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微信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7-02-20 共501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微信商业模式优化研究
【第一章】微信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探究绪论
【第二章】商业模式理论综述
【第三章】 微信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4.1】微信盈利要素分析
【4.2 4.3】微信的四大商业模式
【第五章】微信商业模式发展前景展望
【结语/参考文献】微信平台主要商业模式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三、微信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一)微信的发展状况
  
  1、微信的兴起--类 Kik 应用、非原创、非首发
  
  加拿大网络科技公司 Kik Interactive 于 2010 年 10 月中旬分别在 OS(黑莓)、IOS(苹果)、Android(安卓)等三大操作系统上上架了自主研发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 Kik①(全称 Kik Messenger)。作为一款功能极其简单的手机即时通讯软件,Kik 上线 15 天便吸引了上百万用户,创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奇迹。Kik 的成功之处在于开创了“基于手机通讯录建立社交网络”的先河,不同于之前以邮箱为“链接”而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基于手机通讯录建立起来的社交网络与现实联系的更为紧密,可以实现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无缝链接”.另外,以手机通讯录为“链接”还可以实现用户之间免费发送短信、免费来电显示(来电大头贴)等功能。
  
  鉴于 Kik 在外国市场的大获成功,国内一些软件开发商和网络科技公司先后踏上了效仿之路(如表 3-1 所示):个信互动科技最早于 2010 年 11 月 7 日推出了“个信”;小米科技于 2010 年 12 月 10 日推出了“米聊”;腾讯公司于 2010年 11 月 18 日正式立项,并于 2011 年 1 月 21 日正式推出“微信”,微信亦由此发迹。
  
  综合以上来看,微信的兴起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三个关键词:“师从 Kik、非原创、非首发”.另外,由表 3-1 可知,使微信一举成名的“语音对讲”功能实际上也模仿自 Green Tomato 推出的 Talkbox,这更突出了微信的“非原创”特性。
  
  2、微信的发展历程--从即时通讯到社交、媒体平台再到服务平台
  
  (1)微信版本更新
  
  腾讯公司于 2011 年 1 月 21 日正式发布微信 1.0 测试版,截止到 2015 年 12月 31 日,微信一共发布了针对 8 个平台(Mac 平台、IOS 平台、Android 平台、Windows 平台、Windows Phone 平台、Symbian 平台、Series 平台以及 BlackBerry平台)的 152 个版本,平均 1.67 个周发布一个版本,微信更新迭代的速度可谓迅速。其中,针对最为主流的手机操作平台 IOS 和 Android 发布的版本分别为 44个和 37 个,总计 81 个(如表 3-2 所示)。
  
  由表 3-2 可知,随着版本的不断更新迭代,微信的定义已经从“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流行的手机语音对讲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当下最火爆的手机即时通信软件”.与此同时,微信在发送文字、语音、视频等“即时通讯”属性的基本功能上,添加了“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以及“朋友圈”等扩展功能,逐步使自身拥有了显着的“社交”属性;随着各具特色的“订阅号”不断增多,微信也拥有了较强的“媒体”属性;随着“微信支付”、“微信卡包”、“微信购物”等功能的不断完善,“微信游戏”平台不断壮大以及“服务号”不断增多,微信也具有了显着的“服务平台”属性。
  
  (2)微信数据增长
  
  自发布以来,微信用户规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增长(如表 3-3 所示)。截至 2015 年 3 月,微信注册用户数已经超过 6 亿,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 5.49亿(如图 3-1 所示),用户规模覆盖 200 多个国家,发布超过 20 种语言版本。此外,微信注册公众账号总数已超过 800 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 85000 个,使用微信支付的用户规模已达到了 4 亿①。2015 年 9 月,在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微信官方公布的最新用户数据显示:微信平均日活跃用户已达到 5.7 亿,日活跃用户今年上升到 64%;微信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了 93%;微信一天通话时长达到了 2.8 亿分钟(约 540 年)②。另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不同年龄层观念的变化,用户对微信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
  
  (二)微信的特点
  
  1、以语音为核心的通讯方式
  
  上文提到,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实际上是模仿自 Green Tomato 的 Talkbox.微信开发团队凭借自身对 IM 市场未来发展方向的敏锐嗅觉以及准确把握,迅速及时地给微信增加了此项功能,这使得微信在同国内其他 IM 软件竞争中抢占了市场先机,微信的用户规模也因此第一次有了显着增加。
  
