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
"传统媒体时期,大众媒体表现为明显的媒介机构化特征,无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社会信息被统合在了由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机构中,信息的集权化传播使得社会信息呈现出一种有序并且高度可信的特征。"[67]
微博等自媒体信息发布平台的产生颠覆了人们的传播观,公众与意见领袖通过同一个平台进行信息发布的方式,使人们感受到了新媒体带来的信息传播中的平等性。虽然这种平等性只是表面的,但是微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使普通人拥有了与"精英"一样的信息发布权,这一变革标志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参与性的、互动性的、业余性的网络社交媒体用户的媒介生产挑战了制度的和专业媒介的集中权力,还挑战了生产象征性形式的媒介垄断,而这恰恰是皮埃尔·布厄迪所认为的建构了真实权力的象征性权力[68].具体而言,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具有以下新的传播特征:
4.1 从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特点的角度。
自媒体时代,原本复杂的新闻发布流程变得极其简单,只要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就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影响周围的人,网络谣言的传播内容也变得更加便利和多元化。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形成了自媒体时代独特的信息传播特点,用户的信息传播流程更加简单;信息转发的主体性增强,信息失真也因此变得更加容易;半封闭式的信息传播环境为监管部门增加了信息管理的难度;把关人的缺失,让信息传播的层级呈现扁平化的特征;此外,谣言制造者善于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让谣言的迷惑性更大,谣言的传播更具隐蔽性。
4.1.1 传播流程简单,准入门槛低。
互联网的出现使信息传播流程变得更加简单,信息传播的准入门槛也变得更低,降低了沟通与交易的成本,营造了互惠分享的网络空间。截止 2014 年 12 月,有 60.0%的人对于在网络上分享信息的行为持积极态度,其中 13.0%的人表示非常愿意,47.0%表示比较愿意。借助网络空间,大众在信息和资源方面进行相互分享,不仅降低了信息传播成本,也创造了新的价值。然而,这也同时造成了网络谣言的生产与传播的成本降低。
对比 2003 年的"非典·抢盐风波"与 2011 年的"日本地震·抢盐风波"可以发现,2003 年的谣言传播主要是依靠口耳相传。而 2011 年的谣言传播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3 月 11 日日本地震以后,随即传出"福岛核电站爆炸"的消息,很多人在微博及 QQ 空间看到亲友们转载的消息称"海盐被污染,碘盐可以防辐射"的谣言。出于善意告知的目的,很多手机用户并未求证就将其转发给自己的亲友。据笔者调查,有 81.2%的人都听说过这一谣言,其中,43.8%的人通过微博的传播得知,而 68.8%的人通过网络人际传播或者其他人际传播的渠道得知。传播流程的简便可以让有用信息快速传播,同时也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手机的"群发"与微博的"裂变式"传播过程中,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充斥着错误的观点和失实的报道,成为谣言散播的初始地和扩散地。
4.1.2 转发主体性强,信息失真容易。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网友转发操作简便,网友看到感兴趣的信息就会点击转发或分享按钮,将内容分享至自己的个人页面中去。然而,很多网友在转发和分享信息的时候,对信息的真实性并无考证,甚至明知是谣言,仍要继续传播。有网友表示"对微信群里的小道消息和一些与公众息息相关的传言,总会特别地关注和在意,看到有人附和也会参与进去,甚至随手就转发了。"也有网友表示"虽然看到谣言不会随手就转,但对此类的信息并不是很排斥,毕竟一些谣言看起来非常契合当时的社会现象,宁愿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的心态。"不少人虽然可能知道是不实消息,但依然做出转发、传播等行为,谣言因此大量被转发和散布。
