、"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北京师范大学韩震教授认为"某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西安理工大学张存库、陈一军老师针对大学生信教问题,认为"大学生思想观念存在信仰真空,心灵无所依归"、"大学生对就业前途产生恐慌,寻求精神安宁"是其中的主要原因.这类文献资料对高校大学生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论述,但是并没有指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因此具有局限性。

  3.关于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探析

  (1)外部环境的影响

  顾栋栋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不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没有放松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干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各种错误思潮随之进入到了大众的视野,这对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学生走向了追求物质利益的极端,把追求享乐、金钱至上、升官发财、讲求实惠作为人生目标,价值观的倾斜让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信仰危机。

  另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侵袭着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在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必定会形成多种文化并存的局面,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价值选择的时候很容易陷入迷茫和迷失。韩震教授认为,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使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选择上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和威胁。

  (2)教育层面的不足

  虽然党和国家对理想教育加大了资金上的投入,也认识到了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从实质上展开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渗透培养。顾栋栋等人认为部分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局限于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层次,而且认为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让学生获得学分。同时,由于教学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针对性不强等原因,使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不愿意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次,现有的理想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并且方法单一。在理想信念养成过程中,每个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应该将学生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将普遍性问题与特殊性问题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理想教育。最后,理想教育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实践性不强。王秉琦教授认为不能让理想教育"成为一种空洞的毫无内容的摆设,一定要广泛地结合社会实践".

  (3)大学生自身素养及其阅历的欠缺

  思想政治教育要靠内化来完成,外化的教育要从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去才能转化为实质性的行动,从而真正达到理想教育的目的。康爱荣副教授等认为,"大学生的理论素养比较欠缺、理论根基比较浅。加之青年学生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不深,与社会接触不多,缺乏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很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认识,从而导致一些错误的行为。"陈文斌教授认为"'自我认识'和'自我效能感'认识不足导致理想信念意志不坚定。""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有一个对自身认识的逐步完善和对社会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无法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准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其理想信念意志不坚定。"4.关于实现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的研究。

  陈洁珂,王鲁迪等人认为大学生理想教育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学者们应该正视理想内容多元化的事实,把培养有理想的社会公民作为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基础性目的,并在此基础上探究理想教育基础性目的如何与政治性目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理想教育应有的教育效果;二是以"深度辅导"为中介,加强理想教育的人文关怀,建立"深度辅导"机制,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变化动态,并提供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将情感体验注入理想教育中,在无声无息中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顾栋栋认为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对策应该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强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包括注重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注重对大学生党史、国史、国情的教育;第二,优化社会环境,营造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氛围,不仅要形成广大人民群众学习和崇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氛围,而且要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建设,消除腐败对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负面影响;第三,建设和谐家庭,增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感染力.

  蒋建其认为探索提高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主要有:第一,承认理想内容的多元化,把培养有理想的社会公民作为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基础性目的;第二,正确认识理想教育的任务,把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主要力量用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上;注意理想教育的层次性,把共产主义理想作为高校大学生党员、团员和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青年的经常性教育内容;第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宗教信仰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观.

  (二)国外研究综述

  随着上世纪末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国外的社会主义发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外的研究很少涉及到"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这一主题,但是在关于社会理想方面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方面的研究较多。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要建立"正义之邦"的观点,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早期对于社会理想的描述。柏拉图提到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是为了全体公民最大的幸福。对于怎样实现正义的城邦,柏拉图也提出了种种措施,而最主要的就是教育.马克思在深刻剖析人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即通过社会五个阶段的过渡,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国外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分为不同的流派,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研究也有不用的见解。有学者认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生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模式的瓦解,并不是人类社会美好追求的社会主义理想本身的崩溃,各种社会思潮和政治力量的不断涌现,为社会主义进程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际上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和发展的具体情况,也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理想社会的理论。如越南自 1986 年改革以来,越南共产党积极探索,提出了新的理论成果。越南将"建设属于人民、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社会主义法权国家"作为政治革新目标。这不仅体现了越南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也是越南对于社会理想的架构.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因为本国发展实际的不同,对社会理想有不同的理论阐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对大学生自己还是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话题。本文在阐述社会理想科学内涵以及重要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必要性,深刻剖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结合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理想。

  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理想现状,结合时代背景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抓住了其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介绍了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内涵以及社会理想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步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然后从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的整体态势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个人、高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作了深刻剖析,最后对于当代大学生社会理想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原则以及加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策略。

  (二)研究的方法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这一选题,从当前小康社会的背景出发,把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作为研究的重心。社会理想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秉持的一种理想信念,本文从我国发展实际和发展需要将大学生作为落脚点。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法。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收集大量的理论材料来为我们的观点佐证。只有收集了充分的社会理想方面的理论资料,才能顺利展开进一步的讨论。第二,归纳总结法。通过对收集到文献资料进行充分的整理和筛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进而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现状,结合时代背景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解决对策。

  五、本文创新之处

  目前学术界关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教育的研究有很多,并且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的研究还很少,目前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并且本选题着眼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理想教育进行研究。本文是在对之前学者观点的分析、研究和借鉴的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现状、问题进行分析的,并力图通过十八精神的指导,提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教育对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