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延迟退休与就业困难的矛盾研究绪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10-28 共5393字

  绪 论

  一、本文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和劳动力人口总量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1/5,且每年新增劳动力 2 400 万人。"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加快,但是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并存的复杂局面,使得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我国在就业方面有着非常大的压力,其矛盾主要是结构性矛盾与总量压力的共存。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招工难和就业难同时存在。招工难主要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供不应求,蓝领技工和服务人员供不应求,大学生和普通白领就业难。总量压力,指我国需要安排的就业岗位数逐年增加,超过了社会上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

  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养老保险金的支付风险在不断加大,西方等国在面对老龄化问题时,其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社会在经过很长时期的过渡以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来应对。但像我们这样一个"未富先老"的国家,老年人口规模大,且实施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较晚,不仅使得转制过程中因体制承诺形成的数万亿的隐性债务来不及消化,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个人帐户空转每年还产生显性债务。显性债务会导致社会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变大。因此,为了减轻社会养老的压力,可推行延迟退休,但是会导致就业岗位的减少,付出就业机会成本。综上所述,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关于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的争论还在继续,但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思到,现阶段延迟退休会对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协调解决就业难与延迟退休的冲突势在必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前提和目标所在。

  (二)研究意义。

  我国现在处在人口发展机遇期 ,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不均衡,失业问题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如果劳动力人口不能充分就业,同样会成为负担人口。因为这些失业的人员一方面不能给社会创造有价值的财富,另一方面,还会占有老年人的社会保障资源。而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养老金缼口严重,未富先老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冲突,推行弹性退休可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文章拟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目前我国养老遇到的困难,并分析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状况,从而为解决养老与就业之间的矛盾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为我国结构性失业提供一定的建议,同时对我国发展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险制度也有重要的意义。

  这两种力量会迫使我国政府利用相关的财政和税收政策,把一部分用于经济增长的资本转移到提供社会保障中来,从而减轻两股力量对我国社会稳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解决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之间找到平衡点,缓解二者的冲突是当务之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本文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关于解决就业难和推行延迟退休的相关研究。

  1、 关于失业问题的分析。

  严燕飞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比较完整的对结构性失业作出了定义:"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技能、经验、工种、知识、年龄、性别、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蔡芝芳指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主要有劳动力的供给和市场上岗位需求量之间的悬殊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困难;在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情况下,高等教育原有的身份转换职能的不断弱化导致结构性失业、自愿性失业在所难免;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中与社会需求脱离,没有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这也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还有部分大学生就业难也是由于自身的主观原因。

  2、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探讨。

  邓大松、刘昌平(2002)分析了退休年龄的敏感性,推算出退休年龄每提高1%,基金缺口缩小1.949 %,研究结果证实了想要改善目前养老金财务的透支状况可以延迟退休年龄。唐钧认为,中国目前每年新增加的劳动力在2000万到2400万人,但是新工作岗位的增加却只有1000万到1200万个,同时在新增加的岗位中,在30%的"自然更新"中绝大部分都是退休人员腾出来的岗位。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必然会对就业产生冲击。张车伟也承认我国延长退休年龄会对我国就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延长的前几年对就业的影响会特别大,其中对大学生毕业生的影响不可低估。但是,他同时也认为,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级减弱并且消失。我国许多学者支持延长退休年龄,因为目前我国养老金压力比较大,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李珍(1997)、史伯年(2001)从赡养率和自我负担率两方面来论述了提高退休年龄,可以有效应对养老金支付压力。当然也有很多学者反对延长退休年龄。姜向群、陈艳(2004)认为虽然我国目前的劳动力总量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但我国出现的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所产生的影响还在初级阶段,并没有达到发达国家那样严重的程度,因此从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影响的角度提出延长退休年龄并不太适宜。孙玄(2005)指出中国女性的平均寿命至少比男性高3岁,但是女性的退休年龄却比男性低,而男女退休年龄不一致,与社会保障公平正义的原则相违背。钱敏(2009)认为,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退休年龄比男性的低,是对女性的歧视、不尊重。

  在当今追求男女平等的社会,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也应该相同。不仅因为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女性在学历、能力等方面水平也越来越高,能在更长时间内服务社会。

  (二)国外关于解决就业难和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的相关研究。

  1、关于失业问题的研究。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从类型、原因上探讨结构性失业问题,他认为"现代工业通过机器、化学过程和其他方法,使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在社会内部的分工也同样的发生了变革,由于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的发展,劳动力就会出现自由的流动、转移,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受到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与劳动能力却没有得到同步的提升, 其不能满足和匹配新形势下对劳动力技能的需要,因此劳动力流动存在滞性,引起结构性失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的领军人物、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集中探讨了在二元经济结构模式下的失业,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由农业和工业部门组成,在农业技术还比较落后的时候,就优先发展了工业,建立了现代工业部门。