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曾经提出公众在谣言的再制造过程中常会使用到的"三种 基 本 的 嵌 入 机 制 : 削 平 ( leveling ) 、 磨 尖 ( sharpening ) 和 同 化(assimilation)。"[70]
三大嵌入机制表明,谣言在多数状况下是传播者的行为累加或"群体贡献"[71]的结果。公众以自己的方式,对所收到的感兴趣的信息进行有意或者无意地重解或重构,再进行传播扩散。"断章取义"成为造谣者的惯用手段。这类网络谣言最具有迷惑性。造谣者尤其最爱从原文内容截取一段或几个数字来编制出完全不同的内容。比如把一些事实碎片化,再进行有意识的拼接,或采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对事实进行重新包装,拼凑出看似合理的网络谣言。
目前的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平台均可以通过@或者分享进行转发,尤其是仅百余字的微博,在信息转发中,还可以更改和删减原微博中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偶尔的一个失真源,就会导致整个传播环节的信息失真,形成多样化的假消息。而不明真相的信息接受者经过再次转发,使得谣言进一步扩散传播。尤其是在转帖过程中,网友总会有意、无意地按照自己的标准来修帖,以自己的眼光和评判标准来使转发帖文内容更为合理、真实和生动,以求吸引更多的眼球和粉丝。这样周而复始,使得原本的假消息被装饰和粉刷得貌似真相,但却只能与真相越来越远。上文中提及的高中课本大换血,鲁迅作品被撤退的谣言传播方式就是由于网友和媒体对信息的断章取义。"谣言的基本特征在于,信息的接收者并不考虑它是否准确,因此力图将这种信息传播到某个社会网络的下一环节。经过若干这样的偏差,结果自然同最初的信源大相径庭。"[72]
4.1.3 半封闭式传播,监管难度大。
虽然微博、博客等社交平台的信息大多为公开传播的信息,但是也有一些社交媒体如主打强关系、兼顾弱关系的微信朋友圈等属于半公开的平台,信息发布者发布的信息一般只有加为好友的人才能看到,这就导致网络谣言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时,监管部门将无法实时检测到谣言的流变情况,无法及时掌握谣言的内容,也就无法及时辟谣和采取其他措施。并且,在网络谣言流传的过程中,网友对于已经被自己证伪的谣言,大多数仅仅与自己的同学或朋友谈起,只有少数人会发布辟谣信息或者对网络谣言举报,这就直接关系到网络谣言被发现的速度和网络谣言的传播范围,以至于很多已经过期的谣言或者已经被官方澄清的谣言还在流传。如 2008 年到 2010 年期间有条很有名的谣言《惊天大秘密!日本人为什么不吃小龙虾》,文中阐述小龙虾是二战期间日本军队输入中国用来处理尸体的,分析看似有理有据,然而,随即人民网针对这条消息进行辟谣。
在辟谣后,我们仍可以时不时看到有人在 QQ 群、朋友圈、豆瓣等社交平台转发这条谣言。
微信朋友圈的私密性限制了事实的呈现,从而导致谣言信息更加模糊不确定,而熟人间的信任关系则降低了彼此之间的批判程度。因此,谣言在微信中更容易流行,其传播杀伤力更加明显。微信作为一种新式的传谣方式,半封闭式的传播环境导致其内部互动不足,传谣与辟谣速度大受影响。
4.1.4 把关人缺失,传播结构扁平化。
自媒体时代,传受双方之间的程序变得更加简单,传播结构逐渐从传统媒体的垂直单向度的传播向扁平化的传播方式转变,向交互性与发散式传播转变。互联网使世界变得更加平面化,媒体从以前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变得更加平民化,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草根阶层成为意见领袖。自媒体"短、平、快"的信息传播特点使传播的流程更加简便和直接,把关人的角色逐渐弱化。
信息发布者发布信息的同时,信息接收者就可以对信息进行查看。这样的传播结构缩短了传受双方的距离,传播效果具有即时性,传播时间具有持久性,加大了网络谣言发布和传播的可能。尤其是一些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账号,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这些平台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质,其传播的内容也更加容易被相信。但是,很多这类自媒体平台并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具有社会责任的媒体,通过发布耸人听闻的信息、未经求证的新闻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度,进而发布广告,实现盈利的目的。
