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怎样才能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行之有效,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课题。如何合理利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影视等艺术形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学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5.1 利用文学作品激励和感染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大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时,能接受非观念和道德感的教育,以至从中吸取正能量来激励、感染精神世界。
5.1.1 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吸取正能量
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强的心灵抚慰作用,具有增强人文底蕴的作用,给人巨大的精神力量。文学作品是文化艺术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不但继承和发扬了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而且还充分表现了人性,关注着人类自身的价值。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丰富人文精神,无形中感染、熏陶、影响众多大学生。文学作品都有润物无声的逐渐渗透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人、影响人、激励人、感化人的全面性的教育活动。普通的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因为没能很好地重视人文关怀,从而无法得到受教育者的认可,同时也丢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阵地。人文关怀、人文精神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的一项举措,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充分运用文学艺术作品的教育方式,也是确保完成这项任务的硬性要求,同时还是提升人们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的主要方法。就像在教育方面的著名专家谈凤梁所指出的那样:“文学艺术作品那种隐性的、动人心魄的效果是不应该被大家低估的。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丰富的文化宝库,文学艺术中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的,包括历史、道德、知识、人性,其中一脉贯串的,是人情、人性的美好。如果孩子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成长,他会有超出一般人的见解,心理承受能力要比一般的人坚强,他的情感也一定是纯真美好的。”[45] (P178-180)文学作品都有润物无声的逐渐渗透作用,传统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呆板、僵化使受教育者产生了较为明显的抵制情绪,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对此,若想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效果,我们一定要改变陈旧落后的传统教育方式,一定要讲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实效性。文化艺术作品是运用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典型的人物角色去熏陶人、感染人、教育人,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陶冶读者的情操,净化读者的心灵,提高读者的思想政治道德境界和水准。
5.1.2 利用优秀文学作品形成正确思想观念
文学作品利用故事情节、主人公成长等形式来表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阅读过程中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求达到使读者主动且自然的感受到此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观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文学作品,这部作品以主人公艰苦、坎坷的成长轨迹,感动并鼓舞着成千上万的读者,其中保尔·柯察金所说的“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他将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人类的解放最壮丽的事业上。”[45] (P178-180)这部作品影响着许多读者的人生轨迹。
不同的文学作品是不同时代文学家智慧的结晶,体现着不同的时代特征,塑造出许许多多的时代角色,十分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特点。大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使大学生认识到,他的问题不是他独有的困惑,其他人也可能遇到过,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让他能正视面临的难题,不再手足无措、惊恐万状。读者借助欣赏文学作品,观察小说中的角色怎样处理问题,怎样解决不安的情绪,会让读者学习到解决本身困难的方式和感觉,从而让自己达到平稳的状态。这样把书籍当作良师益友的交流方法为诸多读者广为接受,就像瑞典女作家林格伦的童话作品《住在屋顶上的小飞人》,故事描写的是小飞人卡尔松和斯万特松家的小儿子,两个小孩子互相交往的动人故事,故事中的小孩是一个感到孤独的男孩,他家里的人都忙得很,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时间陪他玩,且没有人在意过他的内心感受。小飞人卡尔松的到来充实了小孩子的寂寞生活,给小孩子带来了无穷尽的快乐。这个故事让许多有过相同感受的读者意识到了,只是一味的埋怨没有太大意义,一定要自己主动寻找欢乐,那才是唯一的有效途径。
总的来说,文学作品是一种同人类紧密关联的一种客观存在,而文学作品作用的发挥,不该忽视学生主观精神的强大作用。面对好的文学艺术作品,要转变思维方式,建立全方位的思想观念,这样有利于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
5.2 依托音乐作品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语言,它以其自身的功能,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音乐是全人类思想感情中最为纯朴自然的表现方式,每个人都拥有潜在的音乐本能感受。
5.2.1 音乐作品具有语言所无法比拟的表现力