  引入当下流行的 OTT 概念来说,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就是对电信运营商核心业务--语音通讯的 OTT.微信“语音对讲”功能,跨过了电信运营商的语音服务费(电话费),使用户在仅需耗费少量流量的情况下,实现彼此间的语音通讯,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电话费。另外,相较于“文字”通讯方式来说,“语音”通讯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同时也是对“文字输入困难场景”(如开车、行走等场景下不方便输入文字且输入文字正确性不高;以老年人为代表的用户可能因眼、手健康状况不便输入文字;文化程度较低的用户可能不会用拼音、五笔等输入法输入文字)的有效补充。
  
  综合来看,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不仅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用户的通讯费用,满足了用户对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全新的消费需求,获得了用户的广泛认可。如上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微信一天的通话时长已经达到了2.8 亿分钟(约 540 年)。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在 4.2 版本加入了“视频聊天”功能,在 6.0 版本加入了“小视屏”功能,其正努力把通讯方式从“语音”
  
  延伸扩展至“视频”.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通讯设施的不断更新换代,人们进行视频聊天的成本会更低、消费体验会更好、需求会更高。
  
  可见,微信的努力方向符合人们的消费需求,也符合“移动化”和“视频化”的互联网发展潮流。
  
  2、以强关系为主的社交关系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在《弱联系的力量》(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一文中首次提到了人类社会存在“强联系”和“弱联系”的社会网络关系,并提出了“弱联系理论”,论述了“弱联系”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在格兰诺维特看来,对于个人而言,较为稳定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就是“强联系”,更为广泛亦更为肤浅的社会认知则是“弱联系”.依据此理论,方兴东对微信的“强关系”和“弱关系”也进行了区分,在他看来,“用户是否经过互相确认”是区分两者的关键。
  
  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录、QQ 好友、摇一摇、扫一扫、漂流瓶、查找附近的人(基于位置的服务 LBS)、好友推荐(好友发送名片)等各种方式添加好友,建立自己的网络社交关系。其中,基于手机通讯录添加的好友带有典型的准实名制特性,经过了用户间的相互确认,属于“强关系”范畴;QQ 好友转化成微信好友的过程中存在着“筛选机制”,即 QQ 好友中关系更为密切、联系更为频繁的好友才能转化成用户的微信好友,经过了用户间的相互确认,属于“强关系”范畴。而通过手机通讯录和 QQ 好友这两种途径添加来的好友是用户微信好友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用户最主要的聊天对象和互动人群,所以微信是典型的以“强关系”为主的社交软件。此外,用户在朋友圈发布的动态只有相互关注的好友可见,非好友不可见,也体现了微信的“强关系”属性,同时也暗含了微信的私密性。
  
  综合来看,微信建立起了一种以个人人际关系为核心,以强关系为重点,以弱关系为辅助的社交模式。首先,这种突出强关系的社交模式抓住了人们社交的重点--熟人社交,即人们更倾向于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表达情感。从这个角度说,QQ、微博等社交软件无法取代微信在社交层面带给人们的满足,并不是软件功能问题,而是因为社交圈的隐私问题。其次,这种社交模式也兼顾了用户与陌生人社交的需求,各种各样与陌生人交友的手段也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满足了用户的好奇心,增加了用户的使用黏度。
  
  3、浓厚的移动互联网基因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与以 PC 为代表的传统互联网相比,具有以下显着特点:使用人群更广泛;方便快捷、移动性强;功能多样。而微信的发展也契合了移动互联网的这些特点。
  
  (1)使用人群更广泛
  
  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提到,“社会经济地位是造成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这首先体现在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了人们对获取信息的基础设施的拥有情况”.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人们主要是通过电脑接入互联网以获取信息,但电脑本身以及周边上网设施昂贵的价格限制了网民规模。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主要通过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一方面,智能手机的价格普遍低于电脑,尤其是“千元机”的出现,更是降低了人们拥有智能手机的门槛;另一方面,随着4G 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上网资费套餐也在不断下调。总之,人们通过手机实现上网的成本在持续降低,这使得手机网民的规模在不断扩大。
  
  把目标市场定位为所有用户的微信自身也是打破“信息鸿沟”的一种体现:微信的“语音对讲”功能可以使手、眼不便的老年人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不会使用输入法输入文字)同样享受到 IM 软件提供的便捷;在朋友圈发图片的操作要比发文字的操作更简单。在张小龙看来,“要达成每个人都会使用微信以及朋友圈的目的,图片显然是最好的介质,因为要一个人写一段字的难度远远大于让他发一张图片”.
  