2014 年 5 月 13 日,中央电视台《国内焦点》节目中,以《微波炉的"秘密"》为主题,对当前微信公众账号中大量虚假信息的传播现象进行了批评。节目中提到,有微信公众账号中发布《微波炉厂家打死都不说的惊人秘密》一文被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大量转载,主要介绍微波炉辐射会致癌、微波炉烹调食物会导致营养流失,还有其它很多许多严重危害。然而,经过向专家求证,微波炉都设有防护的措施,向外漏射的辐射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微信朋友圈中还流传着很多谣言,如食物相克、榴莲致癌、人死于酸性,活在碱性等等打着养生旗号的文章,转发率很高。这些微信公众账号拥有大量的粉丝群,受众一般又不具备这样专业的知识,因而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轻信公众账号中发布的信息,造成谣言的进一步传播。
4.1.5 移花接木的手法,更具隐蔽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的信源更加广泛,网络谣言有了更为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一些谣言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赢取人们的信任,往往巧用各种手法,例如移花接木地借用一些权威媒体或者权威人士的口吻进行传播,在谣言前加上"央视已曝光"、"某某明星透露"等字眼。人们很难去求证"央视"是否"曝光"过,也很难去求证"某某明星"在什么时候"透露"这些信息。基于对"意见领袖"的崇拜和信任,很容易丧失对信息真伪的警惕性。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后,"马云说:'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句话曾被很多人引用,然而经查证,马云其实并未说过这么一句话,马云自己也对此进行了辟谣。当发生一些国际性重大事件,且国内媒体没有发声的时候,谣言往往以境外媒体报道的名义进行传播,混淆视听。这些分析往往看似论证严密,很容易获取信任。例如 2014 年 3 月份的"马航失联"事件,社交平台上一度流传"美国"、"英国"、"香港"等地媒体报道的谣言,分析结果也是各种各样,很多人都参与进行了转载和讨论。然而这些消息从何而来,真相是什么,我们无法证实。
4.2 从网民信息传播心理的角度。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中的主流媒体,网络信息传播也逐渐表现出"个人化"的特征,自媒体使媒介信息的生产从媒体的垄断行为中独立出来,使人人成为媒介信息的潜在生产者。于是,"作为媒介生态系统要素之一的'人',从以往媒介信息的消费者、分解者,逐渐成为潜在的、独立于媒介机构的信息生产者。"[73]
网络谣言的生成、传播与网民的传播心理不无关系。
4.2.1 更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
传播学家 E·卡兹等人在 1974 年发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提出"使用与满足"理论。该理论表明,人们对媒介的接触行为并非依存于客观状况的偶然性举动,而是为了获取信息或满足欲望的有目的行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以来,美国、英国、北欧、日本、以色列等国家的一大群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受众如何使用媒介、动机为何,这类研究统称为"使用与满足"的研究。[74]
使用与满足"理论,揭示出受众接触媒介的行为不是对媒介的被动接受,而是具有选择性接触机制,是受众使用媒介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为了自身为了获取信息或满足欲望的有目的性的行为。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媒介",虽然受众并不都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如何在使用自媒体中满足其需求,自媒体时代的信息也并不足以广博和开放到令受众真正能够随意享有和自由选择,但是相对于大众传媒统治的时代乃至传统网络传播时代,自媒体时代的信息呈现更加多元流散的状态,受众面临这些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上随处翻涌的海量信息,犹如施拉姆所说的在自助餐厅就餐,每个人都根据个人的口味以及当天的食欲来挑选某些品种、某些数量的食物[75].在信息泛滥的自媒体时代,信息犹如自助餐厅中取之不尽的食物,因信息匮乏而导致的信息饥渴已经不再是主要矛盾,在面临诚信缺失、道德溃败等现状的当前时代,衣食住行等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安全健康问题,正成为困扰整个社会系统的一个"黑洞".这些关系到最基本的生存问题与安全问题的信息,往往成为谣言急剧发酵的资源。