音乐,因为它本身无法言表的优越性,注定它会使大学生欣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在感染和震撼大学生的思想感情、促使他们去喜爱生活的过程中,有十分显著的陶冶情操的效果,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情感作为根本,这也是两者的融合点,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想象一下,如果用甜美悦耳的音乐和旋律来感动学生,使大学生能够沉浸在优越的情感空间内,在润物无声中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那效果会十分不同的。
音乐具备调动大学生思想感情的神奇效果。在某些方面可净化人们的心境,音乐可以在不长的时间内消除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并把这种不良情绪转化成为乐观的情绪,各类音乐可以调节人们各类不同的情绪。
每当我们忧郁不快时,一首动听的乐曲往往可以让我们的郁闷情绪悄悄走开,心情会慢慢得到调节,让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当“二泉映月”在我们的耳畔响起,那忧郁而深沉的旋律,仿佛瞬间就抓住了我们的灵魂,将我们置身于清冷孤独的环境当中,那种哀婉的感觉让人心碎,让人唏嘘不已。伴随着音乐主题的展开,乐曲的主旋律开始激昂奋进起来,象悲伤而又愤怒的控诉,不堪屈辱的斗争和孤傲的人物性情,瞬时间便引起了听者的共鸣,许多复杂的情绪在听者的内心交织着,当曲终人散,我们的内心依然久久都无法平静。
在创作音乐作品的时候,艺术家需要自由自在的想象。音乐一般都具有表情丰富,形象生动的特点。它有益于塑造人的个性,有利于思维模式的全面发展,激活人的创造能力。音乐也能让人们置身于激情的幻想当中,让人们产生活跃的思维,产生强烈的创作灵感,进而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创造力。由此可以说,音乐能够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益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也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拥有好的心态。优秀的音乐作品会让人的行为、道德和心态更加高尚和完美,这样就会使人与社会更为和谐的全面发展。总之,音乐作品具有语言所无法比拟的表现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5.2.2 利用音乐作品激励和振奋大学生的高尚情操
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是音乐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最大优势,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方式,在完善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到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曲气势恢宏的“国际歌”,曾激励和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为自由和民主奋力抗争的人民,歌曲中慷慨激昂的节奏,铿锵有力的歌词,都牢牢地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不但强烈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还赐予了人们强悍的精神武器,鼓励着人们前进。在使人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音乐还使人们受到了心灵的洗礼,这种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的完美配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之间最理想的配合方式。将音乐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最大限度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乏味。音乐以生动的形式向大学生展示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学生们一边欣赏音乐作品,一边感悟生活的真谛,一边细细的品味人生,对社会也逐渐有了了解,进而对人生、对社会等一系列问题的逐步思索,并在这种思索中逐渐找寻着答案。这种方式也会使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28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经过音乐作品的影响,逐渐使学生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并且效果会非常明显。
音乐具备培养高尚品德的作用,由于音乐能将崇高的理想同全人类的道德观紧密结合起来,指引人们去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同时培养个人高尚的品德。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一直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相对而言,在实践能力培养这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音乐则恰恰可以填补这方面的欠缺,音乐作品能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它包括智育,美育,德育等各个不同方面的内容,音乐还拥有十分独到的审美教育作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建立正确的审美修养和审美理想,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精神世界也能够得到近一步的升华,最终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修养。当今社会发展快速,信息快捷,知识爆炸,这一切都给大学生增添了诸多压力,因此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双重伤害,心理方面的压力已经是当今大学生普遍都能感受到的。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成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音乐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悦耳的声音调节大学生的情趣,减轻思想压力。从这一点来说,音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和振奋了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音乐所具有的诸多特点都决定了它会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转机,也会给思想政治教育营造更为广阔的天地。
5.3 运用舞蹈激发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
舞蹈可以给大学生带来快乐、带来美的感受,可以唤起大学生的心灵美感,使大学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愉悦身心、磨练意志,从而激发起大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
