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堂首页 | 文献求助论文范文 | 论文题目 | 参考文献 | 开题报告 | 论文格式 | 摘要提纲 | 论文致谢 | 论文查重 | 论文答辩 | 论文发表 | 期刊杂志 | 论文写作 | 论文PPT
学术堂专业论文学习平台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穹顶之下》的呈现方式和社会影响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9-22 共334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基于新媒体的深度报道模式创新探究
【第一章】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发展问题研究前言
【第二章】《穹顶之下》的生产模式
【第三章】《穹顶之下》的传播途径
【第四章】 《穹顶之下》的呈现方式和社会影响
【第五章】《穹顶之下》对当下深度报道生产模式的启示
【参考文献】新媒体背景下深度报道发展研究参考文献

  四、 《穹顶之下》的呈现方式和社会影响

  (一) 《穹顶之下》的多元呈现方式。

  以往的深度报道是纸质媒体的优势所在,多以文字和图片的表现形式出现,且篇幅较大,近些年,伴随着新媒体时代新的传播方式的出现,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元,《穹顶之下》是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的成功尝试,坚持深度报道的内容生产理念,尝试前所未有的呈现方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深度报道即文字报道或视频报道的概念,丰富了深度报道的内涵和外延。

  《穹顶之下》的视频公开传播之后,在新闻界引起了极大探讨,首先是关于片子类型的讨论。目前的说法有:柴静针对雾霾问题发表的一场公众演讲;柴静雾霾调查作品;柴静出品的雾霾纪录片。在长达 103 分钟的片子中,柴静主要探讨三个问题:雾霾是什么?雾霾从哪来?面对雾霾,我们能做什么?为了寻找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进行采访和拍摄。采访了研究环境问题的权威专家和涉及污染问题的相关企业负责人,以大量精确的科学数据为依据,结合专业出镜记者富有逻辑性和表达力的讲述,试图为普通大众揭开雾霾背后的层层谜团。在学界对深度报道概念的表述中,有文体说和报道方式说。文体说把深度报道视为一种新闻题材,后来的实践证明了一点"深度报道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更不只局限于文字形式。报道方式说认为,深度报道的方式受其理念的制约,也是理念的具体应用,体现在新闻报道策划、采访、编辑等各个环节之中。

  而深度报道就是"深刻而全面揭示事实真相的报道方式".因此,从这点出发,《穹顶之下》毫无疑问属于深度报道的范畴。刘勇在《深度报道采访与写作》一书中把深度报道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内容的深刻性、思想的科学性、题材的重大性、报道方式的多样性。

  从这个分析出发,《穹顶之下》集深度报道的这四个特点于一身。

  从具体的呈现方式上来看,柴静的身份既是调查者又是现场演讲者,而不再是记者型主持人。整个片子以柴静个人的声音和画面为主,调查和采访所得,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作为演讲的辅助工作,更像是辅助演讲的 PPT.该视频录制于北京大兴的星光影视园,台下有五六百名听众一起聆听了柴静的演讲。103 分钟的演讲视频,近 2.5 万字的文本。

  柴静采用了类似"TED"式的演讲形式。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 的简称,即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由里查德·沃曼于 1984 年发起,该机构以其组织的 TED 大会着称,每年三月,大会在美国召集来自社会各领域佼佼者分享其经历和感想。倡导"用思想的力量来改变世界".

  2006 年,TED 开始了"线下演讲"和"线上视频"相结合的传播模式,被公认为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演讲平台。目前国内的自媒体,如"一席"即采用"现场剧场演讲"和"网络视频传播"相结合的模式,已经成为当下中国颇受关注的观点类传播平台。类似的还有中央电视台的《开讲啦》栏目,当下中国,公众演讲正在由"励志类"和"教育类"向"分享类"转变。在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的时代,分享的理念秉承着民主和人文关怀,由此拉近了台上精英演讲者和台下普通受众的心理距离。在《穹顶之下》的视频中,柴静展示了她作为演讲者的个人魅力。央视多年出镜记者和记者型主持人的职业培训,以及调查记者严谨的思维方式,让柴静具备了优秀演讲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柴静所着《看见》一书发布时就采用了分享会的形式,大获成功。用这样的形式呈现一部调查作品,这是《穹顶之下》的首创。因此,单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穹顶之下》很难有一个明确定义。

  《穹顶之下》柴静 103 分钟的演讲,文稿长达两万五百字左右,演讲中直接提及的图表数据有近 30 个,口头提及到的数据多达上百个。雾霾调查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专业术语,比如什么是 PM2.5 等。假设该调查以传统纸媒的图文形式呈现,雾霾问题的复杂会导致可读性大大降低,很难吸引读者耐心读完全文。如果以电视新闻调查的传统形式,即记者出境加记者旁白,也难免缺乏新意,难以在长达103 分钟的视频中紧扣观众的注意力,在线上线下均取得惊人的点击率。以主创柴静作为演讲者或者分享者的呈现方式,对于该视频赢得观众的吸引力至关重要。