因此,公众在推进谣言传播过程中的心理诉求支配着受众的信息接收与传播行为。出于自身安全需要,网民对于与自己生活和利益密切相关的话题,往往给予更多关注。越是与广大普通民众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密切相关的信息,越容易被受众不假思索地接受,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到二次传播行为中来。2003 年和 2011 年的两次"抢盐"风波,很多网民未经证实,也未细细推敲,就转发给了自己的亲友;多次在网上流传的"房价下跌"的谣言,更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有网友在传播;许多关于食品安全的谣言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新鲜樱桃内寄生蛆虫,该谣言以紧急通知的形式呼吁大家不要购买樱桃,声称"看似很新鲜的樱桃用盐水浸泡 2 分钟后蛆虫开始向外爬",并以"我同学刚刚实验的,真的有"作为结尾,令人很容易信以为真,但是经热心网友多方求证,发现这只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恐慌而编造的一条谣言。此外还有一些如"艾滋病患者血液注射进水果"、"出租车座椅上隐藏带病毒的针"、"女生公交车上被迷晕拐卖至山区"等网络谣言也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由于这些话题都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相关,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人们往往会追求一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安全感,对谣言采取信任态度并传播。
4.2.2 更容易相信重复流动的谣言。
面对一定时期内广为热议的网络谣言,大部分人选择相信,尤其是一时间内无法证实,并且看到很多人都转发分享之后。在笔者进行的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民众在判断信息可信度时,把周围人的看法和信息在网上传播的重复率作为考虑因素。大多数民众的自我判断能力与分析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弱化,最终选择"从感觉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76].
社会心理学认为,"当人们进行着精神上的交往时,始终伴随着交往心理活动,情感、认知、意志这些心理因素推动、制约着交往的广度与深度。而在交往的过程中个人因团体压力的影响,在态度、知觉、行为与判断上表现出与团体内大多数人一致而产生交往心理契合"[77],即从众心理。从众是有群体的真实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个体态度的变化。在《社会性动物》一书中,阿伦森教授写到:"人是社会性动物,这一事实使我们生活在两种准则相互矛盾的状态中--一种是与个性有关的准则,另一种则是与从众有关的准则。"[78]
"从众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网络谣言的社会覆盖面积,当大众看到身边很多人对同一信息进行转发之后,原本有些疑虑的心理逐渐被消除,在"那么多人都相信的新闻应该不会是假消息"的心理作用下,对谣言不再怀疑,并抱着关怀身边人的心态传播给了更多人。"'从众'心理加速了网络谣言在传播的主客之间的自由转换,使其在更大范围内关注、转发、共享,形成其独特的链状、树状、环状的对话结构,为谣言的迅速传播、聚合和裂变带来可能。"[79]
同时,该心理特点也体现出人类动物化的表征。人类对群体较为一致的态度、观点、评价、规则和标准等有着内在赞同,即遵从。遵从区别于顺从。"遵从意味着对他人更强烈、更'内在'的认同,而顺从则意味着一种表面化的赞同,它很可能是基于对不赞同的直接后果所做的预期。"[80]
遵从体现了群体动力学、熟人圈组织关系,是人积极参与某个社会的成员而进行的所有错综复杂与多重面向的过程与互动,虽然这与人的主体性、自我意识以及个体认同相纠缠和矛盾。
同时,遵从还涉及到社会化的多重建构、多方张力的力量场域。对于个体意识欠缺、个人意志薄弱者而言,更具社会化的冲动和欲求,更易受到决定性、机械化的支配力量。因此,自媒体传播中一旦谣言出现,对社会化冲动浓烈但个人意志并不强烈的人而言,将可能"对社会秩序构成巨大的、无法估量的威胁"[81].
