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一) 研究问题的提出。
深度报道曾经是传统媒体的优势所在,而当前网络等新兴媒体占据了平台优势,传统媒体的内容传播受到了限制,传播效果远不如从前,部分传统媒体转而迎合新媒体的娱乐化、浅阅读和时效性等特点,在深度和速度的抗衡中,或者追求时效,放弃深度,或者将重心转移到新媒体渠道的开发上,从而忽视了内容生产环节。传统纸媒虽然相继开发了以微博和微信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平台,但大部分纸媒的做法仅限于把报纸或杂志上已经刊登的新闻报道直接"平移"到新媒体平台,而长篇幅以图文式出现的深度报道并不符合当下受众在新媒体上的阅读习惯,因此无法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
由此造成了这样的情况,来之不易的长篇幅深度报道往往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而娱乐八卦新闻的点击率总能一次次创造点击率新高峰。真诚的好内容,由于呈现方式和传播渠道比较单一,难以实现理想的传播效果。传统媒体因此面临着原始读者流失和广告投入大幅减少的双重危机。对于当下纸媒深度报道的危机现状,从业者自身忧心忡忡,职业担当日渐变弱,生产好内容的驱动力也由此减弱。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4 年中国传媒产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且主要依赖于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报纸发行收入连续 4 年呈现递减状况,2014 年下滑幅度高达 15%.电视也面临危机重重。而网络广告收入超过 1500亿元,首次高于电视广告。
数据清晰的显示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纸媒面临的生存困境。而纸媒一直以来是深度报道的生产平台,优质的深度报道往往同时需要时间、财力和精力的支持,新媒体对纸媒造成的冲击直接导致纸媒深度报道的生产压力不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应对措施:部分纸媒开始削减深度报道的人力和财力;部分纸媒增加对深度报道小组的各项资源投入。
综上所述,由于财力、精力、耐力和动力的减弱,当下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得到广泛传播的优质深度报道作品变成了稀缺品。而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媒体,虽然享有最快捷的传播渠道优势,但普遍缺乏优质原创内容。
近些年,伴随着新媒体时代新传播方式的出现,深度报道的表现形式更加灵活多元,前央视记者、专业调查记者柴静于 2015 年 2 月底推出的独立雾霾调查作品《穹顶之下》是深度报道在新媒体时代的成功尝试,坚持深度报道的内容生产理念,结合最具表现力的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深度报道即单纯文字报道或者视频报道的概念,丰富了深度报道的内涵和外延。在全民娱乐的今天,严肃新闻报道很难占据新媒体头条的位置,而《穹顶之下》打破了这一常态,严肃新闻又一次以绝对优势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如今盛行的"点击率就是一切""赢得关注就赢得了一切"对此,笔者并不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关注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新闻的覆盖范围。只有赢得受众的关注,优质内容才有可能实现其新闻影响力。在传播度、影响力和美誉度上大获全胜的《穹顶之下》给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生产模式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每一个导致其成功的因素都值得研究和归纳。
(二) 文献综述。
笔者在查看新闻与传播专业相关硕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大多数文献的研究立足于深度报道本身或者新媒体本身,2015 年 6 月,以"深度报道"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硕博士论文库,共查获论文 227 篇。大多数文章从深度报道本身出发,研究其历史、实务、个案等,这方面的研究有:湖南师范大学汤旸于 2005年的《中国深度报道起源论》、四川师范大学胡芬于 2009 年的硕士论文《深度报道的写作思维研究》和暨南大学柯祥虎于 2014 年的硕士论文《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社会功能研究-以<新闻调查>和<看见>》为例》。比较研究也占据较大比例:陕西师范大学关山于 2011 年的硕士论文《同题报道时代下媒体深度报道的比较研究--以电视和报纸为例》和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奇于 2013 年的硕士论文《中美报刊深度报道的比较研究--以中国新闻奖和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为例》。
