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加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义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2-01 共6684字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的诗歌经典《诗经》"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一句中。

  儒家论著《礼记》也对"小康"有所解释。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康"一词不断被赋予新的涵义。现"小康"是指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头二十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大报告总结了过去五年和十三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首先,在经济方面不断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争取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其次,在政治方面随着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充分保障社会就业,普遍增加家庭财产,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最终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使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再次,在文化方面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最终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最后,在生态文明方面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江泽民指出:"小康社会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宽裕小康社会、殷实小康社会和富足小康社会。"进入新时期,我党继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伟大的"中国梦"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中国梦"包含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远期目标则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与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题中之意,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实践和探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的目标是使经济更加发达、生活更加富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生态更加文明,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终极目标是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终极目标也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进程中高校大学生是主力军,因此,必须使其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才能使他们能够充分把握历史的脉搏,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砖添瓦。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性

  1.它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需要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的巨大变化,西方的多种不良文化价值观不断涌入我国,他们打着"人权"的幌子,披着宗教的外衣,极力宣扬资本主义,企图通过思想文化的渗透动摇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迫在眉睫。大学生只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思想觉悟,增强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不被不良思想蛊惑,才能辨别是非,才能在新形势下筑牢思想防线,提高对国内国外各种腐朽思想的免疫力,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对大学生加强社会理想教育,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才能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胡锦涛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邓小平在给《中国少年报》和《辅导员》杂志的题词中提出"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

  我国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怎样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命题。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入学年龄是19 岁到 20 岁之间,这一阶段处于受教育和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2020 年的这一代大学生的年龄正好处于 30 岁左右,这代大学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关系到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理想的实现。我党的"两个百年"计划中的第二个百年将在 2020年实现,这就对这一代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肩负着实现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其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所以要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在给大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思想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理想教育。

  理想是人生前进的路标,只有有了理想,才能为大学生的人生指明方向。社会理想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使大学生自觉投入到祖国建设的洪流中去。社会理想教育不仅能够发挥其导向作用,还能化为精神动力,促进大学生自觉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接受社会的检验。社会理想教育还能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社会理想和道德是不可分割的,社会理想的实现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撑,社会理想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确立人生的奋斗目标,而奋斗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学生的自律,这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2.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以实现的需要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符合时代发展规律,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小康社会是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大学生整体的素质将会直接关系到到祖国的前途命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毛泽东指出:世界是你们的, 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是说: "无论一个国家引入了多少现代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 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那么, 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徒有虚名。"***在"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的主题团日活动上也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国青年尤其是高校大学生为主体。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大学生们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他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伟大使命,是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和后备力量,他们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没有大学生的加入,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无法实现。大学生理想的实现与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他们的未来与小康社会紧密相连。大学生以后会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能够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模范带头作用,对各个层面产生积极的影响,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和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才能将个人的远大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树立正确的理想,所以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大学生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在理想信念的指引下,才能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促使他们为实现理想不断努力,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去,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加强和引导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精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来并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用"三个倡导"进行了概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三个层面即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其中"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侧重于国家制度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侧重于社会集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侧重于公民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大学生指明了前进方向、引领了时代趋向、倡导了时代价值。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出现了很多矛盾和困难,再加上西方腐朽文化思潮的侵蚀,导致了部分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的动摇。因此,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培育坚定他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因此,必须在新时期不断加强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贯彻落实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以此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使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培养他们的社会使命感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性,才能保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

  2.大学生社会理想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

  "政治素质是一个人各种素质的灵魂".

  大学生的成才不仅仅是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更应该有科学的态度。大学生社会理想的缺失将会导致他们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并且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这些缺失会影响到大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才,他们正处于大学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能否能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前途命运。同时大学生由于思想上的不成熟,又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很容易受到社会上的消极思想和错误观念的冲击。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在转型的过程中,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汇和冲撞,不仅带来了很多积极的、进步的事物,而且消极的、腐朽的事物也沉渣泛起。如果大学生缺乏科学的社会理想的引导,势必会走弯路,误入歧途。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才能激发出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才能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献身精神,才能激发他们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勇敢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个人理想。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引导他们将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3.它是有效应对国际国内新形势挑战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际社会来看,一方面世界向多极化转变,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极大了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些能够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和自强意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交锋,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和平演变"战略,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愈演愈烈,打着维权的旗号借机插手人民内部矛盾,蓄意制造各种事端,企图堵截我国发展前进的道路。这些都使得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时产生了迷茫和困惑。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浮躁、诚信缺失、功利现象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观的扭曲不断滋长,这些都严重的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会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他们能够利用社会的积极变化,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消极的事物蒙蔽眼睛,模糊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们能否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辩证地看待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挫折和曲折,将直接影响到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坚定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是有效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4.有助于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共分为为两个阶段即"两个百年":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是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愿望,是中华民族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必由之路。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大学生欢欣鼓舞,他们以满腔的斗志和热情投入到政治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去,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场上去,准备为实现社会理想贡献一份力量。与此同时,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也与西方的一些不良文化有所交锋和冲击,这些错误的思潮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会动摇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坚定他们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信心。对大学生进行社会理想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大学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中国革命、改革开放等历史教育,使大学生们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理解小康社会这一命题的内涵和意义,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同时要教育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树立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大学生只有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充分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和内涵,认识到小康社会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必经阶段,才能坚定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

  可见,新时期对高校大学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进行社会理想教育有助于促进他们"三个自信"的实现。"三个自信"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它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开辟历史新前景,有利于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