更进一步来讲,该传播心理还涉及到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认同"即个体将自我身份同至少另外某些身份相融合的过程[82].Rycroftren 提出"'认同'可能包括:将自我延伸到某些他人、从某些他人借得自我、或将自我与某些他人融合"[83].认同问题也深入到社会化群体,"就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笔者注)而言,自我同外在的客体之间没有多少差异。"[84]
即使对于次级群体(second group)而言,个人将自己同其他的客体相分离而知觉自我的,持有或者保持的只是与这些群体的部分认同,但迫于面子交往,也会参与到共享、转发等表示"认同"和支持的行为当中去。
4.2.3 较少质疑"意见领袖"发布的信息。
"意见领袖"的概念最早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由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意见领袖通常比其同侪对媒介报道更加关注,并将相关的信息转述给不直接解除媒介讯息的人。在这一过程中,意见领袖主动选择与解释媒介上的材料,担负起媒介与社群之间的重要'向导';他们能够将媒介里的现实'翻译'成当地群体的经验。"[85]
自媒体时代也存在"意见领袖",主流媒体与微博中的"大V"毫无疑问是自媒体平台中的"意见领袖",而朋友圈中有身份、有地位、有学识的人也是自己的"意见领袖".在谣言的传播过程中,基于对信息发布者的信任,"意见领袖"发布的信息,大众往往更容易相信其真实性,而一般不会去证实。为详细了解网友对网络谣言的传播动因,笔者于 2015 年 1 月 18 日至 2015年 3 月 1 日期间,在新浪微博随机选取 50 位用户,通过微博私信的方式进行了一对一访谈。在访谈的 50 位微博用户中,有 42 人表示对自己的偶像或公众人物的观点比较容易相信或赞同,有 34 人表示如果"意见领袖"在微博上转发热点问题,自己会相信其真实性并分享给好友。从图 3-5 也可以明显的看出,如果发布信息的人或者机构比较权威,89.55%的人会认为其发布的信息真实。
新浪微博利用"名人效应"通过实名认证的方式吸引各领域的领袖、精英加入,这些意见领袖式人物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大量粉丝的关注。然而微博上的海量信息使人应接不暇,只能选择性地注意和接收。由于名人的偶像作用与社会地位,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他们所发出的信息,某一"意见领袖"的一句博文往往能在网络中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大量网友围观。每一个微博上的名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信源,形成局部的舆论中心。同时,在整个微博舆论场中,各意见领袖之间相互碰撞,形成多个舆论中心重组的格局。这种"网状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媒介的"线性传播模式",它汇聚不同的舆论中心,形成一种几何级数裂变的立体传播效果。如果"意见领袖"不慎将某一虚假消息当作事实加以传播,那此谣言的传播速度是十分惊人的,不仅有动辄成千上万的粉丝关注,还可能在与其他"意见领袖"的碰撞中被再次传播,多极传播之后,谣言的影响力迅速增加。
此外,由于网络传播更多追求的是"眼球效应",这就导致有些"意见领袖"并不珍惜公众的信任和作为"大 V"的责任感,而一味追求曝光率和关注度。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姜飞研究员认为,传统媒体时代中的"意见领袖"是"有机"的,他们成为"意见领袖"往往需要经过漫长的社会化的过程,而新媒体中的"意见领袖"是"无机"的,大多是通过"第三方认证"实现的,如微博上的"大 V",这些"意见领袖"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就是对"粉丝"数量的追求与"大 V"形象的维护两个维度之间心理渴求的循环。[86]
这就导致有些"大V"为了扩大粉丝数量,转发一些无厘头的、虚假的热点问题,以吸引关注,获得人气,这种社会责任感较低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网络谣言传播的几率。
4.2.4 更容易善意理解熟人圈传播的信息
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布主体为全体公众,人们对信息发布和转载的主体性增强。虽然微博等社交媒体给予用户广泛传播的权力,但很多人还是关注较多的还是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信息的传播也主要是依托社交媒体,主要在熟人之间传播。美国有学者在 2010 年针对美国 900 名智能手机用户和 1050 名在线用户的调查发现,社会网络的使用率增加,人们使用移动数据服务的首要原因,即与亲朋友好的交流[87].这一情况同样在我国的自媒体社交网络平台中也有着同样的反应,我国的自媒体平台也呈现出"熟人社交"的特点.