5.3.1 美丽优雅的舞蹈能够唤起大学生的心灵美感
舞蹈是一门优美的艺术,是利于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门类,是人们内心世界最激动不安时所产生的一种身体活动,是人们的思想感情最为集中和最为精炼的行为表现。在经典的舞蹈构思中,把丰富的情感、鲜活的形象和奇思妙想结合在一起,进而使创造出来的角色舞蹈化,从而唤醒大学生心灵中的美感。舞蹈艺术总是呈现出千变万化、多彩多姿的特点。这些特点,往往能让舞蹈具有不确定性,正由于这些不确定性的空灵感因素,常常会给大学生无限的遐想空间,从中获得较大的审美愉悦,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舞蹈同其它艺术形式相比,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既有关系,又有区别。舞蹈艺术是以形体动作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学语言类以及其它表现形式不同,舞蹈艺术往往表现人们内在的,更深层次的情感思想。它以饱满的情感和鲜明的个性来表现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内在矛盾与冲突,创作出可以为人们感知的活生生的舞蹈形象,用来表现舞蹈者的审美理想与审美感情,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简而言之,舞蹈是人用肢体语言反映内心情感的艺术,而内心动态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天鹅之死”、“雀之灵”、“千手观音”等著名的舞蹈艺术作品,它们给大学生或是悲伤、或是惊艳、或是欢喜、或是绚丽、或是感伤的不同感受。绚丽多姿的的民间舞蹈,在舞蹈作品当中,表演者运用娴熟的舞蹈技巧,生动优美地表现着社会与人们的日常思想情感。优秀的舞蹈作品不仅能带给大学生以美的享受,还可以在欣赏舞蹈表演的同时感受到更为广泛的生活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涵义。
5.3.2 利用舞蹈艺术使大学生悦心磨志
舞蹈不仅可以塑造健康的体魄,且舞蹈中的动作训练就是一种有益的运动,能充分调节人体内部器官以及四肢,除了强身健体外,神经功能方面也有很大的锻炼和提高。
舞蹈艺术也是一种娱乐活动,能让人们从极度紧张的情绪中解放出来,能够转移大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学生释然,从而心情变得舒畅,作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舞蹈将使人产生应激反应并且逐渐增强应激的自我控制能力。
舞蹈可以锻炼人的意志。舞蹈的运动过程其实也是一种锻炼过程,要求克服身体运动当中的疼痛、疲惫,有时甚至为练好一个舞姿要成百上千次甚至更多次数的练习,尤其是完成某些高难动作与姿势所要付出的艰苦是普通人根本难以想象的。而带有体育竞技性质的舞蹈,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且在很高的兴致中完成,使艰苦的体力运动增添了许多美妙的色彩。在学习全新动作时,往往是一种艰苦挑战,为了能够练就这样的动作,常常要保持精力高度集中,对注意力和意志力的训练、对形成坚强的人格是非常有益的。
舞蹈家肖恩曾经说过:“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得到滋养、熏陶和锻炼。”奥地利的艺术家--卡尔·普兰图曾说:“艺术是一种帮助。”[13] (P8-9)毫无疑问,舞蹈艺术有着寓教于乐的优势,舞蹈动作的表演会使人得到情感体验,而且还能升华内心的情感。舞蹈是人类古老艺术门类之一,从古至今一贯以“润物无声”的独特方式,运用肢体语言传承人类世界的文明,滋润着人类的情感世界,作为人全方位成长的系统工程始终承担着别的艺术门类无法替代的独到作用。以往片面观点认为,舞蹈等艺术学科在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始终处于不起眼的位置,而当下高等教育正向着快速及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在素质教育被日趋重视的现在,艺术的独到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期望。高校中包括艺术在内的各个门类都应积极探索,尽可能发挥艺术的教育人的作用,使高等教育朝着更为全面的方向前进。
5.4 利用雕塑作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
雕塑是使用适合雕与塑的各种材料,(如铁、木、石、泥等材料),经过各种加工制作程序和手段,(如雕、刻、塑、铸等雕塑技法),创作能够反映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表现人们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意向、具有三维实体的造型艺术。传统上讲,雕塑是一种静止状态的,可触摸的视觉实体,以其主体造型的形式反映现实,称之为“凝固的舞蹈和诗句”.城市雕塑和纪念馆里的雕塑作品是大学生常见的雕塑作品,大学生在欣赏雕塑作品之时会同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和审美思想产生共鸣,从中会受到心灵震撼、视觉冲击,最终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
5.4.1 雕塑作品的具体性使大学生受到心灵震撼
相对于其它门类的视觉艺术形式,雕塑艺术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实体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雕塑作品具有实体性,是三维的立体形态,它是实实在在展现于眼前的经过艺术家设计制作而成的实体艺术作品。构成雕塑作品外形的物质材料本身就承载了自然之美。
雕塑作品的材质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尽显各自的材质美,材料的肌理、质感、色彩是构成雕塑外表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加上雕塑家合理的艺术选择、利用和创造,把触觉、视觉的感知与内容形式进行巧妙结合,创造出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雕塑作品,用以震撼和冲击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纪念性雕塑可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尤其是室外大型广场上的纪念性雕塑,雕塑家为了突出思想主题,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往往会设计出大于等大人物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体量,来表现英雄人物、伟人形象或者是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些宏伟的雕像面前,观众是渺小的,纵深的空间、坚硬的材质、宏大的体量以及斑驳的塑痕与肌理,似乎都在默默地诉说着一个英雄的故事,一段激荡的历史。如“祖国--母亲”这座前苏联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而建造的巨型雕塑,这座雕塑连基座总高101米。美国著名的“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上雕塑基座总高为93米,总重量多达200多吨。中国四川的“乐山大佛”,高71米。沈阳中山广场的“毛主席雕像”,高十米等等,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典型代表。这些雕塑题材是积极向上的内容,可供人们观赏,且观赏价值高,备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当然,雕塑的最独特之处还是它的三维立体性。平面类别的艺术品是二维的,而雕塑中的圆雕是三维的。在室内纪念性雕塑的案例当中,雕塑的这种立体特性能让观众在纪念馆中更为切身地接触心目中的英雄人物、革命烈士或者是支前的人民。围绕着这些立体的形象,讲解员可以更加直观地介绍,仿佛英雄就在大家身边。如毛主席纪念堂的“毛主席雕像”,辽沈战役纪念馆当中的“董存瑞肖像”、“梁士英肖像”等等。大学生身处在那些高大而形象的雕塑作品面前会肃然起敬,全身热血沸腾,斗志昂扬,整个人都会被震撼,从而会化作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5.4.2 雕塑作品与环境相得益彰形成视觉冲击