  (二) 《穹顶之下》的社会影响。

  现任《南方都市报》深度报道部主任的王莹认为,一个媒体的影响力大致包括议题设置力(一篇报道推出后,立即成为受众讨论的话题)、思想传播力、价值构建力(推动社会进程、促进公共事件的解决)。她认为,目前媒体上出现的深度报道在这三个方面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够。

  相比之下,《穹顶之下》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取得了显着的影响,达到了传媒媒体深度报道目前难以达到的水准。在如今的快节奏时代,越来越多的新闻产品成为快消品,新闻报道的生命周期难以持久。《穹顶之下》的影响力能否和其热议度相对等,有待长期的观望。目前来看,至少已经产生了以下两方面的影响。

  1. 公民环保意识的启蒙。

  采取了"恐惧诉求"的传播技巧,通过对雾霾所导致的危害形象的阐述,让公众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唤起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刺激受众采取一定的保护和挽救措施。搜狗 CEO 王小川就是受到柴静视频影响的受众之一,他表示,"家里距离公司不到五公里,今后,若无特殊情况,上下班不再开车。向柴静致敬,从点滴做起。"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在谈到《穹顶之下》时提到,它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

  柴静在视频中提到一个由北京的环保组织公众与环境研究中心研发推出的手机 APP,下载到手机之后,就可以看到周围 5 公里左右的排污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会被突出标记。公民举报之后,企业承诺的整改日期也会公示。这款软件于 2014 年 6 月上线至 2015 年 2 月 28 日,总下载量五万左右。2 月 28 日《穹顶之下》推出的当日下午,仅 IOS 系统下载量就高达 20 多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始表示,下载量骤增,导致数据库运行缓慢,该软件一度无法正常运行。

  同样"受宠若惊"的还有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柴静在视频中讲到"普通人能为雾霾做些什么?"这个问题时,引用了一段简易且形象的动画,这段动画由柴静团队和"自然之友"合作完成。片子播出后,自然之友网站由于访问者过多而一度"瘫痪",志愿者报名链接也由于人数过多而一度"罢工".这则动画也让普通受众记住了一个电话号码-12369,用来举报身边的污染源。柴静分享了自己在环保之路上的转变,从把类似的动画当宣传的"无动于衷",到如今的"决定试一试".她向 12369 举报了自家小区的餐馆,一周之后,她在伦敦餐馆里看到的油烟净化器出现在了自家小区。柴静以身作则,告诉每一个普通人,"12369,如果你不打,它就永远只是一个数字""一念之间,改变雾霾。"这也激发了普通民众的参与感。片子播出后,越来越多的公民发现污染环境的企业后,主动拍摄照片,转给 12369 官微,或是拨打 12369 环保热线。12369 电话系统在 2015 年 3 月初迎来了九年以来的首个接听高峰。平均每 12 个小时,有 400 个举报环境问题的电话打进来。受到举报最多的是公民小区附近的镁合金厂、焦化厂、洗煤厂等污染企业以及建筑工地和污染餐厅。《穹顶之下》所激发的民众强烈参与感只是短暂的,而雾霾的治理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坚持。

  2. 社会干预功能。

  深度报道除了能够帮助受众对复杂问题形成全方位认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干预社会,体现在深度报道的舆论监督功能。深度报道是政府了解民生问题的一个主要渠道,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对问题的深刻且科学的剖析,可能会影响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定。3 月 2 日,新上任的环保部部长陈吉宁首次面对媒体时坦言,自己完整观看了《穹顶之下》,相信该视频能够促进公众对环境和健康问题的重视,并对柴静表示敬佩和感谢。2015 年的全国两会期间,由《穹顶之下》引发的环保问题成为众多议题中的头条。大数据显示,两会期间网民最关注的热词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和环境治理。环保问题一时间成为了民众和官方共同关注的问题。

  《穹顶之下》视频公开的当天,人民网刊登了对柴静的专访报道,柴静在采访中提及,已经将视频中所用到的采用资料和相关稿件提供给了全国人大法工委,2015《大气防治法》即将修订,(目前的草案赋予了中国环保部门对假车进行召回以及处罚的权利。据北京市环保局,北京 90%的车存在全面造假的问题。)柴静希望调查所得信息能够为此提供参照,对方也给予了积极回应,表达了感谢之意以及对柴静所提供资料的重视。同时,柴静也将所得资料提供给了正在制定国家油气体制改革方案的小组成员,也得到了对方积极的反馈。

相关标签:
  • 报警平台
  • 网络监察
  • 备案信息
  • 举报中心
  • 传播文明
  • 诚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