虽然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知过程,但是,基于社交媒体的自媒体信息传播过程,用户参与传播的行为不由自主地渗入主观因素,并依靠一定的认知基础,如心理预设、动机、文化背景、态度等,对社交媒体里亲朋好友发布的信息理解,常常会带有预定的"友好"、"信任"、"负责任"等心理预期,将来自社交媒体中的信息预先设定为真实的、善意的。因此,一旦出现网络谣言,就难免无意识地参与传播。究其原因,在于自媒体时代的社交网络媒体传播对象和范围大多是经过本人认证和接受的对象,有着某种相似或者相同的文化背景,彼此在网络传播中的行为、观念、习惯、性情,更容易得到理解和受到影响。因此,基于共同的认知基础,在面对网络谣言时,很难做出清醒判断和理智处理。
同时,相对于开放的网络 BBS、论坛而言,自媒体时代的社交媒体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理解而建立的"熟人圈",不易对自己所加入"交际圈"中的人抱有怀疑,这就关系到态度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用户对社交媒体朋友圈的态度,往往是接纳的、包容的、试图去理解的,因此,对社交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容易信任和接受,这就会使人放松对信息真伪性进行辨别的警惕性。这种基于"人情关系"因素对信息的判断,使网络谣言更容易在"熟人圈"传播。如果在网络谣言中加上"为了你的家人"、"帮忙扩散"、"为了你身边的人"等字眼,更容易煽动受众的情绪,造成信息证伪精神的缺乏。这些谣言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微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典型的基于"熟人社交"的自媒体社交平台。用户在朋友圈中发布或分享信息,既是一种网络传播行为,同时也具有人际传播的特点,这种"类人际传播"的方式可信度更高。
4.2.5 利用夸大性词语唤起恐惧心理。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与腾讯微信团队合作推出连续的微信谣言分析报告,第 1 期对 2014 年 11 月 3 日到 20 日期间被微信用户举报为"诈骗和虚假信息"最多的 255 篇公众号文章进行文本分析,并提出了网络谣言说服公式:数字化+多图+恐怖后果=恐惧情绪。可以说,这些谣言文章的主题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激起人们对身体伤害的恐惧和对死亡的焦虑。在被分析的 255 篇网络谣言文章中,有超过 1/4(27%)的谣言都有使用了"100%"、"第一"等字眼,这些字眼看似客观绝对,实际并没有权威的出处。网络谣言的制造者只是用这种看似精确的方式来达到夸大和断言的目的,获取受众的信任。例如《太可怕了!未来 80%的家庭将面临洗牌,有图有真相!》、《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 100%致癌!》、《这些普通的东西,却能让你增加 30 年寿命!》等。在这些谣言文章中,常常会描述一些恐怖的后果。分析显示,有 33%包含死亡意识的唤起,"毁容"、"有毒"、"致癌"、"身亡"等相关的词语被频繁使用。当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人们往往会抱着"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保守心理,不敢轻易忽略或否定这样的消息。
此外,许多网络谣言文章还常常配以大量的图片,俗话说"有图有真相",受众看到图片后,就往往对谣言更加深信不疑。通过数字、图片等"不容否定的证据",加上"有毒、致癌"这些严重的后果,常常会引发受众"死亡恐惧"的情绪。出于进化要求的生存本能,人们往往会谨慎对待这类信息,哪怕只有 1%的可能性。同时,这些信息还会激起人们保护亲友的强烈欲望,尤其是对老人来说,其自身的衰老让他们更容易被这些信息激发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他们还希望下一代注意到这些"知识",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父母更喜欢在朋友圈传播这类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