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振兴的今天,雕塑艺术呈现出了空前繁荣的态势。雕塑作品按艺术科学的规律使它与环境紧密融合,使作品与环境相得益彰,给大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雕塑的存在意义和雕塑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相互制约,紧密结合在一起,发挥了巨大的视觉效果和教育意义。袁运甫先生认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创作,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大多数市民对待艺术的基本态度和理想追求,并正确地导向更具崇高精神意义的文化境界,它和纯粹个人喜好不同。”[46] (P51)在城市文化景观里,单单把雕塑作品作为独立主体的雕塑来考虑是不够的,必须把它放到城市中更大区域中来考虑。
城市雕塑的背景是宽广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再大的雕塑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只是一个“点”.而这个“点”或是句号或是逗号,那就变得平凡而缺乏力量,但是若能把这个雕塑做成惊叹号或是问号,就会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冲击力来源于强烈的对比,是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若它的周围是灰色的建筑,我们就要强调色彩上的对比。周围是平房,就向高处展开。周围是高楼,就往平面上延伸。雕塑作品关键是在手法和思想主题上都要与其房子的空间有一种无声的交流,通过雕塑作品,创造一种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我们国家建城市雕塑是十分必要与迫切的。它比任何室内的文化物品更具备美化城市,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城市影响力的作用,因为它的观众更为广泛,对于多个年龄段、各个文化程度不一、欣赏水平不一的人们都具有教育作用和欣赏作用。因此可以说,城市雕塑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不仅可以美好环境和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更能潜移默化的对大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城市雕塑是一座城精神文明的象征,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地标,是城市审美水平的体现,更是人们生活中的思想纽带。
5.4.3 雕塑作品的内涵提升大学生修养
雕塑艺术是一门独特的视觉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特殊方式。又是一种能让人在兴奋的状态下去欣赏去接受的艺术形式,它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修养。许许多多优秀的大型纪念性雕塑,深刻体现出一个国家高尚的理想和不屈的历史。
人们可以站在雕塑前,从这凝固的形体和斑驳的塑痕中去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也能从这种实体的形态中感悟现实。在某些地方摆放雕塑作品并不是简单的艺术行为,其实那也是一种文化的行为,这些雕塑作品对人们的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优秀的雕塑艺术往往是国家、民族的骄傲,也是一座城市的写照,同时它也是整个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都知道,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美人鱼”青铜雕塑,在哥本哈根的海岸上被偷走了,很多丹麦当地的女青年听说后伤心至极,于是她们都穿上了人鱼的服饰,排着长队,模仿人鱼造型让人欣赏,由此可以看出,这件人鱼雕塑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么的重要。
在校园适当场合安置雕塑,实际上是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其功能,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精神与文化水准,使他们变得崇高洒脱;另一方面使大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觉悟得到提升,实现育人的综合目的。
当大学生置身于以雕塑为中心的景观环境当中,就会对主体雕塑的外形和整个环境氛围有一个初步印象,进一步环顾整个环境后,对雕塑家的暗示会逐渐理解并分析体和会作品的内在精神和外形的力量美。同时大学生综合诸多印象将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结论和评判,尤其是大学生所处于雕塑的最佳角度时,将会与雕塑产生共鸣,强烈的心灵感动会油然而生,那会是一种进入雕塑审美的最佳境地,同时会引发诸多联想,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这是一种美与高尚品德的传递方式。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栋梁,对他们的教导和培育是整个国家和历史的责任。雕塑艺术所产生的教育效应是十分有力的,这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对人类存在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人类强烈的进取精神予以肯定的艺术门类,它对人类的精神生活默默的产生着影响。
5.5 利用绘画作品内容创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
绘画艺术的认知教育作用,在许多历史题材画作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这里只凭借绘画作品的题材内容来阐释它是怎样为大学生创造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情境的。
5.5.1 绘画作品具有润物无声的渗透力