  2、关于延长退休年龄的探讨。

  Barbara Hanel 假定提前退休就永久性减少养老金收益的养老金制度,养老金减少的幅度为0. 3% - 18. 0%,其对国公共养老保险的64538 个具有充分就业史的个体数据进行分组考察得出,被考察的对像中,在此养老金制度下人们是希望延迟退休15个月,而且他还认为这个制度对就业有着严重的影响,就业的就业的扩大范围小于退休被推迟的程度,失业人数普遍增加,就业率只在小范围内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世界银行的社保专家埃斯特勒?詹姆斯( Estell James)2001年对中国实行的养老制度进行了研究,他认为中国现在执行的退休年龄偏低,这样会给国家经济、财政等带来严重的负担,当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在2015年下降时,老年人口增多,社会的赡养负担会越来越重。因此,只有改变养老制度的设计,才能降低养老保险体系的隐性债务,减少养老资金的缺口。FranklinA.Michello 和William F. Ford 运用静态的奥肯定律( Okun's law) 来解释失业率与延迟退休年龄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劳动人口参与率直接决定着失业率的高低,比如将劳动力的退休年龄从62岁延长到65或者67岁,会导致更高的失业率,这是因为在劳动领域里劳动者将会停留更长的时间,从而提高了劳动人口参与率。这样将会导致更高的失业率,并且以2004 年美国的具体数据为例加以说明: 2004 年底美国1. 48亿劳动力总量中有804. 7 万人失业,失业率为5. 4%,所以,延迟退休会增加年轻人就业的压力,减少就业岗位,增加失业率。

  鉴于此,本文在吸纳借鉴已有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就业难与推行延迟退休两者同时存在,一方面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基数大,未富先老等特点,需要推行延迟退休。延长退休年龄势必会对就业产生冲击,两者即会产生矛盾。即分析两者产生矛盾的根源,从社会保障、产业结构、养老保险制度、弹性退休制度等方面提出解决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和途径。

  三、本文的主要理论。

  (一)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假说又称消费与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F·莫迪利安尼和R·布伦贝格(R. Brumberg)、A·安东共同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能对自己的收入进行合理安排的理性消费者,会使自己一生的收入效用最大化,即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将人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年轻时期的收入最低,但预期未来收入会有增加,因此这段时间的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会收不抵支,借钱消费,这一时期消费大于收入。中年时期,收入持续的增加,但消费却有所降低,一部分收入用于偿还年轻时候的欠款,另一部分收入为防老储蓄起来,收入大于消费。老年时期,即退休以后的阶段,收入减少,消费增加,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因此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收入和消费的关系中,消费所占的比例是会变的。随着现在经济、医疗条件的发展,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而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对劳动者受教育水平、素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那进入社会工作的时间就比较晚。如果还是按现行的退休年龄,由于中期时间减少,所以一生总的收入减少,消费增加,将会导致老年时期贫困。因此,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退休时间晚了,中期工作的年限相应变长,形成了晚工作晚退休的职业生命周期。

  (二)个体人力资本与个体社会资本差异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每个人本身就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年龄,每个人的先天禀赋状况,劳动效率,人力资本存量都是不一样的,使人的生理年龄层次与人力资本存量变化存在着非同步性。从劳动性质看,体力劳动者较早进入经济增长的生命周期,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劳动者经济增长的生命周期也结束的早,人力资本存量越来越少。而脑力劳动者,受教育的年限比较长,进入社会工作的时间比较晚,其受年龄的影响比较小其人力资本存量不会随之减少,而是相应移后,随着年龄、经验的增加,劳动效率更高。因此,在劳动领域,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人退休的时间,不能采取"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会使较晚进入社会工作的脑力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人力资源极大的浪费,因此采取弹性退休制度,灵活安排不同人群的退休年龄,最大化的发挥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

  (三)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是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研究的在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的学说,有关经济发展中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变化的理论。它以三个前提出基础,第一,是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第二,使用劳动力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各产业中劳动力的分布状况会发生变化,第三,经济学家克拉克采用了三次产业分类法来研究产业结构,并将经济活动的基本框架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经过对若干国家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入水不断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同时对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横断面比率中也可以得到类似的验证。在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相对大,第二、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却很小。反之,在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却很小,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的比例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在三大产业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增加劳动力的需求量,产生更生的就业岗位。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我国就业难的现状、推行延迟退休的必要性,总结出两者并存所产生的冲突,以及产生冲突的根源。从我国养老制度的缺陷、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就业难与用工荒三方面来介绍两者冲突的根源。

  推行延迟退休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是如何处理好与就业难两者之间的关系,要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合理的产业结构、发展创新型社会三个方面对我国执行推行延迟退休政策做好充分的条件准备。

  最后总结出要解决、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一方面要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推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另一方面就要推出灵活性、渐进性、科学性的弹性退休制度,削减延迟退休对就业的影响,进而在养老与就业之间找到平衡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二)研究的方法。

  一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分析了我国目前就业难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推出积极的就业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同时,政府要注意劳动市场需求层次的变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培养,高校也应该面向市场需求,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灵活设定专业方向,让就业结构变化与产业升级调整保持一致,以此吸收更多的劳动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充分就业的双赢局面。二是文献、报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报刊资料,包括社会保障、人口学等相关学科的学术期刊,对研究的文献、报刊数据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并简要分析。三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外退休政策的分析、了解国外促进就业所采取的措施,再与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比,为我国完善养老政策、解决就业难提供借鉴,同时也对我国实行弹性延迟退休政策提供了很好的实例。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