这当中只有极少数文章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研究深度报道的创新问题,基于纸媒研究深度报道的文章较多:山西大学王佳 2013 年的硕士论文《深度报道在纸质媒体中的现状及发展探析》,将深度报道的研究范围锁定在纸媒,首先指出了纸媒目前生存状况堪忧的问题,接下来梳理了深度报道的概念,通过典型案例探讨纸媒深度报道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东北师范大学柴庆 2010 的硕士论文《深度报道在纸质媒体中的现状及发展情况探析》也是类似的研究。四川大学周旭峰2007 年的新闻学硕士论文《从<冰点>看国内深度报道的现状、特点和趋势》,文章指出:《中国青年报》有"深度报道之源"的美称,国内最早的深度报道就是在中青报上与读者见面的,以中青报上的深度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应该能比较清楚全面地看到中国深度报道近年来的发展轨迹和特点。
对纸媒特定领域深度报道的研究,如李昕于 2012 年的《我国报纸体育新闻深度报道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对个案的研究,如马琳于 2012 年的《<新文化报>深度报道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复旦大学董媛媛的《深度报道的当代审视》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背景之下,对深度报道的研究跳出了纸媒的框架,重新审视深度报道的价值和意义。这篇博士论文详细探讨了三个大问题:当代新闻界,深度报道遇到哪些压力;深度报道凭借什么跟这些压力进行抗衡;深度报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由此可见,研究对象主要是深度报道本身,全面揭示了深度报道的当代困惑以及在困境中突围的实力,仍然没有涉及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生产模式的创新策略,只是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比较于硕博士论文,新闻与传播类期刊上有较多相关文章立足于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对深度报道生产模式创新问题进行相关研究。2015 年 6 月,以"深度报道"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检索期刊库,共查获近 2000 条相关文献。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的张志安教授在该领域的研究颇有建树,对于本文的写作有较高参考价值。张志安一直关注国内调查记者群体,并于 2012 年 11 月至 2013 年 1 月期间,展开了针对国内调查记者生态的问卷调查。此外,张志安的着作和多篇研究论文都涉及到了本文的选题。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张志安所着的《报道如何深入-关于深度报道的精英访谈及经典案例》一书通过对知名媒体栏目深度报道的运营管理策略分析以及优秀传媒人的职业经验和心得分享,展现了当下中国深度报道的真实状况以及对背后原因和问题的思考。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张志安所着的《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
一书试图回望改革开放以来深度报道的发展轨迹以及功能演变,由此呈现出当今时代新闻行业的独特景观。张志安对于当前媒介环境下的深度报道研究论文主要有:发表在《新闻记者》2008 年第 10 期的《30 年深度报道轨迹回望与反思》,以及发表在《新兴传媒》2012 年第 12 期的《互联网如何影响我国新闻业》。
以上的文献对于笔者深入理解深度报道这一概念有较大帮助,对本文的写作有较大借鉴意义。
(三) 研究方法。
本文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文献分析法,本文的研究基于对现存有关深度报道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包括学术专着、相关选题的硕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相关学者的博客和微博等,大量文献构成了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大量查阅已有研究成果,对已有的优秀深度报道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本文框架的构建和写作思路的梳理。现存研究的优点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考模式,现存研究的不足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创新的思路。
案例研究,本文研究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创新模式,以前央视记者、专业调查记者柴静的独立雾霾调查作品《穹顶之下》为主要研究对象。由于该作品问世不久,对其研究成果较少:向宁和向志强发表在《今传媒》2015 年第 4 期的《<穹顶之下>走红的传播学解读》以拉斯韦尔的 5W(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模式为框架,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对《穹顶之下》引起的轰动进行解读。王睿和李翠芳发表在《新闻及传播研究》2015 年第 2 期的《由<穹顶之下>引发的关于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产品呈现手段和传播方式变革的思考》。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作品的内容分析和传播手段两方面,研究相对浅显,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对《穹顶之下》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实地调查,即参与式观察。笔者在《中国新闻周刊》和《南方人物周刊》一年的媒体实践经历直接有助于本文的研究。笔者在《南方人物周刊》实习期间,发表署名作品二十多篇,其中独立作品近十篇。在《中国新闻周刊》发表三篇独立深度报道作品。熟悉了一篇深度报道从选题、约访、搜集资料、准备采访提纲、采访以及写稿的全过程,期间的收获直接有助于本文选题的思考和写作。