绘画作品润物无声,具有思想道德教育作用。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绘画艺术作品的运用。
大型历史题材绘画是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祖国、开展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创作的艺术种类,现已取得了丰硕成果。大型历史题材绘画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被群众所熟悉、认可,拥有厚重的历史根基,并拥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如在宋惠民,陈建军等绘制的油画“辽沈战役-攻克锦州”的画面中,或是中弹或是牺牲,或是冲锋或是匍匐的战士在红旗的指引下,讴歌了一曲震撼人心的战歌。 詹建俊、叶南创作的油画“黄河大合唱”,表现的绝不仅仅是冼星海沉思创作的过程,也不是画面展现的合唱场面,而是表现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期间所经历的苦难,以及在艰苦的岁月里人们坚强不屈、勇往直前、奔流不息的民族抗争精神。秦文清创作的油画“挺进大别山-过黄泛区”,在画上面看,黄泛区的淤泥、水汤都有不同的质感,泥巴沾在军装上面,不仅让军装色彩丰富,而且还创造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表现出解放军英雄在困难重重的艰苦环境中飒爽英姿,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解放军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
把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能促进大学生对历史进步的认知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并能引起学生们强烈的兴趣。栩栩如生的画作会使大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鲜活的人物形象会拉进历史与我们的距离,仿佛那些英勇不屈的英雄依然在奋斗,这将极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进行,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的去了解历史,向英雄人物学习,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思想政治教育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历史题材的绘画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顽强的瞬间凝固成了一幅幅优秀的画作,使大学生在观赏的过程中反复琢磨,将一个个正义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心底,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言而喻。
5.5.2 绘画作品具有意境深邃的影响力
绘画作品意境深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影响力。以历史为题材的绘画作品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思想政治教育力量。
历史能够联系起我们对自身生存现象的反思并由此产生深刻的、广泛的意境,使大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精神得以呈现。历史题材的绘画源于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英勇奋斗的艰苦历程,它表现的是不同时代无产阶级革命者对时代的感悟,代表的是不同时期先进文化思潮。社会逐步肯定了历史题材绘画的方式是正确、积极、健康的,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抗战处于复杂阶段的1943年,中国画画家徐悲鸿所画的“会狮东京图”并没有宏达历史的场面,但是却能给人以极其强烈的精神震撼和内心的激励。这幅作品描绘了狮群聚集在日本富士山的山巅,预示了反法西斯同盟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1937年创作的,“风雨鸡鸣”,画面只是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奋力地高声鸣叫,作者用雄鸡这一动态予以唤醒同胞早日觉醒,积极加入到抗日救国的集体中来,深切表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他对祖国未来光明的向往。
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能够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意境深邃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主动赏析并参加绘画活动来体会、领悟对历史的认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境界与水平,陶冶情操,通过对历史题材绘画作品的重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培养大学生作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的全方位发展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接班人。
如今这些作品利用创作背景和所反映的内容,来教育大学生、启发大学生,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们要充分挖掘和依托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这一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普及和传承,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5.6 发挥影视艺术作品魅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对大学生起到正确有力的引导作用。要大力宣传内容积极向上,格调较高的影视作品,大学时光是每位大学生树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影视作品对他们是否能树立正确价值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5.6.1 利用影视艺术的整合功能寓教于乐、寓理于情