  (2)方便快捷、移动性强
  
  手机被称之为“带着体温的媒介”,是移动互联网中最主要的上网设备(其他还包括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相对于电脑等其他设备来说,手机操作方便快捷,移动性强。鉴于此,微信团队开发了契合手机“方便快捷、移动性强”
  
  特点的功能。比如,用户使用微信“摇一摇”功能便可快速地添加同一时间内使用此功能的用户为好友。此功能既扩展了微信交友的方式,又增加了微信本身的趣味性,可以有效的增加用户规模和提升用户的黏度;用户使用“微信支付”功能便可随时随地完成线上和线下支付,微信的线上支付场景包括京东商城、美丽说、大众点评等,线下支付场景包括滴滴出行、饿了么以及各种水果店、零食店、理发店等。
  
  (3)功能多样
  
  这里强调的“功能多样”是指移动互联网具有传统互联网所不具备的特色功能,如通话、拍照、定位(GPS)、感应(重力感应、距离感应、光感、声感)等。
  
  鉴于此,微信团队也相继研发出了具有典型移动互联网特色的功能服务。如把“拍照”延伸,微信推出了“扫一扫”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此功能享受“扫码、扫封面、扫街景、翻译”等特色服务;把“定位”延伸,微信推出了“附近的人”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此功能添加附近的微信用户为好友;把“感应”延伸,微信推出了“听筒/扬声器”模式(当手机远离用户耳朵时,微信会启用扬声器模式播放语音;当手机靠近用户耳朵时,微信会启用听筒模式播放语音),方便用户在不同的场合听取语音信息。另外,微信游戏中心也上架了许多基于重力感应的游戏以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
  
  总之,不同于手机 QQ 只是简单的把桌面 QQ 的功能移植到手机上,微信不断开发出适合移动互联网本身特色的功能。从这个角度来说,微信有着浓厚的移动互联网基因。
  
  4、微信兼具媒体属性和服务属性
  
  上文的分析中提到,“订阅号”的出现使微信具备了较强的媒体属性,而微信的媒体属性更倾向于“自媒体”性质,即用户个人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生产、传播内容,发布个人见解与评论等。2015 年 6 月 1 日,腾讯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各品牌的微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 800 万个①(微信自媒体的具体数量及类型尚未公布),这些公众账号涉及生活、学习、时尚、美食、休闲笑话、健康养生、时事新闻解读等各种题材和内容;另外,随着“微信钱包”、“微信卡包”、“微信购物”、“微信游戏”等各板块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壮大,以及微信服务号的不断增多,微信也具有了显着的服务属性。
  
  微信的媒体属性和服务属性可以使微信的用户规模呈螺旋上升态势:一方面,微信本身提供的服务以及各个公众账号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比如,微信本身除了可以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外,还可以满足用户“移动支付”、“在线购物”、“手机游戏”的需求;各色各样的订阅号可以满足用户对不同信息类型的需求;服务号则可以让用户享受到查询/管理银行卡信息、查询/预定火车票、查询/购买电影票等各类在线服务。另一方面,运营各类公众账号的商家或个人可以借助微信庞大的用户流量实现自身的目的。
  
  比如,用户可以借助公众平台(开通“订阅号”)建立“自媒体”,获取粉丝、流量,最终通过各种手段变现;商家可以借助公众平台(开通“服务号”)为用户提供服务,从而免去开发 APP 的成本。同时,可以利用微信后台提供的数据和服务进行 CRM 管理。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受众是基于特定的需求来接触和使用媒介的,并在此过程中获得满足。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正是微信的这些特点满足了受众消费媒介的特殊需求,才使得微信的用户规模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三)总结
  
  “微信的兴起”以及“微信的发展历程”从兴起缘由、版本更新、数据增长三个维度介绍了微信的流行程度及其用户规模,而“微信的特点”则阐释了微信流行的主要原因,即契合了个人以及企业用户的特殊需求。在互联网领域,“用户就是流量,流量就是金钱”,平台级应用在获得庞大的用户规模之后,会积极探索“流量变现”的有效方式以及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微信也不例外,自 5.0 版本发布以后,微信便开始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讲,本章内容重点突出了微信的盈利前提,即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为下文分析微信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