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完善,为我们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基础,但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开始削弱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危及到了改革开放的进程。一方面是我国已经正式成为老年型人口社会,2013 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突破了 2 亿,人口老龄化趋势无法改变,且在未来的 30 年里该问题会更加明显、严重。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风险在不断加大,延迟退休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推行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是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得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于市场上的就业人员素质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出现结构性失业。推行延迟退休和就业难两者共存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常态性问题,二者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就业岗位的减少及产业结构优化速度降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引起冲突的根源:首先,我国养老制度的固有缺陷,造成二者冲突的直接根源。其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匹配,导致结构性失业的出现。只有克服这两点问题,才能顺利实现解决就业难和推行延迟退休。这两者的问题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一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劳动群众对自己的生活无后顾之忧。二是产业结构合理优化,产业结构要符合我国现有国情,既要提升经济质量,又要保证充分就业。三是努力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社会的建立使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对结构性失业和实现延迟退休提供坚实的基础,以及更广的政策空间。
综上所述,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关于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阶段延迟退休会对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负面影响,文章进一步提出了就业难与延迟退休两者协调的途径。
在不增加就业压力和缓解养老金压力的前提下,通过弹性退休的方式,逐步延长法定的退休年龄和退休制度的改革;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缓解延迟退休带来的不利影响;丰富现有的就业政策,分化社会就业的压力,保证经济的顺畅发展;建立创新型社会以便从源头上治理延迟退休与就业难二者的冲突,实现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就业 延迟退休 制度
目录
绪论
一、本文的背景及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主要理论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的共时性
第一节 当前就业难将在一个很长时间内客观存在
一、中国适龄就业劳动力仍然会持续增长
二、企业转型升级将持续减少工作岗位的数量
第二节 推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
一、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
二、缓解养老金压力
三、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价值
第三节 解决就业难与延迟退休并存
一、解决就业难与延迟退休两者同时存在是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所需
二、解决就业难与延迟退休两者同时存在需要找准两者的平衡点
第二章 解决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两者的冲突
第一节 推行延迟退休挤占就业岗位、增加就业压力
一、延长退休年龄必然使就业岗位减少
二、延迟退休削弱了内需进一步减少了就业岗位
第二节 推行延迟退休与解决就业的冲突延缓产业结构优化
一、高龄难以再培训的延迟退休人员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二、保留劳动密集型产业便于解决就业难,不便于产业结构优化
第三章 解决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两者冲突的根源
第一节 养老制度的缺陷是解决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两者冲突的直接根源
一、巨大的养老金压力,根本上导致了两者冲突
二、社会养老意识不足,直接导致了两者冲突
第二节 结构升级与调整的不协调是解决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两者冲突的经济根源
一、就业结构转换泄后于产业结构升级是两者冲突的重要经济根源
二、就业增长与产业发展速度不匹配是两者冲突的主要经济根源
三、重资本密集型产业轻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两者冲突的直接经济根源
第三节 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是解决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两者冲突的社会根源
一、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错位导致两者在社会层面的冲突
二、自身素质与企业需求间存在的矛盾导致两者在社会层面的冲突
第四章 解决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两者冲突的必备条件
第一节 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可让更多的人享受养老保障
二、制定社会保障基本法,可保证人人都有养老保障
三、实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保障政策,是对养老质量的保障
四、建设发展型就业保障制度,可保证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节 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
一、挖掘第一产业就业潜力,可从源头上增加就业量
二、保持第二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可以拓展就业空间
三、充分发挥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可全面增加就业
第三节 要有创新型的社会
一、创新型社会有助于实现延迟退休
二、创新型社会可以提升社会就业量
第五章 协调就业难与延迟退休两者关系的途径
第一节 改革完善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
一、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二、保持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科学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推行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衔接,增加就业岗位
三、运用各项经济调节政策促进就业
第三节 采用弹性退休制度
一、实行弹性退休待遇激励制度
二、根据不同行业人群实施弹性退休政策原则
三、配套制度的相应调整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