(四)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互联网的快速传播带来了深度报道全方位的危机,尤其是内容生产层面。如何应对媒介环境的变化,如何应对用户创造内容等多重问题,都是当下迫不及待需要探讨的话题。
深度报道当下面临的生存困境主要是:以碎片化、浅阅读、信息爆炸、娱乐泛滥、追求时效等为特征的新媒体环境与深度报道所需的严肃性、启发性和逻辑性等互相矛盾。由此导致的后果:原始读者群日渐流失和广告收入锐减。这些现象所揭示的当下媒介生态环境的诸多问题,与其说是深度报道自身的困境,不如说是整个媒体行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该研究也直接有助于媒体行业重新审视自身问题所在,朝着更清晰更有信心的未来出发。
本文的创新点如下:
首先,目前对于深度报道在当下如何赢得关注度和美誉度的问题,已有研究多局限于纸媒,普遍关注的是:纸媒如何生产出满足当今受众阅读习惯和新闻需求的深度报道。将深度报道放置于全媒体背景下的探讨处于暂时缺失状态。在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生产模式如何打破已有形式,即单一文字形式或者视听模式,结合新媒体时代新兴的多元表现形式和多元传播渠道呈现好作品;深度报道的生产方式有哪些新的模式;深度报道对从业者有哪些新的要求。这些都是当前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而本文的研究正是对这一急迫但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的结果。
其次,本文的研究基于对前央视记者、专业调查记者柴静的独立雾霾调查作品《穹顶之下》的个案分析。《穹顶之下》推出之后,在热议度、传播效果、影响力和口碑方面大获全胜。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理念和策略,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必将对当下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而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对浅显,深入且系统的研究是目前的空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弥补这一领域的暂时空白。本文对《穹顶之下》的研究包括:生产模式、呈现方式和传播策略。
该研究可以为当下的新闻行业提供新的启发。
(五) 深度报道概述。
1. 深度报道的源起。
深度报道(In-depth Reporting)这一概念源起西方新闻界。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自由而负责的新闻业》的报告中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简洁、清晰:"所谓深度报道就是围绕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把新闻事件呈现在一种可以表现真正意义的脉络中。"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和解释性报道(InterpretativeReporting)是其最重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报道形式。
1987 年,《世界大百科全书》把深度报道列为 20 世纪美国新闻发展的一大趋势。同年,美国成立调查性报道中心。1985 年,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开始设立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两个专项奖。至此,深度报道的概念深入美国新闻界。
2. 深度报道在中国。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张志安在《深度报道的轨迹回望与问题反思-以新闻专业主义为视角》一文中把深度报道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并对不同时期深度报道的特点做了比较清晰和精准的归纳,指出:80 年代-主题先行与思维条框的"启蒙";90 年代-权利受限及操作示范的"监督";新世纪-商业控制与行政控制下的"多元".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深度报道在中国兴起。1986 年,全国好新闻评选设立了深度报道奖项;随后的一年,1987 年,被新闻界从业者称为"深度报道年".这期间陆续出现了一批广受好评且得到广泛传播的优秀深度报道:1987 年《大兴安岭的警告》"三色系列"(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堪称灾难报道的典范。同一年时任《中国青年报》记者张建伟的深度报道作品《大学生毕业成才追踪记》以新颖且广受好评的报道方式开启了"张建伟模式".
90 年代伴随社会各个领域问题层出不穷,深度报道有了大量选题资源。1995 年,中国青年报《冰点》推出的首个深度报道作品《北京最后的粪桶》在当时社会反响不俗。《南方周末》以揭黑调查报道赢得"第一新闻周报"的美誉。1996 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成立《新闻调查》栏目,以"剥笋式"调查形式确立了电视调查不同于纸媒的吸引力,由此,电视在深度报道领域也拥有了和纸媒并驾齐驱的影响力。新世纪的深度报道,在报道空间和效果上受制于"商业控制"和"行政控制".因此出现了这样的局面:中国的深度报道素材层出不穷,然而调查记者的生存却困难重重。