影视艺术整合了文学、音乐,美术等艺术资源于一体,寓教于乐,寓理于情。一部优秀的影片可以影响大学生的一生,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风向标的作用。影视艺术属于综合性文化艺术,其主要特点是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门类,声形并貌、兼容性很强、动静相济。优秀的影视作品要比普通类别的艺术形式更加生动鲜活,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大道理的生硬灌输不仅不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反而会使大学生无比反感,甚至是到了抵触的境地。优秀的影视作品则会很好地解决上述的各种不足和弊端,让大学生在心旷神怡地享受艺术的同时,自然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好的影视作品会让大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大学生很容易接受,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大学生方方面面的缩影,它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崇拜的对象,从而可以使大学生向优秀的方向发展。对优秀影视作品的烘托和渲染,大大宣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觉悟,所以,我们应该积极推广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用以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现代信息技术在影视艺术中的运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电影很好的改变了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封闭、灌输,说教等单一的方式方法,传统单一的教育方式往往是费力不少而效果不佳的状况,而用欣赏影视剧这种方式的教育过程,教师可以根据电影中鲜活生动的形象来进行讲解,以往陌生而抽象的人物形象在电影中却都是活生生的,整个形象更加立体,这对于观影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有了更加强烈地震撼。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了,而最重要的是影视作品会让大学生更加主动的去了解和研究影视里面的英雄人物,这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做到了实处,从过程到效果可以说都变得十分轻松理想。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从而具备了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达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部好的影片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欣赏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能动性,积极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5.6.2 利用影视作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二十四个字,影视剧怎样才能起到传播、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引导:
(1)大力宣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作品
大力宣传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视作品,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及综合文化素质。学生在大学期间,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总是充满激情、满怀梦想、志向远大,而影视能呈现出来的往往是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是梦想最佳的展示方式,优秀的影视将是大学生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最为有力的榜样,逐渐教会大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人生做出规划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良教育的侵蚀。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我党已经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也应该以这 24 个字为基准。在高校当中,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要言传身教,给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相关的影视作品中,也要充分体现出来,不应总是宣扬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自私自利的价值观,要时刻让大学生置身于美好的氛围中。
(2)严把审批关
各级主管部门必须严格审查在高校内所放映的影视作品。严把质量关,一定认真负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杜绝一切含有不良内容的影片在校园内放映。一定要把弘扬主旋律,弘扬正气的优秀影片带入校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一定要深入了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有关各部要精心寻找片源,寻找适合大学生观看的优秀影视作品,让大学生在轻松娱乐的过程中接受到先进文化思想的熏陶,充分利用网络把健康的文化信息引入校园,丰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大学生们打开眼界,提高素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各个互联网站也要把握正确方向,宣扬主旋律,提倡健康文明的网络氛围。
(3)鼓励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影视活动
积极开展影视艺术鉴赏活动,多搞影视评论讲座,激励大学生更多参与制作校园影视的团队,亲自制作校园影视,定期举办校园影视文化活动,向大学生推荐优秀且内容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多向大学生介绍影视作品的艺术手法,拍摄风格等等。全方位唤起大学生浓厚的兴趣,大学生通过对影视形象、影片意境的细细品味,潜移默化中,他们的影视鉴赏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在充分感受影视美的同时,发挥大学生自身积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建立相关的网站,给大学生们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便于互相交流,总结。也可以成立大学生专门的影视艺术协会,让大学生们更为广泛地参与影视艺术的宣传评论,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健康、积极向上的影视文化氛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很好的形成。
综上,体现了影视作品的重要作用,通过影视作品的影响让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主动肩负起伟大祖国复兴的这个重任。以便为祖国的昌盛,民族的兴亡,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